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活跃在微山湖的水上游击队,右二为孙新民
孙新民(右二)、张芳(左一)与女儿、儿子、警卫员、保育员合影
98岁老兵忆抗战
【老兵经历】
近日,北京晨报记者前往西城区百万庄一个老小区,见到已是98岁高龄的抗战老兵孙新民。二十多平方米的小书房里,墙上挂着当年的黑白照片,还有友人为陈新庄战役写的书法作品,各处堆满了老人写的书稿和收集的资料,好像一个小型历史博物馆,记载着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提起往事,老先生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陈新庄九死一生突围
孙新民在16岁时就加入了共产党领导的读书会,至今他还记得当初读过哪些书,“有一本《冲出云雾的月亮》,还有《少年漂泊者》和《战鼓》,我记得还有一个书店,专卖进步书籍”。在读书会上,孙新民接触了共产主义理论,回到村里还积极向民众宣传革命,此后更坚定地投身革命。
江苏丰县陈新庄,一个不知名的小村庄,在孙新民的生命中却是一个重要地标,用他的话说,“经历了我一生中最惨烈的一次战斗,生死只在一线间”。1941年1月,孙新民任八路军115师教导4旅11团3营教导员,该营800人左右,一次奔袭丰县欢口镇、拔除敌据点的任务却在准备发起进攻时,形势突变,遭到敌人包围。营长王吉善和孙新民商量后决定抽调一个排的兵力掩护大部队突围。
掩护分队在陈新庄一个农家大院与敌人展开战斗,敌军上千人,小分队仅有46人,只能以一敌百。当副教导员带领两名战士消灭一个炮兵点后,一枚炮弹飞来,“轰隆”一声巨响,三人牺牲。孙新民说,当他跑去现场,只看到树上挂着一片片军服碎片,当时天空中正下着蒙蒙细雨,“拿手一摸脸,都是血,下的是血雨啊!”悲愤和怒火充斥着孙新民的内心,不过想到自己是一名战场指挥员,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指导战士们和敌人打起游击战,减少了伤亡。
战斗几乎持续了一整天,战士们杀敌无数,还炸毁了敌人的坦克和运兵车,而己方也是损失惨重,到了傍晚只剩下8个人,孙新民的右腿被炸伤,血流不止,额头也挂了彩。孙新民说,在那种环境下,生死都置之度外,受点伤算什么呢?而后敌人投放毒气弹,有战士产生轻生的念头,所幸孙新民冷静地击毙一名放毒气的日军士兵。夜幕降临时,作为唯一一名营级干部,他瞅准机会、带领剩下的7名战士成功突围。脱离危险的那一刻,孙新民才松了口气,“感觉身上一下子轻松下来,负伤的腿再也不听使唤,剧痛钻心”。
深入“虎穴”会晤伪军敌酋
在开展争取和瓦解敌伪军的战斗中,孙新民作为微山湖抗战游击队的政委,受命去争取当地最大的伪军尹洪兴部。尹洪兴负责夏镇及湖东地区的防务,把他争取过来,就是打开了这条交通要道的大门。
孙新民了解到,尹洪兴与一位叫张修业的师傅交情很深,而张修业的儿子与队里战友刘志田是拜把子兄弟。通过这一层关系,尹洪兴同意与孙新民晤谈,地点定在一家药店。不过战友们对孙新民的安全有些顾虑,“他们担心尹洪兴设陷阱把我扣住,送给日本人邀功。我想他既然答应,就证明他还是不想一条汉奸路走到黑,不能错过争取他的机会。”孙新民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啊,就算牺牲也值得。”
到了约定见面的当晚,药店门半掩,药店老板的妻子抱着孩子坐在门槛上。孙新民兴奋地发现她头上插着一朵鲜艳的红花,这是暗号,说明一切顺利。“我跟尹洪兴讲了国际国内的抗战形势,介绍了敌后抗战所取得的胜利,给他指出今后的出路只有弃暗投明,投奔八路军。他也是中国人嘛,也不是心甘情愿做汉奸的。”不过对方听后沉默许久,说要斟酌斟酌,等军饷下来后再做打算。“我知道这是一个托词,他想观察一下时局变化。我就说可以等待,但他也得拿出些实际行动来表示诚意。”孙新民提出让尹洪兴先撤掉南庄附近的几个据点。
独闯“虎穴”获得成功,尹洪兴撤掉了交通线上的几个据点,使微山湖成为连接湖西、鲁南山区、华中、陕北的中转站。“你们像一把尖刀插在敌人心脏,用你们的勇敢和智慧,在星罗棋布的据点中,趟出一条通往延安的坦途。”孙新民和微山湖大队的战友们屡屡得到上级首长们的表扬与赞誉。
【历史回放】
陈新庄战役
成功阻击日寇
“皖南事变”后,敌伪顽加紧勾结,国民党沛县县长兼保安旅旅长冯子固、国民党江苏省丰县常备大军总队长黄体润与日寇勾结,集中数千兵力,进攻十字河,企图控制这一地区,卡断鲁南与湖西地区的联系。孙新民所在的湖西军决定反击顽军的进攻。
1941年腊月21日,八路军115师教导4旅11团3营到达丰县欢口镇,试图拔除敌人据点。正要发动攻击时,却意外遭遇日军的大部队袭击,随时有被包围全军覆没的危险。部队转移时,前哨部队又遇到一股顽匪,无法顺利通过。3营的800多战士都被压在壕沟里。见前有堵截,后有追兵,营长王吉善决定抽出一个排的兵力,再加上营部的部分成员,抢占壕沟南的陈新庄,担任阻击掩护,由副营长李清顺负责带大部队转移。这场战斗,以38名战士牺牲、8名战士成功突围的代价,击毁日军坦克一辆、汽车三辆、杀伤日寇100多人,阻击日寇整整一天,掩护了大部队的安全撤退和转移。
【第70次敬礼】
用回忆录
缅怀逝去的战友
1946年,孙新民遇到了同为八路军的张芳,两人共结连理,育有两女一儿。孙新民的儿子孙大海告诉北京晨报记者,小时候只知道父亲是一名八路军,曾因战负伤,二等乙级残废,虽不知道在战争年代父亲经历过什么,但心中已经为此感到光荣。直到父亲离休后开始撰写回忆录,他才了解到父亲那些年九死一生的经历。
据孙大海介绍,父亲撰写回忆录时经常忙到半夜,用了将近十年的时间,终于达成所愿。“这本书的面世,可以说是我对逝去战友和革命烈士的一个交代,也是对广大老同志的一个交代,同时也是对党、国家、社会、家庭的一个交代,了却了我多年的愿望。”老人在回忆录后记中写下这样的话。
“觉得我父亲这辈子挺不容易,陈新庄战斗,46个人对抗上千敌人,几个经历过长征的老红军都牺牲了,而且特别壮烈,他给我讲这段时我挺受感动的。他们这一代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有坚定的信念,不屈服,真的让人敬佩,很值得我们学习。”老人的女儿孙海英这样评价父亲,“我父亲非常严格要求自己,做事特别认真,他还是老共产党员,对党忠诚,从来没向组织要求过什么,生活很朴素,这都对我有很大影响。”孙大海和孙海英都曾参加铁道兵,孙大海投身北京地铁一号线的建设,孙海英加入卫生队。“我们俩当初这么做,多少都是受到父亲的影响。”孙海英说。
2004年7月16日,孙新民回到阔别60余年的战地微山湖区,参加“微山湖抗日游击大队纪念碑”揭碑仪式大会,2006年5月19日,孙新民重返陈新庄,参加“陈新庄抗日烈士纪念碑”落成仪式大会。而这些,都是这么多年来孙新民怀着对牺牲战友的崇高敬意,积极帮助、支持江苏丰县、山东微山县修建的。孙大海说,父亲为了这两处纪念碑,打了多少电话写了多少信,真的难以统计,如今每逢纪念日,父亲都会打电话给那边的同志,请他们代自己献上一束花。
第70次敬礼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历史太过久远,故事渐被遗忘。但是这样一个敬礼,一个耄耋老兵的敬礼,足以把时光拽回70年前。
70年前打赢的那场战争不仅空前残酷,更将中华民族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解脱出来。这些老兵没打算做英雄,举枪,只求不做亡国奴。他们是军中小卒,土里尘埃,恰是这“尘埃”铸就的血肉长城,用八年血战,为华夏守住了尊严,让正义笑到了最后。
时光荏苒70年,老兵的敬礼从不曾褪色。你是否能从这敬礼中,看到被历史裹挟的命运,被国仇家恨侵染的沧桑,以及对平静生活的渴望。这一刻,请允许我们用文字和镜头向老兵敬礼,只为今天脚下这安详的土地,只为你我手中这平淡的幸福。
【老兵简历】
孙新民,1917年出生,山东省肥城市人。1933年在家乡参加共产党领导的读书会投身革命,1938年5月入党。
抗战爆发后,参加泰西人民抗日武装起义,曾任八路军鲁西支队2营教导员,115师教导4旅11团3营教导员,微山湖抗日游击大队政委等职,亲历了血战陈新庄、建立微山湖抗日游击大队,坚持湖区游击战争,打破敌伪封锁、建立“湖上秘密交通线”,护送中央领导同志安全往返延安和抗日根据地等艰苦卓绝的斗争,被授予“模范教导员”荣誉称号。
退伍后曾任国家计量总局情报研究所党委书记,1983年离休。整理往事,著《征程纪事》一书。
【记者手记】
“只要我还能记得,就一直讲”
与孙新民老人约定在下午见面,中午时他打电话过来再次确认时间,并表示一定会在家里等,当时就被老人的认真劲儿感动了。这位亲自到门口迎接我们的老人,精神矍铄,耳不背眼不花,回忆起往事一点也不含糊,完全看不出已近百岁。
一整个下午,老人讲述了自己加入读书会、参加泰西抗日武装起义、夜袭肥城伪维持会、遭遇日军大扫荡身负重伤等经历,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是娓娓道来,却让人忍不住为这位年近百岁的老人鼓掌。“我把手枪子弹上膛,手榴弹准备好,做好同归于尽的准备,死也得带走几个敌人。”老人回忆到这里很是平静,仿佛那是别人的事情,却让旁人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不禁问自己,换作是你,可有勇气这样?
终归是近百岁的老人,不忍一直打搅,但老人却不愿停歇,“只要我还能记得,就一直讲”。老人的儿子孙大海回忆,在父亲说出自己的经历以前,并不记得有过什么纪念活动,但记者分明感受到,老人将往事埋藏在心中,无时不在纪念。临走,老人将自己写的《征程纪事》赠送给我们,并颤巍巍地写下名字和日期,无比郑重。回来后研读,不禁再次感慨,正是像孙老这样的战士在那个年代出生入死,才换来我们现在平静的生活啊。
责任编辑:袁政 最后更新:2019-06-17 15:02:43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血雨中突围 虎穴里拔牙
下一篇:抗战老兵蒋长龙的故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