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编 举国奋战(1937.7—1938.10)
第十三章 保卫忻口、太原作战及华北敌后战场的开辟
第四节 华北抗日游击战争的蓬勃发展
一、广泛发展平原抗日游击战争
冀、鲁平原,人口稠密,物产丰富,平汉、津浦铁路纵贯南北,在这里发展抗日游击战争,对于打破日伪对占领区的控制,坚持持久抗战,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七·七”事变爆发后,该地区的人民群众在中共中央北方局及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即同日本侵略者展开了各种形式的斗争。
鉴于山区抗日根据地已初步巩固,力进一步发展平原抗日游击战争,打击并钳制日军,配合国民党军在正面战场的作战,毛泽东、张闻天、刘少奇于1938年4月21日向八路军发出了关于开展平原游击战争的指示,指出:“根据抗战以来的经验,在目前全国坚持抗战与正在深入的群众工作两个子件之下,在河北、山东平原地区广大的发展抗日游击战争是可能的,而且坚持平原地区的游击战争,也是可能的”。“党与八路军部队在河北、山东平原地区,应坚决采取尽量广泛发展游击战争的方针,尽量发动最广大的群众走上公开的武装抗日斗争”;“有计划的系统的去普遍发展游击战争,并广泛组织不脱离生产的自卫军”;“在收复的地区应即建立政府,设法多少恢复当地的抗日秩序。”[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505~507页。]
22日,八路军总部令第129师副师长徐向前率2个团及1个支队挺进冀南;令先期进抵冀南的陈再道、宋任穷部仍发展冀南,并组建1个支队挺进冀鲁边;令宋时轮支队与邓华支队合组为1个纵队,深入冀东创建雾灵山脉根据地;令山区各抗日根据地部队积极活动,策应平汉路东我军迅猛发展平原抗日游击战争。
冀南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展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及八路军总部的部署,第129师决定全部主力以平汉铁路力分界线编为左右两路纵队:以第385旅之第769团、第115师第344旅之第689团及第5支队(即曾国华支队)组成左纵队即路东纵队,由徐向前率领向冀南挺进;以第386旅组成右纵队即路西纵队,由陈赓率领,展开于邢台、沙河一带,配合路东纵队的行动。
4月26日,路东纵队在副师长徐向前率领下从辽县出发,于5月初抵达河北省南宫地区,与先期到达的陈再道、宋任穷率领的东进纵队、骑兵团等部会合。徐向前的到达,加强并统一了冀南各部队的领导和指挥。为了配合友军在徐州地区的作战,发展和巩固抗日根据地,他指挥第689、第769团等部于5月10日进行了威县战斗,毙伤日伪军100余人。迫使驻威县的日伪军弃城西窜,驻临清、南和、平乡之日伪军,也先后逃往邢台。
在威县战斗的同时,“六离会”在汉奸李耀庭的暗中操纵下,于5月11日在南宫东南之张马、小屯附近,杀害路过此地的津浦支队政治委员王育民一行24人,并纠集会众1万余人,向八路军进攻。冀南部队忍无可忍,被迫将其击溃,并镇压了汉奸首领,巩固了冀南的中心区。
“六离会”事件被平息后,冀南地区的八路军部队即分兵向东、向南发展。至6月底,他们先后收复临清、高唐、夏津、枣强、成安、永年、肥乡、广平等县城,歼灭伪军近2000亲人,开辟了卫河东西和漳河以北广大地区,并先后收编、改编了数十股各色武装和20余县的民团、保安队共2万余人。
与此同时,第386旅政治委员王新亭率第771团由太行区进至永年、肥乡、成安地区;第385旅之汪乃贵支队进至赵县、藁城、栾城、宁晋、束鹿地区。
至此,八路军挺进冀南地区的部队全面展开。
7月5日,第129师政治委员邓小平由大行到达冀南。为加强正规军与军区建设,适应新的斗争形势,在邓小平亲自领导下,对冀南地区的部队进行了整编:东进纵队第1、第3团合编为第1团,归第386旅建制;第771团与东进纵队第2团及冀南抗日游击独立第2师合编为第129师独立旅(8月21日,改称青年抗日游击纵队);汪乃贵支队与民众抗日自卫军合编为冀豫支队;各军分区基干队与各县民团、保安队及一部分地方势力武装合编为东进纵队第1~8等8个支队和1个独立团。
11月初,东进纵队再次进行整编,除第5、第6支队及独立团保留原建制外,其余各支队合编为第1、第2、第3团。经过整编,部队的军政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在部队整编的同时,还从部队中抽调大批党员干部协助地方党组织建立和改造政权,至8月初,先后在近30个县建立了抗日政权。8月中旬,召开了各县代表会议,将冀南军政委员会改力冀南行政主任公署,杨秀峰为主任,宋任穷力副主任。至此,以南宫为中心,西起平汉、东至津浦铁路,北起沧石公路,南跨漳河、卫河的冀南抗日根据地基本形成。
为钳制企图进攻潼关、洛阳的日军,乘势开辟漳河以南地区,第129师根据八路军总部的指示,于8月30日令陈再道、王新亭率青年纵队、东进纵队、第689团和新1团等部发起漳南战役。
31日,各部首先进袭临漳以南贾河口、秤钩湾之敌,消灭伪军2000余人。至9月10日,又连续攻占回隆、楚旺、吕村集、崔家桥、大韩集、窦公集等重要集镇,消灭伪军近2000人。9月15日,第344旅副旅长杨得志率第688团、第689团及新1团组成漳南兵团,由王新亭、杨得志统一指挥,继续南进。25日,该部收复滑县、道口等城镇。
26日,又在汤阴西南地区追歼伪军一部,俘1400余人。经过近一个月的漳南作战,基本上肃清了平汉铁路以东、漳何以南、卫河以西,南北近100公里地区内的伪军和土匪,并协助中共直南特委建立了安阳、内黄、汤阴等县的抗日民主政权,为八路军尔后向冀鲁豫边区发展创造了条件。
开辟冀东抗日根据地
冀东位于河北省的东北部,是东北通向华北的咽喉地带。早在1937年8月,毛泽东就曾指出,红军可以出一部兵力于敌后的冀东,以雾灵山为根据地进行游击战争。1938年2月9日,毛泽东又指出:“雾灵山为中心之区域有扩大发展前途,但是独立作战区域,派去部队须较精干,且不宜过少,军政党领导人员需有独立应付环境之能力,出发前须作充分准备。”4月1日,八路军总部指令第120师抽调在雁北地区活动的宋时轮支队东进平西,与先期到达该地区的晋察冀军区邓华支队会合,然后挺进冀东,创建抗日根据地。
5月下旬,宋时轮支队抵达平西斋堂、杜家庄地区,与邓华支队合编为八路军第4纵队,宋时轮为司令员,邓华为政治委员,下辖第11、第12支队等部,共5000余人。第4纵队经短期整训,6月8日由平西出发,向冀东地区挺进,沿途先后攻克昌平、延庆、永宁、四海、兴隆等城镇据点。除留一部在平北开展游击战争外,主力于6月下旬进抵蓟县以北的将军关、下营一带地区。
第4纵队向冀东挺进及沿途作战的胜利,给冀东人民以极大鼓舞。7月6日,中共冀热边特委首先在滦县、昌黎、乐亭等县发动抗日武装暴动,随即武装暴动的烈火又在以丰润、迁安、遵化、蓟县、玉田、三河、平谷、卢龙等县及开滦煤矿为中心的广大地区燃烧起来。一个多月内,整个冀东地区共有22个县、1个矿区共20余万人民群众参加了武装暴动,组建抗日武装10余万人,其中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的抗日联军即编为39个总队,达7万余人。冀东起义武装与第4纵队相互配合,先后攻克玉田、乐亭、卢龙、蓟县、平谷、迁安等6座县城及广大村镇,予日伪军和伪政权以沉重打击,初步形成以蓟县、平谷、密云为基本区的冀东抗日游击根据地。
8月中旬,八路军第4纵队与冀东暴动武装在遵化县铁厂镇胜利会师。
下旬,第4纵队、冀热边特委及抗日联军的领导干部,在铁厂镇召开联席会,决定成立冀察热宁军区,推举宋时轮、邓华为军区正、副司令员,下辖5个军分区,以坚持冀东抗日游击战争。会议还计划成立冀察热宁边区行政委员会,以统一抗日政权领导。铁厂会议后,第4纵队主力一部向北行动,准备北越长城进军都山,建立根据地;另一部主力向西行动,进军兴隆,建立以雾灵山为中心的根据地,尔后依托山区逐步向平原发展。向兴隆山地挺进的部队,几经转战,进至白河以西,袭占赤城,歼日伪军200余人,同时袭占龙关城,歼敌一部,向都山进军的部队,遭日本关东军和伪满军的阻击而退回滦河以西。
八路军第4纵队挺进冀东和冀东人民大规模武装暴动,直接威胁了平津及北宁线的安全,日军于是急调第110师并纠合当地日伪军和东北伪满军于8月对冀东开始进行“讨伐”。第4纵队领导认为,部队苦战数月伤亡较大,弹药亦无法补充;加之暴动武装成分复杂,未经整顿,并且时值秋未,平原地区青纱帐已倒。提出除留下八路军骨干和一部暴动武装外,纵队主力和暴动武装大部转移到平西整训,准备来年再回冀东。10月中旬,冀东暴动武装四五万人随第4纵队开始西移,由于途中遭到日伪军的围迫堵截,暴动部队大部失散,一部随第4纵队抵达平西,一部随中共冀东地方组织返回冀东坚持斗争。
冀东暴动的胜利成果虽未能巩固,但暴动所组织起来的抗日武装还保留下2500余人的骨干,暴动队伍失散的人员大部在各地顽强地坚持着各种形式的抗日活动。这些都是以后冀东抗日游击战争重新发展的重要条件。冀东暴动的成功和部队西撤途中的受挫,也为以后冀热辽抗日根据地的建立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中共中央军委在1938年11月25日致八路军总部及晋察冀军区的电报中指出:“宋邓纵队深入冀东苦战数月,配合并促成地方党所领导的冀东起义,恢复了冀东的中国政权,发动了群众,建立了冀东的游击区,扩大了我军在敌深远后方的政治影响,给敌人以打击,一般说来是获得了成绩的。但是没有尽可能的保持并发展这一胜利,没有很好的团结地方党及军队,没有很镇静的应付那里的局面,以致退出原地区,军队及群众武装受到相当大的损失。”中共中央军委还决定,以第4纵队为基础,成立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此后,该地区的抗日斗争又重新发展起来。
冀中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展
在冀中地区,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自成立至1938年10月底的半年间,曾3次攻人保定东南关,2次攻人定县城,一度占领徐水,井先后进行方顺桥、献县、安国、安次,牛驼镇、青县、固安、陈官屯、沧县、马庄镇等大小战斗100余次,给日伪军以有力打击。为配合国民党军在徐州及武汉地区的作战,第3纵队还发动群众不断对平汉、津浦、北宁三大铁路进行破击作战,共拆毁铁轨3000余条,收割电线1000余斤,有力地钳制了日军的行动。
为了创造开展平原游击战的有利条件,冀中军区发动全区军民掀起了破路拆城、改造平原地形的运动。
拆城工作,先于1938年1月在肃宁县城开始,接着是河间,继而是素以“固若金汤”闻名的蠡县城,随后,对冀中腹心地区的县城全面展开了拆除工作,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共拆除24座县城的城墙。破路工作,几乎与拆城工作同时开始,起初是拦道挖横沟,后来改为顺道挖沟,破路工程变成了筑沟工程,纵横贯连各村的大道沟,深达2米多,宽3米左右,大车可以行走,汽车、坦克难以通过。随后又在道沟两侧挖了各种掩体和防空洞,这既便于打击敌人,又利于群众安全转移。这种道沟,是冀中军民的伟大创举,对坚持平原抗日游击战争发挥了巨大作用。
为了发展大清河以北地区的抗日斗争,冀中区党、政、军领导机关于1938年六七月间移至任丘县青塔镇,并派出部队及工作团深入到任丘、河间、大城等地区开展工作。他们先后将河北游击军改编为第1战区独立第1支队第1旅和冀中军区独立第1、第2、第3支队,并将收容的联庄武装编为冀中军区独立团。至9月间,从大清河至北宁路间广大地区的抗日局面全面展开,成立了冀中军区第5军分区。
至此,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下辖5个军分区、4个支队、5个独立支队及回民支队、挺进支队等部,共63120人。另外,各县还建有基干队等地方武装,冀中抗日根据地己发展到西迄平汉路,东至津浦路,北达北宁路,南界沧石路,拥有44个县,人口约800万的广大地区。
冀鲁边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冀鲁边地区东临渤海湾,西逼津浦路,南靠黄河边,北迫天津城,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为发展该地区的抗日游击战争,中共中央于1938年5月间决定:第115师组成的第5支队(曾国华为支队长),第129师组成的津浦支队(孙继先为支队长),挺进冀鲁边。7月上旬,第5支队及津浦支队由冀南地区出发,进抵冀鲁边区的乐陵、宁津地区,先后于7月下旬在庆云县西北之黑牛王地区歼灭伪军800余人,8月收复宁津县城,歼灭伪军1000余人。
并与当地抗日武装密切配合,打开了这一地区的抗战局面。
为加强冀鲁边区的领导,中共中央及八路军总部又决定派第115师政治部副主任兼第343旅政治委员萧华赴冀鲁边。萧华率该旅司、政机关及补充团部分干部共100余人,由山西出发,于9月27日进抵乐陵城。接着,成立了冀鲁边军政委员会,萧华为书记。成立了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萧华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并将该地抗日武装进行了整编:第5支队由3个营扩编为3个团;津浦支队由2个营扩编为3个营;新编第6支队辖3个团。
部队整编后,先后袭击沧县城东南七里淀、盐山城西孟村等日伪军据点,井对津浦铁路、沧(县)盐(山)公路进行了破袭作战,有力地打击了日伪军。同时,他们与当地中共党组织密切协同,相继成立了津南、泰山、宁津、鲁北、阳信、商河、惠民等若干个地方游击支队,并在沧县、南皮、东光、盐山、新海、庆云、无棣、宁津等县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到1938年底,以乐陵、宁津为中心的冀鲁边抗日游击根据地基本建成。
八路军挺进冀鲁平原开展游击战争的战略行动,不仅开辟和发展了平原抗日根据地,为坚持持久抗战提供了比较雄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源,而且使平原与山区根据地相互依存、相互策应,形成了广阔的华北敌后战场,为最终战胜日本侵略者创造了条件。
二、发展和保卫山区抗日根据地
八路军在抽调部分主力部队挺进冀鲁平原的同时,在华北广大山区敌后抗日根据地展开了更加广泛的抗日游击战争。
发展晋冀豫边区的抗日游击战争
八路军第129师在徐向前等率主力一部向冀南挺进的同时,留在平汉路西的部队继续发展晋冀豫区的抗日游击战争。
4月下旬,第386旅在陈赓旅长率领下,进入平汉路西邢台地区,统一指挥先遣支队等部,由北向南横扫邢台、沙河、武安、磁县以西山区的伪军,连克峰峰、西佐、彭城等伪军据点,多次破坏邢台至磁县间的平汉铁路,并消灭该地区内的10余股土匪、汉奸及反动会道门武装。6月上旬,第386旅主力继续南下,进到漳河以南、道清路[道清路,河南省北部与平汉铁路交叉的一条铁路线,由道口(今滑县)至清化(博爱)。]以北的豫北地区,统一指挥补充团、赵涂支队等部,相继攻克观台、水冶,袭人汤阴、辉县及潞王坟等车站据点。
至8月间,该部共歼灭日伪军1000余人,将日伪势力从山区驱至铁路沿线,并配合中共地方组织在安阳、林县、辉县等山区建立了抗日政权,在豫北平原开辟了广大的游击区。
与第386旅在豫北展开的同时,第129师于6月12日又以第769团、独立团和汪乃贵支队组成新的第385旅,由陈锡联任旅长,谢富治任政治委员。
该旅组成后,在正太铁路以南、平汉铁路石家庄至邢台段以西地区继续袭击、伏击日伪军,粉碎了敌依托交通线扩大占领区的企图。
活动于晋南地区的第115师之第344旅,于7月6日,在沁水东南之町店附近地区袭击由晋城向侯马增援之日军第108师一部,歼敌500亲人,击毁汽车20余辆,八路军自身伤亡近500人。此役严重打击了敌人增援的行动,有力地策应了国民党军卫立煌部在侯马地区的作战。
为了配合国民党军在徐州、武汉地区的作战,5~10月间,第129师统一指挥第385、第386、第344旅及各基干支队与当地人民群众一起,在晋冀豫边区对平汉、正太、道清等铁路进行了10余次破击,有力地钳制了日军的行动。
大青山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
大青山位于绥远省阴山山脉中段,横亘于内蒙古高原。开辟这块抗日根据地,对于坚持绥远抗战,箝制日军向大西北的入侵,掩护陕甘宁和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翼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1938年5月14日,毛泽东指出: “在平绥路北,沿大青山脉建立游击根据地,甚为重要。请你们迅即考虑此事。”根据这一指示,第120师决定以第358旅第715团及师直骑兵营1个连组成大青山支队,由第358旅政治委员李井泉任支队长兼政治委员,第358旅参谋长姚喆任支队参谋长。此外,战地总动员委员会所属抗日游击第1路纵队之第4支队及战动总会晋察绥边区工作委员会部分干部随同北上。
7月29日,大青山支队在李井泉、姚喆率领下,由晋西北五寨地区出发,开始向大青山挺进。8月下旬,大青山支队突破日军层层堵截,进到蛮汗山地区,除留下第715团第1营由姚喆率领在平绥铁路以南,开辟以蛮汗山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以保障大青山与晋西北的联系外,主力部队由李井泉率领继续向大青山腹地挺进。9月1日夜,支队主力由旗下营与三道营之间越过平绥铁路,胜利抵达大青山腹地——武川县之大滩、甘沟子一带地区,并很快与中共地方组织领导的蒙汉人民游击队会合。为迅速打开大青山地区的抗日局面,大青山支队于9月3日首袭陶林城(今察哈尔右翼中旗政府所在地科布尔镇)之日伪军。10日,该支队又挥戈西进,奔袭了乌兰花镇。
为进一步扩大抗日游击根据地,支队决定由李井泉等率领第3营、第2营第5连、第4支队第2连及绥蒙游击支队等部,挺进归(绥)武(川〕公路以西,开辟绥西游击区;由姚喆率领第1、第2营的3个连,骑兵连及第4支队第3、第4连等部继续坚持和发展绥中区的游击战争;由第1营副营长邹凤山带领该营第3连及第4支队第1连等回师蛮汗山,开辟绥南游击区。
西进部队越过归武公路,直达萨拉齐以北的后脑包一带地区。10月1日,该部奔袭了包头东北的石拐镇伪蒙军,10月中旬,他们又袭击了平绥铁路线上的陶思浩、苏安盖、毕克齐等车站据点,直接威胁包头、归绥之日伪军。
11月,大青山支队粉碎了日军2000余骑兵分4路向萨拉齐以北山区的围攻,回师蛮汗山的部队,重新开辟了绥南抗日游击区。绥中地区的抗日游击战争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大青山支队挺进绥远地区以来,在中共地方组织和人民群众的支援和配合下,经3个多月的积极作战和工作,初步开辟了绥南、绥中、绥西3个抗日游击区,建立了绥蒙总动员委员会,井在3个游击区内分别设立了办事处,下属各县也分别成立了动委会,以代行政权职能。至此,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初步建成。
汾离公路三战三捷
1938年7月8日,毛泽东在致第115师的电报中指出:第343旅目前“仍以对同蒲、太军(太原至军渡公路)两路大肆破坏,妨碍敌渡黄河为主要任务,协助地方发展游击队为辅助任务。”遵照这一指示,第115师第343旅在汾(阳)离(石)公路及介休至灵右铁路展开了积极的破袭作战。
9月上旬,日军华北方面军为策应华中派遣军进攻武汉,以第108师一部沿汾离公路西犯,进攻柳林、军渡,并炮击黄河西岸宋家川,直接威胁着陕甘宁边区的安全。为粉碎敌之企图,第115师代师长陈光、政治委员罗荣桓决心在汾离公路上伏击日军辎重部队,以切断其补给线。
9月14日,第343旅之第686团设伏于汾离公路中段吴城镇以东的薛公岭,将由汾阳西进的日军20余辆满载军用物资的汽车和200余名步兵全歼。
17日,第115师又以第343旅补充团在吴城镇以西的油房坪设伏,将从汾阳开出的日军运输汽车20辆及步兵100余人全歼。
日军在汾离公路上连遭打击后,其后方补给线被切断,被迫于9月19日由离石向汾阳方向撤退。第115师抓住有利时机,集中第686团、补充团、第685团第2营及师恃务连等部,再于20日设伏王家池附近地区,将东撤日军800余人全部消灭。
第115师在汾离公路连续三次伏击日军,共歼敌1200余人,击毁汽车30余辆,缴获各种枪560余支、战马100余匹,予敌以沉重打击。
晋察冀边区反击日军围攻
1938年4月,晋察冀军区部队在边区召开第一次党代表大会之后,积极向东向北发展游击战争。第120师之第359旅奉命于5月下旬由崞县进入浑源、广灵、灵丘等地,协同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向平绥线发展。在“七·七”抗战一周年之际,晋察冀军区和第359旅在八路军总部统一部署下,向平绥、平汉、津浦等铁路线和附近城镇据点发起了连续破击作战,一度攻克易具城,攻占定县车站及桃花堡、西合营、暖泉、北水泉等日伪军据点,袭入新乐、平山等县城,并击毁了北平近郊石景山发电厂设备,袭击了香山附近之日伪军。此次破击作战,八路军共毙伤日伪军1450余人,俘伪军130余人,缴获各种枪300余支,破坏铁路50余公里,使平汉线北段的交通一度中断。
八路军连续作战的胜利,使华北日军惊恐不安。为消除后顾之忧,日军在南取广州,中攻武汉的同时,决定“北围五台”。自9月10日起,日军先后调集第110、第26、第109师及独立混成第2、第4旅共5万亲人兵力,对晋察冀根据地发动围攻。
晋察冀军区及边区党委针对日军的企图,提出了“一切服从战争,一切为了前线胜利,保卫家乡”的战斗口号,在全边区进行了反围攻作战的组织动员和具体准备。
自9月20日起,集结于晋察冀边区周围的日军,开始向边区城镇要点进犯。
在东线,由平汉线之定县、望都、保定等地出动的日军第110师于21日占领曲阳、唐县、完县等边沿城镇后,继续向阜平发展进攻。晋察冀军区第3军分区部队于9月22日分别在曲阳以东的赵邱和东北的刘家马等地毙伤日军300余人,迟滞了日军行动。10月3~4日,第1、第3军分区及冀中军区各一部在阜平以东之王快、方代口及东西庄一带地区伏击日军,毙伤敌1000余人。6日上午,日军侵入阜平城。
在西线和南线,由同蒲铁路之代县、定襄等地出动之日军第109师一部及由正大线之盂县、平山、井陉出动之独立混成第4旅,分路向五台、子洪店进攻,企图合击晋察冀边区党政军机关。晋察冀军区第2、第4军分区部队分别在东冶、河边村及上社等地阻击日军的进犯。南线之敌北渡滹沱河,继续向柏兰镇发展进攻时,在牛道岭、石佛寺等地被歼400余人。
在北线,由平绥线之蔚县、广灵、浑源等地出动的日军第26师及独立混成第2旅,在9月20日占领北口、九宫口等地后,向涞源、灵丘等地发展进攻。八路军第120师第359旅与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部队密切协同,在邵家庄、冯家庄、居吉沟等地阻击日军,并于26日夜袭直峪。经6昼夜激战,共毙伤日军800余人,有效地迟滞了日军的行动。直至10月1日,日军才进占涞源、灵丘县城。
日军在侵占五台、阜平、涞源、灵丘等城镇后,即加紧修筑工事,建立据点,企图采取先分割后“清剿”的手段,达到各个消灭八路军主力,摧毁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目的。
在晋察冀边区反围攻的关键时刻,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于10月2日电示晋察冀军区:“根据敌人构筑据点,步步推进,紧缩边区,及敌人顽强与敌人不足的优缺点”,应“相当的集中主力于我有利的各种条件(敌人弱,地形有利)方面,准备待机”;“以小部队与敌进行极不规则的小战,迟阻和疲惫敌人,以相当有效部队转入敌之后方交通线,打击敌之运输”;“如敌无弱可乘,不便我主力集中打击或消灭时,待敌人进至利害循环变换线,即将主力转至敌后方,仍以小部队分途逐渐引敌深入,使敌疲惫、疏忽、扑空,待敌转移方向或退却时,给敌以突然的袭击或追击”。并命令第129师“对正太路有计划的进行破坏,并相机以适当兵力越路北进,分途尾击敌人”。令第120师“积极地吸引原平、忻口、关城之敌,并相机越路东,尾击东进之敌。”
晋察冀军区遵照毛泽东等人的指示,于10月7日决定改变对敌斗争方式,以各大队化整为零开展游击战,而以主力部队转移敌之包围线以外行动。
各部队根据军区的统一部署,对敌展开了灵活的斗争。
10月中旬,侵入五台的西线和南线之敌共3000余人,在北线和东线日军的配合下,分路向边区领导机关所在地台怀、石咀、金刚库地区进攻扑空后,于13日分路撤退。由正定向灵寿入侵的日军在同下村遭伏击后,被迫退回原据点。北线日军在第359旅等部袭扰打击下,退守涞源城。东线侵入阜平、王快、党城等地的日军,也连遭袭击,惶恐不安。
晋察冀军区首长抓住有利时机,果断地决定:适当集中主力,相机歼灭困守城镇据点或撤退之敌。
10月中旬起,第1、第3军分区部队先后在曲阳至阜平的交通线上连续进行了19次袭击、伏击战。第359旅之第717团和第1军分区一部夜袭阜平城,迫使日军于27日晨弃城撤退。第1、第3军分区乘胜收复阜平以东地区,在北部地区,第359旅主力与第1军分区部队密切协同,连续在蔚县、广灵、沫源地区出击日军。10月28日,第359旅又于邵家庄、张家湾、黄台寺、贾庄地区伏击日军,歼灭独立混成第2旅300余人。至此,北线日军龟缩于涞源、灵丘等城,不敢轻易出犯。在南部地区,第4军分区以一部不断袭击侵入回舍、于洪店日军,另一部在第129师一部配合下,于10月下旬起对正太铁路展开了广泛的破击战,迫使侵入平山、盂县的日军回防正太线。在西部地区,进抵五台南部地区待机的第120师之第358旅,11月3日夜,在滑石片地区设伏,歼灭了奔袭高洪口后回返的日军第109师1个营500余人,俘21人。
至11月7日,晋察冀边区反围攻作战基本结束,此役毙伤日伪军5200余人,缴获长短枪570余支、轻重机枪49挺、各种火炮10门及大批军用物资。反围攻的胜利,进一步巩固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有力地策应了武汉地区的作战。
山东地区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展
山东人民的抗日武装起义,开创了山东地区抗日游击战争的局面。然而,由于各起义武装成分新,缺乏领导骨干,指挥也不够统一,因此直接影响着起义部队的发展及各项抗日工作的开展。1938年5月间,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军委多次电示八路军总部派遣部分主力部队入鲁,并决定派洪涛率50余名干部加强山东地区的领导力量。同时,对山东省委指出:要广泛地发动群众,大量地组织武装,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创建抗日根据地,使山东成为华北敌后抗战的一个战略支点。5月下旬,中共中央决定将山东省委扩大力苏鲁豫皖边区省委,以郭洪涛任书记。6月8日,毛泽东又强调指出:“凡属我党领导、已得广大民众拥护,又邻近友党友军之游击队,以用八路军名义为宜。”
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上述指示,苏鲁豫皖边区省委对山东各地抗日武装实行了统一领导,决定以各大起义武装为基础组建成支队,分配一批有领导和战斗经验的红军骨干到各支队担任领导职务。至1938年底,将活动于沂水、莒县地区的第4支队第6大队编为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2支队;清河区第5军编为第3支队;鲁中抗臼联军独立第1师恢复使用第4支队番号;胶东第3军编为第5支队;泰西区抗敌自卫团和汶上县起义部队合编为第6支队;由胶东西返清河地区的鲁东游击指挥部(辖第7、第8支队)仍用原番号;湖西起义武装编为挺进支队;在苏北邳县地区成立了陇海南进支队,此外,还一度成立了第9、第12支队。
在整顿部队的同时,各起义武装大力开展游击战争,积极打击日伪军。8月间,在清河地区的第3支队先后袭击了张店、周村、黄台火车站;8月13日袭击济南,一度攻入济南北关,占领伪省政府。9月,活动于鲁中区的第4支队先后对胶济铁路周村至张店段及张(店)博(山)铁路进行了袭击战,毙伤日伪军300余人,击落敌机一架,与此同时,活动于胶东地区的第5支队数次袭击烟台之敌,并于蓬莱、龙口、栾家口连续击退了企图由海上登陆之日军。鲁南人民起义武装于9月间在临(沂)枣(庄)公路上的燕柱山伏击敌汽车队。泰西区的第6支队、滨海地区的第2支队等部,也都积极打击日伪军,扩大了抗日游击区。
为进一步统一山东各抗日武装的领导,中共中央于12月决定成立八路军山东纵队,以张经武任指挥,黎玉任政治委员。同时,将苏鲁豫皖边区省委改为中共山东分局,郭洪涛为书记。山东纵队及山东分局的成立,使山东起义武装的领导得到了加强,标志着山东各抗日武装由分散的游击队成长为统一指挥的游击兵团,对山东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及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八路军自誓师出征至1938年10月,共作战1500余次,歼灭日伪军5万余人、缴获各种枪1.2万余支,收复大片国土,建立了晋察冀、晋绥、晋冀豫、晋西南及山东等大块抗日根据地,形成了广阔的华北敌后战场,部队也由出征时的3.2万人发展到15万余人,成为华北抗战的中坚。
八路军在华北敌后战场连续作战的胜利,钳制和消耗了大量日军,使其难以抽调兵力转用于正面战场。因而,对削弱日军的力量,遏制和迫使日军停止对正面战场的战略进攻,加速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到来,也起了重大作用。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22-04-30 16:23:21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