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鲜血染淞沪——抗战老兵回忆大上海保卫战
2016-05-26 15:20:18  来源:新华网 2005-08-08    点击:  复制链接

  抗日战争中,上海曾发生过两次著名战役:1932年1月的“1·28”抗战和1937年8月的“8·13”淞沪会战。

  “1·28”抗战,中国军队与日军在阵地战中相持月余,使日军死伤万余人,三易司令官。“8·13”淞沪抗战,鏖战3个月,日军投入兵力28万,出动军舰30余艘、飞机500余架、坦克300余辆;中国方面则动员了全国总兵力的三分之一、超过75万人参战。尽管中国军队的装备与侵华日军相比差距很大,但广大将士同仇敌忾,拼死护国,毙伤日军4万多人……

  记者在上海、重庆分别采访了曾参加上海保卫战的抗战老兵朱伯康、杨养正,听他们讲述当年那惊心动魄的战斗故事。

  “中国军队英勇抵抗,粉碎了侵略者的美梦”

  1932年“1·28”事变前,日军叫嚣:“上海一旦发生战事,4小时即可了事”。然而战争开始后,中国军队慷慨赴难、英勇抵抗,很快就粉碎了侵略者的美梦。

  在上海复旦大学,99岁的朱伯康向记者讲述他当年的经历:“我那时任国民党十九路军司令部参谋,有一次总部派华振中专送一份机密文件到苏州后方总部,命我一块去。当我们乘快艇驶到淀山湖时,遭遇土匪,我和华振中被抓了起来。后来,他们得知我们是十九路军的,就说,‘我们对于打日本鬼子的十九路军敬佩得很,我们不会伤害你们,现在还给你们文书、杂物,手枪也还给你们,你们走吧!’”

  “1·28”开战后,国人将目光齐聚上海,为将战斗的全局状况及时通报全国,拥有大学学历的朱伯康成了十九路军的“新闻发言人”。

  朱伯康说:“由于战事紧张,一般的记者就由我来接待,如《新闻报》《申报》《时事新报》《民国日报》的记者。我负责回答的是一般战况,较难的问题由高参华振中回答。只有少数记者能见到蒋光鼐或蔡廷锴将军。

  “有一次,时任京沪卫戍总司令的陈铭枢在上海寓所接见了一位法国记者,记者问:‘请问这次战争的意义是什么?中国方面有必胜的把握吗?’陈铭枢回答:‘日本侵略我们,我们就得反抗!意义明了:反侵略战!至于胜败,我们始终就没有想到这个问题’。前方战士的英勇奋战,并没有消除当时最高当局的‘软骨病’。”

  在英、美、法、意等国调停下,中国政府派代表与日方谈判,并于5月5日签订了妥协退让的《淞沪停战协定》,使十九路军和第五军的将士战而无功。一生执教复旦大学的朱伯康对这段屈辱史至今还耿耿于怀:“当年‘1·28’抗战中,由于各种原因,上海各报及其他中外报刊所载消息和评论不一致。蒋光鼐和蔡廷锴两将军想到为历史留下真实史料,命令高参华振中与我一起写一部十九路军‘1·28’淞沪抗日血战史。”

  “最终,这本凝聚抗日将士鲜血的《十九路军抗日血战史》于1932年冬天完成,成为日后研究十九路军和‘1·28’淞沪抗战的重要历史文献。”

  “中国军队前仆后继,以血肉之躯英勇阻击日军”

  1937年“8·13”淞沪会战,装备简陋的中国军队前仆后继,以血肉之躯英勇阻击日军的疯狂进攻,其中八百壮士固守四行更是中华民族顽强斗志的不屈象征。

  “淞沪会战开始时,只有23岁的我在88师524团1营1连任少尉排长。”现居住在重庆市南岸区的抗日老兵杨养正回忆说。“1937年10月26日,根据上峰的命令,我们524团1营转移到四行仓库阻击日军,掩护其他部队撤退。日军火力很猛,我们的一连长和三连长都牺牲了。”

  “当时,有些记者在英国的租界里面,亲眼目睹了我们和日军的这次战斗。他们问我们团长,你们有多少人在那里坚守?谢晋元团长为了麻痹敌人,当即大声回答:‘八百!’实际上,我们并没有800人。我们总共加起来也就400多人。”

  “八百壮士以弹丸之地、血肉之躯,激战四昼夜,抗击日军数万人,以伤亡40余人的代价,毙敌200余人。谢晋元的一句:‘我是一名军人,身可死但枪不可离,没有命令虽死不退!’尽显中国军人风采。”杨养正说:“有一次,我在3楼观察敌情,发现敌人正在马路对面挖工事,这时谢团长来了,我立即向他报告了这个情况。谢晋元拿起望远镜,看了看,骂了句:‘让你们狗日的挖!’,他从轻机枪手面前一把夺过机枪,对着挖工事的鬼子们就是一梭子,七八个鬼子当即被打倒在地,其他鬼子嚎叫着抱着脑袋躲藏了起来。”

  “10月30日,日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击,我们一次次打退了敌人进攻,双方相持不下,但是,我们孤军作战,弹药所剩无几,很难继续坚守。这时我师接到南京大本营的命令:四行仓库的坚守行动已达预定目标,命令壮士们立即撤离,进入英国租界。由于进入租界需要突破敌人的封锁,穿过马路。所以谢晋元团长决定让我们排作为后卫掩护部队撤入英租界。当部队大多撤进英租界时,一颗炮弹突然打到了离我不远的地方,爆炸后溅起的弹片打到了我的左眼上,我当时就不省人事了。”“当我醒来时就知道自己的左眼已经瞎了。”老人指着自己深陷的眼窝对记者说,“在租界里英军把我们的枪械全部缴了,从此我们开始了长达4年的‘孤岛’生活。”

责任编辑:何青龙 最后更新:2016-05-26 15:22:2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老兵忆抗战:战斗都结束了 2名日军仍在装死

下一篇:抗战老兵自述:十七岁学机械 为飞虎队修战机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