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贵州省档案馆藏中国红十字会抗战救护档案汇编》(1、2) 妙手仁心履天职 烽火岁月护军民
2023-01-10 14:22:37  来源:中国档案报 作者:李 茜  点击:  复制链接

《贵州省档案馆藏中国红十字会抗战救护档案汇编》(1、2)书影

  救死扶伤 博爱恤兵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士兵在前线浴血奋战,伤者众多,军队医疗力有不逮,战地救护工作主要依赖中国红十字会开展。1937年12月,为了适应战局变化和有效实施战地救护,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在湖北汉口成立救护委员会,林可胜任总干事。1939年2月,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救护委员会从湖南长沙、祁阳等地辗转迁移到贵州贵阳东南郊的图云关。同年,为了统一管理与领导,以便于组织和协调各战区救护和医疗工作,达到集中救护、医疗、医防之便,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救护委员会改组为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以下简称“救护总队”),林可胜任总队长。

  救护总队是中国红十字会战时专门负责军事救护之机构,主要承担战场救护、医疗物资输送、药品拨赠、难民救助、疫病防治及军医培训等工作。其成立之初,设立卫生队、医疗队、医护队、医防队、X光队、汽车队、材料库等,协助各战区兵站、后方卫生机关工作。随着战事的不断变化,救护总队结合过往救护经验,将各支队、医疗服务队等一律改编为集医疗、护理、防疫和急救等功能为一体的医疗队,并将其推进至野战区,施行流动救护,并根据实际需要,派驻战区各队工作,做到军队到哪里,战场在哪里,医疗队就跟进到哪里。救护总队全盛时期,下设大小医疗队150余个,医务人员及各种辅助工作人员3420人,形成了一个组织严密、系统完善的战地医疗卫生体系和救护网络。据统计,1938年1月至1945年9月,救护总队共为11万余人实施外科手术,接诊2251万余人,预防接种463万余人。

  救护总队首任总队长林可胜,祖籍福建,出生于新加坡一个华侨家庭,拥有生理学博士学位。他是北京协和医学院首位华人教授、系主任。在林可胜的号召和影响下,救护总队吸引了许多优秀的医学专家、医务工作者及各方面的优秀人才参与到医疗工作中,得到了国际进步团体、个人以及爱国华侨的广泛支持。

  秉持“救死扶伤,博爱恤兵”的人道主义宗旨,救护总队在抗日战场上实行无差别战场救护,曾向八路军、新四军派遣医疗队,协助其开展医护工作;在驻地开展环境卫生治理和防疫防病等工作,并开设诊疗所为百姓提供医疗服务。救护总队有数十名来自保加利亚、波兰、奥地利、罗马尼亚、德国、英国、匈牙利等国的外籍医生,他们具有深厚的理论造诣和实践经验,与中国的医务人员一起被编入各大队、中队及区队工作。他们秉持着崇高的国际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跟随医疗队深入战区前线,认真履行医生救死扶伤的天职,有的人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自1939年救护总队迁驻图云关至1945年抗战胜利撤离的6年时间里,世界各地援华医疗物资从图云关源源不断地运往抗日前线,受过专业培训、满腔热血的医护人员从这里奔赴抗日战场。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救护总队全力救治军人与平民,开展卫生防疫和医学教育,不仅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了独特作用,也为战后中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培养和储备了大批人才,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医学在中国的发展。山高林密、地势险要的图云关逐渐成为全国抗战救护的指挥中枢、医护人才的培养中枢,以及世界援华医疗物资的集散中心。

  集结珍档 还原历史

  1963年7月,贵州省档案馆将救护总队档案接收入馆。这批档案弥足珍贵,它记录了救护总队存续期间关于组织医疗队、救治伤员、防治疫病、拨赠药品、药品运输等方面的工作情况,内容丰富,客观、真实地还原了抗战时期战地救护工作的历史面貌,较为系统、完整地反映了救护总队为抗战胜利作出的特殊贡献。以此为基础,贵州省档案馆编纂《贵州省档案馆藏中国红十字会抗战救护档案汇编》第1册、第2册,并于2022年6月由中华书局影印出版。

  《贵州省档案馆藏中国红十字会抗战救护档案汇编》甄选了抗战时期救护总队建立的组织机构、医疗队的分布与分配、医疗队开展工作的情况等相关档案252件,分为组织机构和战地救护两个部分。其中,组织机构部分收录了关于救护总队机构成立、启用印信、西迁贵阳、组织规程、人员与编制及机构分布等方面的档案。战地救护部分主要收录了各医疗队的工作报告,以及救护总队应军方和地方政府要求指派、分配医疗队的电文等。这些档案勾勒出救护总队沿革清晰、职责明确的组织框架,使读者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其战时工作的情况。

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部组织系统表

1939年9月,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第三大队大队长汤蠡舟关于驻皖赣湘等地医务队情况的报告(部分)。

1939年1月,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救护委员会关于检送迁黔运输车辆分配表事致该会临时办事处的便函。

  《贵州省档案馆藏中国红十字会抗战救护档案汇编》的出版,是贵州省档案馆首次以彩色影印方式集中公布中国红十字会抗战救护档案原件,充分发挥了档案独有的真实性和客观性特点,以档案史料为凭,反映了救护总队在抗战期间作出的巨大贡献,为后人了解和研究抗战历史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便捷的渠道,对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抗战精神、加强档案文化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2年12月9日 总第3918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石庆慧 最后更新:2023-01-10 14:25:23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日战争期间,红十字会做了哪些事情?

下一篇:最后一页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