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80周年,凡是为国家的独立自由做出过贡献的人,都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都是我们应该纪念的对象。
但是话说回来,为什么我们会有这场抗日战争?日本为什么要侵略中国?从长期的历史考察来看,侵略中国是日本的基本国策,这是由日本国家的特点和历史发展过程所决定的。日本从明治维新时期进入了工业时代,制约日本发展最大的问题就是资源。日本是一个没有资源的岛国,它要想发展就必须要找到资源基地。它看中了谁?就看中了中国。当时中国有的是资源,但是中国的清朝正处于最腐败的时期,所以在明治天皇时代,日本就是以举国之力来赌国运,跟清朝进行一场战争、跟俄国进行一场战争。我们到现在还在反思中日甲午战争,还在顿足捶胸;其实中日甲午战争时,从海军的条件来说,我们舰船的吨位、性能都要超过日本海军,但最大的问题就是任人唯亲,李鸿章让陆军将领来管海军,没有海军的专业知识、没有战术素养,就得打败仗。
第一仗日本人打赢了,《马关条约》获得了中国2亿两银子的赔款,日本人是举国振奋——打仗真比种田、开工厂来钱快得多,所以这样就极大地刺激了日本的侵略本性。1905年日本第二次赌国运,发动日俄战争。日俄战争同样是为了资源,是为了中国的东北,如果把东北从俄国人手里抢过来,那么对日本来说是何等的意义?所以日本再次赌国运,日俄战争又打赢了,从此日本在中国就有了自己的立脚点。
马关条约
日本在中国的第一个立脚点就是大连。日本在中国大连登陆之后,建立的第一个经济实体叫南满铁路株式会社,简称“满铁”。顾名思义,我们想不就是修铁路的嘛,但是“满铁”最大的一个部门是调查部,而且这个调查部人最多时达到了5000名调查员。一个铁路公司养5000名员工在调查部干什么?日本战败之后他们的档案没有拿走,四万多卷档案完整地保留在了大连图书馆。当我们看到这四万多卷满铁档案的时候,心里真是非常的沉重——日本人在侵略中国之前做了多大的努力!我们想象不到的是,5000名调查员走遍了东北、华北的山山水水,把中国国情摸得清清楚楚。大家看这本《北支主要炭矿调查资料》,是煤炭调查资料,就是中国东北有多少煤矿、多少蕴藏量、地理情况如何如何,写了这么厚的调查书,调查的这么清楚。所以日本在侵略中国之前做足了情报和调查工作,所以它不是盲目进攻的,也不是打无把握之仗的。
《北支主要炭矿调查资料》
满铁办公大楼
日本的特务、间谍在中国可以说是遍布各地,而且触角非常灵敏,可以说是把中国各阶层、各方面的情况都汇集起来了。我们举一个例子,当时在上海日租界,就是虹口区,日本在那儿有形形色色的人,普通的日本国民都有为军部提供情报的义务。1928年5月,共产国际让中共中央在上海开一个全国代表大会。当时上海中央的瞿秋白、周恩来、李立三说,白色恐怖的上海哪能允许上百个代表来开大会呢?根本没这个条件嘛。共产国际说好,你们来莫斯科开吧。中共的“六大”是唯一一次在苏联举行的中共全国代表大会,几百位代表得出国、得去苏联啊。中央这些大人物怎么走呢?当时上海黄浦江上三个码头,最大的码头是南京路外滩,英国人的码头,公共租界码头,这个不能上;十六铺码头是中国码头,中国特务、警察、国民党的密探都在那儿,也不能上。上哪个码头——公平路码头,就是今天上海的游轮、游船走的地方,是日本人的码头。于是周恩来和邓颖超就装成阔商,上了日本的轮船,住头等舱,等到在大连上岸准备坐火车时,日本水警检查,看了他的证件,说:“您是干什么的?”“我是普通商人。”“您姓什么?”“我姓张。”“你不是做生意的吧,你是扛枪的吧,你不是周恩来先生吗?”周恩来一听吓一跳。水警把他领到办公室,一翻卡片,你就是周恩来。这下把周恩来吓的不轻,但没想到警察没为难他,放他走了。周恩来赶紧在旅馆里跟邓颖超说,咱把所有的证件都撕了,不能保留,赶紧坐火车去哈尔滨。邓颖超说,去哈尔滨没证件怎么去苏联啊?周恩来就在旅馆里躲着,让邓颖超看能不能在火车站等到人。结果等来了李立三,一起去了苏联。张国焘回国时在满洲里坐了日本的火车,也是软坐,包房,对面就是日本商人,一路上主动跟张国焘搭讪,一直到大连要换乘时,这位日本商人说:“张先生,我只能跟你到这儿了,以后请你自己保重了。”又是日本特务。当时共产党在那么隐秘的情况下,还能被日本人把情报摸得一清二楚,何况其他方面的情况呢。可为什么日本人不抓共产党人呢?因为当时日本最大的敌人是蒋介石,只要反对蒋介石的,都是日本人可以利用并暗中保护的对象。
这些例子都说明,日本在侵略中国之前早已经就把所有功课都做好了。日本人首先盯着东北,日本人出钱、出顾问、出武器豢养东北军阀张作霖。但是张作霖这个土匪属于只占便宜不吃亏的,给我枪、给我人我干,让我卖国我不干。所以日本人找张作霖签约,张作霖就是不签,日本人觉得他不能用了,于是制造了一个“皇姑屯事件”把张作霖炸死了。把张作霖炸死了之后张学良继续靠日本人,要日本人的钱、要日本人的顾问、要日本人的枪,但是张学良还是守着那条底线——我不能卖国,不能把东北的主权卖给你。这个时候日本人就忍不住了。如果说“九一八事变”是日本政府、日本天皇挑起的,那不是事实。当时日本关东军驻扎不到2万人,张学良的东北军有三四十万人,一个沈阳就有十几万人。2万关东军面对十几万人有取胜的可能吗?他们是举棋不定的。这个时候日本有几个年轻的参谋,是狂热的法西斯分子,他们说我们就是要以蛇吞象、以小搏大,我们赌一把。这些人就发动了“九一八事变”。
“皇姑屯事件”
在当时蒋介石和张学良都做了严重的误判——2万关东军怎么可能占领全东北呢?一定是局部的冲突。所以蒋介石当时就指示张学良不要轻举妄动、不要挑起战争,没想到关东军就是冲着占领全东北来的。所以在不抵抗的命令之下,3个日本兵就占领了一个警察所,把几十个警察都缴了械。一部分日本兵进攻北大营,迫使东北军退出了沈阳,“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侵略中国的第一步,这个带有明显冒险意味的军事行动,没想到居然成功了。这极大地刺激了日本的侵略野心——我以小搏大、以少胜多也照样能取胜。
九一八事变日军占领沈阳后,将中国警察缴械。
“九一八事变”丢了东北,全国人民那是悲愤万分,很快国内就掀起了一股要求抗日的浪潮,老百姓,尤其是学生,高呼“收复东北、收复中国,坚决抗击日本帝国主义”,说蒋介石采取了不抵抗政策,是卖国。“九一八事变”之后,1931年12月北平的学生南下,去南京示威、请愿,要求收复东北、要求全国抗日。到了南京蒋介石不敢见,见了学生能说什么啊?能说我还没准备好,把我的底牌交出来?蒋介石不好出面,请德高望重的蔡元培出来跟学生讲话。蔡元培先生总是学生尊敬的人吧,北大的老校长,又是国民党的元老。结果蔡先生出来以后告诉学生,说抗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同学们,你们尽管是国难当头,你们还是要读书,国家不能没有你们这些人才,你们一定要好好读书,将来有了本领才能为国服务。结果学生一拥而上,有个“小辣妹”给了蔡元培一个大嘴巴,一下把蔡元培打倒在地,一帮学生就把蔡元培拖走,一边拖一边打,六十多岁的蔡老先生被打成那样。你说当年的学生狂热到什么程度,但是狂热能不能救国?所以后来刘少奇去中共中央北方局当书记,认为这些学生是搞“左倾”路线。
“九一八事变”之后蒋介石想没想抗日?当然想抗日,但是中国当时是一个积贫积弱的局面,你要想抗日必须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蒋介石确实在做准备工作:加强军备。我们需要有武器精良的军队,需要有一支精锐的中央军。是谁来帮助蒋介石建设中央军呢?希特勒。希特勒怎么热心到东方来帮助蒋介石呢?蒋介石对他有恩。希特勒在30年代初崛起的时候,最大的问题就是军火制造问题。军火制造需要稀有金属钨,当时全世界钨的储量90%在中国的赣南,当时中国的钨砂成了向法西斯德国出口的最大宗商品。希特勒的武器工业就因为有了钨之后,他的特种钢、枪支武器才造得那么好。所以希特勒就派人来给国民党军队当顾问,并且在1937年之前装备了国民党中央军六个师,都是德式装备。蒋介石一方面在扩军、在装备,另外一方面在削平各路的军阀,围剿红军。
我们知道,红军1934年开始长征,一路走过去,贵州、四川一直到草地,蒋介石就在后边不紧不慢地追,他怎么就不彻底消灭红军呢?海外有个张戎写了本书,说蒋经国在斯大林手里当人质,所以蒋介石故意放走了红军,那是胡说八道。蒋介石当时消灭红军的同时还有一个重要任务:正好有这个机会进入大西南,收编云贵川的军阀部队。所以蒋介石在日记里写,到四川之后发现这个地方天府之国,易守难攻,将来可以作为中国抗日的战略后方。你看,在1935年的时候,蒋介石就已经想到用四川来做抗日后方了。所以他一边追剿红军,一边更重要的任务是收拾西南的军阀。龙云归顺了,很好;刘湘归顺了,也很好;王家烈不听话,给你撤职。这样蒋介石一箭好几雕,通过追红军把大西南搞定了。红军到了陕北之后又发生了“西安事变”,“西安事变”最后促成了国共合作,红军也改编成了国民革命军。
到了1936年底和1937年初,蒋介石基本上完成了中国的统一,而且他各方面的基本建设,特别是军队的建设也在不断地向前发展。这个时候日本急了,说不能再让蒋介石建设,如果让蒋介石多建设5年我们可能就打不动他了。所以日本军队是迫不及待地要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就在卢沟桥打响了侵略中国的第一枪。这个时候蒋介石也认为忍无可忍了,更重要的是,蒋介石认为他有条件和日本进行一搏了。于是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说“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蒋介石的立场是:不求战、必抗战。但是蒋介石也认为他的准备还不够充分,他的条件还远远达不到战胜日本的程度。所以陈布雷替蒋介石写的公告里面这样写:“能战而不战,政府之过也;不能战而战,亦政府之过也。”就是我实力不够也要打,是迫不得已的事情。所以当时国民政府就是用这种悲壮的心态投入了抗战。
蒋介石庐山讲话
蒋介石一开始还是希望能够打几个胜仗,把日本赶出中国去的。于是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蒋介石集中了优势的军队,在上海主动挑起了战争。“八一三淞沪会战”是中国军队打的第一枪。当时想的很好,虹口区的日租界里,日军不过就是几千海军陆战队,我用二十多万人还消灭不了你几千人吗?但是战争一打响才知道,啃日本军队不是那么容易的。当时日本军队在虹口,你跟他们打仗只能是打巷战,只能一栋楼一栋楼地争。在城市里打这种仗只能投入有限的兵力,所以日军一栋楼一栋楼地坚守,给国军造成很大的伤亡。日本军部觉得是时候可以大规模侵略中国了,所以它迅速派兵。当时国民政府是有绝对优势的,七十多万人,日军最高的时候连海军加陆军28万人,你说国军怎么打不过呢?我们说战争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是统帅部的指导思想,就是你的统帅部想怎么打,究竟怎么打,这才是决定性的关键。底下的士兵都是服从命令,千军万马其实都是做不了主的。
所以国军一看日本人增兵了,于是立刻转攻为守,沿着上海的黄浦江摆出了一条几十公里宽的防线。这是被动防御,你摆出了几十公里宽的防线,这几十万人够干什么用的?不就是那么几条战壕嘛。日军采取主动进攻的时候,是选择其中几个最薄弱的环节。蒋介石的军队是大杂烩,有中央军,是精锐,但是少数;大多数是各地的军阀,这些军阀部队装备落后、作战能力参差不齐。日本人就找你最薄弱的环节,大举突破,一突破就造成了你战线的全面崩溃。所以“淞沪会战”中日本人以少胜多,国民党军队从上海开始向南京撤退。
“八一三”淞沪会战要图
这个时候日本怎么办?本来日本天皇和政府就表示这个战争还是有限的,打到上海就可以了,但是当时上海前线的日本军队指挥官松井石根大将是一个中国通,他说一定要把这场战争进行到底。而且松井石根要挟了日本政府和天皇,他就说,我带领4个师团一定要打到南京,要攻占国民党的首都,3个月消灭中国,让蒋介石投降。所以松井石根当时采取了大举进攻的态势,这样国民党军队就兵败如山倒了,一路向南京溃逃。检验一个部队的战斗力不仅仅是作战,在很多细节上就显示了中日军队的差距。撤退的时候国民党军队采取坚壁清野,所有的粮食都拿走,沿途的水井、水源扔上毒药或者死猫死狗,让日军大热天喝不着水,我看你怎么追?无锡一个古镇,当时日军的一个连追到这个镇上,国民党的军队已经撤退了,结果看井里都是死猫死狗,没法喝水,怎么办呢?日本连长一定是大学毕业生——在那个时代日文中的汉字特别多,所以他们的汉语水平都是相当高的——这个连长就闯到了豪宅里边,去翻线装书,看这个镇子上有几个豪宅,每个豪宅里必定有后花园,后花园里必定有水井。这样,他依据地方志找到了豪宅,打开了水井,这个水井没有被污染。这叫什么?这叫有文化的军队,才是真正有战斗力的军队。
我们说国民革命军抗日英勇不英勇?英勇。仗打得艰苦不艰苦?艰苦。牺牲的人多不多?多。我们从来不否认国民革命军在抗战中的历史作用和付出的牺牲,但问题是,总指挥部是怎么指挥的?他们的作战思想是如何指导的?抗战初期的多次会战,国民党方面都表现出了被动防御这样一个态势,就是处处设防、步步抵抗。因为蒋介石是一国之主,在他的心目中国土是绝对不能丢失的。日本人打到哪儿我就要守在哪儿,我轻易不能丢失国土,所以我要坚决地防御。但是你这种防御都是属于被动防御,你有再多的军队你能摆多少里地?你能够重点防御吗?你知道敌人从哪个地方来吗?所以当时考虑南京还守不守,蒋介石的意思就是不守了,我们主动撤退,然后积蓄力量找一个合适的地点跟日军作战。当时却出来一位英雄,拍着胸脯说,我能守南京。谁啊?当年北伐军的将领唐生智,湖南的将领。唐生智打仗就是北伐的水平,就是拿着枪杆子冲的那种水平,他根本不知道现代战争是怎么回事。但是他拍着胸脯说我能守,你守就守吧,蒋介石把十几万军队交给他了。唐生智表示,所有的轮船都运难民、运物资撤往武汉,我南京连船都不留,我表示死守到底,有进无退,跟南京城共存亡。唐生智又是照着老样子,摆出了一个宽正面的防线,你看看这么长的防线,100里都有了,你十几万军队不就跟撒花椒面一样嘛,不就是一两道战壕嘛。日军4个师团,照样重点突破,而且采取了沿着长江两个方向迂回包围南京的战术,结果第一道战线被突破,唐生智就慌了,慌了以后他自己先坐着小轮船逃跑了,十几万人就陷入群龙无首的状态,你说这个仗怎么打?十几万国民党军乱成一团,把枪扔了、把军装脱了,装成老百姓混到南京市里,日本军队到南京之后就开始了灭绝人性的大屠杀。
南京保卫战示意图
日军进南京
为什么日本要在南京制造这场大屠杀?就是要彻底摧毁中国人的抗日情绪,我占了你的南京,我占了你的首都,我还杀你的人,你崩溃不崩溃?他就是想让中国人的心灵彻底崩溃,然后投降。所以蒋介石当时是非常痛苦、非常悲愤,但他还是不投降,在这方面蒋介石是站稳立场的。但是我们说,你每一次会战都是几十万人,每一次兵力都超过日本兵一倍、两倍甚至五倍,可为什么每次打得一败涂地?关键就是国民政府的指导思想,就是防御。所以林彪在抗战期间就写了篇文章,谈被动防御与主动的积极防御是什么关系?他说你要是防御敌人,山有那么多座山,路有那么多条路,敌人会从哪里来呢?你处处设防就是处处薄弱,总是守不住的。说我们应该采取积极防御,什么叫积极防御呢?就是敌进我进,你也进攻我也进攻,我集中兵力吃掉你一块,给你造成震慑,让你腹背受敌,或者把你一个部队消灭了,这样敌人就不敢再贸然进攻了,起码他要有所顾忌,他要停下来再考虑考虑。所以说积极防御和消极防御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做法。
国民党在这儿会战,打了一个又一个的大战役,全国人民当时也是在积极地拥护,高唱着歌曲,“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大刀向鬼子们头上砍去”。共产党怎么办?1937年9月,共产党在洛川召开了一次政治局会议。当时中央主事者是张闻天。洛川政治局会议就是考虑八路军改编之后怎么上战场、怎么打的问题。就在这次会议上,大多数政治局委员也是血气方刚:国军怎么打我们就怎么打!都是中国人,应该并肩抗战。所以会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就是要全民抗战,统一战线。当时毛泽东在那个会议上处于少数,他总是表达自己的一种想法:共产党要抗战;但是,第一,要保持独立自主,尽管是统一战线,我们也不能完全听国民政府的,我们要保持独立自主;第二,主要进行的还是游击战,而不是正规战和运动战。但毛泽东的这些说法没有被当时多数政治局委员认可,尤其是彭德怀这些人。我们都是当兵的,怎么人家就能打、我们就不能打呢?我们当然能打。所以洛川会议上毛泽东是少数,他的认识、观点并没有为多数政治局委员所接受。但是毛泽东心里还是焦急,不放心——八路军要开赴前线了,要到山西去听阎锡山的指挥。结果八路军出发了以后,要派一个代表去联络阎锡山,就是彭雪枫。于是毛泽东就跟彭雪枫说:你到了友军那里,千万不要骄傲,一定要保持一种谦虚的态度,你就说我们八路军装备很差、战斗力很弱,我们只能打游击战、不能打阵地战,只能配合作战,不能担负主要方面的作战,你去了就这么说。结果彭雪枫还真是把毛泽东这些话都告诉了阎锡山,阎锡山说那不要紧,我现在准备太原保卫战,在忻口那个山口我国军足够了,你们八路军就在旁边配合我们作战吧。于是林彪就带着他的115师来到了平型关。
八路军进驻平型关
你看看平型关的历史图片,还有十年前我去平型关拍的现场照片,几十年过去了,地形没变。这个地方叫关沟,沿着这条关沟再往山上爬,最后爬到山顶就是平型关。平型关在山顶上,沿着山脊都是宋代的古长城,这个关口正好把着一条羊肠小道,羊肠小道弯弯曲曲地上山,所以平型关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方。
平型关
如果按照国民党军队的做法,一定是守山脊、山顶的,摆成一条线,全面防御,依靠天险。但是林彪不这么想,他想打歼灭战,于是他在山下找条山沟,埋伏在山坡上,等日本的运粮队进入这条山沟,林彪一声令下,结果八路军就从山上往下冲,一边喊着“交枪不杀”——以为你一个运粮队能怎么样——没想到日军顽强,拼刺刀,反过来往山顶爬,要抢占制高点。结果仗打得艰苦激烈,打了一天才结束,把日本的运粮队消灭了。林彪报告中央,说我消灭了这个运粮队,消灭了敌人一千多人,我自己伤亡了六百多人。
后来学者依据日本的史料对这个战果提出了怀疑,说板垣师团才有多少人,一个运粮队能有多少人?实际这个运粮队才两百军人护送,剩下拉大车的都是韩国苦力和中国苦力。如果说日军是两百多人的运粮队,我们今天来看还是合理的,即以当时红军的身体状况和战术素养,两三个人拼一个日军还差不多。而且这场战争拼的非常残酷,没有抓住一个活的俘虏。当时有日军负了重伤昏迷,我们的营长还背着他想去包扎,结果人家醒过来就咬掉了营长的耳朵,只好把这个日军扔下扎死。所以就没有一个活口。毛泽东为此下了三条指示:第一,这是八路军的第一个胜利战役,要向全国人民广泛宣传,提高抗日士气;第二,为了提高抗日士气,允许把战果提高3倍。你找找五六十年代版的小学语文课本,平型关大捷,都说消灭了日军三千多人。第三,今后不能再打这种规模的消耗战。八路军三个师45000人,都是长征留下来的宝贝,你这么打够打几回?所以毛泽东后来在党内有个讲话,说我们发了通报,以后打仗的时候缴枪,对内报缴一支是一支,对外说缴一支是两支。
平型关大战之后不久,国军又遭遇了两次大失败。第一个失败就是徐州会战的失败。徐州会战开始,李宗仁进行了一个反击,当时台儿庄一战打得非常漂亮。结果日军又采取了迂回,造成李宗仁和汤恩伯大举溃退,日军紧紧追赶,汤恩伯马上要被追上了,蒋介石非常焦急——这10万中央军要被消灭了,蒋介石就彻底没有本钱了。怎么办?当时有一个人想办法,以水代兵,咱们掘开黄河口,制造一片泛滥区,阻挡日军的前进。蒋介石认为可行。于是炸开了花园口大堤。但是有一个账没算好,黄河正在汛期,河水暴涨,一淹淹成了一大片黄泛区,造成了上百万老百姓的流离失所。所以国民党军队每次被动防御失败之后,都要造成非常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这就是我们认为国民党抗日作战打的不成功的原因,可以说他们的指导思想是很有问题的。因为你什么地方都想守,结果你什么地方都被日军突破,然后你就不得不溃散,溃散之后就形成了大溃退,就造成了人民的死亡和流离失所。南京大屠杀,黄泛区大决口,还有长沙的大火焚城,这不都是大会战之后的大灾难嘛。
花园口决口
黄泛区
太原保卫战也失败了,阎锡山不得不放弃太原,这个时候华北没有国民党的政权和军队,完全成了一片空白。华北当时出现了这么一个真空状态,毛泽东一看机会来了,马上下指示,说我们共产党的抗战现在是实行战略性的转变,化整为零,到敌人后方去,到平原去,开辟我们的抗日根据地。毛泽东说麻雀满天飞,哪儿有粮食到哪儿去,哪儿有群众到哪儿去。于是这样,一边是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一方面是共产党渗透到河北、山东,华北战场上就出现了一个非常奇特的局面,叫“犬牙交错”。
什么叫“犬牙交错”?国民党跟日本打仗都是楚河汉界,战线分明。共产党给日本人来了一个犬牙交错,你占铁路、占城市、占县城,我占铁路、县城周边的这些农村。所以后来台湾作家王鼎钧有一句形象的话,叫“日本人一条线、八路军一大片”。日本人就是沿着公路、铁路这些交通线在占领城市,但八路军恰恰是离开了这些城市和交通线,散布到山区和平原的农村,这下就打到了日军的软肋上。冈村宁次后来感叹:共产党太狡猾了,我只有一个弱点被他抓住了,就是日本兵太少。日本侵略的军队总共才两百多万人,绝大部分都粘在了正面战场跟国民党军队作战,你说后方留守能留多少人?一个县只能有一个连的日本鬼子,一个连的日本鬼子你想守住方圆百里的一个县,你只能在重要的地方修炮楼,一个炮楼里住一个班的日本鬼子、住一个班的伪军,白天一看平安无事,晚上一看八路在封锁沟里、青纱帐跑来跑去,你没有办法。
八路军创建华北抗日根据地略图
毛泽东说我们共产党开辟敌后根据地,不求赫赫之功、不求短期见效,但求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咱们是七分发展、三分抗战。主要是发展,怎么发展?告诉山东,一年之内给我拉起10万人枪来。有人说国民党不是给我们的军费是三个师的编制吗?不就是45000人吗?毛泽东说咱们是先斩后奏、只斩不奏,先拉起来。一年之内搞10万支枪,那你得打多少会战?不可能的。共产党最了解中国国情,在民国兵荒马乱的年月,哪个农村的土豪不买几支枪看家护院?所以山东、河北的地主老财家里有枪是很正常的事情。于是八路军来到村里,唱着抗日歌曲,问“老乡们干不干?”“干!”“地主,抗战不抗战?”“抗战!”好,都归我。河北献县有一个回民支队,就是当地的回民武装、地主武装,就当了八路军。你不交枪?好,打你土豪,照样能把你的枪拿过来。
其实在平原上的老百姓多数都是愿意抗战的,都是愿意有人领导他们干的,你一个村、两个村总是势单力薄,现在有了八路军干嘛不抗战呢?所以八路军凭借种种方式在村里站住了脚。怎么在村里站住脚呢?老百姓不怕日本人?老百姓不怕你给我惹事?当然害怕。所以八路军刚到华北平原的时候,站住脚也是比较困难的,老百姓要么害怕,要么对你将信将疑。共产党就制订政策,说我们领导老百姓抗战,首先要照顾到老百姓的利益,你要是照顾不到老百姓的利益,老百姓怎么会跟你一块儿抗战呢?第一,成立了武装,是人自为战、村自为战,在你这个村里成立抗日武装就守你的村子、就守你自己的家乡,不把你拉着到处走,要是把你们这些老百姓拉着到处走,走没几里地肯定就跑回来了。你就守着你自己的家乡!这样老百姓有积极性。老百姓害怕怎么办?没关系,你可以先投靠日本人,你看看是你投靠日本人好,还是投靠八路军好。好,投靠日本人,伪军维持会长下来收钱、收租子。皇军要粮食交粮食,皇军要钱交钱,皇军要各种各样的费用,其中有一项是“大姑娘费”。你要想村里姑娘不被强奸就交保护费。结果村里老百姓一算下来,闹了半天日本鬼子是贪得无厌,那还不如养八路。这可以让老百姓有一个觉悟过程,让他们比较比较,到底是当亡国奴好,还是抗日好。
另外在抗日根据地里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肃清汉奸、肃清敌特。日本人的情报是最厉害的,情报有很多是汉奸提供的。没有汉奸帮忙,日本人在华北怎么能实现有效的统治?所以共产党说我们要想站住脚,首先就要打掉日本人的耳目,就是汉奸。这方面共产党也是有经验的。红军时期我们不是有肃反嘛,不是有政治保卫局嘛,到抗日根据地,每个地方都成立锄奸科、锄奸队,到哪儿以后先查谁是汉奸,猛虎掏心,你就是住镇子里、县城里,都把你抓过来杀了。这样震慑汉奸,让汉奸不敢再为日本人办事。
锄奸队经常夜袭,去抓汉奸。电影《小兵张嘎》的编剧徐光耀的回忆录《昨夜西风凋碧树》,里面说他是16岁当八路,因为徐是小学生,会写字,就让他去了锄奸科。为什么?能写布告、写判决书:“大汉奸某某某判决死刑。”干这个。有一天去摸汉奸,从一个镇子上摸了四五个汉奸,绑成一串就往回拉,结果天下大雨,通过封锁沟的时候突然有一个犯人犯病了,不行了,倒在地上起不来了。队长说:徐光耀,过来!看看是不是大汉奸某某。徐光耀怕暴露,拿块绿绸子布包着手电一照,一张绿色的脸,看不清楚。徐光耀说,可能是。队长找了一个锄奸队员把汉奸砍了,剩下几个人继续牵着走。天一亮锄奸科长骂起来了:“徐光耀,乱弹琴!砍错头了!”其实半夜里,哪能看清谁是谁啊,说砍就砍了。徐光耀对这件事印象特别深刻。这说明共产党当时为了消灭日军的情报来源做了多少工作。八路军到这个村转、到那个村转,一到村里狗就叫,狗一叫生人来了不就暴露目标了嘛。所以八路军到哪个村里就先打狗,狗是汉奸。老百姓舍不得自己养的狗,但是一想抗日,我们得依靠八路,所以村村都把狗杀光了,所以八路军到哪儿都没狗叫。八路军做了这么多工作,才能在华北平原站住脚。
1941-1942年,敌后抗日根据地斗争形势图
1938年毛泽东写了《论持久战》。这个思想是经过国民党一次次大会战失败的教训后得出的,也有共产党红军时期的那些拿手办法。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这种游击战术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毛泽东持久战的思想。毛泽东的持久战,第一,就是承认敌强我弱;第二,认为抗战一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第三,最重要的,毛泽东说兵民是胜利之本,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这是共产党跟国民党完全不一样的地方。
到了1939年、1940年,抗战进入最艰苦的阶段。国民党军败退到三峡,日本人打到了宜昌,马上就要进三峡了,这是国民党军最后一道防线。所以当时蒋介石和陈诚就让11师的师长胡琏去守石牌镇。这是西陵峡拐弯处的一个小镇子。守住这个镇子国民党就能守住三峡,丢失了这个石牌镇,三峡几乎就守不住。所以胡琏说:成功没有把握,成仁却有决心。
石牌镇地图
石牌镇地形
胡琏带着他的11师,在石牌镇坚守了一个星期。日军到这儿终于显现出弱点来了,三峡两岸都是羊肠小道,日军只能是一路纵队从这儿往里进,你的兵力再多也展不开。结果国军用枪、用大刀非常壮烈地厮杀了一个星期,终于把石牌镇守住了。结果日本人攻不进三峡,抗战正面战场的战线就也相继停顿。所以我们当年有一个说法叫“国破幸有山河在”,虽然我们挡不住日军铁蹄,但是我们还有太行山、秦岭、三峡、云贵高原,这些自然地貌终于把日军阻挡住了。于是日本人气急败坏,开始狂轰烂炸重庆。那时候的重庆被炸的是真惨哪。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还是没有屈服,还是在那儿苦苦支撑,蒋介石在日记里写着,简直是熬不住了,简直是想自杀了,但是想想自己的责任,第二天他又在那儿继续工作。这时他就给八路军下了一道命令,说为了减轻正面战场的压力,你们能不能在敌后开展一场大规模的作战?
彭德怀当时是前线总指挥,八路军的副总司令。当然没问题,我们一定在华北好好的打一仗,来减轻正面战场的压力,为正面战场做出配合。彭德怀当时有什么想法呢?就是日军在占领华北之后,为了对付共产党,搞了大规模的基本建设。我们知道山西的铁路原来是阎锡山修的,那叫肥水不流外人田,他修的正太铁路(太原到石家庄),都是法国人的窄轨。(现在云南昆明那儿还有一段法国人的窄轨。)而英国人修京汉铁路等宽轨,到石家庄换车皮、换轨,进不了山西。日本人一占领山西,把阎锡山的窄轨全拆了,全都换成标准的宽轨。这样日军的火车就能在河北、山西畅通无阻了。另外,日本还在华北平原修建了大量的公路,公路地基垫得高高的,垫高下面就是一条封锁沟,交通线纵横交错,把共产党八路军限制在一个一个方块里,就是公路网、铁路网中间有一个方格,共产党只能在这个方格里活动,可以说是被公路、封锁沟困死了,这叫“囚笼政策”。刘伯承说“囚笼政策”就想把我们一刀一刀凌迟处死,让你动不了。彭德怀也感觉是很大的压力,他想跟聂荣臻见个面都不可能,聂荣臻在晋察冀,他在太行山。所以。彭德怀的想法是打破袭战,把日军的交通线全部打烂,打破囚笼。他跟延安报告,毛泽东批准了,但是毛泽东没想到彭德怀打了个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作战图
这个百团大战不是大规模的战役,跟淞沪会战都不一样。不是说几十万军队同时跟日军作战,而是各自为战。是当地的部队围困当地的炮楼,挖当地的公路、铁路,正规八路、土八路夜间一起出动,把铁路、公路挖了个稀烂。不仅破坏公路、铁路,还要袭击日军的基础设施,比如火车站、煤矿等,井陉煤矿当时是在华北的日本人最主要的煤炭来源,无烟煤,这个煤矿当时搞的很红火。因此,八路军聂荣臻部队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袭击井陉煤矿,把人家的烟囱、水塔、锅炉都炸了,这些都是非军事目标。这些日本职员也不能幸免,八路军在打井陉车站的时候,结果把站长夫妇打死了,留下俩小女孩在那儿哇哇哭,怎么办呢?送到聂荣臻的司令部去了,聂荣臻养了一段。首长不能整天光牵着小孩啊,于是写了一封信,找个保长送到日军碉堡去了,说:他们的日本父母死了,送还给你们。结果这两个日本小姑娘又病死了一个,剩下一个小姑娘,叫美穗子,后来80年代来到中国见聂荣臻元帅,感谢聂荣臻的救命之恩。其实人家爹妈不是军人,当时百团大战就被打死了。
1940年,聂荣臻与刚被救出的美穗子合影。
这些行动引起了日军极大的震动。没想到短短的两三年,八路军悄悄地发展到这么大。日本政府和军部非常震怒,认为日本华北派遣军的司令官多田骏大将督战不力,于是把他撤了,派来冈村宁次大将。冈村是中国通,当过关东军的参谋,对中国情况非常熟悉。他上任后就想怎么彻底地消灭华北共产党、八路军。他先把华北划为几个区域:治安区,北平、天津、保定,这是治安区,他的地盘;准治安区,太行山边,平原跟山区交界的地方;非治安区,太行山深处,八路军的根据地。他就说,我对准治安去进行扫荡,对非治安去进行彻底的毁灭。于是他一开始就做了大量的情报调查工作,有的是用汉奸来打听消息,有的就是日本人和汉奸混在一起冒充我们八路军的工作人员,比如说哪个村突然来了一群干部,帮着老乡挑水、帮着老乡做好事,说我们是八路军来工作的,你们周边还有哪些村住着八路呢?一看态度这么好,是自己人,老乡们就把情况告诉他们了。
等冈村宁次掌握了充分的情报之后,1941年9月,首先是对晋察冀——聂荣臻的司令部发动了猛攻。当时聂荣臻从阜平就带着老乡、干部向深山里边转移。进入晋察冀的通道就是狼牙山,当年就是一条山路,就守这一个山口。聂荣臻把掩护的任务交给了一分区,一分区把掩护任务交给了独立团,独立团坚守了一天,完成任务撤了。留下一个连,这个连坚守到第二天,又完成任务撤了。留下了一个班,这个班不满编,只有5个人,结果班长马宝玉是特别厚道的人,说:你看咱们要是也守了一天撤了,日本人跑的多快啊,恐怕还得追上老百姓。咱们能守一天守一天、能守一小时守一小时。于是他们转身上山往绝路上走,一边走一边打冷枪、打手榴弹,结果山下的日军被打急了:看你到底几个人,非抓住不可!这5个人最后上到了山顶,马宝玉说,我们绝不投降,大伙跳悬崖。班长和两个战士是飞身跃出去,结果就牺牲了。葛振林和宋学义他们两个人从山上滚下去了——后来我到狼牙山的山顶上才发现,这个狼牙山是金字塔型,山顶上是一个台、一个台这样下来,不是华山那样的峭壁。所以他俩滚到第一个台就被树枝绊住了,挂在半山腰上。等日本人撤了之后,他们被对面山上的老道看见了,赶紧找八路军救人,是易县的游击队把这两位同志救下来了。游击队当时的负责人就是后来河北师范大学书记余药夫同志。
这件事后来就作为我们八路军抗战宁死不屈的典型,予以表彰。但是一开始晋察冀军区说死了3个还活着2个,咱们修个纪念碑就叫狼牙山三勇士纪念碑,活着不算,牺牲了才算。在山顶上修了这么一块碑。第二年日军大扫荡,就把这个碑给炸了。等到抗战胜利的时候,大伙就说,人家俩人怎么说也是跳悬崖了,没死那是命大啊,那也应该是五勇士啊!于是第二个碑叫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宋学义特别憨厚,腰给摔断了,不能在部队工作了,转地方去。解放后被转到地方当农民去了,什么待遇都没要,就老老实实当农民去了。“文化大革命”的时候造反派斗他,说别人死了你怎么没死?你是假英雄。就把宋学义活活给气死了。气死之后造反派把这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给炸了。到80年代,聂荣臻亲自题词,这才给重新塑造了狼牙山五壮士纪念碑。所以你们也别说我们对国民党的战功老是不承认、老是不能实事求是,就我们自己这么一件事,你看要做到实事求是,都经过了多少年?
三勇士纪念碑(左图)和五勇士纪念碑
狼牙山五壮士纪念碑
狼牙山五壮士这件事情确实表现了八路军宁死不屈的风格。当年只要是让你担任掩护,就是要让你作出牺牲,你就要不准备活着回去。但是在战争年代,人的心特别纯朴,像马宝玉就说,我们能多坚守一个小时,让老百姓更安全,我们也是光荣的。当年就是这种精神,所以特别的可贵。
狼牙山五壮士
冈村宁次第一次大扫荡之后,到1942年又发动了第二次大扫荡,这次大扫荡更厉害,叫“五一大扫荡”,准备把八路军的主力完全赶出华北平原。当时日本一支特工队一直打到了八路军的总部,太行山深处的辽县十字岭,今天叫左权县。《亮剑》里有一个情景,就是日本特工队攻到我们八路军的总指挥部,但是电视上演的跟实际不一样,电视上日本人都是穿着整齐的服装、拿着先进的装备,不是那么回事、他们全是穿着中国老百姓的衣服,依靠汉奸领路,才能深入到太行山那么深的深处,对八路军总部发起突然袭击的。当时左权参谋长就让这些干部们都四散突围。当年八路军总部里很多干部、文人,背着枪不能打仗。
左权
历史学家李新回忆,他提着饭盒爬到山顶,看到左权。左权说快跑,快撤退。他们就往山下跑,又被日本的机枪封锁,一片开阔地怎么跑?李新他们看着战士们像百米赛跑一样,等一梭子打完,预备,跑!结果他们李新也学着,就这样逃出去了。逃到深更半夜,又渴、又饿、又累,看到山上有小房子、有小庙、有灯光,以为是老乡,就去找口饭吃,到了跟前一看都是扫荡的日本鬼子,累了,在庙里睡着了。李新说:我们三个人看到这几个日本鬼子,就悄悄退出来了。事后我们想,我们仨要是给他一梭子或者扔个手榴弹也能杀伤好几个日本鬼子,可是我们没有这么做,天生不是当英雄的料。我们说这个回忆是非常真实的,可以说当年那种残酷的大扫荡对人心灵的打击,和残酷的场面,不是我们今天能够想象的。
天无绝人之路。1942年“五一大扫荡”结束之后,共产党迎来最困难的时候,正面战场蒋介石困守重庆,所有的沿海城市,包括越南都被日本占领。蒋介石最后的血脉就剩下滇缅公路。这时候又出现了转机:太平洋战争打起来了。美国人一参战,就形成了反法西斯的统一战线。这样,抗战后期就不是中国单独在打,而是美国、苏联、英国联合中国共同作战,终于迎来了反法西斯战争的高潮。苏军出兵东北,美军扔下原子弹,最后日军被迫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在广岛投掷原子弹的美国飞行员
在抗战的后期,共产党和国民党是两种不同的生存方式。国民党身处大后方,是一种消极等待的状态。有一部电影叫《一江春水向东流》,我觉得那里面拍的非常真实——前方吃紧、后方紧吃,国民党在后方可以说是相当的消极,大家都在等待,日子就这么一天一天的混过去。台湾作家王鼎钧写的回忆录,当年他是一个逃难的学生,从徐州一直逃到了汉中,走了上千里地。结果他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到了一个地方,保长看见他们这帮学生,招待他们吃饭。保长问:孩子,你们是不是要到重庆去啊?能见到蒋委员长吗?王鼎钧说能见着,你有什么话要带?保长说,别再摊派了,老百姓实在受不了了,今天过一队兵找我们要粮食,明天再过一队兵,找我们要钱,我们老百姓哪受得了啊,你跟蒋委员长说说,千万别让军队再摊派我们。王鼎钧听了以后心里非常沉重。到了1944年,国民政府当时发了一个号召,叫“十万青年十万军、一寸山河一寸血”,号召学生当兵,王鼎钧就当兵了。到了军队以后每天就是两个字:挨打。训练不好挨打,吃饭吃多了也挨打,你起床起晚了更挨打……然后班长一边拿棍子抽你一边骂:“打你个老百姓!”王鼎钧说老百姓怎么也成了坏词?他说在国民党军队里当兵,就是要把你打得麻木,打得你完全没有思想,变成一个服从命令的工具。
蒋介石在重庆
共产党在干什么?共产党从1942年到1945年一天都没闲着,正好利用日军不能进攻这段间歇,进行了延安整风。延安整风统一了全党的思想,清算了历史的错误,制定了我党的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然后扩大了根据地的建设,充分发动群众。在根据地里边首先进行大生产,让老百姓自给自足,让老百姓丰衣足食,对老百姓进行教育。先让老百姓有饭吃,再让老百姓懂得什么叫民主。村里边老百姓也能当领导。再然后实行新民主主义。毛泽东说,我们陕甘宁边区就是一没贪官污吏、二没土豪劣绅……等等,把陕甘宁边区做到“十无”,再把这些经验扩大到其他根据地,充分动员群众,建立各级的基层组织。所以后来有人说,共产党为什么抗战后期能发展到90万军队、1亿人口的根据地?没打那么多仗,你怎么就能发展那么多人呢?其实最重要的是共产党知道人心。这三年时间共产党做了大量的组织工作、建设工作,真正地把老百姓凝聚到了自己的旗帜下。
晋察冀生产大会
你说国民党的条件这么好,抗战胜利之后国家都是他们的,蒋介石也达到了辉煌的顶点,怎么那么快就垮台了?因为国民党一旦回到沦陷区,连普通的科员都当了接收大员。到城市里一看这么多的房产、这么多的资产、这么多的钱,他能不动心吗?所以国民党里边没有规矩,没有进行组织建设、思想建设,见到这些财物,就发生普遍的腐败。蒋介石怎么也制止不住。一个政权各级的官员都发生了普遍的腐败,都在抢东西,都在捞利益,你说还有奋斗精神吗?还有那种励精图治的作风吗?不可能有的。所以我们说,你不要看共产党在抗战期间没打那么多的仗,但是它确实把沦陷区的老百姓们组织起来了、武装起来了,就是怎么样做一个有尊严的人,怎么样不做亡国奴,这点共产党的艰苦细致工作确实没有白做。老百姓普遍拥护共产党,甚至美军观察组到了抗日根据地之后,也发现共产党领导下的老百姓确实朝气蓬勃,跟国统区完全不一样。所以即便不打仗,我们也必须看到抗战中的这一变化。
美军观察组在抗日根据地
结语:我们纪念抗战,要纪念什么?
第一,就是抗日战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没有比独立自主、独立自由更宝贵的。正因为这种精神,中国尽管受难时间最长、伤亡最大,但是这个民族没有屈服。从蒋介石到共产党,都没有屈服,都是咬着牙把抗战进行到底,正因为有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中国才能坚持这么长期的抗战。这是我们中国历史上一段非常值得珍惜的传统和历史。
第二,纪念抗日战争不是为了仇恨,而是为了世界和平。我们不但要牢记这段惨痛的历史——落后就要挨打,国家积贫积弱就会受到侵略——这鼓励我们要团结奋斗,把国家变成一个强大的国家。另外也要告诉日本人民,发动侵略最终都是自食其果,以侵略别人开始,以自己惨败受害告终,这种历史教训对双方来说都是要牢牢汲取的,这样才能保证世界和平、维护世界和平。
第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中国抗日战争是人类的胜利,中国战场和世界反法西斯战场是一个整体,各自都起到了各自的历史作用,缺哪一个方面都是不行的。如果没有中国人民坚持8年的抗战,就不可能把300万日军粘在中国战场。正因为中国战场起到了这么大的牵制作用,美国才能在太平洋上战胜日本军队。正是因为中国的长期抗战,最终赢得了苏联和美国的援助和支持。所以人类的反法西斯战争是各方面都互相依存、互相帮助的,不要贬低、抹杀任何一方的作用,这才是客观的历史态度。
最后,我们在纪念抗战的时候要特别重视爱国主义、特别重视气节教育,如果我们的后代没有这种是非观念,没有这种最起码的道德标准,那么以后再遇见大风大浪的时候,还会以新的形式出现卖国、出现汉奸。当年我的导师王仲荦教授,他给我讲他为什么会治魏晋南北朝史,就是因为抗战时他是青年学生,从上海逃难到重庆,一拉警报他就进防空洞,那不是待一两个小时的问题,有时候一蹲蹲一天。没办法,就是读书。他说我随身带的就是《资治通鉴》,因为这部书可以读很长时间,躲着防空警报读着《资治通鉴》,心里面就是四个字“取乱侮亡”,即一个国家之所以惨到这个程度,主要不是外来的侵略,而是自己的问题,你自己不分裂、自己不衰弱,外人是不会来侵略的。所以我导师对我的教育首先就是爱国,要有气节,这不仅是对我学术上的教诲,也是对我做人的教诲,我至今铭记在心。
以上是我对抗战的领悟,当然不全面,有很多细节可能也不怎么准确,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责任编辑:李时英 最后更新:2017-09-28 17:04:51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装甲列车!日军在战中碰到狠角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