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这座异域江边小城,满街二战军用卡车 ——与戈叔亚一起重返战场(上)
2018-12-05 14:44:26  来源:戈叔亚  点击:  复制链接

  2006年6月,定居香港的晏伟权先生来找我。

  晏先生是二战时期中国驻印军第五十师师长潘裕昆将军的女婿,他为了收集潘将军的历史而四处奔忙。后经过朋友介绍他来找我。这使我的思绪又回到了几年前在缅甸密支那寻觅战迹的情形……

  沿著史迪威公路前往密支那

  2002年1月5日-1月15日,我和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的编导罗巍为了拍摄“滇缅公路”这部片子,到缅甸实地考察二战时期中国远征军两次在缅甸作战的历史。

  1月8日,我们从缅甸的八莫(Bhamo)坐船沿着伊洛瓦底江逆行而上到达了缅北重镇密支那(Myitkyina)。

  我们是从瑞丽的垒允口岸处境乘车到八莫。路上有里程碑(南坎-八莫 69英里),这就是史迪威公路,也叫做利多公路。

  可以说,1943年11月-1945年1月中国驻印军发动的缅北战役都是为了开辟这条公路。这条公路从印度的利多一直到中国云南边境小镇畹町,全长507英里。然后在这里联通滇缅公路,这是二战时期中国的生命线。

  路面非常糟糕,绝大多数都是没有柏油的石头和土路,车行驶起来尘土飞扬。只有经过一些小村寨或者是城镇时,还可以隐约看到一些严重脱落的柏油路面。


  公路主要是在原始森林里行驶。多数都是不太高的山区,有一只猴子在路上。使我想起了老兵讲述的远征军败退野人山时吃猴子的故事。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史迪威公路,心情当然是非常不平静。

  我们利用下车小便的机会拍摄了公路的路面情况。沿途看到许多军用铁桥,我一看就知道这些都是二战时期的美国军用铁桥。这样的铁桥原来在滇西也是很多的,现在都消失了。

  当然有名的功果桥、惠通桥,还有在功果桥前面的老路上还有一座也是这样的军用铁桥。可以说,所有的桥都是这样的。以后我才知道,在缅甸,无论大小,大约80%的桥都是这样的军用铁桥。


  八莫坐落在缅甸第一大河—伊洛瓦底江畔,从这里可以坐船到密支那。于是我们就坐船,八莫到密支那的公路距离是104英里,河航的距离不知道。下午四五点钟,我们就到达了梦寐以求的密支那。

  城市散落在伊洛瓦底江西岸平得就像一张桌子那样的平原上,四周是广袤的原始森林。街道上粗大茂密的阔叶树像无数大型的遮阳伞将这个城市淹没。

  在此定居的中国老兵指着每一棵大树上的黑色斑纹,说这些就是当年战火的痕迹。大街小巷到处跑着的都是二战美国的“GMC”军用十轮大卡车和“Wellys”小吉普车。城市里人口很多,很热闹,首先就是一座江边的佛寺。

  城市非常非常破旧,几乎看不到什么新时代的标志。城市中心的十字路口中间都耸立着钟塔,我在战后来挖尸骨的日本人的书里,看到过密支那的这样的钟塔,后来我知道,这些钟塔的确是挖尸骨的日本人修建的。

  在离开密支那的火车上,我还看到一个十字路口上的钟塔上有“慰灵塔”几个和中文完全一样的日文。后来我知道,这个城市乃至这个国家,日本军人的墓地墓碑慰灵塔慰灵碑镇魂塔到处都是,似乎是向胜利者示威。

  江东却是根本没有开发的湿地。由于这座城市没有高大繁华和密集的建筑,说它是一个“巨大的乡镇”也不为过。

  当年中国远征军和美国“劫掠者”特种部队经过80多天的腥风血雨的苦战,终于于1944年8月4日全歼日本守军,收复了这个城镇。

  密支那之战是中国驻印军缅北作战最重要、规模最大也最为惨烈的战役。密支那战役的胜利基本上可以宣告驻印军缅北作战和利多公路的修筑已经胜利在望。收复了密支那,使得驼峰航线可以飞越“南线”而不是非常艰难的“北线”,这样空运更加便捷有效。

  但是参加密支那作战的中国驻印军并不是鼎鼎大名的孙立人将军指挥的新38师和廖耀湘将军的新22师,而是后来通过驼峰空运到印度的第30师88团、89团,以及潘裕昆将军的第50师的150团,还有第14师的42团。另外还有梅里美将军的“劫掠者”部队的两个营。
 

  美国特种部队臂章的来历
 

  我有一位多年交往甚密的同行美国小伙子罗伯特·安德森(Robert Anderson),他的叔叔就是一名参加过密支那战役的劫掠者士兵。

  他告诉我,如今所有美国特种部队的臂章上都有一个“青天白日”的徽符代表着美国一支特殊的部队和中国军队的密切关系。这个徽符也和密支那战役有联系。

  在缅北作战中,美军从太平洋战场抽调了三千多身经百战的老兵组成了所谓的第5307(临时)混成大队,代号叫做“Galahad(亚瑟王的圆桌武士之一人)”的美国远程渗透突击团,但是这支部队最有名的名字是“劫掠者(Marauders)”,指挥是弗兰克·梅里美(Frank Merrill)上校。


  密支那机场,等待后撤的劫掠者伤病员

  缅北作战的一般的模式是:中国驻印军以优势的兵力沿着计划要修筑的公路的路线正面进攻;美国劫掠者部队穿越密林迂回到敌人的后方阻截。由于这是美军历史上第一支在组队时就按照这样的“特种作战”战法的部队,所以可以说是美军的特种部队的前身。

  因此这支和中国军队始终肩并肩作战的美国部队的臂章就有了当时是中国官方标志的“青天白日”。

  1944年4月,当驻印军新38师和新22师还在密支那以北100公里的孟关和日军酣战时,中美联军就开始了密支那作战的大迂回大穿插作战。

  中美组成了两个穿插支队分别为“K”和“H”支队。K纵队为劫掠者第三营、30师88团、22师炮兵4连;H纵队为劫掠者支队,第50师150团,美军75山炮一个排。指挥:亨利上校。

  劫掠者深入敌后秘密前往密支那路线

  在这之前都是劫掠者单独完成穿插包抄敌后的任务,而这次是第一次和中国军队联合组成的穿插部队。

  4月29日,先遣队支队从太克利出发。经过了10多天在深山老林的长途跋涉,于5月中旬开始发动进攻。

 

  密支那大学——密支那老机场
 

  到达密支那的第二天,我们迫不及待地要去看一看老机场。密支那没有公共汽车,华侨老人张崇武要我们坐三轮人力车去看了老飞机场,现在是密之那大学所在地。

  这个地方是在城市的西北面,一路上看见了一个交通事故,警察已经来到现场,一个年轻的男人躺在地上,脸上有血,周围的人都没有抢救他,看来已经不行了。

  密支那大学

  这里有一个铁丝网封锁的地区,看来是不允许随便拍摄的地方。密之那大学就在这里,是一个巨大的建筑群。有英文和缅文写着“密之那大学”。我们估计机场就是大学前面的公路,因为公路特别宽敞,有水泥路面的痕迹。

  当年,美国的“劫掠者”部队和中国敌50师的150团组成的“H”支队于1944年5月17日突袭这里,很快占领了机场,然后美国的滑翔机马上调来了大量的中美部队。而当时中国和美国的地面部队主力还在孟供这些地方。

  日本人知道飞机场的重要性,就从城市调来了大量的部队争夺飞机场,所以这里发生了惨烈的激战。战斗持续了很长时间,成了拉锯战,也就是说,双方互有胜负。

  美国的指挥官还被撤消。费了很大的工夫后才最终占领这个地方,占领了机场,实际上就决定了密之那城市的命运,就连日本人都知道。后来的城市街道战,是日本军玉碎伎俩的重复。

  张崇武说他亲眼看见有些日本人坐飞机来到这里,跪在地方向着老飞机场磕头,完了以后马上又上飞机走了。

  密支那大学的公路,战争时期是机场跑道

  现在这里希望看到的可能在短时间内是找不到的。公路的一边是大学,另外一边好像有两个小的单位,但是更多的土地都荒芜着。我想如果在这些地方好好找一找,再找一些老人,是可以知道更多的情况和找到一些有价值的文物的。

  我们在这里不敢放肆的拍摄,只能悄悄地拍摄。不过我们还是进去看了一下这个大学。我想起来在八莫,有一个可爱的缅甸华侨小姑娘也是一个导游,她说她就是在密支那大学学习金融经济的。

  在机场遭到歼灭的日军部队中包括“第三气象联队第四中队的一个小队”24人中的23人被歼。1980年代中期,我结识了一位名叫清水正一的日本老先生,他告诉我,他就是这个“第四中队”的大尉中队长。

  当时他三个气象小中队分别驻扎密支那、腊戍和云南滇西的芒市机场。

  清水小队死亡人员证明书

  他曾经为了撰写本中队的回忆录希望我为他寻找一个叫做“SUZUKI(铃木)”和“山下”的在云南失踪的部下,以及希望得到一张芒市的详细地图,但是出于各种原因,我并没有满足他的要求。

  从照片上看,这位老人一头银发,仪表堂堂。长期以来我们一直用英文讨论这场战争,他就战争反复向我道歉。

  密支那机场气象小队

  回来以后我赶紧查阅资料,结果非常失望,因为我们去的可能是北机场,而真正作战激烈的是西机场。西机场现在还在使用,从“google Earth网站”上看,机场的跑道和60年前中美日军事地图上的一模一样。

  也许因为还在使用,而我们一再说去“老机场”,所以那个三轮车车夫就带我们去了早已遗弃的这个机场。不过这里仍然发生过战斗:“1944年6月21日,14师42团1营渗透北机场。28日夜该营占领北机场。”


  密支那机场分布和战斗图
 

  密支那车站

  2002年1月9日,路口的车辆都停了下来等待着1920年代生产的德国“克虏伯(KRUPP)公司”的火车头拉着一列客车慢慢开过来。

  破烂不堪的车厢顶上、门口到处都爬满了穿著笼吉(缅甸民族男式筒裙)被命运捉弄的缅甸人,这样的火车满载着悲伤和贫困从过去的战争年代行驶过来,然后再满载着在永无休止的内乱中的缅甸人和失望开向远方。

  情形和战争期间坐火车逃命的中国难民一模一样。

  火车站,这里是作战最厉害的地方之一。我们在车站里到处乱走到处乱拍,终于看到了写着“MYITKYINA(密支那)”牌子的车站,我就是要找这样的地方。

  站牌上写着:密支那

  车站里什么人都有,但绝大多数都是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目光胆怯的穷人。在这些人中间两个外国人拿着相机拍摄是有些害怕的,主要就是怕他们的军警来干涉。

  罗巍比我勇敢多了,他拿着摄像机肆无忌惮地冲着人群和迎面开来的火车拍摄。我想象着战争照片上那些密之那车站上被打的稀烂的图像,心里感慨万千。

  其中有一个火车头上几乎有成千上万个枪眼,到处是炸弹坑和肮脏的东西一片焦土,不是发生过最激烈的战斗是不会像这样的。

  如今,这里看起来几乎没有任何变化,只是没有了喧嚣的枪炮声。几条铁锈斑斑的铁轨孤零零地躺卧在杂草丛生的铁丝网围着的车站里,充分享受着和平和宁静,也许这里再也不会有战争了,这里早已被世界遗忘了。

  车站简陋的不成样子。老照片上还有美国兵使用吉普车在铁轨上跑,可以拉一个车皮,上面坐着许多中国兵。美国兵和中国兵在战斗结束以后高兴地在交谈,其中有一个拿着美国冲锋枪的中国小兵;还有一个是运输中国军队的火车,车厢最后一节的后面还吊挂着一个士兵,这些照片都是在密之那车站拍摄的……

  150团在拿下了机场以后,马上就开始向密支那城市进攻。很快就在1944年5月19日打到了车站,这个时候如果中美联军一鼓作气,本来密支那战斗也许并不像后来这样旷日持久。

  从突袭中恢复过来的日本密支那守备队开始集中兵力打击孤立无援的150团。这个时候150团和后面联系中断。美国联络官孔姆中校借故离开火线,使得无法要求空军和炮兵志愿。日军炮火攻击车站长达一个小时,150团2、3营伤亡沉重。他们在这里弹尽粮缺,和敌军白刃。次日早晨撤退到跑马堤。车站丢失。

  到了5月23日,史迪威将军和潘裕昆师长等马上飞抵密支那机场,撤换了不称职的美军指挥官。前线由中国部队自行指挥。

  日本资料上的密支那之战地图

  直到7月下旬,驻印军在大大增强的兵力以后才在总攻下攻下了车站,密支那日军一直战斗到了最后也宁死不屈。

  8月2日,潘裕昆考虑密支那北端日军阵地坚固,正面进攻牺牲打,乃于晚上以师工兵连为基干,选择精兵百人携带轻便武器和通信设备,组成敢死队,分15组,趁夜掩护潜入敌后,将其通信设备切断。3日拂晓即可向敌人指挥部及各地重要据点猛攻。这是最后一战。

  八时,150团和敢死队占据第十一条马路,残敌数百拼命向江中逃窜,150团一营和149团3营追击,其余部队肃清敌人营房以东沿江一带。

  密支那街景

  密支那的考察完毕后,我们就是从这里坐火车到曼德勒的。当地的华侨领袖陈仲玉先生和定居在此的驻印军新38师老兵杨剑达先生来送我们。

  陈先生说,当年车站被打得一塌糊涂,而他现在就居住在车站对面。杨先生至今对大陆的政治还有不同的看法,过去他们俩人是老死不相往来的。现在为了送我们走到了一起,尽管他们仍然冷一句热一句的讥讽对方。

  我宁愿相信他们是为了不忘记过去而走到一起来的。

责任编辑:李一菲 最后更新:2018-12-05 15:01:4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这里中国军人墓地被毁,建起的民居常常闹鬼——与戈叔亚一起重返战场(下)

下一篇:远东战役与东宁要塞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