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童养媳到儿童团员
1925年,王桂兰出生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一个贫苦的雇农家庭,她的母亲双目失明,父亲给地主家做长工。
有了王桂兰和妹妹以后,地主告诉她的父亲,“我养了你们4个人,你白干活我也不要你们了。”王桂兰一家就这样被赶了出来。
无奈之下,一家人住在了村边的破庙里。为了生计,父亲只能去做短工,谁家用就到谁家干。不久,王桂兰的弟弟出生,家里的生活更加困难。
屋漏偏逢连阴雨,由于劳累过度,父亲患上了肺结核,经常咳血。后来,父亲连短工也做不了了,只能领着王桂兰和妹妹去讨饭。
12岁那年,王桂兰成了童养媳。她的“丈夫”比王桂兰大3岁,是个傻子。“那个时候真是可怜!”老人对记者说,每天天没亮就被叫起来,倒尿盆、生火、烧水、做饭,一大家子的活儿就落在了一个12岁的小女孩身上,不仅如此,她只要稍微有点儿反抗便会招致一顿毒打。3年多的童养媳经历,让王桂兰对旧社会的黑暗深恶痛绝,也让她对革命更加向往。
1941年,王桂兰参加了村里的共产主义儿童团,每天和村里的孩子们一起站岗、放哨。起初,王桂兰的“公公”、“婆婆”不同意,直到抗日民主政府的干部找到他们,王桂兰才真正从“火坑”里跳出来。
她的新生活,从此开始。“那个时候,我像一只自由的小鸟,飞向党的怀抱。”老人兴奋地对记者说。
1941年5月22日,16岁的王桂兰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仪式上,当时的区委书记对她说,“这个日子是你的政治生日,你一定要记牢。”70多年过去了,仪式上的每个细节老人都历历在目。
参加地雷战、地道战
参加革命后,在党组织的培养下,王桂兰的思想越来越进步,她开始在村子里发展党员,一起抗日。后来,王桂兰又参加了杨成武领导下的一支游击队。
抗战时期,日军为了扑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力量,对抗日根据地进行了疯狂的“扫荡”。1940年以后,这种“扫荡”更为频繁。当时,王桂兰所在的冀中抗日根据地是日军扫荡最为酷烈的地区之一。
参加游击队之后,王桂兰主要在狼牙山北边一带活动。那时,十几岁的王桂兰像男孩子一样,带领乡亲们一起埋地雷、炸鬼子。老人告诉记者,那时他们打鬼子的主要方式便是地雷战。
在抗日战争时期,游击队是一支重要的武装力量,但当时游击队的武器装备极差,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枪支,相对容易制造的地雷就成了他们打击日军的主要武器。
1942年春的一天,王桂兰和战友们埋好地雷,还没来得及撤退,“扫荡”的鬼子就进村了。情势危急,王桂兰迅速躲进了庄稼地里。这时,没有防备的日本兵走进了雷区,被炸得人仰马翻,死了四五个鬼子。
后来,狡猾的鬼子为了防止被炸,就赶着一群老百姓走在前面。为了不伤到百姓,游击队员们就把丝线拴在地雷上,踩上去不炸,看准是鬼子,一拉线才爆炸。
王桂兰告诉记者,他们埋好地雷之后,就用小刀再挖一条小沟,把线放进去,轻轻埋上土,用脚踩一踩。这条线一直挖到山头上的隐蔽处,游击队员们就在那里等着鬼子。因此,鬼子再来的时候,还是被地雷炸得很惨。
就这样,游击队员们一次又一次地粉碎了鬼子们的“扫荡”。
抗战时期,华北平原的很多村子都挖了地道,打击鬼子。王桂兰所在的太和庄,同样如此。有一次鬼子来“扫荡”,王桂兰和几个游击队员钻进地道,在里面整整呆了3天3夜。还有一次,鬼子占领了村子,王桂兰和游击队员们躲进了山里,没有吃的就吃野草,没有水就喝叶子上的露水。尽管条件艰苦、危险重重,但王桂兰始终充满了必胜的信念。她告诉记者,那时,不管是八路军、游击队员还是老百姓,大家都是一条心,一定要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
“没有党就没有我的今天”
王桂兰告诉记者,刚刚参加游击队时,她根本不会打枪,每次训练只能对着地窖打。后来,在革命队伍里她认真学习军事技术,逐渐地,无论是步枪、手枪还是手榴弹,她都能熟练使用。
抗战时期,很多妇女都在妇救会工作,王桂兰也不例外。老人回忆,那时自己好动,喜欢打仗,所以她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抗联。每次战斗,“假小子”王桂兰总是冲在前面。
“我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老人说,别看我是个女的,上树、打枪我都行,多高的墙我都敢跳。
抗日战争胜利后,王桂兰按照组织安排,从易县调任到商都县担任妇女主任。解放战争时期,王桂兰来到河北省赤城县任区委组织委员。
王桂兰回忆,从参加革命她几乎没有休息过,她的3个孩子生在了3个省,一个在察哈尔省,一个在热河省,一个在北京。
解放后,王桂兰被分配到武川县担任妇联主任、妇委书记,1952年王桂兰来到包头,先后在市妇联和市法院等单位工作。1971年,王桂兰调任昆区法院院长,在这里一干就是15年,直到1986年离休。
“是党给了我第二次生命”,采访时,90岁的王桂兰老人不止一次这样对记者说。老人感叹,她从小家里穷,12岁就做了童养媳,没念过一天书。参加革命后,进了扫盲班,学会了写字、读书。后来,组织还送她到察哈尔党校、华北党校、全国妇联干校、北京政法学院学习,把她从一个大字不识的童养媳培养成国家干部,她永远感谢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她今天幸福的生活。
战争重现:
冀中抗日根据地:1937年10月14日,第五十三军第六九一团团长吕正操在晋县誓师抗日,改称人民自卫军,与河北游击军等抗日武装积极开展游击战争,至1938年4月,相继建立了38个县的抗日政权。1938年5月3日,冀中军区成立。至此,东起津浦路、西至平汉路、北起平津、南至沧(县)石(家庄)路之间的冀中根据地初步建立起来,并成为晋察冀边区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1938年11月和12月,日军对冀中区进行两次围攻。根据中央军委命令,贺龙、关向应率领八路军一二○师主力,于12月下旬开赴冀中,并于次年4月在河间县齐会村战斗中歼灭日军700余人,取得平原地区歼灭战的重大胜利。1940年,晋察冀军区各部参加了百团大战,重创日伪军,巩固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到1940年底,晋察冀根据地发展壮大为晋察冀、冀中、冀热察三个战略区,成为拥有1500余万人口的华北最大的抗日根据地。
地雷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民兵最重要的作战方法之一,据史料记载,地雷战战术形成并汇集成册是在1941年,作者署名刘丁,书名叫《地雷课本》。全书共分十课,其中第一课《总说地雷》概述了太南地区的地雷战概况。由此书可知,地雷战最初是在太南地区诞生,至1941年已经形成战术,汇编成册后流通至其他地区。
抗战时期,地雷战大显神威,其中以山东海阳地区最为闻名。此外,包括冀中抗日根据地在内的很多抗日根据地民兵武装都通过地雷战打击鬼子。抗战中,各地民兵认真学习埋雷技术,通过地雷战大显身手,有力地支援了相关地区的抗战。1962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地雷战》,影响甚大。
地道战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在华北平原上抗日军民利用地道打击日本侵略者的作战方式。从保定清苑的冉庄开始经过不断地发展,从单一的躲藏成为了能打能躲、防水防火防毒的地下工事,并逐渐形成了房连房、街连街、村连村的地道网,内外联防,互相配合,打击敌人。
1941年秋,冀中平原的抗日斗争进入困难阶段,日伪军“扫荡”日益残酷。冀中人民抗日武装为了保存自己的力量,长期坚持平原游击战争,开始挖掘和利用地道与日伪军进行斗争。冬初,清苑县冉庄民兵先在自己家中挖了单口隐蔽洞(俗称蛤蟆蹲),很快遭到日伪军的破坏。民兵把单口隐蔽洞改造成能进能出的双口隐蔽地道,但仍不能有效地进行战斗,多数地道又遭到破坏。
1942年夏季反“扫荡”开始后,中共冀中区委和冀中军区号召冀中人民普遍开展挖地道的活动,地道的构造不断改进和完善,初步形成户户相通、村村相连,既能隐蔽、转移,又便于依托作战的地道网络,成为长期坚持冀中平原抗日斗争的坚强地下堡垒。(张富博整理)
责任编辑:宋吟霜 最后更新:2020-10-08 09:25:5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