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会战
1938年5月至10月,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大规模会战,战场在武汉外围沿长江南北两岸展开,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大小战斗数百次。
参加武汉会战的中国军队总计14个集团军、47个军,总兵力近100万人。日军直接参加武汉作战的共9个师,约25万余人。
国民政府军委会于10月24日下令放弃武汉。10月25日,日军占领葛店。27日,日军攻占武汉三镇,武汉会战宣告结束。
武汉会战是抗战以来战线最长、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大会战,消耗了日军有生力量,打破了其速战速决、迫使中国屈服的战略企图,是中国抗战最重要的转折点,抗日战争从防御阶段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军旅作家徐力的章回体纪实文学《1938保卫大武汉》去年出版,全书共81回,160多万字,耗时6年完成。该书以时间为纵线,以各战场为横线,将碎片史实串成完整故事,重塑武汉会战中抗日将士群像。
54岁的徐力以空军上校军饺转业地方前,先后在兰州军区、广州军区空军服役,其间在军队报刊频发作品。
保卫武汉北部门户
1.3万中国军人死守7天7夜
徐力说,武汉会战是一个举全国之力的战役,深刻影响了中国抗日战争的进程。根据史料,整个武汉会战,中国军队伤亡达25万多人。他说,搜集史料的过程中,武汉会战的故事令他震惊,堪称“一寸山河一寸血”。
如田家镇战役,关系到保卫武汉的江北东大门,日军飞机轮番轰炸,地面部队步步进逼,中国守军伤亡惨重。海军少将、守备司令梅一平接到突围撤离命令后告诉官兵,阵地上还有大批武器弹药,绝不能留给日军。全体海军官兵追随梅一平死守,日军飞机轰炸,阵地上的弹药被引爆,梅一平及所属官兵牺牲于火海。
一次牺牲过万人的战役,在武汉会战中也不鲜见。江北大别山麓的富金山战役,为延迟日军进攻信阳,掐断平汉铁路线、打开武汉北部门户的图谋,宋希濂的德式装备整编71师1.3万人,死守阵地7天7夜。日军采用先飞机轰炸、后大炮猛轰、再步兵冲锋的战法,后面紧跟着的是面对面的肉搏战。71师撤离富金山时仅剩800余人。日军此役也伤亡惨重。
万家岭大捷
几近歼灭日军一个师团
徐力说,武汉会战中,中国军人浴血奋战,取得万家岭大捷,极大振奋了全国军民的抗战精神。
日军占领九江后,其106师团孤军深入,中国军队第1兵团总司令薛岳组织兵力包围日106师团,双方在万家岭一带展开激战,阵地几度易手。第305团一支精干部队,从日军疏于防范的后山绝壁上进攻,经过白刃格斗,占领张古山主阵地。日军拼力反扑,经五昼夜反复争夺,日军仅遗留在阵地上的尸体达4000多具,我305团牢牢扎住了日106师团逃脱的关口。
日军为了挽回106师团全军覆没的败局,向万家岭地区空投了200多名军官,希望能恢复一线作战部队的指挥,但是没有一个军官活着见到106师团就被消灭。随后薛岳组织全线攻击,各部组成敢死队,光着上身,冲入敌营,摸到穿着衣服的日军就是一刀。这一夜斩敌3000多人。日军师团长最后在二三百残兵的保护下,狼狈脱逃。
日军106师团遭重创,消息传出,震惊国际社会,全国贺电纷至沓来,举国欢庆。
徐力︰我为什么要写保卫大武汉
【专访】
“从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时的中央领导讲话,到今年全国人大通过了抗战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都提到了当时中国抗战正面战场会战之一的武汉会战。”徐力说,由于种种原因,这场极具转折意义的战役并不为普通百姓,特别是年青人所了解。
写一个抗日正面战场的作品,要有驾驭这种作品的政治素质。徐力说,他确信民族利益高于一切,要为民族、为武汉这座城市留下一部应有的大历史,这是他作为一个转业落户于武汉的军人的责任。
书中所用的资料,有国内近年来对武汉会战研究的成果,也有国民党将领的回忆录,还有日军的一些日记。徐力说,最大可能地还原那段历史的真实,其中的场景和人物对话,是他翻阅大量史料和国民党将领人物传记,揣摩人物心理,创作而成;采用章回体,则是为了通俗化,贴近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心理。
徐力提到,他想通过这本书,让读者对历史和人物有相对完整的认识和了解,还原一种人物历史的真实。
他说,不少人对一些国民党将领的认知,大都是来源于解放战争,这就形成了一个所谓“败将”的印象,而对他们“北伐名将”、“抗日名将”的声誉嗤之以鼻。比如西北军的将领刘汝明,如果你到网上查一下,几乎都说他是“逃跑将军”,但从内容上看都是讲他在解放战争中的表现。而据所看过的史料,刘汝明在整个抗日战争过程,从未有过没有完成作战任务的事。
写武汉保卫战让徐力感触很多,他说,我们这个民族在太平时代看起来,有些“小农”,有些随遇而安,好像还有点“不思进取”。但当民族灾难当头之时,马上就会凝聚为一种不可抗拒的强大力量,以及不甘屈服、不甘被人奴役的精神。
徐力,生于1960年,祖籍浙江诸暨,1978年9月入伍。2004年5月转业,先后任职于武汉市广播电视局、江汉区广电、口区广电。撰有小说、剧本多种,专题片20多部。参与话剧《信仰》的创作,此剧荣获“五个一工程”奖、话剧“金狮奖”。
责任编辑:何青龙 最后更新:2016-08-12 09:39:22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