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1905 年,日本挑起的日俄战争,主战场在中国东北,中国依然是最大的受害国。通过签订日俄《朴次茅斯条约》,日本从沙俄手中夺走从长春至旅顺口铁路线及其附属地区的全部殖民权益,迈出武力扩张的第二步。1910 年日本又顺势吞并韩国,成为东亚的新兴帝国主义国家。总之,明治时期的日本十年一大战,赢得两场侵略战争的胜利。决策集团老谋深算,进退有度,维护了侵略成果,日本殖民步伐保持了持续前进的势头。
1914 年日本抓住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天佑良机”,迈出了武力扩张的第三步。乘欧美列强无暇东顾之际,出兵山东接管了德国在中国山东半岛的全部权益,还提出试图独霸中国的“二十一条要求”。践踏中国主权流失,借助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签订的《凡尔赛和约》《四国条约》《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多个国际条约,日本成为与美、英、法、意并列的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与此同时,日本面临新的历史拐点,并因日英同盟瓦解,失去可供依托的世界强国,陷入迷茫和彷徨之中。
1926 年12 月大正天皇嘉仁殁,裕仁登基,改元昭和。此时的日本,内部频发金融危机,对外需要应对中国走向统一的新局面。1927 年田中内阁出台的《对华政策纲要》完成了“大陆政策”的建构,确定了肢解中国东北的“满蒙军政策略”,新一轮的对华战争即将掀起。自1931 年九一八事变开始,一批经受了军事院校专业训练的法西斯少壮派军官逐渐控制了日本的内政外交,短视而狂妄的军部势力压倒了政党内阁。对“满蒙”的痴迷和不计后果的对华征服之梦,使日本决策集团一意孤行,不惜退出国际联盟,恣意扩大对华北的侵略,进而选择了纳粹德国。
1937 年,七七事变骤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侵华日军动用了国际法禁止的化学武器、生物武器,犯下了诸如南京大屠杀、重庆大轰炸等战争罪行。日本按照征服中国和亚洲的既定军事战略,动用铁血手段和欺骗舆论工具,扶植各国傀儡政权,强制推行奴化教育,执意建立独霸东亚的日式“新秩序”。
为摧毁中国军民的抵抗意志,实现征服中国的野心,日本统治集团对内开展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新体制运动,组建战时体制、“大政翼赞会”,加速法西斯化。对外,在推进全面侵华战争的过程中,逐步深入华东、华中和华南地区,切断国际援华通道,占领越南、泰国,与纳粹德国、法西斯意大利组建轴心国集团,称霸西南太平洋。日本的行径激化了日美矛盾,与美国的谈判难以达到目的,1941 年日本联合舰队袭击珍珠港,挑起太平洋战争。一时间,日军先后击败美、英、荷的殖民军队,横行东南亚。用刺刀拼凑起来的“大东亚共荣圈”使日本殖民主义急剧膨胀到难以自控的顶点。
1942 年6 月日本联合舰队在中途岛惨败,丧失了在太平洋战场的制海权和制空权。1943 年8 月美军消灭盘踞在瓜岛的日军,开始了战略反攻。10 月,中国驻印军和远征军打响缅北滇西战役,展开猛烈攻势。制空权、制海权一时俱失的日军被动挨打,节节败退。伴随着军事失败,日本帝国急速从顶峰跌落。1944 年1 月至1945 年6 月,美军采用“蛙跳”战术,清除盘踞在西南太平洋诸岛的日军,接连攻占了马绍尔、马里亚纳塞、硫磺岛、菲律宾、琉球群岛,“大东亚共荣圈”摇摇欲坠,日军伤亡数十万,帝国走向总崩溃。1945 年7 月盟国发表《波茨坦公告》,勒令日本投降。8 月,美国投放了两颗核弹,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中国军民大反攻。在反法西斯盟国的联合打击下,日本战败投降。明治时代的日本帝国以武力扩张而骤兴,终因昭和初期不间断的侵略战争而败亡。历史的教训极其惨痛,但时至今日,却未必被某些日本人所真正吸取。
军事战略编在本《日本侵华决策史料丛编》中篇幅最大。概括起来看,在军事战略编中,有关侵华战争史料的整理和研究具有以下特点。
其一,以全面侵华战争为中心,在四编中分量最重,资料分类最多、篇幅最大。政治外交编从全局角度,分析了日本何以发动侵华战争;殖民经济编和社会文化编展示了伴随着侵华战争的殖民经济、社会文化侵略的作用和后果。军事战略是侵华战争的重中之重,因此,在总共17 个专题中,军事战略编包含7 个,几乎占一半。计有(1)侵华战争的发动及其战略(太平洋战争前);(2)太平洋战争时期的对华战略与谋略;(3)平型关与台儿庄作战;(4)战略大轰炸;(5)化学武器作战;(6)生物武器作战;(7)兵要地志测绘。
其二,军事战略编的各个专题的设计有所选择和侧重。例如在南京大屠杀的史料征集和出版方面,取得过重大进展。自2000 年起,南京大学开展国内外合作,百余名专家、教授通力合作,开始编辑出版《南京大屠杀史料集》。2005 年,江苏人民出版社推出张宪文主编的首批8 卷。至2011 年,《南京大屠杀史料集》全部出齐,史料集72 卷、特辑6 卷,共78 卷,约4000 万字。1999年朱成山主编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外籍人士证言集》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2007 年南京出版社出版了朱成山主编的《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录》和《海外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等。上述资料集为还原大惨案的历史真相,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罪行提供了充足、确凿的事实根据。另外,黑龙江省档案馆编辑的《七三一部队罪行铁证——关东宪兵队“特殊输送”档案》(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居之芬、庄建平主编的《日本掠夺华北强制劳工档案史料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李晓方主编的《泣血控诉——侵华日军细菌战炭疽、鼻疽受害幸存者实录》(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何天义主编的《二战掳日中国劳工口述史》(齐鲁出版社,2005),上海市档案馆编辑的《日本华中经济掠夺史料》(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以及继1999 年出版《慰安妇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之后,苏智良等编著《上海日军慰安所实录》(第一作者,上海三联书店,2005;韩文版,2007)、《侵华日军“慰安妇”问题研究》(第一作者,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等资料集和研究著作,已涉及侵华日军的细菌战、强制劳工、经济掠夺、“慰安妇”等各种罪行。在已有的日本侵华战争资料集的基础上,本研究课题的史料编辑主要集中在7 个方面。
1.《战争的发动及其战略(太平洋战争前)》。由郭鑫、袁成毅、徐勇选编。日本自1868 年明治维新建立“御亲兵”伊始,先后制定并实施军令与军政大权分立、统帅权独立、现任武官专任制、“帷幄上奏制”等一系列军国主义制度,确立了典型的近代军国主义体制,组建了以实施对外扩张“外征”目标的“皇军”。进入20世纪后,日本继续制定了1907年《国防方针》、1936年《国策基准》等战争方案,并在一系列对外扩张行动的基础上,发动了全面侵华与太平洋战争。该专题在梳理日本近百年对外战争轨迹的基础上,努力还原近代日本军国主义国家体制建立过程,选编其主要战争战略决策性计划文案,以揭示近现代日本历史所进行的所谓“百年战争”(林房雄用语)的历史。
2.《太平洋战争时期的对华战略与谋略》。芳井研一撰写的解说,采用了大本营战争指导班的《机密作战日志》《田中新一业务日志》《真田穣一郎日志》等一手资料,研讨了①日本侵华战争的泥沼化与挑动太平洋战争的内在逻辑关系,② 1942 年进攻重庆作战方针的研讨和浙赣作战方针的制定及其实施,③ 1943~1944 年“大陆打通”作战方针的制定及其实施,④战败前夕日美中三国的博弈等问题。具体涉及日本侵华战争的作战方针的变化、重庆作战的反复提出、中途岛之战与浙赣作战、美军何以未将主力对美作战、轰炸日本本土的空军基地、中国沿海登陆作战、宫中集团与停战以及对战后冷战的影响等,均做了有深度并力图有所创新的探讨。
3.《平型关与台儿庄作战》。日本冈山大学姜克实教授就八路军的平型关之战和中日台儿庄会战问题,写出两篇解说论文。其中,第一篇解说依据日军的战史记录,如步兵第二十一联队《战斗详报》、步兵第四十二联队的《平型关口附近的战斗详报》等史料,考察了参加平型关战役的日军部队和行动、平型关战役中国军队的奋战、关于“新庄自动车队”、关于第二十一联队的行李队、平型关大捷的战果等问题。近年来,中国学者在肯定晋绥军在整个平型关之役的正面作战作用、八路军歼灭日军约千人的战果等问题的研究上取得进展,不同于30 年前只谈八路军的作用、“歼敌3000 人”的表述。在使用日军方面的史料时,也应对其伤亡数字统计的可靠性持客观态度,比如,日军的《战斗详报》在当时能否能搞清楚交战对手是晋绥军还是八路军的问题,就值得斟酌。在讨论此问题时,应采用双方的史料,中国方面的史料可采晋绥军第六集团军作战计划、一一五师与八路军总部往返电报等。如偏信一方,则有失偏颇。
在第二篇解说中,姜克实使用了《关于第二军作战诸事》《矶情》《步兵第六十三联队台儿庄攻略战斗详报》《步兵第十联队战斗详报》《第二军作战经过概要》等资料,对日军南下作战的背景、日军撤出台儿庄战场的理由、关于日军死伤统计的误用、日军死伤人数考证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4.《战略大轰炸》。侧重于日军战略轰炸问题资料的整理和研究。前田哲男从防卫厅防卫研修所战史室(现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部)编辑、1966~1980年由朝云新闻社出版的《大东亚战史丛书》中摘录了日本在逐步升级的侵华战争中使用航空作战的相关记录。此外,还依据海军省海军军事普及部编辑的《支那事变中帝国海军的行动》、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部编辑的《史料集海军年度作战计划》、日本海军航空史编纂委员会的《日本海军航空史》《一〇一号作战概要》《内地轰炸战斗详报》《重庆轰炸战斗详报》等资料,写成专题解说。前田对日本的航空战力的形成、作战方针的制定和调整、航空作战在侵华战争中的作用,以及全面侵华战争后对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的无差别轰炸等问题进行了梳理和探讨,从“空中的战争”这一新角度,补充了此前日本侵华战争研究中的欠缺。
一濑敬一郎的专题解说依据对南京、南昌、汉口的轰炸,以及1939 年、1940 年、1941 年重庆轰炸《战斗详报》,对前田哲男的研究进行了重要的史料补充。特别是对轰炸记录的种类、保持状况、弹着图、轰炸目标的分析,有助于对日军在不同时期进行的所谓“要地轰炸”“政战略轰炸”“内地轰炸”加以把握,进而加深日本侵华战争的研究。
5.《化学武器作战》。是为已故步平先生遗著。步平的专题解说就日本化学战责任的国际审判缺失、日本军队的化学战准备、日本侵华部队实施的化学战、化学武器在战后的危害与处理、追究日本的化学战责任与历史认识五个方面的问题展开探讨并得出一系列结论,提出若干重要的统计数据,为进一步深入探讨日本侵华战争期间使用化学武器的问题做出了贡献。步平认为,日本军队的化学武器研究开始于1918 年;1929 年“日本陆军东京兵工厂忠海制造所”正式开工,制造毒剂;1930 年海军技术研究所在神奈川县平冢市设立平冢派出所,开始研制名为“特药”的毒剂;1932 年,日本关东军借口保护旅客列车,“拟使用催泪瓦斯”,即化学毒剂。1933 年,日本陆军大臣荒木贞夫将化学武器称作以“最经济的方法”进行战争的手段之一。1937 年,日本陆军将研究和改进的化学武器加以制式化,正式列为装备军队的武器。1943 年,海军技术研究所化学研究部建立了“相模工厂”,正式进行“特药”的制造。据步平研究,从1931年到1945年,日本生产的化学毒剂数量总计7376吨,填充炮弹、炸弹7460972 枚,第一批组建的化学部队分别被派遣到五个师团中。1938 年,在宜昌作战、武汉作战等开始大规模使用。据各方面的资料统计,日军在中国使用化学武器的次数超过2000 次,造成了近十万人的直接伤亡。由于使用化学武器违背国际公约,因此日本军队在临近投降或撤退之前,烧毁所有的文件,埋藏或投弃化学武器。由此,产生了遗留化学武器的遗毒问题。步平强调,之所以从这一问题入手引导日本人思考战争责任,出发点也在这里。
6.《生物武器作战》。由近藤昭二、王选等搜集并整理,有利于进一步披露日本侵华战争期间使用生化武器的罪行。近藤昭二、王选等利用所搜集到的有关731 部队的细菌战档案资料和1994 美国国家档案馆、美国国会图书馆的资料,以及2007 年1 月IWG 公布的10 万页日本战争犯罪档案资料,就日本对华实施细菌战的意图、研制、实施等问题展开研讨。同时,对战后盟军的调查、美苏两国的博弈、美军接收的有关细菌战资料的下落以及日本国内731 部队、细菌战资料追索新动向等问题,展开了系统性的追踪调查。资料中还包括细菌部队有关人体实验的报告,用血淋淋的事实揭露了日军的残忍暴行。
7.《兵要地志测绘》。编者牛越国昭依据《陆地测量部沿革志》《测量·地图百年史》《外邦测量沿革史草稿》,以及战前极密资料高木菊三郎编纂的《兵要外邦地图整备志》等多种史料,揭示了自明治维新至全面侵华战争期间,日本军部如何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秘密军用地图绘制的过程,从一个颇有特色的侧面,勾勒了日本侵华的过程。由此可知,包括手段卑劣的盗测,日本动用各种手段,先后测绘中国东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区的地图。
1926 年以后,集中修订吉林、黑龙江地区的测绘图。1927年曾与中国合作勘测。1928 年出兵山东时,采用空中测量手段,测绘胶济铁路。1931 年加紧测绘东北地区的地图。随后日本侵华战争逐步升级,但军事测绘活动没有停止。如果作者对全面侵华战争期间军事测绘的行径继续展开追踪调查,并查明上述军事测绘图的最终下落,将会极大提升该研究成果的价值。(宋成有,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责任编辑:廖继红 最后更新:2018-09-14 15:06:2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