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陈子敬:我在大名两段工作情况的回忆
2018-09-13 08:33:23  来源:《大名文史资料》  点击:  复制链接

  我河南省南乐县,从县城东北至西北,包括三、五、六区的北部边界,与河北省大名县境毗连。革命不分疆界,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尤其如此。一九三八年春初,有邻村知己王炳章对我说:“户村集(距我村六华里)东街杨殿士家,信仰共产党”。接着石仙洲同志对我说:“户村集北拐张银祥(即张兆丰)年青家贫,在大名“七师”当印刷工人,表现好,可去找他”。我抓紧去找二人,各有三次,进行结识、宣传、深入交谈。杨殿士及其哥、侄见面很亲热,如革命家庭一样。张银祥是贫苦工人,成份可贵,对象少有。结合思想觉悟,认为够入党条件,即分别介绍为党员关系,并使二人见面联系。石仙洲又提供说:“过年串亲戚,见小湖(十五华里)有个学生叫仝树森,青少年聪明、能说、有空时可找他。”我去找小仝两次,一次未见,二次在小湖西门外,谈了多会,认为他不错,但尚未发展。至此,上述作伏笔,现写下面两个问题。

  一九三八年我在统战部队“丁部三旅”政洽部及在大名一带活动的情况

  一九三八年约三、四月间,我经南乐县委李进宝同志写信,往濮阳大桑树参加我们党在丁树本部总政治部办的统战训练班学习。那时,南乐县委郭现瑞、白潜两位同志也在大桑树附近,先见过他们,即派我去学习了。在学习中,正遇丁树本新建第三旅政治部需要人,这时经过郭、白与丁部总政治部主任罗士高同志商议后,叫我去该政治部任副主任。同时他们也给陈明绍(丁部副司令兼三旅旅长)说过了。说是学习半个月,不到一周,即由训练班的负责人张伟同志引我与陈明绍见面介绍。现瑞同志还给我个别谈话和交待说:“前往大名一带,你知道那里的地下党请他们出来,动员当地的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参加,宣传扩大共产党、八路军的抗日影响等,并提醒我对陈明绍要“招扶一点”(说陈是候补党员)。当时,党对丁部的统战工作,上头领导是直南特委和八路军驻濮阳办事处(主任唐克威同志)。我们作为政治部的统战任务的实质,是运用统战,帮助进步及时注意上层军官的思想动态,通过军官思想进步和共产党八路军的政治影响,起到掌握部队的作用。

  与我一路北上大名的政工干部,记得有何青峰(党员,濮阳清河头人)、宋玉(团员)。我们一路行军宣传、热情饱满。部队有个特务营和有个手枪队,共约有三百人左右。第一个驻地是大名与南乐交界的北张,司令部和政治部都设在这里。我们开会宣传,派出马汝河的特务连(化装游击组)夜晚出没骚扰大名城内的鬼子,游击和宣传很活跃。开始,政治部还等于空的,何、宋两位同志,配合在连队活动,与我来来往往。大名是敌人在冀南的一个大据点,汉奸有些嚣张。大名广大地区,还没有一支真正抗日武装,但以抗日为名的红枪会和匪众、野鸡司令满天飞。一次,我一个人去龙王庙(大名一、五区界上的卫河码头镇)找杨法贤(匪部)的参谋长张海若(熟人)接洽归顺问题,见街上有几个司令部的旗子,镇里镇外,会众如潮、红枪似海。那时南乐县城里却有抗日统战政府和救国会(共产党)的机构形成对照。我们来到大名一带,大大支持和鼓舞了各阶层的抗日情绪,打击了汉奸气焰,稳定了社会秩序。客观上为建立抗日组织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配合宣传积极联络筹建政治部及建立政府等情况。

  政治部主任贺亦然同志,他调来较晚,调走较早,开始一段很需要人,尤其是骨干。那时一到北张,我即设法给冯洋舟、解蕴山(大名四区)、李大磊等同志写信(后知上边也给他们和李荆元写信了),并就近亲往户村找张兆丰和往孙村找孙汉章同志邀请出来参加。主要是依靠这些地下党同志的支持,他们都先后来找我联系和参加了。同时随着影响扩大,有些积极抗日的青年学生,通过关系主动来找参加。有个特点,即谁参加时都结合牵挂两个伴或先联系再去动员喊人。例如,张兆丰第一个先来就联络了三、四个人。郭兴吾、仝树森等青年学生都主动结伴来找参加,但仝树森来后几天又要求帮写信证明投聊城范筑先部走了。重点是大名地区的青年学生,南乐的有几起,经解释后回去了。问题是交叉的,我为工作所急,当有的同志来迟时,我往南乐县委见到李进宝同志,要求支援骨干,很快派来李本桥(马天胜)、安钦文两位同志协助一段,很得力。当中,洋舟和汉章(稍后)也都带人来了,人才汇集。等蕴山、大磊、荆元一齐来北张联系时,见到政治部有人在干,同时地方有很多工作要作。经过座谈,依照各自的意见,李荆元去搞他的党群,大磊去搞地方武装,蕴山去参加政府工作了。安、李两位同志见工作有了头绪,也回南乐去了。

  我们抓政治部建立的同时,陈明绍主动抓建立政府的工作,他弄到一些旧政府人员,我有意见,他说:“这些人能办事,你们办不了,我们是冯玉祥的西瓜政策,外边白里边红。”陈明绍兼大名县长,解蕴山同志参加任民运科长,杨友云同志(户村人,七师学生)是教育科员。陈明绍有办法发行“大名县地方流通券”(代货币),统一贯彻抗日,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粮出粮(捐大户)的口号。

  随着游击活动和政治宣传影响的扩大和深入,在政治部建立的前后,从大名城内通过关系,陆续化装出来不少男女青年学生,包括河北省立大名五女师、七师和十一中的学生。记得名字有:白映秋、高静亭、高建才、李华昆等。他们冲破敌人监视,冒着危险出来参加,表现了高度觉悟和坚强的革命精神,为政治部工作增加了新的内容。

  政治部的正式成立,当认为条件巳经具备时,经过研究,根据濮阳总政治部对机构的规定,在北张集瞿家大院开大会正式成立。在大会开始时,汉章同志给我说,他搞宣传口才不行,愿搞总务(等于办公室,比较重要),即临时变动。大会宣布:总务科长孙汉章、宣传科长李绍景(当时无党派人士)、组织科长冯洋舟、行政科长陈镜三,并成立了宣传队,队长姜书生,指导员梁鸿宾(汉章的亲戚,大名人)。时间约为我们到北张后一月多,三八年五、六月间。

  二、政治部的领导关系和办训练班。

  上述李本桥(马天胜)、安钦文(康健生)两位同志回南乐后,南乐县委主动和很快派来袁纯同志(我乡师同学),并指明由袁专职负责政治部党务和团的工作。成立了支部。从而进一步明确政治部党的领导属南乐县委,同时南清大地委也领导,政治业务受丁部总政治部领导管理。

  政治部成立后,即抓紧办训练班,由汉章、绍景负责,也都没有经验和缺乏材料,是三八年暑天在邻大名五区的南乐四区袁东邵西门外露天松林里,结合不影响工作举办的。原打算办两期,因工作太忙只办了一期,大概十天,约四十人左右。当中濮阳总政治部张伟同志等前来了解指导,我还请南乐县委白潜同志讲课一次。提高了政工人员的觉悟,学得一些游击战的知识,发展了部分党员。此外,根据通知,还向濮阳总政治部和南清大地委按条件推选输送了几次干部,进行培训后被留下另行分配走了(以上政治部成立和搞训练不记得贺亦然出现,他肯定在北张过)。

  提一下,政治宣传搞的形式多样,如标语、歌曲、小调、漫画、话剧、大小会和街头宣传。革命歌曲尤多,发生影响较大。材料是上边发和与冀南三分区有联系赠送,也有宣传科自己编写的。通过宣传,大有助于战斗情绪,及密切与群众和军民关系。

  三、关于部队的扩建情况。

  1、经过与匪众杨法贤的接洽,于三八年五月某夜陈明绍亲往龙王庙指挥、收编了杨部,同时解决了云集庙镇的红枪会。随将杨部改编为八团一营,杨为营长(八团团长是副旅长魏汉池代理),其它续建两个营,不外是民团和匪众。

  2、我和宣传干事李化民,往大名三区双庙所谓第七支队许信部(号称司令)搞了些天。许信人年青、稳着,在他复杂的道门和道徒中却有威信。经过商通,登记调查和初步清整,把该部与魏县杨二科(匪性团众,地方势力)合编为三旅九团,团长杨二科。其中对杨二科由冯洋舟等搞联络和争取工作。 3、“三旅七团”(团长丁佩瑶)原是一个特务营,经过改编民团和招募凑成三个营。丁佩瑶是丁树本的侄儿,是老丁的心腹嫡系,杨法贤是八团的武力基础。杨本人匪性,单干难驭。九团的杨二科,地方性,乡土观念。可以说都不是陈明绍的亲信。此外,陈明绍搞了一个学兵连,连长李宝善(南乐)是个投机分子,政治流氓(可能是政治部撤销后的事)。

  四、取消政治部分别下团。

  随着部队扩大和形势发展,根据濮阳总政治部文件精神,约于一九三八年九月间取销,只留一个宣传队,由袁纯同志负责联系。经过研究,当时我到七团,孙汉章到八团(实未到职),冯洋舟到九团,分任团政治特派员,并同时研究确定了营教导员和连指导员的职责名单。至此,政治部结束了它的一定历史任务,政工人员转向在部队生活实践中得到锻炼提高,对部队的政治思想、文娱活动与联系群众等方面,增加了新的内容,并表现对作战的勇敢精神。当时有一句流传是:“三旅打、一旅看、二旅后防吃白面”。主要因三旅在前方打了一些仗,陈明绍也曾亲临前线指挥(如三八年八月组织奋勇队攻大名城),每次战斗都有我们政工人员参加。例如冯洋舟同志在九团当特派员,在魏县西门迎击鬼子战斗,郭兴吾同志任营教导员,在五花营(南大公路)埋伏截击鬼子的战斗中,均亲临前线指挥,率领战士,不怕牺性,英勇作战,发挥了共产党员的模范作用。我在七团约三八年十月参加窑厂战斗,追赶鬼子至大名城外(有十几华里),并提了两点参谋意见:“从鱼脊形土岗侧面掩护攻窑”及追赶敌人至大名城外时,提出“我宜速退”两点意见,均被团长丁佩瑶立即采纳。

  总之,我们在丁部三旅的政治统战工作,从到北张和在大名一带活动开始,经过大家努力,积极艰苦工作,通过不同的段落过程,作了大量的工作,有一定积极作用,并为党输送培养和锻炼了一批骨干力量。以后到一些系统和单位担任比较重要的各级领导工作,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五、发生了政治分化和我在七团被驱逐脱离。

  丁树本本来是反动的国民党立场,但在三八年头几个月和前一段,表现还比较好。他自从一九三八年九、十月间参加了卫立煌召开的“反共”洛阳会议回来以后,变得明显反动,经过贯彻也直接影响到三旅。这时,过去有少数政治面目不清楚的“三青团”公开暴露了。于三八年十一月袁纯同志召开的联系会上说:“我们白天开会,他们夜晚在庙里开会,在八团和宣传队都有两个人。”我在七团,反动的团长丁佩瑶玩弄卑鄙手段,把我装进行军袋内的团员登记表(空白)乘隙偷走交给了陈明绍,随喊我到司令部谈话,陈说:“你们这样搞,他们说是要搞垮队伍,如果再搞,他们说要开枪。”清楚的表明了陈明绍是中间立场,他没有夹个人的意见。我说:“现在我只有走了”等于被驱逐。我和郭润田(大名五区后鲍庄人)一同从五区某村脱离,是三八年腊月的一个雪天,我二人一路热情地谈了回去在五区建党的问题。

  对于我在大名五区开荒建党情况的回忆

  我把从“丁部三旅”脱离的经过向南乐县委白潜同志进行了汇报。同时提出了在大名五区建党的意见和有利条件,主要是了解五区还是“空白”及有原在政治部工作过回家的熟人关系。当得到同意后,从一九三九年正月开始了建党活动。一九三九年五区的环境:龙王庙(卫河码头镇)已变成日伪据点,杨法贤巳经叛变,在五区与南乐四区部分边沿村及在卫河西,南乐县境窜扰。陈明绍的司令部常驻五区东南部山岳村和在南乐接近五区的村庄活动(孙汉章和李绍景两位同志在陈的司令部工作)。

  (一)依靠谁怎样建立党组织。

  主要是依靠杨殿士、郭润田(后来又有仝树森),过去都进行过发展工作,思想了解有数,不是新开始。这次经过见面交谈明确介绍入党和研究进行建立党组织,思想结合一致,毫不感到生疏或突然。因为有过去的联系过程,彼此心有所印,互相清楚,主要是依靠他们三位同志建立党组织的。情况如下:

  户村集东街杨殿士同志,一九三八年春就开始初步发展他和张兆丰入党,以后不久我走了(张兆丰同志也跟着我参加工作走了)关系断了。经过这次见面了解,他还没有动。但对于在五区建组织,表现很是积极热情,以及杨殿士的哥、侄都很热情,他家的牛屋就成了我工作的落脚点,政治感情永志不忘。记得当时杨殿士说:“五区在外边入党的不知道,在家的人还没有听说哪里有一个共产党员。”这次杨殿士肯定和坚决的接受了发展党员任务,坚持认真活动。记得他发展的第一个党员是杨鸿祥,以后接着通过他们二人认真研究、分工活动,继续发展了几个党员,成立了户村集第一个党支部,并计划向南街和西街发展。

  后鲍庄的郭润田同志,我们二人三八年冬一齐脱离“三旅”,走在路上谈了在五区建立党组织问题,他很热情饱满。经过去找他见面,明确是党员,研究了发展问题(我记得是这次明确介绍入党,不是在政治部时,关系密切也可能谈过)。通过郭润田同志积极抓紧活动发展了几个党员,紧接户村,建立了鲍庄第二个支部。党员中印象比较深刻的,名字记得有周鸿业和吕午寅(前鲍庄)并计划向附近辛庄、大龙两村发展。

  一次,我问杨殿士“仝树森回来没有?”答:“听说有信快要回来了。”我去小湖打听,一次得知有信要回家,二次去时全已回来在家见了面。他是从山东某部回来的,预料到他不会走了。仝树森的作风表现谈话有序,经过深入交谈,介绍他明确入党了,并随讨论了发展意见。他提出的发展对象有仝科,我提了小村的郑训(在政治部宣传队待过,年龄小)作为了解发展目标。这以后仝树森同志的工作很积极,依靠他的活动建立小湖第三个党支部,同时小仝还主动向小湖东北陈道先和南北劝庄展开了活动。他通过与我商量同意发展了王捷三、张云兰入党,在他发展的党员中最积极坚决的,认为是后两位同志。如王捷三同志,年纪较大,身体有病,一次往我家开会,有三十里远,保证按时不误。最成问题的可能是仝科(主要是成份和对党是否忠诚),但仝树森相信仝科;同时我也强调了注意发展雇工(记得有他家和张云兰同志家的雇工)。

  (二)成立五区工委会的经过及分工等。

  经过我向南乐县和南清大地委(清丰县梁村)汇报(约有两次)提出要求,加强干部,记得郭超同志指示说:“发展工作要开足马力”,大概是这以后,很快由南乐县委派来魏焕洗同志,魏工作坚强,当时很快接上了几个村的支部关系。工作有了新发展。如户村支部对杨奇勋(杨殿士的侄儿)和东街的杨七(小名,因年龄不够)两个人的入党,以前我没有考虑好,经过焕洗同志的意见,吸收入党了(杨七不参加会议,站岗和通知喊人)。在焕洗同志来后,约一月多当中,根据通知有两次派党员去地委参加党员训练班学习,肯定有杨鸿祥。于小麦黄时(可能是五月)又由地委派来曹文远同志,小曹家在五区曹任村,也在政治部工作过是熟人,曹带来地委指示叫成立五区工委的意见,并指定曹任书记,我任组织,魏任宣传,成立了“五区工委”。随开会研究了工作计划和工作分工,曹负责小湖一带,魏负责户村和鲍庄一带,我负责山岳和接近山东、南乐边沿等村。明确了工委机构地点设曹任村(小曹家),在工委领导下,工作很快有了新的起色,曹在本村和邻村活动发展建立了曹任村党支部和建立了陈道先支部,我住五区东南边沿魏村和堤上(邻山东),接转了原由南乐三区发展的几个党员的关系。建立了基层组织以及接上了山岳的关系。说明有以下两点情况。

  1、我跑山岳有两次闯进陈明绍的第三旅司令部,为找孙汉章同志,想了解从政治部回家的熟人,以便发展。我二人进行商谈,他说:“马鸿恩在家,住山岳后马拐。我去找了马,他胆小,表示不干。”另一次是三九年秋,当时汉章同志在五区中部沙河路(村外庙里)负责办训练班,据他说:“训练的对象是三旅的排级干部,是地委同意的。”我们谈了以后,下午我在庙外游逛,不料碰到陈明绍,随坐在放的木梁上谈话。他主动的对原政治部的科长,一个一个的摆出了他的看法,可能是为显示他的看法不错,他还对我说:“你看我够不够一个共产党员的条件?”我说:“这在你考虑认识。”就是这样,可见他对我很清楚,也说明我与汉章关系密切。

  2、正当在工作顺利进行中,仝树森变了。工委根据仝的表现和起到的积极作用,经研究叫仝树森参加工委负责交通。正在这时不料他不干了,推不动,耐心教育帮助,毫无转变之意。欲召开支部会帮助,他不理不动也开不成。工委开会研究和分析,认为小湖支部混入了富农分子(仝科)在操纵影响,和仝树森个人小知识分子脆弱又是地富家庭的原因,当时作了开除处理(可能简单了),工委明确下一步由曹文轩同志负责整顿小湖支部。

  (三)建立元城县抗日民主政府,五区工委结束。

  随着我讨逆大军南下,于一九四0年二月,冀南区党委派来由解蕴山同志(专员)带领的一套干部进行接管,我们帮助宣传和动员党员参加学习讨论,建立了元城县(五区旧称)抗日民主政府和党群等组织。从而结束了工委。曹留冀南,我和魏到南乐。在离开五区前给了我一个深刻印象的,是和解蕴山同志见了一面,他表现诚挚,热情又客气,他见我穿的棉大衣破旧了。对我说:“子敬同志,你的大衣不行了,给你换一换。”(一定是先布置了)即有人拿一卷棉布和棉花给我放在桌上,我坚决谢绝未收。以后,听说解蕴山同志与敌人作战牺牲了和焕洗同志也被敌人残害牺牲了,均使我深感悲痛!

责任编辑:钟思宇 最后更新:2018-09-13 08:35:20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王镜波:元城县人民的战争勤务

下一篇:赵进英:只要为了抗战 干啥都愿意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