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解说:
今天是1月20日,1939年的今天,毛泽东为《论持久战》英译本写序。
毛泽东在《八路军军政杂志》第二期上刊载的文章——《抗战与外援的关系》,正是1939年1月20日为《论持久战》英译本所写的序言。毛泽东在文中,不仅阐明了中国抗战与世界抗战的关系,更向世界重申了“经过艰难路程日本必败中国必胜这个必然规律”。
1937年7月,全国性抗战爆发前后,对于这场战争的进程及前途,国内曾出现过“亡国论”和“速胜论”两种观点。前者认为中国武器不如人,战必败,再战必亡。后者认为只要打三个月,形势一定发生变化。到时候国际干预,苏联出兵,战争就可结束。可是,到1938年5月,经过全国性抗战十个月的经验证明,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
每一个为中华民族生存而奋斗的中国人,都在渴望着最终的胜利。然而,抗日战争的进程究竟会怎样?多数人心中仍充满迷茫。
为了驳斥“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观点,拨开人们思想上的迷雾,毛泽东于1938年5月在延安的窑洞里,废寝忘食地撰写了《论持久战》一文。
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连续作了《论持久战》的长篇演讲。不久,这篇演讲在延安、武汉等地被陆续出版发行。
毛泽东在演讲中指出:日本虽是一个帝国主义强国,但人力、军力、财力、物力均感缺乏,经不起长期的战争,加之战争的非正义性,必然失道寡助。中国虽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但处于进步的时代,有共产党及其军队作为团结抗战的核心,加之地大物博、人多兵多,以及战争的正义性,必能得到全民的支持和国际上的援助。
毛泽东认为这场战争会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阶段;第二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阶段,即战略相持阶段;第三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阶段。
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这些特点注定了战争的持久性和中国的最终胜利。
毛泽东还鲜明地提出了“兵民是胜利之本”的人民战争思想,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基,存在于民众之中。”
《论持久战》虽然全文只有五万余字,但为中国抗战指明了方向,坚定了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斗争的信心。
责任编辑:石江鹏 最后更新:2022-06-23 10:53:4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战史上的今天:1月19日
下一篇:抗战史上的今天:1月21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