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辉生于1924年11月,祖籍浙江宁波,在上海长大。1940年考入上海华华中学二校(建承中学前身),并参加了抗日爱国学生运动。十八岁那年春季,他毅然弃学从军,离开上海前往苏中根据地,投入如火如荼的抗日反“清乡”斗争。
1943年3月中旬,海启县委书记兼东南警卫团政委洪泽找到颜辉说:“县委要你去参加创办《东南报》,你字写得很好,可以刻写蜡纸,文章也写得不错,可以兼当记者、编辑嘛。”颜辉毫不犹豫地说:“那我就学着干吧。”
苏中行政区的南通、扬州专区,与日军侵占的上海、南京隔江相望,威胁着长江下游日军军需的主要补给线和掠夺物资出海的通道。日伪企图先从这一带实行“清乡”,得手后再扩展到整个苏中地区。苏中区党委书记粟裕和苏中四(南通)地委书记吉洛(姬鹏飞),预见到局势的严重性,全面紧急动员反“清乡”,粉碎敌人阴谋。当时海门、启东和南通东部合并为海启县,也叫东南地区,是日伪“清乡”的重点。县委决定:报社秘密设在“清乡”圈的中心地段,在敌人的眼皮底下进行活动,将锋利的尖刀直插敌人的心脏!其威力和影响不言而喻,其艰巨和危险可想而知。
《东南报》仅有六人,为确保安全,报社设在秘密党员尹祖陶(现启东市天汾镇)家里。尹家离敌人据点只有三里远。是单家独宅,地形也好,向北转移余地较大。
半个月后,敌伪对苏中四分区的“清乡”开始了。15000名日伪军大举出动,分成数路,步兵、自行车队和汽艇一齐上,实行反复的“梳篦”、“拉网”,企图将海启的抗日武装和领导机关一网打尽。报社的同志把油印机、钢板、蜡纸、白报纸等物品,藏到尹家宅后的竹园地洞里,有的还藏到可靠群众家的空棺材里。尹祖陶和报社的同志约定:在他家桥头开设的豆腐店里,一旦发现敌情就把豆腐标放下来;情况紧急时就把做豆腐的白笼布扯起来;如果情况危急,就把小鞭炮放在供奉财神的香台上燃放。尹祖陶的老母亲白天在门口纺纱,时刻注意豆腐标和白笼布。他的妻子和儿女下田种庄稼、割羊草,以各种不同形式放哨。敌伪军逼近时,报社同志就和群众一起转移。夜晚,他们向干部群众进行采访,然后赶到尹家写稿、编稿、刻写、印刷。全套工序必须赶在拂晓前完成,并将废纸和油墨痕迹彻底清除干净。如果没有情况,钻进芦苇丛睡一会;趁白天敌人“拉网”的空隙,匆忙扒几口饭充饥;听到枪声一响,便一跃而起,与敌人周旋。秘密交通员也经常冒着生命危险,捎来各区、乡及部队的稿件,并将报纸带走。
有天清晨,大家正忙着分发报纸,尹家女儿小芳忽然惊叫:“快,豆腐标放下来了!”尹家两个儿子帮着将所有工具和印好的报纸转移到竹园地洞里。桌子上还摊着5万多字的稿件,来不及收拾了,只好塞进灶门付之一炬。大家匆匆向北转移,脱离了危险区。
原来这次敌人化装偷袭,来到豆腐店。那位耳朵半聋的伙计十分机灵,看到几个便衣,情知不妙,猛地放下豆腐标。敌人起了疑心,严厉拷问,这位爱国的伙计坚持不说,遭了一顿毒打,直到纸烟店老伯伯出面做证才放手。报社的同志赢得了撤退的时间,痛惜的是那位伙计因遭毒打,内伤严重,不久去世了。
有次印报缺纸,尹祖陶起早买回一大卷白纸,返回时碰上两名伪警察,端着刺刀盘问他为何买这么多纸?尹祖陶灵机一动,陪着笑说:“父亲过世一周年,做冥衣用。”伪警察觉得大清早遇到这种倒霉事不吉利,转身就走。
还有一次报社转移,不料颜辉患了恶性疟疾,浑身打摆,不能走动,只得留在尹家。当时没有治疗疟疾的药,这病一时三刻好不了,敌人又经常出来“扫荡”,真令人愁肠百结!尹祖陶每天天蒙蒙亮就将颜辉背进东边的芦苇丛里躲藏,疟疾发作时发寒打颤,便送去被絮裹身。吃饭时分,尹家孩子佯装割羊草,把饭菜和开水送进芦苇丛。太阳下山了,再把颜辉背回家去。尹祖陶的妻子见颜辉瘦的不像样子,便悄悄杀了家里那只正在下蛋的母鸡,熬了汤给他补养,却不让自己的四个孩子喝一口!过了些时日,情况缓和了些,报社搬回了尹家,疟疾初愈的颜辉又拿起了铁笔刻印蜡纸。
就在这险恶、艰苦的环境里,就在这腥风血雨的岁月中,颜辉紧握手中铁笔,战斗在自己神圣的岗位上。每次出报,他只能借助一盏光线微弱的豆油灯,伏在破旧的饭桌上,一笔一划精心刻写。刻好蜡纸早已是子夜时分,经校对、修改,便投入油印。五六百份刊登着杀敌、锄奸、策反等胜利消息和揭露敌人残暴罪行的报纸,散发着油墨清香,迅速在军民间传阅,鼓舞了大家的斗志,坚定了抗战必胜的信心。颜辉在工作中得到锻炼,迅速成长,他还学会了题图、插花,使报纸益发精美。难怪偶尔看到这张报纸的伪军惊讶地说:“新四军印的东西这么好,一定是在外面印好了运来的!”
《东南报》8开2版,不定期出版了两年之久,直到抗战胜利,这份坚持在“清乡”圈内出版的报纸光荣地完成了历史使命。
1944年春,为了集中宣传海启县军民反“清乡”斗争的胜利经验,揭露日伪犯下的滔天罪行,《东南报》编辑出版了油印本《血腥的旗帜》。其中有5万余字的原稿在那次紧急转移中化为灰烬,虽补了一部分,但大部分已无法补全。
《东南报》和《血腥的旗帜》基本上都在残酷的战争年代里散失了。1958年,南通军分区参谋长彭友在整理旧藏时发现了油印本,才得以重印和流传。
1961年11月29日,颜辉出席南通地区党史工作者座谈会,时任南通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江行同志赠给他一份极其珍贵的礼物——《血腥的旗帜》油印本。江行同志的赠言中写道:
《血腥的旗帜》,是在抗日反“清乡”斗争时期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由马力同志编辑、颜辉同志刻写印刷出版的。解放以来,到处搜集,仅发现一本。这本是从马力同志家里找到的。马力同志于1946年秋病故, 此本是他的爱人保存下来的。《血腥的旗帜》转到我手,我已保存了两年多了,今颜辉同志从宁来此,特予转赠,以纪念他的辛勤劳动!
这里必须插上一段令人赞叹的佳话:当年报社驻在尹家,因党组织要求尹祖陶严格保密,他一家人守口如瓶,连东邻西舍都不知悉。直到1983年11月颜辉前往启东寻访当年的恩人,这个严守了四十年的秘密方才公开于世。
责任编辑:钟思宇 最后更新:2018-09-19 10:17:50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下一篇:洪涛:从日军舰死里逃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