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鸡毛信”:寄达抗战胜利纪念日
2015-07-20 14:52:01  来源:今日头条网  点击:  复制链接

  

  放羊儿童海娃,是华山小说《鸡毛信》为红色经典贡献的令人难忘的少年英雄形象。

 

  电影《鸡毛信》剧照。该片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反映我国少年儿童在抗战时期对敌斗争的儿童影片。

  

  使《鸡毛信》从小说文字一跃成为广受欢迎的连环画和家喻户晓的艺术精品的,是张再学(蔡若虹)脚本的成功改编和刘继卣绘画的出色演绎。

  

  据考证,《鸡毛信》的最早版本是一篇人物小通讯,收录在1949年1月出版的“人民解放军故事丛书”《旗》中,作者是新华社记者汤洛。

  中国人民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要收取的最重要信件,也许应该是《鸡毛信》。连环画《鸡毛信》穿越65年时空,被持续阅读;印数超过400万册,被广泛传看;其红色经典属性,从精神到审美层面影响了新中国几代人。现在,《鸡毛信》正寄达一个特殊的日子——2015年9月3日。

  (一)

  一封信件,为什么要插上鸡毛?或者说,插上鸡毛的信件,会获得怎样的特质?鸡毛信现象,可以溯源至中国历史上的“羽檄”,的确与战事相关,是征调军队的文书。信函插上鸟羽以示紧急,汉唐均有记载。后世演绎为“羽书”,尤以清代多见,而鸟羽也渐替为鸡毛。我国现存唯一的鸡毛信实寄封,即出自70多年前的抗战时期,为河北省元氏县仙翁寨寄出,具有邮政史特殊意义。在互联网时代,送信的速度用“连夜火速”来形容,也许会被讥为“蜗牛速度”。但当时的冀中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艰苦卓绝,八路军连以下建制电台罕见、电话稀有。因此,徒步送信仍然是当时传递情报的主要方式。或许缘于历史传承,鸡毛信便成了紧急和重要信件的特殊标志。

  一个送信的放羊儿童,怎么会影响新中国几代人?50、60乃至70后在儿时不知道“鸡毛信”的很少,缘于它进入了小学课本;“海娃今年十四岁。海娃放了六年羊。”知道这两句话的人更多,因为那是连环画《鸡毛信》第一页的配文。在上个世纪50至70年代的儿童游戏和语汇中,鸡毛信已经成为“十万火急”的代名词。“一根鸡毛表示不得延误,两根鸡毛表示快步转送,三根鸡毛表示连夜火速转送。”这是连环画对鸡毛数量标识信件紧急、重要程度的解释。作品甚至把243幅中唯一的特写,给了海娃接受鸡毛信的画面。信件内容是:炮楼里的鬼子都进山抢粮了,前周庄只剩下几个“黑狗”(伪军)守着炮楼,建议三王峁指挥部的张连长带队伍去拔掉炮楼。那么,一个放羊儿童能够承接如此重要的任务吗?海娃可不是一般的放羊儿童,他是儿童团团长,负责“消息树”工作,放羊其表,放哨其里;他的爸爸则是游击队侦察员,鸡毛信即是他侦察所得的情报。连环画《鸡毛信》令人信服地表现了放羊儿童海娃与鬼子、伪军周旋时的机智勇敢;当然,也展示了他送信途中的粗心大意。机智勇敢和粗心大意相互交织,正是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也是作品牵动读者情感与心智的地方。《鸡毛信》故事虽然单纯,情节却不简单,而是曲折起伏、跌宕有致,悬念一直维持到最后的高潮部分。要知道,一个14岁少年,超过一天一夜一口水没喝、一顿饭没吃、一会儿觉没睡,不停地爬山,不断地挨打,忍饥挨冻,担惊受怕,甚至与朝夕相伴的羊群生离死别,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小心翼翼地保护着鸡毛信,直至爬上山峰,中弹“挂彩”,被八路军战士救起,看见为自己包扎枪伤的张连长,才断断续续、颠三倒四地报出老绵羊尾巴下面拴着的鸡毛信。这时候,所有的小读者才真正松了一口气,知道海娃完成了任务,相信他是个小英雄!

  (二)

  这是共和国建国初期,文艺作品尚未染上虚夸、矫情的“文革”风气时,文艺工作者创作出的红色经典中成功的小英雄之一。他与真实的抗日小英雄王二小(阎富华)的英勇事迹,有重合的地方,比如都是河北人,都是儿童团,都是放羊娃,都是把日本鬼子引入八路军包围圈……但是,由于鸡毛信因素的介入,故事发生了很大变化,海娃没有牺牲;他也不能牺牲,因为给敌人带路是被迫的和次要的任务,而伺机送出情报才是主要任务。海娃最终完成了任务,并且活了下来,因而成为文艺作品中虚构的形象。可信、可爱的小英雄海娃,遂成为新中国几代人激励自己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榜样。因为小读者们知道,谁的身上都会有缺点,谁的生理都会有极限。如果自己摊上海娃的任务,谁敢保证会比他完成得更顺利?能够像海娃一样完成任务,就足以自豪了!

  那么,作为虚构的文艺作品人物,海娃的原型如果不是王二小,又会是谁?文献表明,作家海笑做新四军小情报员时,曾像海娃那样把信埋进土里;张申元老人在抗日时期曾经树起和放倒旗子作为“消息树”;王专老人担任儿童团长时曾经折叠过鸡毛信;雁秀峰老人不仅亲自送过鸡毛信,而且准确记得鸡毛信“没有信封”的具体形状;蔡展鹏老人当年甚至收过鸡毛信,对鸡毛与信的关系记忆犹新:“信上如果没有鸡毛,就表示是平信;插一根鸡毛,表示‘急’;插两根鸡毛,表示‘特急’;插三根鸡毛,就表示‘十万火急’。”但是,他们都不是海娃、也不是张连长的原型。据张锡磊考证,《鸡毛信》的最早版本是一篇人物小通讯,收录在1949年1月出版的“人民解放军故事丛书”《旗》中,作者是新华社记者汤洛。细察通讯原文,故事框架确实与华山(杨华宁)的小说《鸡毛信》相似。但是主人公姓名、年龄,特别是故事背景不同,所以很难指认通讯中的“双虎”就是“海娃”原型。因此是否可以这么说,《鸡毛信》中的海娃,是华山虚构出的文艺作品形象,并没有直接对应的人物原型;如果说有,那便是晋察冀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众多儿童团员和小通讯员们的英勇事迹,经作家提炼、升华、创造而成的。

  随着时光推移,70多年前的艰苦抗战,看似渐行渐远,以至有网友认为,让一个14岁儿童参与血火交迸的战争,颇可思量。这样的认识,是以当代意识曲解历史的产物。实际情况是,日军侵华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是全面和深重的灾难,无人能够幸免,除非甘做亡国奴。国共合作抗战,是民族的选择,历史的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深入敌后,发动群众,铁血相搏,一寸一寸从日伪手中夺取和开辟抗日民主根据地,打的是人民战争;而当时国民党秉持的理念也是“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正是全民持久的抗战,牵制了侵华日军大批有生力量,并陷其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世界反法西斯欧洲战场的形势才得以逆转。所以中国共产党作为抗战的中坚力量,为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赢得最后胜利,做出了青史彪炳的贡献。《鸡毛信》的故事,正是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之一。

  放羊儿童海娃,是华山小说为红色经典贡献的令人难忘的少年英雄形象。甚至有学者认为,这一形象对于徐光耀笔下的小兵张嘎都有启示意义,区别仅仅在于海娃身上没有张嘎那么多“嘎气”。尽管海娃有时也会和爸爸顶嘴、闹点小情绪,但决不会咬摔跤对手,也不会堵人家烟囱。人们似乎更乐于接受这样的说法:海娃与张嘎性格虽然不同,但都是小英雄;而海娃可以理解为小兵张嘎这一形象的先声。

  (三)

  使《鸡毛信》从小说文字一跃成为广受欢迎的连环画和家喻户晓的艺术精品的,是张再学(蔡若虹)脚本的成功改编和刘继卣绘画的出色演绎。它使这部红色经典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产生了质变。如今回顾连环画《鸡毛信》的诞生过程,不得不由衷庆幸华、张、刘三人组合,是大师级的“天作之合”。首先,华山本人即兼著名记者、作家于一身,作品众多,多次入选小学、中学和大学语文教科书;还多才多艺,创作过木刻作品《爸爸我也要去打日本》等近百幅作品。再者,著名画家、美术评论家蔡若虹功不可没。他不仅是共和国美术奠基人之一,还是新中国连环画事业最早的开拓者。资料显示,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曾指示成立专门的连环画出版机构,蔡若虹遂负责组建大众图画出版社,随后定下《鸡毛信》选题,并亲自改编脚本;在1963年首届连环画评奖中,脚本获得一等奖。当然,最终,让蔡若虹脚本大放光华的,是刘继卣美轮美奂的绘画。当时年仅32岁的刘继卣,即由蔡若虹点将,担纲创作连环画《鸡毛信》。1950年9月,大众图画社出版了《鸡毛信》上集,次年2月出版下集。可以这样说,连环画《鸡毛信》成为红色经典,既是大师们珠联璧合的产物,更赖于刘继卣的杰出绘画。刘继卣,中国近现代人物画、动物画大师,在美术史上享有崇高地位。他工笔、白描、重彩、大小写意俱佳,一生作品逾万幅,获奖众多,荣宝斋给予他以齐白石同等出版待遇。刘继卣同时还是新中国连环画的奠基人,除《鸡毛信》外,还有《闹天宫》《武松打虎》《东郭先生》《生死缘》《朝阳沟》《穷棒子扭转乾坤》等一系列传世佳作。由于熟悉中国北方的人物、风情、民居、山川和动植物,他创作的连环画《鸡毛信》画面,技法圆熟,画风独特,场景生动,人物传神。尤其是他笔下的圆脑袋海娃和那些绵羊,纯朴的写实中透出风格化的韵致和意趣,幅幅堪称妙品,令人爱不释手,直至今天,还广受连环画藏家追捧。

  (四)

  抗日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了70年。65年前诞生的连环画《鸡毛信》,对于那时的中国美术界来说,似乎只是一本悄然而至的出版物;但对于当时热爱“小人书”的青少年读者来说,显然是极大的精神满足与审美享受。它一经问世,即广受欢迎,一版再版,译为多国文字,还被制成幻灯片,甚至成为电影拍摄的诱因。由张骏祥编剧、石挥导演、谢晋任副导演的电影故事片《鸡毛信》,片头即用连环画《鸡毛信》的画幅作为字幕背景,赢得了观众人缘。该片在1953年拍摄,恰是连环画获得中国保卫儿童委员会儿童作品一等奖的日子。多年以后的现在,连环画《鸡毛信》的美术史价值,特别是它的红色经典光辉,已经与日俱增。当“鸡毛信”寄达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的时候,我们相信,它所表征的,已经不再是传递作战情报的故事;蕴涵更多的,是中国人民铭记抗战历史、珍爱人类和平的信息。

  (作者单位:中国计量学院)

  (以上图片资料由本文作者提供)

责任编辑:龙强军 最后更新:2015-07-20 14:55:00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营救美国兵——中国敌后抗日军民救援美国飞行员纪实

下一篇:“九一八”的文学记忆自1931年始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