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编 举国奋战(1937.7—1938.10)
第十一章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实行全国性抗战
第一节 日本全面侵华时的形势与日中实力对比
一、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时的形势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是在资本主义世界开始新的经济危机、国际局势动荡不安、日本内外矛盾加剧和中国政局发生重大变化的形势下发生的。
1937年下半年,一场新的世界经济危机从美国开始,蔓延到英国、法国和其他一些国家。这次危机比上次更为严重。在危机的第一年,美、英、法三国的工业生产分别减少了21.9%、9.5%、15.5%,失业人数高达1800万人。德、日、意法西斯国家,由于大力发展军事工业和不断进行侵略,暂时还未陷入危机,但是这种片面地发展军事工业,以及战争的巨大消耗,必然带来新的危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险恶形势,更加激化了各国之间的矛盾。
德、日、意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崛起的法西斯帝国主义国家。它们为了逃避危机和实现重新爪分世界的目标,加紧相互勾结和准备发动大规模的侵略战争。经过签订和参加《反共产国际协定》,德日意初步形成了以柏林——罗马——东京为轴心的法西斯集团。在欧洲,德意一方面与英法美进行经济争夺,强化干涉西班牙的局部战争,另一方面积极准备发动新的侵略战争。
1937年11月5日,希特勒在德国主要军政首脑秘密会议上,决定了首先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以消除侧翼威胁的战略方针。
在亚洲,日本军事经济急剧膨胀,1937年日本的陆海军武器生产总额,比1931年增长了8倍。垄断资本的暴富和劳动人民贫困化的加深,使1936年日本参加工农斗争的人数超过42万人,达到战前最高水平。在日本国内,不仅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而且统治阶级内部亲德意派与亲英美派之间,政党、军部、政府之间的矛盾也很突出。
在远东,日本与英美等国的矛盾亦不断加剧。随着“二·二六”事件后日本法西斯政权的确立和大规模的扩军备战,日本对战略原料、市场的需求和扩张的欲望也越来越高。在变中国华北为第二个“满洲国”的计划碰壁后,日本正加紧策划全面侵华战争。
英、法、美等国家,虽然同后起的德日意法西斯国家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但经过几次经济危机的严重冲击,已力不从心,为了保住现有市场和殖民地,它们在法西斯侵略面前,采取了一种姑息迁就的绥靖政策。在英国,张伯伦于1937年5月出任首相后,全面推行绥靖主义政策。他的总计划是:“在最近一年之内争取同德国和意大利议和,并缔结四国条约。”[《苏联对外政策档案》,全宗011,1937年第1卷,第48页。]
为此,张伯伦指派亲信哈里法克斯勋爵前往德国,向希特勒表示英国同意满足德国对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和但泽的要求。英国还试图拿中国东北与日本做交易,以保住其在远东的权益。这时的法国,也把自己的安全寄托在同英国的联盟上。
此时的美国,则实行一种名力“中立”,实为“绥靖”的政策。美国国务卿赫尔于1937年初设想了一个包括军备限制、政治保证和殖民地重新调整的欧洲问题总解决方案,企图以此换取“德国放弃自给自足的经济体制和扩充军备。”[〔英〕C·A·麦克唐纳:《美国、英国与缓靖》(1936~1939),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7年版,第14页。]
在远东,美国“担心以任何形式出现的英美统一阵线,都会在日本激起支持军队‘极端分子’的舆论,从而危及和平”。[〔英〕C·A·麦克唐纳:《美国、英国与绥靖》(1936~1939),第42页。] 并坚持从经济上绥靖日本,源源不断供给日本战略物资,起了助纣为虐的作用。
当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处在经济危机状态的时候,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一直顺利发展,1937年提前完成了第二个五年计划,工业总产值已由1913年欧洲第4位世界第5位,跃居欧洲第1位世界第2位。面对法西斯国家的战争威胁,苏联致力于建立国际集体安全体系的努力,但遭到英法美等西方大国的拒绝。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争取时间建设和巩固内部,并打破西方大国祸水东引的企图,苏联也极力避免与德日意法西斯国家直接发生对抗。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自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提出组织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任务后,有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欧洲西班牙人民反对德意武装干涉和亚洲中国人民反对日本侵略的斗争,遥相呼应,并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同情和支援。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促成了中国政治形势的重大转变,国共两党开始走上团结抗战的道路。
1937年,国共两党为动员和准备全国抗战,在军事、政治、经济和思想诸方面做了相当的工作。国民党还于1937年6月中旬决定在庐山召集全国高级将领、各界人士座谈会,共商军政大计,研讨对日方策。共产党亦于5月在延安召开全国代表会议,提出了争取民主,发展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号召力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的解放而斗争。中国政局的这一重大变化,不仅给日本的侵略政策以沉重的打击,而且对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发动与坚持将产生深刻的影响。此时,中国社会虽然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国民政府还不愿实行民主政治,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尚未正式建立,抗战准备还不充分。
正是在上述背景下,日本法西斯集团决定利用对其有利的国际形势,趁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尚未达成之机,迅速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此摆脱国内经济、政治危机,实现征服中国的既定目标,并加强它争霸世界的地位。
事实表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已越出一国的范围而成为国际法西斯侵略战争的一部分。中国抗战也不是孤立的,它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给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和中国抗战带来一些不利影响,但由于中国人民的觉醒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必将遭到中国军民的坚决抵抗,使其陷入难以摆脱的困境。
二、日、中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对比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时,日中双方总的实力对比是日强中弱。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日本“是一个强的帝国主义国家,它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在东方是第一等的,在世界也是五六个著名帝国主义国家中的一个”,中国则“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依然是一个弱国”,无论“在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各方面部显得不如敌人”。[《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447、449页。]
(一)经济实力
在经济力量上,日本占有很大优势。至1937年,日本的现代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已占到80%,各种轻、重工业产品均能制造。而中国现代工业(包括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在内)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仅占10%。除沿海部分城市与长江中下游地区有少数轻工业外,大部为手工业。在农业方面,日本已使用机械生产,而中国几乎全部依靠人力、畜力。以1937年日中两国的工业总产值和几种主要工业产品为例:工业总产值,日本为60亿美元,中国仅13.6亿美元,日本是中国的4.4倍;生铁产量,日本力239.7万吨,中国只95.9万吨(含东北);钢产量,日本为635万吨,中国仅55.6万吨(含东北);石油,日本为39.3万吨,中国仅0.02万吨。
日中在经济方面的另一个差距就是军事工业。1937年日本军事工业投资达22.3亿日元,比1936年增加了2.2倍,占当年工业投资总额的的61.7%。
重炮、坦克、飞机、军舰,日本都能大规模生产。中国的军事工业薄弱,到1937年除能生产轻武器和小口径火炮外,其他大型武器装备如重炮、坦克、舰艇、飞机等,或者不能制造,或者只能少量制造。
(二)军事实力
1937年上半年,日本有陆军常设师17个,独混旅、骑兵旅和守备队10余个,共60余万人;中国陆军有步、骑兵师192个,独立旅65个,独立团79个,总兵力202.9万人。但是,日本经过训练的后备兵员比中国雄厚,有预备役73.8万人,后备役87.9万人,第1、第2补充兵248万人:而中国仅有预备役50万人。日本陆军的武器装备较强。日本一个常设师与中国一个整编师相比,步骑枪比中国多1.5倍,轻重机枪多1.1倍,野榴山炮多3.1倍。另外,日本一个常设师还多有炮兵车和辎重车1000余辆,坦克24辆。
日本有海军舰队4个,大型舰艇200艘,共77.1万吨,中国仅有舰艇66艘,共5.9万吨。日本陆海军有航空兵中队91个,飞机2625架,中国只有空军中队31个,飞机600架(其中作战飞机305架)。
在经济和军事实力上,日强中弱,这是中日全面战争初起之时最基本的形势。但是,日本是一个小国,本土只及中国1/28,人口只有中国的1/6,本国资源缺乏;中国是一个大国,地大、物博、人多、兵多。这些因素也必将对经济和军事实力产生深远的影响。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7-11-18 09:15:4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中国抗日战争全史(上卷)》后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