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不会死,他们只会悄然消逝。历史的脚步声让青春最终变成白发。九十岁的王铁环,在我们心中,依然是那个背负着抗联战士们希望的小姑娘。
抗联,最后的少年兵归队——悼念王铁环
正走在中关村熙熙攘攘的街头,一位东北友人的电话打进来,告诉我,七军的王铁环走了。
最后的抗联女战士又少了一位。当我回过神来,一对父女手牵着手正从身边走过,那个女孩粉雕玉琢,仿佛从年画上走下来的人物。
忽然一惊,一瞬间王铁环老人的形象竟和这个一跳一蹦的女孩子重合在了一起。
在我的内心深处,想起王铁环老人,便会想到这样的年画中的人物
八岁跟着父亲上山打鬼子,在山道上奔走如飞做交通,老人童年的时候肯定不是这般丰盈。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联想,是因为抗联的老兵们几乎都有这样一段回忆——在日军归屯并户和疯狂扫荡之下,抗联的补给日益艰难。后勤部队的女兵们努力为大家改善生活,七军的驻地周围有很多星罗棋布的泡子(小湖),于是大家行军之余便设法钓鱼。
王铁环当时只有十二岁,生得又瘦小,于是把鱼线拴在了自己的脚腕上。结果等了许久无鱼上钩,她渐渐有些困倦,睡眼迷离间忽然觉得脚被什么东西拽着往湖里拖。
或许为了让孩子们远离危险的水边,东北有传说溺死鬼会找人替代,往往把河边经过的人拖下水,几乎每个孩子都知道这样的故事。
估计当时王铁环肯定是吓坏了,她一面拼命撑持着不被拖走,一面大声喊叫。
叫声惊动了附近的抗联官兵,大家赶来营救,才发现原来是王铁环自己栓的鱼线在往水里拽她。大家一起动手,结果拉上来一条一米多长的巨型鲶鱼。
部队打了牙祭,大家对这个会钓大鱼的小姑娘还忍不住糗她一下:“好家伙,好悬,差点把我们铁环当鱼食啊!”
因为这个,王铁环在我心目中,便永远是年画上抱着大鱼的那个小姑娘,即便老人家已届耄耋。
抗战胜利后王铁环(中)和战友的合影,依然是一副稚气未开的样子
就像小兵张嘎永远定格在那个张扬的嘎小子身上一样,谈起王铁环,总不会感到她的年龄。因为我们采访的抗联老兵,几乎都比她大,说起她的事情,仿佛都带着一种对小妹妹的溺爱。只有噩耗传来时,我们才仿佛突然意识到,抗联最年轻的女兵,也已经早过米寿。
在抗联的编制中,每个军可以有好几个师,也可以只有一个,但有两个编制是少不了的。一个是担负军部安全和政治保卫任务的警卫旅,一个便是少年连。
少年连的战士,几乎都是孤儿或烈士遗属,他们年纪虽轻,但大多英勇坚定,视死如归。在一次次和日军的血战中,这些中国少年无畏的身影引来了敌人的惊叹。
而每一位首长,不到万不得已,都不会动用这些尚未长成的孩子。
王铁环是这些少年抗联战士的一个缩影,十来岁的她已经在战火纷飞的沙场上充当通信员,刚刚长得比枪高一点,便朝敌人开了枪。然而,当杨靖宇和赵尚志两位抗联总司令战死沙场的时候,这个刚刚走进青春的生命,却顽强地活了下来。
不仅是王铁环,在最艰苦的时刻,很多少年抗联战士和女兵都活了下来。几十年后,人们才能够理解她们得以活下来的原因。
魏拯民将军
2010年,在日本发现的《独立第八守备大队战史》中,记录了抗联总政委魏拯民在最后时刻写下的信件。在敌众我寡,战斗已至最后关头的时刻,这位有着一副书生面孔的中国将军用信件发出了一道或将永远被人铭记的命令——老人、伤员和女兵渡过黑龙江和乌苏里江,转移到江北,男兵将在南岸死战到底。
在莫斯科发现了同样的信件和他为入苏官兵开出的介绍信——战局已到崩溃边缘,将军不知道自己的命令能否下达到每一单位,所以写了多封同样的命令,让不同的通信员携带突围。他们有的牺牲,有的幸存,有的失踪,于是,便在不同的地方,给我们展现了相同的历史。
王铁环回忆她撤入苏联境内的经过时,这样讲道——王铁环随着母亲等人在第二路军领导的批准下,向苏联转移。撤退的队伍由两名抗联战士护送。他们掐准日本人的巡逻时间,迅速从江面上穿过了封锁线,与前来接应的苏军会合。王铁环模糊地记得,等她们过了江,护送的两名战友又原路返回。
而就在两名战士过江返回时,王铁环听到了身后的枪响,她和母亲都没有说话,只是眼泪充满了眼眶。事后得知,果如他们所料,两名战友几乎就在这一瞬间牺牲于和日军的战斗中。
1941年3月8日,正是七十六年前的今天,不肯退入苏联的魏拯民将军牺牲在桦甸四道沟密营,他死战到底的命令,对自己同样有效。
这是真正的中国男儿,从将军到战士,面对最后的抉择,他们送走了母亲和孩子,却选择了战死在自己的国土上。
只是,送走了孩子,便有了希望。
王铁环的照片,很久以后,才知道这张照片来自她的结婚照,“抗联从此过,子孙不断头”,如果这张照片能够飞到杨靖宇、魏拯民、赵尚志们在另一个世界的案头,我想,那是对将军们最大的安慰
老兵不会死,他们只会悄然消逝。历史的脚步声让青春最终变成白发。九十岁的王铁环,在我们心中,依然是那个背负着抗联战士们希望的小姑娘。
铁环走了,我宁可相信她是选择了归队。
抗联,我们中国人最痛苦和最骄傲的回忆。
我不禁想,在那一个世界里,她会有怎样银铃般的歌声,她会怎样对战友和将军们诉说自己的一生?
忽然发现,那个时代活下来的抗联少年兵,几乎每个都寿过八旬。
魏拯民只活了三十二岁;赵尚志,只有三十三岁;杨靖宇最长,活了三十四岁,差三天没有能够到三十五岁。
忽然想起了泰坦尼克号倾覆的时刻,杰克对露丝的嘱托:
“你一定会脱险的,你要活下去,生很多孩子,看着他们长大。你会安享晚年,安息在温暖的床上,而不是今晚在这里,不是像这样死去。”
我知道,杰克和露丝是虚构的人物,我也知道,王铁环,不是虚构。
我想,她们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告慰着战友们——你们走了,为了我们能活下来,瞧,我是多么珍惜你们给我的这条生命。
当我转回身来,忽然发现自己已经泪痕满面。
铁环老人晚年照 史义军摄
这是真正的中国男儿,从将军到战士,面对最后的抉择,他们送走了母亲和孩子,却选择了战死在自己的国土上。
责任编辑:孙洪艳 最后更新:2017-03-13 10:20:5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