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广袤的皖江大地上,由新四军第七师创建的皖中抗日根据地(1945年后改称“皖江抗日根据地”)在逆境中诞生,在对敌斗争中发展,在皖江人民的支持下壮大,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成为我党领导下的十九块敌后抗日根据地之一。
一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八路军驻南京办事处派李世农到无为地区组建中共皖中工作委员会,恢复和重建各地党组织,组织群众参加抗日团体,团结了一批爱国进步人士投入抗日民族解放斗争,推动了皖中地区的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开展。
皖南事变发生后,1941年1月20日,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1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苏北盐城宣告重新成立,将散布在华中的八路军、新四军部队统一改编为新四军的七个师。2月1日,毛泽东在为中央军委、中央书记处起草的给刘少奇、陈毅并彭德怀的电报中指出:“去年十月,你们电谓巢湖、瓦隔湖间不过百里,通过甚难,但现在我在无为、桐城已有根据地,虽只一二县,其战略意义却胜过敌后大块根据地,应极端重视之。”4月15日,中共中央中原局也指出:“皖南及无为、庐江、桐城一带,在战略上有着极重要意义,我党我军在这些地区有三年以上的工作经历,目前无为及铜繁在敌人的扫荡之后,情况已好转,故我党我军必须坚持皖南、无为及桐庐阵地,决不可轻易放弃。”
1941年5月1日,新四军第七师在无为东乡白茆洲胡家瓦屋正式成立,由无为游击纵队、皖南事变突围至皖中的部队和其他武装共同组成,部队共约1900余人,师长张鼎丞(因在延安学习未到职)、政委曾希圣。七师成立后不久,师部即迁往无为县城西北恍城山区,即如今无为市红庙镇涧边自然村境内。
二
新四军七师创建初期,对皖中、皖南地区的形势进行周密的分析,采取“隐蔽据点,稳步向四方发展”的方针,以无为地区为中心,逐步向安徽的大江南北扩展。到1942年春,初步建立了拥有100万人口的巢(县)无(为)中心区,根据地范围南到长江、北临巢湖、东抵淮南铁路、西濒白湖。同时,皖中根据地还派部队向西发展,打通与新四军第五师的联系,开辟了白湖和桐西两块游击根据地。在东北方向沟通与新四军第二师的联系,开辟了和(县)含(山)抗日根据地。恢复皖南地区的抗日斗争,形成铜(陵)繁(昌)沿江敌后游击根据地。新四军七师主力部队增至4000余人,地方武装发展到2300余人。第七师使得新四军连成一片,形成鄂豫边、皖江、淮南3块敌后抗日根据地相互呼应的局面,犹如刺刀,插在华中日军的心脏地带。
皖中抗日根据地的蓬勃发展,让日军感受到威胁,于是日军加紧向根据地进行“扫荡”,企图把新四军七师及其根据地扼杀在萌芽之中。1943年是皖中抗日根据地最艰苦的一年,日军频繁地向皖江各地“清乡、扫荡”。其中3月17日和4月30日,日军两次对根据地发动“大扫荡”,企图消灭七师主力部队,均未得逞。据统计,仅1943年一年,七师部队与日伪军作战就达189次。根据地军民经受了严酷斗争的考验,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反扫荡斗争的重大胜利。
三
新四军七师一方面进行革命斗争,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生产,改善民生,其中卓有成效的财经工作是皖中抗日根据地建设的一个特色。抗战时期,日军为掠夺抗日根据地的物资,用大量的伪币向根据地套购各种物资,破坏当地经济。1942年,皖中行政公署成立后,便开始筹建自己的银行。1943年在皖中总金库的基础上,“大江银行”正式成立,随后组建印钞厂发行“大江币”。利用大江币对日伪币及法币进行了有力的反击,稳定了根据地内部的金融秩序,为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至1945年抗战胜利,大江币累计发行了7种面额,18种图案、26种版别、39种不同色别。
为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1942年6月,皖中行署颁布《减息法令》,为农民减租减息,“双减运动”改善了农民生活,提高了农民抗日与生产的积极性。新四军七师自力更生,开展大生产运动,开垦荒地、植树种棉,先后创办了八家工艺社、一家卷烟厂,生产毛巾、土布、军服等物资。
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地修建了一系列水利工程,其中最著名的是被誉为“无为大堤一枝花”的黄丝滩江堤工程。1943年,时任皖中行署主任的吕惠生,率领几十万工人,一边冒着日军飞机轰炸的危险,一边挖土、挑担、打夯,修建江堤,历时212天,胜利竣工。建成后的新堤“底宽约十二丈,顶宽二丈四尺,高二丈”,共完成土方约40.4万立方米,彻底根除了严重威胁皖中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水患。1944年5月30日,延安《解放日报》以《华中各地大兴水利,皖中黄丝滩大堤竣工》为题,对此事作了长篇报道,称:通过这项工程,抗日民主政府在皖中人民心目中树立了更崇高的威望。为表彰吕惠生在兴建黄丝滩江堤中作出的卓越贡献,经皖中区党委批准,将此段江堤命名为“惠生堤”。
1945年3月,抗战胜利前夕,皖中区党委改称皖江区党委,皖中行署改称皖江行署,自此,皖中抗日根据地即称皖江抗日根据地。新四军七师主力部队发展到近2万人,整个根据地的面积达3万余平方公里,建立了3个专员公署、14个县级抗日民主政权,人口约300万,活动范围达33个县。据1945年2月1日《新华日报》记载:皖中解放区(即皖中抗日根据地)东以江南铁路(南京到宜城)与苏南解放区为界,西南两面沿长江两岸形成一个走廊,直到马当彭泽一带,和豫鄂皖湘赣解放区相接。
新四军七师从创建、巩固,到发展、壮大,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领导皖江人民前赴后继、英勇抗战,不仅建立了广阔富饶的皖中抗日根据地,发展了强大的抗日武装力量,而且有效地打击并牵制了大批的日军,繁荣了根据地的经济。
澎湃的历史大潮,给皖江留下抹不掉的红色印记。如今,位于无为市红庙镇的新四军第七师纪念馆巍然屹立在这方红色的沃土上。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件件尘封的实物、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再现了当年新四军第七师的光辉史事,也提醒世人勿忘历史,砥砺前行!
责任编辑:刘洁 最后更新:2022-09-20 08:50:5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无为地区的人民抗日自卫军
下一篇:皖中抗日根据地建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