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五年三月二十二日,是著名爱国将领、进步民主人士、中国共产党的忠实朋友张炎将军英勇就义四十周年的日子。他为国家独立,为民族解放,为人民民主的正义事业而英勇奋斗、百折不挠、壮烈献身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纪念。 张炎将军是广东省吴川县人。一九○二年出生于越南的一家贫苦华侨家庭。十多岁随父亲回国后,到当时法国统治的租界广州湾(现湛江市)当茶馆工人。他耳闻目睹殖民主义者的侵略压迫下人民的疾苦,萌发了反帝爱国、争取自由民主的思想。二十年代初,他壮志从戎,参加孙中山领导的粤军,在北伐中立下战功。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张炎与蔡廷锴、翁照垣等将领,发起组织“西南国民义勇军”,请缨北上抗日。一九三二年“一·二八”淞沪抗战,张炎任第十九路军六十一师副师长兼旅长,率部浴血奋战,骁勇果敢,重创敌军,战功显赫,成为十九路军英勇善战的名将之一。淞沪抗战正在取得胜利的时候,由于南京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对日妥协,十九路军被迫退出上海。一九三三年,日军又侵占热河,张炎参加蔡廷锴等人组织的“援热先遣军”,北上支援热河抗日,又遭到南京政府的阻挠破坏。张炎抗日愿望未能实现,“于悲愤之余才明白抗战与民主是分不开的,要求抗战实现,必须实行民主政治”,因而产生了反蒋救国思想。一九三三年,他积极参加李济深、蒋光鼐领导的“福建人民政府”抗日反蒋运动。失败后,他拒绝了南京政府的拉拢利诱,到欧美和苏联考察,受到民主进步思想的启发。一九三六年秋回国。在回国途中与在外轮工作的曾生认识,同曾生进行了亲切的交谈,使他对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合作,团结抗日的主张,有了较为明确的了解。从而拨开了长期凝聚在他心中的抗日救国道路上的迷雾,心头豁然开朗。 我认识张炎是在一九三八年。“七·七”事变后,他回广东参加抗战工作,就任国民党“广东省民众抗日自卫团统率委员会第十一区统率委员会”主任,积极在南路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一九三八年十月,任广东省第十一区游击司令。当时他开展抗日救亡工作遇到很多困难,尤其缺乏干部。于是,他亲自到香港找曾生,要求中共香港党组织派干部到南路协助开展抗日工作。当时曾生同志已经去东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廖承志同志和我接见了他,答应派干部到南路。是年十二月,我们派香港学赈会青年服务团到高州,受到张炎的热情欢迎和大胆使用,使高州所属各县的民众抗日救亡运动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 张炎烈士与夫人郑坤廉同志合葬墓 在中共南路党组织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张炎坚持团结抗日,积极发展抗日群众组织,招收进步青年组成抗日救亡乡村工作团,后又先后改为战时工作队、学生队,深入农村宣传和组织群众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打击汉奸的卖国投降罪恶活动,严惩通敌资敌的汉奸林绳武、许宝石、许伯伦等。他对抗日爱国的进步青年大胆信任,倍加爱护。一九四○年三月二十九日,学生队副中队长周崇和(现名罗文洪)、队员文允武(两人均为共产党员)在茂名县农村宣传抗日,被顽固派逮捕,送交张炎处理。张炎不顾上司的压力,宁愿丢掉乌纱帽,毅然将周、文两人释放。顽固派对此极其不满,竟然以武力强迫张炎下台。张炎这一大义凛然的义举,曾经成为当时轰动南路的“周、文事件”。 一九四三年春,日寇侵占雷州半岛和广州湾,次年九月又发动了打通湘桂线的战役。目睹南粤大片国土沦入日军铁蹄蹂躏,张炎领受第四战区中将参议职衔,回南路视察,配合李济深、蔡廷锴发展抗日武装力量,与中共南路特委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合作抗日。一九四四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在吴(川)廉(江)边的钩镰岭,配合抗日游击队胜利地抗击日伪军的进犯,予敌以重创。人民抗日武装力量的胜利和发展,引起了国民党顽固派的注意,加紧调集顽军企图一举消灭之。在这个严重的时刻,在中共南路党组织的支持和配合下,一九四五年一月十三日,张炎在吴川县樟山毅然率部举行抗日武装起义,成立“高雷人民抗日军”,发出布告表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为消灭日寇,反击反动势力的进攻,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为国家民族的独立解放而奋斗。张炎武装起义的义举,国民党反动当局震动很大,急忙增调顽军向起义部队进攻。正当张炎率领起义部队与南路人民抗日游击队并肩战斗的时候,在优势的反动顽军进攻下,在廉江县灯草地方遭受了挫折。张炎带领警卫及随从人员赴广西找李济深、张发奎联系,途经博白县境被国民党的反动军队逮捕,解押到玉林。当时我们党曾派人到广西设法营救,但三月二十二日张炎已被杀害。张炎殉难时,临危不惧,视死如归,高呼:“抗日胜利万岁!民主胜利万岁!”慷慨就义。 张炎被杀害,引起华南广大人民和爱国民主人士的极大愤慨。一九四六年,我们在香港召集各界爱国人士举行了张炎牺牲追悼大会。一九四七、一九四九年又举行了纪念活动,缅怀张炎烈士为国家民族的生存和民主自由而英勇战斗的革命精神。一九五八年元月八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追认张炎为革命烈士。 张炎烈士英勇就义四十周年了。他为国家民族的解放事业而英勇献身,虽死犹生。他的革命精神,与宇宙共存,同日月齐辉。我们现在纪念他,就要学习和发扬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思想,争自由求进步的高贵品质,勇于坚持真理和正义的大无畏精神。为争取台湾早日回归祖国,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促进四化建设而奋斗。 (中共湛江市委党史办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