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以诗进入历史,出入战争”——王久辛长诗创作论
2023-08-07 15:26:43  来源:《当代作家评论》 姚洪伟 蒋登科  点击:  复制链接

  军旅诗“是以战争、军旅生活和军人情感作为主要表现对象的一种特殊题材的诗歌样式”。(1)王久辛是一名军人,其诗歌创作无疑属于军旅诗的范畴。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崛起于诗坛的王久辛,是“以更加鲜明的个性和偏激的姿态异军突起”(2)的一代。其诗歌创作受到20世纪80年代“大诗”风潮和“向内转”探索等实验诗风的影响,进入21世纪后被归为“第三代军旅诗人”,(3)成为军旅诗创作的中坚力量。作为军旅诗人,王久辛坚持以诗的方式,在历史与战争书写中捍卫真理与正义,用“刻骨铭心的精神书写”,(4)去“接近诗的本质”。(5)作为“大诗”创作的倡导者和实践者,王久辛长期致力于长诗创作,追求“大诗”的艺术境界,在人道与人性、历史与现实之间寻求真理与正义,在硬度与温度、警示与劝诫之间试图重铸民族精神,在史诗与“大诗”之间探索诗歌创作的新向度。无论是创作于20世纪90年代的成名作《狂雪》(1990)、世纪之初的代表作《大地夯歌》(2007),还是创作于近年的《蹈海索马里》(2017)等,其创作背景均与历史、与战争有关。诚如首届鲁迅文学奖评委对其诗歌的评论,“以诗进入历史,出入战争,写得大气磅礴,狂放不羁,洋溢着浓烈的民族情感和人间正气”。(6)

  一、人道情怀与人性光辉

  在新文学早期,周作人便提出了“人的文学”主张,他认为“人的文学,当以人的道德为本”“用这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7)这一主张矫正了古代文学重“天理”轻“人欲”的创作观念。文艺理论家钱谷融在20世纪50年代也提出了“文学是人学”的观点,认为“文学要达到教育人、改善人的目的,固然必须从人出发,必须以人为注意的中心;就是要达到反映生活、揭示现实本质的目的,也还必须从人出发,必须以人为注意的中心”。(8)以人为本的创作理念成为人们对文学创作的基本要求。因为人不仅是文学创作反映的主体,同时也是服务的主体,人道与人性被放在一个更显要的位置。后来的一些文艺理论家还把人道与人性作为文学批评的标准和底线。(9)中国新诗是在追求个性解放与人格独立中发端的,对人的主体建构是早期新诗的美学追求。人道与人性受到了新诗创作者的极大关注,重视个体与自我书写成了他们的普遍追求。王久辛作为新时期诗人,在思想解放的时代背景下,对人道与人性给予了较多关注。他认为“诗人与艺术家,就是美好人性的弘扬者”,(10)彰显人道情怀,颂扬人性光辉,这成为王久辛诗歌创作的基本理念和价值追求。对于人道与人性,王久辛还认为,“诗人实际上是一个立场,是一个人道与人性的立场”,(11)坚守人道与人性立场,用诗去接近人类本质,成为王久辛诗歌创作的有效路径。在王久辛看来,诗歌创作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抵达人类的本质,凸显人的主体性存在,实现对人的价值的认可。

  作为军旅诗人,王久辛深知“战争是人性两极的极致的肉搏”,(12)因为“战争是一种暴力行为,而暴力的使用是没有限度的”。(13)战争诗作为对这种没有限度的暴力的书写,恰切地表现了人性之两极——丑陋与美好、野蛮与文明。在长诗《狂雪》中,诗人通过对南京大屠杀的描写,展示了人性的极端暴戾:“看见一位老人/刺刀并不说话/只是毫不犹豫地往他胸窝一捅/然后拔出来 根本/用不着看一看刺刀/就又往另外一位/有七个月身孕的少妇的肚子上一捅/血 刺向一步之遥的脸/根本不抹 就又向一位十四岁少女的阴部捅去/捅进之后 挑开/伴着少女惨惊怪异的尖叫/又用刺刀 往更深处捅/然后 又搅一搅/直到少女咽气无声/这才将刺刀抽出”。战争成为检视人性、勘测人道的一面镜子。诗人通过描写侵略者对老人、孕妇、未成年少女的极端残暴行为,揭示了人性的丑恶,期待人性的至善。诗人对惨绝人寰的屠杀场景的描写,控诉了战争中非人道的人类行为,激起人们的警醒与反思。其写作目的并不在于要煽动民族仇恨情绪,而是使人类回到文明正轨,抵抗“野蛮的人”之本性。诗人写道:“我不会去复仇”“但我 不能不想起硝烟和血光交织的岁月/以及这岁月之上飘扬的不屈的旗帜”“只要邪恶和贪婪存在一天/我就绝不放弃对责任的追求”。这种“责任追求”彰显了诗人的人道情怀,对人性丑恶进行了批判,人性光辉得到张扬。在长诗《艳戕》中,诗人对牺牲的红军女战士的高尚人格进行了赞颂。1936年10月,由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第九军、第三十军组成的西路军,为执行“打通国际通路与苏联红军会合”的命令,在途经河西走廊时遭到国民党军队的围剿,有8位十三四岁的红军女战士被俘后受到了非人的折磨。但红军女战士并没有向邪恶势力低头,即使面对残暴敌人的威逼利诱,也坚守信念,为了真理与正义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诗人写道:“残酷永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为疯狂/特别是当我们是我们中的一部分/被我们中的另一部分屠杀”“尤其是回忆起八位少女的生命历程/残酷实现了对极致的创造/而兽性在人身上的展现/便进入了非人的想象所能够想象的境界”“所有的民族内战 都是失去理智的人/要杀绝追求真理的人”。女红军战士作为“追求真理的人”所遭受的残暴和非人待遇,正是为了更多人能享有人的权利。这是王久辛人道情怀的诗学表达,是他对人性的深入思考,也是对革命先烈高尚人格的赞誉。

  人道情怀除了体现在对真理与正义的捍卫外,还体现在对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人的基本权利的维护上。在王久辛的诗中,诗人通过对革命者追求自由、民主、平等而献身的精神书写,表达了诗人的人道主义情怀。在《大地夯歌》中诗人写道:“哦 他们看到的是一个/不会生长公平的社会/他们感受到的是一个/不会伸张正义的国疆/这样的社会 文明该怎样来正视/这样的制度 人道该怎样来关怀/自由 根本就没有种子/民主 甚至还没有成为梦想/荒凉与贫瘠的大地/还不曾闪烁思想的光芒/饥饿与贫寒的工农/无法不四处逃荒流浪”,对人道的践踏,对人性光辉的蔑视,“那或许正是我们的悲哀与沮丧”。正因如此,才有了董振堂、方志敏、瞿秋白、陈树湘等革命烈士,正是他们的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今天的自由、民主、平等与博爱。“哦哦 董振堂啊——/你的碎尸万段/你的粉身碎骨/给我们今天的自由和民主/平等和博爱/赋予了多少高贵/与坚定的 想象啊/又给我们的子孙后代/明天和未来/赋予了多么深厚/与宽广的 精神源泉啊”“秋白哺育的明天/就是今天”“他们就是为了自由的生活啊/才把生命抛到了一边”。革命先辈们在追求人的基本权利时所表现出的不屈精神,为后世争取人道权利的高尚人格,成为人性光辉的典范。

  此外,在王久辛看来,“诗人是人类之爱的布道天使”,(14)爱与宽容也是人道情怀的重要内容。诗人在长诗《致大海》里引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话,来表明自己“爱”的人道主张,“我不肯也不能相信,邪恶是人类的正常状态……即使根本不存在什么天堂——我还是要去传道。事情再简单不过:重要的是必须像爱自己一样去爱别人”。(15)他在诗中写道:“爱绝不抽象 爱就是拉起弱者/和强者一起 走向光明……”“所谓文明/就是人的良知要往低处走/哪怕自己微不足道 微如尘埃/也要为更低微 更渺小的人们做点事”。在诗人看来,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有无之别,更含尊重之意。诗人怀着“为民主的文明的社会而写作”(16)的目的,让人道思想融入精神深处。

  人道作为一种社会伦理关系和道德理念,除了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理解和宽容外,其终极目的是追求人的幸福、自由、个性发展和价值实现。诗人对人道情怀和人性光辉的书写,已构成其诗歌创作的基本价值取向。正是诗人的人道写作情怀,使其在民族仇恨与愤怒书写中有了理性思考,其“作品的思想具有一种超越性和普世性”,(17)这种超越性和普世性实现了对真理与正义的捍卫,对人类和平的期待,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文艺理论家兰科维奇认为:“任何一部真正有意义的艺术作品本身总是包含着一整套的人道价值;这些价值都是合乎一般人性的。”(18)王久辛的诗歌写作就是在这种意义与价值中展开的,他书写战争而不鼓吹民族仇恨,他描绘灾难而不宣扬绝望虚无,始终以人道的情怀宣扬人性光辉,因为诗人相信,“从人道出发而努力创造的诗人作家,是一定能够获得更多的人的理解和传诵的”。(19)

  二、历史书写与现实关怀

  历史书写是王久辛诗歌创作的重要主题,所谓“深入历史”,是指其通过诗歌对重大历史事件进行精神重构,以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对话,达到关怀现实的目的。王久辛认为:“要想获得深度,就必须沉入历史,沉入历史复杂深刻的思想情感的最深处,去体悟、去发现、去开拓历史深处隐含着的思想精义与情感细流。”(20)他曾引用克罗齐的话来阐释自己的历史观:“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既然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那么所有当代人的思考与想象,尤其是对历史的想象,就有可能通过思考与想象呈现出来。……尤其对于那些想象力极其丰富但对历史有很少知识与学力的人来说,克氏的理论便极具‘解放思想’的魅力。”(21)诗人认为对历史的书写可以靠思考与想象来实现,面对真实的历史与想象的历史,可能产生“激情”,又可能存在“困惑”。诗人选择了远离虚无的“激情想象”,在历史中观照现实。从对历史的理解视角来看,诗人的论述触及了克罗齐所讲的“真历史”与“现实关怀”的关系。在克罗齐看来,“应当把历史跟生活的关系看作一种统一的关系”,(22)因为“这种过去的事实只要和现在生活的一种兴趣打成一片,它就不是针对一种过去的兴趣而是针对一种现在的兴趣”。(23)只有历史与现实产生联系,让现实从历史的丰富性中汲取精神营养并蓄积力量,历史才有价值与意义。

  王久辛曾“强烈呼唤作家站在历史和现实的交汇点上,写出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格魅力、人格精神、人格风采俱佳的时代英雄的大作品”,(24)诗人认为的“历史和现实的交汇点”,就是要凸显历史书写的现实关怀,通过对历史的重新审视,重构现实生活。在长诗《狂雪》中,诗人面对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在描述民族灾难的同时,融入了自己的主体感受,让历史具有了“当代性”,对现实生活产生了“指引”作用。“我 和我的民族/面壁而坐/我们坐得忘记了时间”“我们体验了惨绝人寰的屠杀/体验了被杀的种种疼痛/那种疼痛/在我周身流淌”“那种耻辱/那种奇耻大辱/在我辽阔的大地一样的心灵中/如狂雪缤纷/袒露着我无尽的思绪”。诗人言说历史,是为了更好地面对现实,让历史成为生活的教科书。诗人在历史中感受到的“深重的耻辱感”,是为了“反省和叩问”“追问历史、追问责任和担当”,在对历史的深入与再理解中,“实现艺术的真实对人心的一次感染与洗礼”。(25)这是诗人在历史书写中关于国家与人民、战争与和平的现实思考。

  历史书写中的现实关怀,始终贯穿于王久辛的长诗创作。诗人的历史书写并不是简单的再现过去,而是着眼于当前的生活来观察、审视过去,为未来寻找方向。在《大地夯歌》中,诗人对历史有这样的描述,“……包括博古 李德/所有的中国工农红军的决策者/他们之所以成为前驱/成为令我们后辈仰望敬畏的/先烈 是因为他们的所有付出/包括错误的决断/盲目与固执的坚持/有意无意间的互相伤害/等等 都是为了苏维埃/他们是理想与信仰的追求者/更是与家庭与阶层/决裂与背叛的时代先锋”,他们所犯的错误,“全来自急切的梦想/和牢不可破的坚定信念”,因为在战争中“没有神只有人/有人就有闪失”。诗人从“人”的视角,对历史进行了重估。当然,这并不是为历史人物翻案,而是站在人道客观立场,对开拓者的意义和价值进行重新审视。诗人对历史的重新解读,源于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理解,这为重新理解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也凸显了历史的丰富性。如在长诗《香魂金灿灿》中,对地震孤儿的描写,同样体现了诗人从现实关怀的角度出发,对灾难书写的重构。“什么是——孤儿/孤儿 就是/你必须 被认为/你/是/孤/儿”“像灾区必须被人/当作 灾区/灾区 才是/真正的 灾区吗”。诗人通过对一些现象的洞察,认识到了“被孤儿”与“被灾区”的社会问题。显然,没有纵的历史与横的现实参照,诗人是无法廓清“被孤儿”与“被灾区”现象的。历史与现实的遇合,诗人对人类的灵魂救赎和精神重建便有了新的看法与思考,其诗在思想深度上也具有了“鲁迅的国民性思考向度”,并“染上了几许深邃冷静的沉思色调”。(26)

  在王久辛的诗中,历史书写的现实关怀还有另一向度,那就是带着现实问题从历史中寻找答案。诗人在《蓝月上的黑石桥》中拷问战争时,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担忧和不满:“在今天我们是何等的轻松。/咒骂鲁迅。开发权力的各种功能。/艳羡金钱在人性中找到的第一把交椅。/几乎人类不齿的种种恶臭,/在现实中都找到了‘美加净’的商标。”面对现实中的种种丑行和道德沦丧现象,诗人将视角转向历史,回到那场事关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战争,在卢沟桥畔,“揣着双倍的悲哀”,诉说那段刻骨铭心的往事。历史书写对于现实的意义,在诗人的回忆中展开,民族之耻与现实之痛交织在一起,提醒人们去思考和关注这个时代,从而起到用历史疗救现实的作用。

  三、诗教传承与劝诫原则

  诗教是中国诗歌传统的核心概念,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古代中国,诗教一直占据着诗歌教育的重要位置,是诗歌创作、批评和传播的主要方式,“深刻影响中国的君子人格构造和审美谱系”。(27)进入现代以后,在五四反传统的文化语境下,诗人们为了摆脱传统诗学观念对新诗创作的束缚,实现“革命”和“解放”的目的,“被认为是妨碍中国社会转型、进步的深层文化原因”(28)的诗教传统遭到新诗人的普遍批判。这一延续千年的诗歌传统从此在新诗中消隐。但诗教作为一种文化传统,它早已变成文化基因,融进中国文化的血脉深处,一旦有合适的土壤便会生根发芽。新诗完成草创使命,进入建设阶段,如何参与社会建设、融入大众生活,成为其寻求发展的新方向。新诗要达到参与社会的目的,发挥文化建设的功能,必须利用诗教传统。新时期以来,思想解放加速,社会氛围变得较为宽松,诗教传统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恢复。王久辛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氛围中开始新诗创作的。他以历史事件为抒情对象,以现实生活为参照依托,以接续诗教传统为使命担当,以劝世教人为诗歌创作审美原则,在社会转型期主动担负起精神引领的时代重任。正如诗人所说:“写作或创作,终究是要‘经世致用’的。”(29)

  诗教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诗教主要指围绕《诗经》所开展的诗歌教育活动,其目的在于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同时实现对社会政治、伦理的建构。广义的诗教涵盖内容较广,凡是以诗歌作品为载体,为达到政治教化、审美养成、人格建构、伦理秩序等目的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均可视为诗教。今天的诗教内容还包括爱国情怀、担当精神、现实批判、正气弘扬等。王久辛诗歌的诗教属于广义范畴。他在诗中以警醒和劝诫的方式,通过对历史的书写,对战争的描述,对日常的观察,对现实的诘问,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批判社会的丑恶不公,唤醒民众的责任与担当意识。

  在新的社会转型期,面对“娱乐至死”的时代文化语境,物质至上、道德失范、价值失衡等社会现象凸显,世道人心需要诗歌的正义去匡扶与疗救。此时,王久辛担起诗教重任,他在诗歌中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呼喊:“面对厚土沃野的稼禾庄园/我在想 从今天到未来/有没有一双巨手/来把文明的圣火承传 难道/五千年冶炼的精神/数百年锻铸的光荣/竟挡不住私欲的诱惑”(《致大海》)。他还在诗中提醒人们不要遗忘历史,忘记苦难。在长诗《狂雪》中,诗人通过对南京大屠杀的描述,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将那段悲惨的民族记忆再现,引起每一位中国人的警觉,发挥诗歌疗救现实的作用。“我们的历史”“那入骨的铭心的往事”“使得我们无法佯装潇洒”“无法面对这惊心动魄的情景/说那句时髦的 无所谓”。诗人劝诫世人记住历史,不是为了报仇雪恨,而是为了警醒那些“无所谓”和“佯装潇洒”的人们,不能让惨痛的历史重演,其诗教目的是希望人们“一代又一代 代代相传着/关于和平或者关于太平盛世的心愿”。面对信仰缺失、价值失范,诗人用不断反问的方式追问现实,“时代不是前进了吗/人的素质不是提高了吗/从过去到现在/谁还在想 谁还在问啊/如果前进的时代没有灵魂/我们该怎样来面对希望/如果提高的素质没有理想/我们又该怎样来期待未来”(《大地夯歌》)。在对历史的深度书写中,诗人尽力发挥诗教的劝诫警世功能,以直击灵魂的拷问,逼迫人们去反思现实,担起重铸民族精神的重任。

  在当代诗歌创作中,诗教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重视诗歌对个体人格培养、诗歌对家国情怀培育的精神向度上”。(30)在王久辛的诗歌中,这种精神向度主要表现在民族精神重铸、家国情怀培养,以及对理想信念的坚守等方面。《狂雪》《蓝月上的黑石桥》激发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与人道主义情怀,《致大海》引发人们对社会现实的不断反思,《大地夯歌》凸显了人类在追求独立、自由时的抗争精神,《香魂金灿灿》教给人们面对灾难的勇气、战胜困难的信心,《蹈海索马里》表现了中国人的悲悯情怀和责任担当精神。这些长诗在重铸民族精神、塑造健全人格、重建人文理想等方面发挥了诗的劝诫功能。在王久辛看来,诗人应该“担当警世敲钟人”,(31)在民族精神信仰出现危机之时,要担当起劝诫世人的重任,以匡扶世道人心、捍卫真理与道义。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说,诗歌“不是为了催眠,而是为了唤醒”。(32)王久辛诗中所显现的诗教精神与劝世言说,就是通过不断“唤醒”,让劝诫起到警世、醒世、觉世的作用,因为诗人相信“劝诫将是现在与未来维护公平、正义、和谐的主体文化精神”。(33)

  四、史诗意识与“大诗”追求

  中华民族并不缺乏具有史诗品质的优秀文学作品,《格萨尔王传》《江格尔》《玛纳斯》三大史诗便是证明。史诗在文学中具有非常崇高的地位,被称为文学的最高典范,也是诗人们创作的最高追求。史诗必须是关涉民族历史和命运的长篇书写,以诗的语言描写民族重大历史事件和民族英雄事迹,全面反映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当下中国诗坛,崇尚技术者甚众,抒情短制上出神入化的‘好诗’不断;但是,能够标志一个诗人或一个时代诗歌真正成熟的史诗、抒情长诗等‘大诗’创作却相对薄弱。”(34)为了创作出与时代相称的具有史诗意义的“大诗”作品,王久辛作为有责任担当的诗人,尝试着不断突围,其作品中凸显出十分明显的史诗意识。

  王久辛诗歌的史诗意识主要体现在重大历史题材选择、民族精神重铸、宏大意象设置、英雄人物塑造、语言内蕴最大化追求等方面。在重大历史题材选择上,诗人主要到中国近现代史中去挖掘、整理相关材料,重新确立其诗史价值。《狂雪》与南京大屠杀、《蓝月上的黑石桥》与卢沟桥事变、《大地夯歌》与红军长征、《肉搏的大雨》与百团大战,以及表现中华民族与灾难抗争的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书写等,无不与重大历史事件相关。这些历史事件或关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或体现中华民族面对大灾大难时的不屈精神。诗人或以诗“招魂”,或以诗“铸碑”,或以诗“抒怀”,(35)将这些重大历史事件以诗的形式进行重新书写,在观照现实中重新发掘其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王久辛在选择重大历史题材进行诗歌书写的过程中,力求重铸民族精神,注重长诗传统内涵的现代转换,以期达到诗歌干预现实的目的。诗人意识到“祖国正面临着巨大的变革,人们的感情世界也正面临着巨大的冲击”,(36)他试图以诗歌的力量去重建人们的理想和信仰。在《狂雪》中,诗人通过对中华民族所遭受的苦难描写,激发人们重新思考和平精神的深层意义;在《蓝月上的黑石桥》中,诗人用自己所感受到的“双倍的悲哀”,去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重振中华民族的辉煌;在《大地夯歌》中,诗人对新中国创业者们抗争精神的描写,激起人们奋发向上的愿望。在王久辛的长诗书写中,他从未放弃过对民族精神的重塑,无论是历史题材的战争书写,还是反映现实生活的日常表达,他都将民族精神作为诗歌写作的重要内容。在重铸民族精神的过程中,诗人还塑造了系列英雄人物,这些人物中有抵御外敌的抗日英雄,有追求民族独立与解放的革命志士,也有战胜自然灾害中的军人和普通民众。《芦花红,芦花白……》里的朱凡,《肉搏的大雨》中的彭德怀,《大地夯歌》中的瞿秋白、董振堂、陈树湘,《艳戕》中的女红军群像,还有《男儿女儿踏着雪野冰峰》中迎击冰雪风暴重建家园的抢险工人周景华、村支书吴声海、工会主任王勇,以及《蹈海索马里》里的维和战士张楠等平民英雄。这些英雄人物都怀有一颗赤诚之心,他们或用生命换来了民族的独立、解放,或在灾害面前表现出无所畏惧的英勇精神,或在国际和平事业中凸显中国力量,树起了一座座人格的精神丰碑。诗人在塑造英雄人物、重铸民族精神的过程中,通过宏大意象的设置来凸显人物形象。在长诗创作中,王久辛通过具体的意象设置来拓展诗意空间。诗人写南京大屠杀的《狂雪》,以漫天飞舞的狂雪为背景,在大雾弥漫的茫茫雪地里展开想象,创造出一种阔大的意象空间,给人一种庄严而深广的宏大气象。《大地夯歌》则以漫漫长征为诗歌的整体背景,在不断响起的夯歌声中缓缓拉开叙述的帷幕,对长征作全景式书写,长征这一宏大主题得到充分呈现,整首诗大气磅礴、跌宕起伏,具有极强的历史深邃感。而《肉搏的大雨》则以无边无际的滂沱大雨为背景,把抗日战士的勇猛抗敌置于“狂骤”“瀑布般”的大雨之中,既表现了战争进入胶着时段的艰难状态,也表现了彭德怀指挥若定、决胜千里的英雄气概。这些宏大的场景结构出宏大的意象,给人极大的想象空间,凸显出史诗般的氛围。在宏大意象的设置、英雄形象的塑造,以及民族精神的重铸中,语言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在王久辛的长诗中,他常常通过赋予诗歌语言以音乐性来克服长诗因长而产生的平淡。如《大地夯歌》对民间音乐——夯歌艺术的借鉴,让声音成为诗歌表达的有效手段,在变化起伏的夯歌声中,将长征的如虹气势展现得淋漓尽致。王久辛还将一些耳熟能详的歌词、其他诗人的名句等直接融入自己的诗歌中,语言的边界得到进一步拓展,实现了多种感官语言风格的融通。诗人还运用反复等修辞方法来追求语言内蕴表达的最大化,通过叠句、半句重复、单句成节等方式来抒发情感,在不断重复与停顿中,打破语言常规,实现内在节奏与外在韵律的和谐统一。色彩词的运用,也是王久辛诗歌语言的一大特点,《狂雪》《白鹤》《洁白》里的白,《香魂金灿灿》《柠檬色》里的黄,《云游的红兜兜》《碧水红莲》里的红,《致大海》《蓝》里的蓝,以及《山葱茏,水葱茏》里的青和绿等,都体现了诗人在表达情感时,对色彩语言的重视与灵活运用。其中白、红和蓝运用最多,白色不仅代表圣洁、纯净、梦想,还有净化、救赎之意,诗人用白色去覆盖、涤清世界的丑陋和人性的丑恶,以实现诗美的创造;红色则代表了革命、胜利、激情与信仰,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的坚守,对真理和正义的追求;蓝色则代表了美好与希望,表现了诗人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在王久辛的诗中,听觉语言、视觉语言与诗意的和谐统一,实现了多种语言的交融共生,使其诗歌语言获得了极大的内蕴和张力。

  “大诗”作为一个诗学概念,不同的创作者有不同的理解。海子认为:“我的诗歌理想是在中国成就一种伟大的集体的诗,……我只想融合中国的行动成就一种民族和人类结合,诗和真理合一的大诗。”(37)在海子的“大诗”观里,理想、集体、民族、人类等宏大主题是构成大诗的基本元素。“大诗”首先在篇幅上要长,内容上要博大丰富,体量上要雄浑,是一种气势恢宏、精神宏阔的史诗式诗歌。从王久辛长诗创作所凸显的史诗意识,可见出其长诗书写的“大诗”追求。在王久辛看来,“大诗”比史诗更有诗质,因为“史诗并不是诗”,“史诗是粗糙的,是一大块一大块的庄严与忧患的审美概括”。(38)他所追求的“大诗”凸显的是一种“人性之大美”与“世间凡人之大善”。(39)这种“大美”与“大善”是一种以追求大境界、大理想和大气象为精神旨归的诗歌创作,《狂雪》《大地夯歌》《肉搏的大雨》等都具有这样的基质。王久辛还认为,“大诗”应具有大志向和大悲辛,因为“大志向大悲辛的缺失,难出大气象”,(40)对大气象的追求,对大意境的营造,对重大历史题材的关注成为王久辛“大诗”写作的显在特征,也可见出其对“大诗”写作做出的有益尝试。

  在当代诗歌写作中,王久辛是一个有着清醒意识并不断超越自我的诗人。正如他自己所言:“我要成为我,成为我自己都不能重复与复制的诗人。”(41)其诗歌创作在题材、形式、内容、语言等方面坚持求新、求变,在历史题材中用大意境创造大气象去创作自己的“大诗歌”,以抵达他所推崇的墨西哥诗人奥克塔维奥·帕斯的境界——“使人类被‘现代社会’扭曲和分裂的本性得到恢复”。(42)王久辛还有着强烈的责任意识与使命意识,在历史题材之外,他还把情思倾注向日常生活,以时代之诗记录下时代的日常之思。

  注释:

  (1)朱向前:《中国军旅文学50年(1949-1999)》,第182页,北京,学习出版社,2008。

  (2)朱向前:《军旅文学史论》,第84页,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

  (3)杜红:《谁能阻止我的声音在影子里生存——试解说第三代军旅诗人》,《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4)王久辛:《刻骨铭心的精神书写——长诗〈狂雪〉创作始末》,《解放军报》2020年6月6日。

  (5)王久辛:《致大海》,第342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6)高洪波:《获奖理由》,王久辛:《狂雪》,第1页,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

  (7)周作人:《人的文学》,陈平原选编:《〈新青年〉文选》,第122、123页,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14。

  (8)钱谷融:《当代文艺问题十讲》,第89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9)见王元骧:《关于文学评价中的“人性”标准》,《文学评论》2006年第2期;朱立元:《坚守文学和批评的人道主义底线》,《文艺争鸣》2012年第3期。

  (10)(11)(12)王久辛:《致大海》,第313、336、342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13)〔德〕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第1卷,第26页,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4)(15)(16)(20)(21)王久辛:《致大海》,第304、1、339、314、328-329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17)石一宁:《穿越岁月的光芒——〈狂雪〉再版序》,王久辛:《狂雪》,第6页,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5。

  (18)〔南斯拉夫〕兰科维奇:《人道和艺术》,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人道主义、人性论研究资料》第4辑,第131-132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19)王久辛:《默诵的领奖辞——写在荣获首届鲁迅文学奖后》,《狂雪》,第3页,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

  (22)(23)〔意大利〕贝奈戴托·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第3、2页,〔英〕道格拉斯·安斯利英译、傅任敢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4)王久辛:《致大海》,第306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25)王久辛:《刻骨铭心的精神书写——长诗〈狂雪〉创作始末》,《解放军报》2020年6月6日。

  (26)罗振亚:《寻找“大诗”写作的可能性——评王久辛的诗》,《光明日报》2013年11月12日。

  (27)(28)(30)方长安:《中国诗教传统的现代转化及其当代传承》,《中国社会科学》2019年第6期。

  (29)王久辛:《致大海》,第305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31)王久辛:《香魂金灿灿》,第341页,北京,西苑出版社,2012。

  (32)特朗斯特罗姆获第六届“诗歌与人·诗人奖”的答谢词,见《南方都市报》2011年4月26日。

  (33)王久辛:《致大海》,第304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34)罗振亚:《寻找“大诗”写作的可能性——评王久辛的诗》,《光明日报》2013年11月12日。

  (35)王久辛的长诗一般都使用副标题,这些副标题除了对正标题进行解释说明,还明确表达了诗人写作该诗的主要目的,如《狂雪——为被日寇屠杀的三十多万南京军民招魂》《艳戕——魂系红军西路军八位十三四岁的少女》中的“招魂”,《大地夯歌——谨以此诗为中国工农红军将士铸碑》《肉搏的大雨——谨以此诗为彭德怀元帅指挥的“百团大战”铸碑》中的“铸碑”,《香魂金灿灿——中国玉树地震百日暨汶川大地震两周年祭》《芦花红,芦花白……——追怀23岁抗日烈士朱凡》《男儿女儿踏着雪野冰峰……——写在迎击冰雪重建家园的大地上》《初恋杜鹃——神游毕节百里杜鹃抒怀》中的“抒怀”等。

  (36)王久辛:《默诵的领奖辞——写在荣获首届鲁迅文学奖后》,《狂雪》,第3页,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

  (37)西川编:《海子简历》,《海子诗全编》,插页,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

  (38)王久辛:《致大海》,第332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39)见王久辛长诗《香魂金灿灿》里的诗句,该诗可视为王久辛“大诗”创作的又一尝试,诗的“序”部分有这样的诗句:“翻遍人类/文明史 包括五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文明史 也找不到/这成吨成吨的泪水 汇聚的/人性之大美 更找不到/这巨疼弥天的 世间凡人之/大善”。

  (40)(41)王久辛:《香魂金灿灿》,第372、379页,北京,西苑出版社,2012。

  (42)〔墨西哥〕奥克塔维奥·帕斯:《太阳石》,第10页,赵振江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吕堃怡 最后更新:2023-08-07 15:27:50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旗语殷殷——论舒群抗战创作中的认同书写

下一篇:陆昆 :1938年英国远东政策演变的动力机制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