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士海一有时间便擦拭老照片,因为这里有他峥嵘岁月的记忆。
7枚奖章和纪念章见证了季士海的屡屡战功。
他参军入伍后,屡立战功;他年岁已高,军魂犹在;他平凡为民,心系国家……他就是奈曼旗大沁他拉镇光明村的抗战老兵季士海。
舍家为国 怀揣一腔热血入伍
季士海1928年出生于江苏省盐城县,问起当年为何参军,92岁高龄的他依然记忆犹新。
1944年以后,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战场节节溃败,国共两党奋力反击,日军在苏北战区受到重创之后,抽调兵力南下,集中第65师团3个大队,在军事、经济上对苏北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封锁和掠夺。日军在村里烧杀掳掠,无恶不作,日夜下乡抓民夫,送到东北下煤矿、修路、修工事。那时的季士海只有18岁,看到全村人昼夜躲藏,有地不能种、有家不能回,拥有一腔报国热血的季士海主动参军。因参军地点离家有100多里路,所以没来得及告诉家人,他便毅然跟随黄克诚的新四军第3师奔赴战场。
转移战场 保家卫国初心不变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为建设战略根据地,季士海所在的第3师独立团作为主力部队进军东北。1947年,季士海的部队迎来一场大战,所在的390团奉命攻打四平,作为解放四平第三次战役的攻坚战,此次战役对1948年3月四平解放至关重要。
“当时我是通讯员,主要负责送信,每次送信时,头顶上的飞机轰隆隆地飞来飞去,路上都是牺牲的战友!”季士海回忆道。
季士海每天往返于各个连队,送达文件书信,为其他连队引路带道。一次,季士海的连长负伤了,他便和指导员一起带领连队在夜里进入城中,那天下着暴雨,全连冒着雨顺着河道蹚水进城,与国民党进行了激烈战斗。
1953年春天,季士海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步兵学院进修学习,毕业后先后任排长、副连长,并跟随部队进军朝鲜。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不识字的季士海让战友代写了参军以来的第一封家信,可对于家信内容老人已记不清了。参军以来,季士海先后获得7枚奖章和纪念章。
复员回乡 培育弘扬优良家风
1962年,季士海复员。当时组织上为他在老家江苏盐城安排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但那时他已在奈曼旗安了家,为了方便照顾岳父岳母和妻儿,季士海选择留在大沁他拉镇光明村。复员后的季士海,虽有战功在身,却没有躺在“功劳簿”上,有着72年党龄的他一直兢兢业业、无怨无悔地为国家富强默默奉献着。先后在村里任民兵连长、林业管护员。
老人的大儿子季步林今年也已64岁,他是听着父亲的故事长大的。他说,记得早些年家里困难的时候,想找组织帮帮忙,可父亲总说困难谁家没有,挺挺就过去了,绝不能给组织添麻烦。
“就是这样,父亲一直保持着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18年的军旅生涯塑造了他的军人品格,至今仍保持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季步林介绍地说。
“当年打仗时的艰苦情景,我还记得特别清楚。想起70多年前抗战胜利时战友们的欢呼,再看今天三军将士从天安门前列队走过,看着祖国取得的巨大成就,让我热血沸腾。”老人激动地说。
虽已白发苍苍,但他仍为弘扬革命传统而努力。他不辞辛劳,不计较个人得失,不追求个人名利,一心为党为人民做力所能及的事,为后人树起了一面坚守和奉献的旗帜。(通讯员 王阳)
责任编辑:宋吟霜 最后更新:2020-09-28 09:58:3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