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宁写自己的“牢记”,也写沈家的“牢记”,以自己从家人口中听来的真相,同课本写的、老师讲的、外人说的、电台播的、报纸写的,都有很大的出入,是另一种表述。也许是陶希圣的那段屈节往事,以及后来死忠蒋氏而偏安一隅,从而遮掩住整个家族集体抗战的事实:其堂姐夫范长江曾在抗战初期为战地记者,以出色报道卢沟桥事变、台儿庄战役而闻名新闻界;叔叔沈其如少年从军抗战杀敌,至抗战胜利时年方 21 岁;姑父王蘧常虽一代醇儒,却夫子抗战,频频写诗著文为抗战的勇士烈士壮行做赞;堂四哥沈诒出身翰林家庭却参加了新四军;堂侄沈人燕加入空军经历了武汉保卫战、衡阳保卫战后,不幸英年殉国;做小学校长的祖母褚惠子在浙江嘉兴日战区内﹐坚持教授孩子们学习中国文化﹐获政府颁发的“劲节高风”大勋章,也是一种了不起的抗战。其外祖舅公万耀煌军长率第十三师,血战于淞沪会战;外祖伯父陶述曾参加领导建设滇缅铁路、公路的修建和拆毁﹐并在昆明为美国飞虎队修建军用机场;外祖父陶希圣迷航归来后,主笔当时的《中央日报》社论,向人们传递欧洲同盟军节节胜利的喜讯,并断定“日本将立即投降,不会等到美军在日本本土登陆”;陶家儿女为助父反正,以身试险,巧用计逃出日汪魔窟。其岳父孙定国将军,是投身抗战而投笔从戎的儒将,曾为晋绥军虎将,与一二九师、一一五师协同克日作战,后率万余众人加入共产党领导下的太岳纵队……这些英雄的名字,这些抗战的事迹,有为世人所知的,但更多的被如烟岁月湮没,却足以为沈宁所自豪。
我们还有必要牢记沈宁的父亲沈苏儒先生,是他第一个将抗战胜利的喜讯报告给国人。 1945 年 5 月,沈苏儒从重庆中央大学外文系毕业,被沈钧儒介绍到在重庆两路口的美国新闻处中文部,任英文翻译,每晚定点收听美国旧金山电台的新闻广播,接收最新国际战况,记录下来,译成中文,送交中国政府和重庆各媒体。 8 月 15 日晚﹐沈儒先生照常上班,刚开始不久,便听到旧金山电台广播: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他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调大音量,再次收听,直到听见三次同一报道,他才意识到是怎样的一个巨大喜讯传过来了。半小时后,重庆电台正式广播沈苏儒转译发布出来的这条新闻,所有重庆报纸都赶印号外。这个细节,这个家族的抗战细节,若非沈宁在本书中的翔实叙述,很多人如我孤陋寡闻。
这样的家族,是中国人赤血抗战的一个缩影。其中史料性的图像,更是历史的一串见证。若非其中有陶希圣、沈钧儒、范长江这样的著名人物,我想必然有很多历史、很多悲壮,很多委屈,都不足为外人道哉。尊重历史,也是尊重自己,更是尊重政治的客观与社会的发展规律。这些都是让我们牢记日本侵略史和中华抗战史的最好印记。沈宁的《牢记:一个家族的抗战史》,也将会引起更多的中国人,牢记荣耀着无数家族的抗战史。
责任编辑:何青龙 最后更新:2016-10-15 11:16:4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12种新书还原一个不屈的北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