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语:此文于2015年10月20日发布于中国政协网。
“看到英武的人民军队走过天安门,各式先进武器亮相于世人面前,而且都是百分之百国产研发时,我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会由衷感到骄傲自豪!”作为北京电视台直播现场嘉宾,在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后,罗援发自肺腑地感慨道。这场震撼国人的阅兵式上,罗援在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期间提出的“设立老兵方队”的提案建议得以实现,这对一名政协委员来说无比欣慰。
“今日的中国已经今非昔比了!”罗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话语精炼,铿锵有力。屋外,初秋的北京迎来一场冷雨,不急不缓地下着;屋内,一身正装的罗援,不宠不惊,娓娓道来。与荧屏上身着橄榄绿、眉宇间透着将军气势的罗援相比,眼前的他更像是一位历经沧桑后平静谦和的长者,似乎曾经的坎坷往事都已经化为心头的一朵轻云,只是在他片刻安静下来的时候,抬头遥望一下,如此,安好……
从军之路由放牛开始
罗援的家庭革命底蕴深厚,这或许与他的家乡——四川省苍溪县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苍溪县位于四川盆地北部,秦巴山脉南麓,古称“秦陇锁钥”、“蜀北屏藩”。因其地处苍溪谷而得名。苍溪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川陕苏区模范县、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据记载,苍溪县先后有3万多人参加红军,在不到两年时间里,这里进行过大小战斗100多次,有25000余人血染战场,烈士6000多名,这里还走出了6位中央委员和8位共和国开国将军。苍溪因此被世人铭记。
单看罗援兄弟几个的名字就可以感受到这种浓浓的革命气息:大哥罗抗,出生于抗日战争期间;二哥罗挺,喻义“挺进中原”;1950年出生的罗援排行老三,正逢抗美援朝;四弟罗振,意为“振兴中华”;五弟罗挥,代表“挥手前进”;六弟罗扬,则有“革命精神发扬光大”之意。罗援从小就有“军人梦”,希望有朝一日能穿着军装保家卫国。他年轻时最大的梦想是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当一名军事工程技术人员。
然而,“文革”来临,罗援的父亲被打成“走资派”,罗援从军之路受到牵连。“体检都合格了,就是政审通不过。之所以后来能当兵,全靠我父亲的老战友、原高等军事学院的副院长刘忠将军,他把我送到云南边陲他的老部队,这才圆了我的从军梦……”罗援说,当时形势复杂,为了避免麻烦必须隐瞒身份,“我的军旅生涯是从放牛开始的。我被安排在团里的生产点劳动锻炼,不发军装帽徽。白天放牛、割草、垫牛圈,晚上就在牛棚睡觉。牛棚里跳蚤多,身上总是被咬得满是血包,感染后又疼又痒。其实心里是有一些委屈的,我是来当兵的,怎么受这份苦呢?想不通的情况下,我给家里写信,大哥回复我四个字‘百炼成钢’”。
这四个字令罗援印象深刻,也成为鼓励他坚持下来的动力。“我从北京到云贵高原,不仅要克服水土不服的问题,还要克服自身的懒散习气。我当兵的第一课,就是过好吃苦这一关!”
正式入伍后,罗援和战友们又经历了抗美援老(挝)的战争。罗援说,到了战场,才是真正完成了从学生到军人,再到战士的转变。“我参加了军工作组,作为参谋到前线协调部队的作战行动。当时有三支部队,我负责组织高炮部队的换防。去之前,我去的高炮营刚刚打完一仗,我军也有一些伤亡,听到这些消息,我第一次感觉自己离生死这么近。”
“在进入边境前,我们先到一个叫勐腊的地方,换上老挝人民军的军服。这个时候还可以给家里写信,但不能暴露行踪,对家人也不能交代去哪里了、要做什么。我给父亲写了几个字: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是我父亲常提起的一段诗句,我想他会明白我正在做的事情是什么。我一个战友也给家里写了对联‘成七尺男儿生能舍己,做千秋鬼雄死不还家’,当时他父亲在病重中一直拿着这副对联等着儿子凯旋,直到看见儿子才撒手人寰……那段经历对我和战友来说,算是刻骨铭心。”
人,往往经历无数痛苦和重重磨难,才会成熟坚强起来。经历诸多坎坷后,1978年,罗援调入军事科学院。此时,他没有忘记自己的梦想——继续考取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逐渐成为国内世界军事研究理论家,并在2006年获得少将军衔。
“让革命精神代代相传”
“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形处建奇功。”这是罗援在父亲90寿辰时作的诗句。他的父亲罗青长曾跟随毛泽东、周恩来转战陕北,主管敌区情报工作和联络工作,建国后任中共中央军委情报部一局局长,中共中央军委联络部一局局长、副部长,此后一直跟随周恩来总理工作。“父亲常说自己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把他引上了革命道路。能在毛泽东、周恩来的领导下从事情报工作,是父亲此生最大的荣幸!”罗援说,父亲的果敢坚强以及对党的忠诚始终都是后辈学习的典范。
1934年8月,红四方面军八十九师来到苍溪,16岁的罗青长和其他22名小伙伴一起加入红军队伍。到全国解放时,这23名一同参军的小伙伴,只有罗青长一人幸存。
“父亲常提起一个小战士,外号‘豁口’。因为他很活泼,平时总爱张着嘴乐。过草地很艰苦,几天几夜都吃不到东西,后来这个小战士坚持不住倒下了,牺牲前拉着我父亲的手说,‘罗青长,我不行了,你们去把红旗插遍全中国吧!’几十年来,这句话一直记在父亲心里,他说这是战友们对他的鞭策……”罗援回忆说,父亲那一辈人经历的艰难困苦是现代人无法体会的,尤其后来从事情报工作,生命的有无都是瞬息之间的事。
时下,电影电视热播各种谍战片。剧情中,经常有地下党员冒着生命危险潜入敌人办公室,拿着针孔相机拍摄宝贵线索的镜头。罗援说,这些电视剧的情节虽然略有夸张,但情报工作的极度紧张和危险性是真真切切的。罗援经常提起的“保密箱”故事就是一个例子。
1938年,罗青长在西安参加秘密情报工作并兼任党支部书记,公开身份是杨虎城三十八军中尉书记员,以此打入胡宗南部队,随后还担任了国民党三青团西京分团的办事员。当时,西安情报组织的机密文件都放在一个保密箱里,寄存在一个地下党员家中。然而,这个地下党员思想产生动摇,说保密箱会给全家带来杀身之祸,催促罗青长尽快把保密箱取走。危险迫在眉睫,一旦保密箱落入敌手,不但罗青长身份暴露、有生命危险,连我党辛苦建立的地下组织也会暴露,众多同志的生命受到威胁。请示上级后,罗青长决定冒险取回保密箱。
保密箱拿到后,罗青长紧急赶到预定接头地点,等着和另一名地下党员交接。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可联络员没有赶来。此时,西安全城开始戒严,国民党部队三步一岗、五步一哨,连小学生背的书包都要搜查。情急之下,罗青长决定利用自己穿着的一身国民党军官制服强行闯关。他叫来一辆黄包车,把保密箱压在座位底下,强装镇定走过一道道关卡。多亏了一身国民党军官制服,沿途的哨卡并没有过多阻拦和盘查。眼看到了八路军办事处门口,罗青长一个箭步跳下来,拎着保密箱跑了进去……罗援说,这个保密箱是历史见证,后来父亲捐赠给了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展览馆。
罗援认为,革命精神需要年轻一代传承下去,因此,他格外关心青少年的思想教育问题。他多次到大学校园为学生们讲“开学第一课”。今年在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大学的新生军训报告会中,罗援寄语当代大学生朋友:要时刻谨记天道酬勤,将先辈们艰苦奋斗、坚毅刚强的革命精神发扬光大!
鹰胆鸽魂诠释责任担当
已入花甲之年的罗援,如今仍然坚持每天工作,研究当前国内外军事热点。他的观点及发表的文章常常被海内外各大媒体转载。今年8月2日,罗援最新著作《鹰胆鸽魂———罗援将军论国防》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这本书是罗援从军50载的研究成果,内容涵盖国家安全、军队建设等方面,涉及国内、国际军事热点。罗援说,这是自己对建军节以及抗战胜利70周年的献礼。
“‘鹰胆鸽魂’这本书的命名,缘于我几年前去美国的一次访问。当时有一个学者说‘罗援将军,我们美国人都在关注您的观点,都知道您是解放军强硬派代表’,我马上说,我是‘理性的强硬派’,而不是一个‘莽撞的强硬派’。我长着鹰的眼睛、鹰的爪子,但同时长着鸽子的头脑和鸽子的心脏,因为我是崇尚和平的。”
不久前,罗援参加了西藏军区的基层调研活动。当看到驻扎在祖国西南大门的边防战士时,他无限感慨,“我年轻时在云南边陲,那种守护祖国大门的神圣感是我一生的骄傲。这次在西藏调研的这支部队,前身是英雄的18军,参加过西藏平叛、中印边界自卫反击作战,他们的誓言是‘绝不把祖国的领土守丢’。自分区组建以来,先后有600多名官兵把年轻的生命定格在祖国的雪域高原上,有30名官兵倒在了巡逻道上和执勤的前沿哨所……”
大家都知道,4000米以上不适合人类居住,4500米以上是生命禁区。但长年驻扎在边陲的官兵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高寒缺氧条件下工作。调研归来的罗援,始终牵挂着边防战士,他写道:“在这里,每一位官兵都是以透支生命来奉献。他们才是世界屋脊上真正翱翔的雪域雄鹰!”文末,还附上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边塞诗《从军行》,以表达对官兵的崇敬与思念: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罗援说,像驻守边陲的官兵一样,继续发扬我军光荣传统是军队当前一项重要工作。目前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将会成为我军前进路上的动力,为国家建立一支纪律严明的钢铁之军。
军人出身的罗援,始终保持一颗热血丹心,不忘为热爱的军队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成为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期间,罗援以个人和集体名义共提交了25件提案,其中大多数与军人有关,有10件得到回复并被采纳。
“这些提案包括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设立老兵方队,设立《军人地位及福利待遇法》、《退役军人安置法》的建议,‘设立中华民族英烈纪念日’这个建议落实后,现在叫做‘烈士纪念日’。另一个落实的提案是关于‘促请韩国将滞韩志愿军遗骸归送回国’,还有成立‘各级党委设立人民群众工作部’,这个建议已经有部分县市正在尝试……”罗援对自己的提案内容及办复情况记忆犹新。他说,政协委员是荣誉也是责任,他在履职过程中积极参政议政,竭尽所能保证每一份提案都提得有质量。“认真做好一名委员应尽的职责,不辱使命,才对得起党和人民的信任和重托!”罗援坚定地说。
罗援简介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石家庄高级陆军指挥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少将军衔,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主编或与人合著《鹰胆鸽魂———罗援将军论国防》、《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史》、《战略评估》、《伊拉克战争点评》等著作。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7-04-24 15:43:5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爱国无罪,卖国必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