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的抗日“娃娃兵”
刘振峰生于1930年4月,老家在永肥县(现为永年区、肥乡区)东大由村(现隶属于曲周县)。刘振峰年幼时,虽家境普通,但望子成龙的父母还是省吃俭用把他送去了私塾。几年下来,在当时教育大环境极其落后的情况下,年幼的刘振峰成了附近屈指可数的“文化人”。
可好景不长,9岁那年,刘振峰父亲因病去世,留下他和母亲相依为命。
“当时我年幼,记不清事,还是后来母亲告诉我,当时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我们家是从山东兖州逃荒过来的,父亲去世后,家里基本没有了收入,也没亲友能够依靠,国家又是连年战乱,孤儿寡母只能缺衣少食挣扎着过日子。”刘振峰感慨地说,“当时还是想要继续读书的,可吃饭都成了问题,继续读书就更不可能了。”于是,9岁的刘振峰放弃了学业,开始和母亲一起务农养家。可身处沦陷区,饱受日本侵略者剥削欺凌的家庭,即使每日辛劳,仍不能果腹。面对这种状况,刘振峰心里的“抗日”想法一天天坚定。
1945年春天,他告别母亲,离开了生活15年的村子,投奔抗日队伍,成了中共永肥县第六区抗日联合救国会的一名新兵。
“参军的具体日子记不清了,就记得当时领导一看我,长得又瘦又小,说‘你年纪太小,去不了前线’。后来再聊,知道我上过几年私塾,识文断字,就说‘去当通讯员吧’。”刘振峰说,通讯员并不好当。
“通讯员的主要工作就是联络各村、区公所和救国会,进行信息传达。我当时负责十几个村的联络工作,一有会议或者紧急情况,就得立马去各村通知。那时候也没啥交通工具,靠的就是两条腿,经常一走就是七八个小时。”刘振峰回忆,当时为了尽快传递信息,不耽误抗战事业,顾不上喝水吃饭,“腿跑肿了脚起泡了,那都是小事,就怕碰到敌人”。刘振峰介绍,彼时,包括其老家东大由村在内的永肥县部分地区还被日寇占领,遭遇日寇的可能性极大。幸运的是,直到抗战结束,担任通讯员的刘振峰一次意外也未发生。
“抗战片要拍,但不能失真”
“我爸他平常看电视,最喜欢看抗战片。而且,他很挑,质量一般的,坚决不看,还总给人挑毛病,一会儿说不可能有这么厉害的人,一会儿说这个炮弹太假了。他只看质量高的,哪怕重复地看,比如《亮剑》,他看了快十遍。”刘振峰有三个子女,小儿子刘强介绍说,父亲对于战争片的要求很严格,不仅是剧情要好,更要求尊重事实。
对此,刘振峰说:“看到战争片,我就觉得回到了那个时代。可有些电视剧太离谱了。”说着说着,刘振峰让家人从抽屉拿出十几张老照片,挑出其中一张来,指着说,“你看,这是八路军缴获的一辆日军坦克的照片,战友看着稀罕,专门照个相给我送过来。就这个坦克,在当时要牺牲很多人才能破坏掉,要想缴获更是非常困难,所以我才留了照片。”
刘强表示,前些年,一些抗日神剧让其父亲很不喜欢,后来经过国家有关部门整治后,抗战片才出了不少精品,也能让父亲的休闲时间有了更多选择。他说:“我爸总说,抗战片肯定得拍,不然小一辈就不了解当时的情况,但得拍得真实些,不能偏了。”
抗战老兵刘振峰
言传身教,传承爱国精神
抗日战争结束后,刘振峰跟随主战部队,继续奋战。1946年春天,刘振峰因工作突出,被调到刘邓大军,担任供给处的通讯员。1947年6月,他作为后勤保障人员,跟随一线部队,挺进大别山。1948年,刘振峰担任晋冀鲁豫野战军二纵队四旅十一团供给处通讯员,后因部队被打散,又到中共山东省南华县(原属山东省菏泽市,后被撤销)独立团当战士,转战菏泽全域。随后,他被补充到华东军区政治部工作。1949年4月,刘振峰作为二线后勤部队的一员,参加了渡江战役,在一线部队渡江后的第二天,与十几名战友一起乘坐一条小船,划过长江进入南京。
1955年,刘振峰从坦克二师司令部文印组复员后,到永年县(现为永年区)文化馆工作。第二年,他被调到邯郸地区运输公司(现万合集团)工作,直到1990年离休。
“大年初一攻克定陶”“炊事兵捉俘虏”“我的回忆——遭遇战”……这些是刘振峰在离休后的书法作品。“能一边练习书法,一边回忆过往,我感觉养老生活也挺充实。”刘振峰说,除了书法,自己还喜欢集报,关心一下国家大事。说着,他让子女从柜子里拿出一沓装订好的毛笔书写的《回忆录》和五六本厚厚的旧报纸。
刘强说,他父亲以前除了用毛笔记录战争年代的事儿,还喜欢讲给家人听。年轻时候,讲给自己和哥哥姐姐听,岁数大了,就开始给孙子孙女讲,告诉他们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祖国强盛人人有责。“他还喜欢讲他的那些牺牲的战友们,讲他们的英勇事迹。到现在,我还记得他几个战友的名字,比如相片上的这两个前辈,年轻的叫牛廷堂,是河南人;岁数大一些的叫田建勋,是肥乡人。我爸这几十年的言传身教让我们这一辈和下一辈都受益匪浅。”
在刘振峰家客厅的墙上,还挂着一面崭新的五星红旗。刘振峰说,自己现在握不住毛笔了,说话也不利索,但是只要把国旗挂家里,让小一辈看到,就能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爱国精神。他说:“有时候,我还会考考他们,国旗上的五颗星代表什么。小孙女太小,答不上来,我就给他们说,中间大的那颗代表中国共产党,周围四颗小的代表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象征广大人民……”
邯报融媒体记者 赵正杰
责任编辑:宋吟霜 最后更新:2020-11-03 16:23:11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