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笼岗,这优美的地方,想不到会变作今战场。”这是当年音乐家黄友棣和何芷谱写的《血战鸡笼岗间场曲》的第一句歌词。1940年6月2日我抗日军民和日本侵略军曾在这里发生过一场血战。 日军于1939年12月中旬发动第一次粤北战役失败后,继于1940年5月再次发动第二次粤北战役。他们派出侵华日军南支派遣军第三十八师团和一○四师团的精锐部队4万余人,沿广从公路向北进犯,再次猛扑良口,企图夺取广东战时省会韶关,进而打通粤汉线。不料前锋进抵良口、牛背脊一线,即遭到守备在石榴花顶、亚夷山一线的一五二师战士们的英勇抗击,战斗十分激烈。一五二师与敌鏖战十昼夜,打退敌人一次又一次冲锋,石榴花顶始终在我军手中。这就是有名的石榴花顶战斗。 当一五二师在良口对敌激战时,援军一八六师奉命从新丰梅坑出发,日夜兼程迅速进抵大岭山及现温泉区桃莲乡一带,再翻山进入鸭洞口(即今良口区良明乡)从右侧直接威胁良口之敌。与此同时,一五八师从佛冈出发,迅速进抵民乐,从左侧背攻击良口麻村之敌,形成一个钳形攻势。占据良口和矿山之敌,在我军三面痛击下,最后不得不沿广从公路向南败退。 6月2日下午,败退的日军,约700多步骑,由广从公路转入牛步迳(温泉以南)向鸡笼岗撤退。其目的是想占领鸡笼岗圩背后的猪牯岭,妄图从此威胁我军在桃莲一线的阵地,以掩护他们的退却部队。猪牯岭不过是一个标高99米的小山头(号称九九高地),当时我军闻讯,决定抢占这个高地,立即命令一八六师五五七团二营营长叶镜台带领全营战士火速前进,抢先夺取猪牯岭。那时笔者正逃难至桃莲乡,住于莲塘村,目击驻扎该村的部队紧急集合轻装跑步前进。约1小时后,即闻密集机枪声(按桃莲乡与猪牯岭相距仅5公里),当时人心大快。 战斗结束后,我听参战的排长说,当部队刚抢占猪牯岭后,敌人大队人马已窜至源湖河边,一部分正在过桥(那时是一座长板桥)。这本来是射击的好机会,但为了全歼敌人,营长叶镜台决定让他们全部过河,进入最佳射击圈内,才一鼓作气歼灭之。一会儿,指挥员一声令下,全营官兵一齐开火,咯咯的机枪声和喊杀声,打破了鸡笼岗的静谧。一排排仇恨的子弹,射向侵略者,这突然的袭击,打得敌人晕头转向,四散逃窜。大路两旁都是稻田,毫无掩体,这时有部分敌人想夺桥往回逃窜,又被原先部署在猪牯岭右侧岭仔(今龙岗中学背后)上我军的重机枪密集火力所封锁。这样几百敌人就被困在猪牯岭和余米村之间的一块田垌里,完全暴露在我军阵地前面。敌人当时利用田基和堆积尸体来做掩体进行顽抗,并组织几次向猪牯岭反扑,都被我军打下去,伤亡惨重。其残部一部分沿源湖河边向佛子坳方面狼狈奔逃,一部分则窜入余米村内,企图利用屋墙为掩体负隅顽抗。我军为了一鼓作气歼灭敌人,乘敌人立足未定之际,立即发起冲锋。五连的周连长(名字忘记)拿着驳壳枪的两个指头,被敌人掷弹筒破片削掉了。他咬紧牙关,仍然指挥作战。冲锋号响了,他第一个跳出阵地,接着战士们象下山猛虎般向余米村冲去,紧紧包围该村,于是一场激烈的逐屋战和白刃战展开了。战士们个个同仇敌忾,勇猛无比,有的和敌人滚打在一起,有的和敌人拼刺刀。经过一小时多的战斗,全歼这股残敌。日军尸横遍野。这一仗共歼敌大队长以下200余人,缴获一大批武器。这一仗大灭了“皇军”骄横跋扈的威风,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战斗中我方亦有一定伤亡,其中牺牲连、排长各1人,周连长就是在逐屋战中勇猛追杀敌人而被暗藏在屋内的鬼子所击中而英勇牺牲的。 (从化市政协文史委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