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抗战老兵孙兆玉:三发子弹上战场
2016-06-29 14:43:38  来源:解放军报网 2015-08-06 作者:桑英豪 张旭 殷杰  点击:  复制链接


年轻时的孙兆玉

勋章证书见证老兵光荣的历史

老人回顾跟着党打鬼子的历史

  【老兵简介】

  孙兆玉,1926年5月出生,山东荣成人,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3月加入八路军胶东军区15团,成为一名八路军战士。革命生涯中,他历任战士、通讯员、排长、后勤科长和教员等职。参加过胶东半岛对日作战、四平保卫战、牡丹江保卫战等战役战斗。荣立3次大功、2次小功。现为信阳军分区干休所离休干部。

  盛夏酷暑,采访老兵孙兆玉前,恰逢电网线路检修,干休所停电。考虑到干休所政工科范科长曾反复交代“老兵年近九旬,采访时间不宜过长”,笔者欲改日采访,孙兆玉老人却热情邀约。

  初次见面,老兵精神矍铄、身体硬朗、脚步稳健,谈吐有条理,思维很清晰,给笔者留下很深的印象,尤其是他的军人气质,丝毫不减当年。挂在客厅墙上老人年轻时从军的潇洒帅气军装照,把我们带回到了战火纷飞的年代。

  1938年2月,侵华日军武装占领烟台,之后相继占领威海、青岛等重要沿海城市,整个胶东半岛沦陷于日寇的铁蹄之下,百姓在日军屠刀之下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那一年,孙兆玉12岁。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孙兆玉随即加入了当地儿童团。也正是从那时起,少年懵懂的他开始接触到了共产党。虽然孙兆玉所在的村子方圆10余华里都有日军驻扎,但村里的农会、妇女会等组织每天晚上都会秘密聆听地下共产党员的宣讲,孙兆玉的父亲就是宣讲者之一。

  通过聆听宣讲,孙兆玉对打鬼子充满了信心。1942年年初,鬼子再次进行“扫荡”,迫于生计的他独自离开家,来到威海一家裁缝店当学徒。三年的学徒生涯让孙兆玉吃尽了苦头,老板的压迫加上日军的统治让他更加坚定了跟党走、打鬼子的决心。

  1945年初,备受压迫的孙兆玉离开了裁缝店,回到了荣成老家。临走时,日占区的鬼子揪着他的耳朵,上来就是三个嘴巴,问他是不是去加入八路,瘦小的他强忍着泪水什么也没说……3月,19岁的孙兆玉正式加入了八路军胶东军区15团,成为了一名名副其实的八路军战士。刚入伍不久,他就赶上即墨战役。

  1945年7月初,胶东军区13、14、15、16团接到准备攻打即墨城的命令,孙兆玉所在的15团负责夺占被攻破的即墨城并掩护友军撤退。四个团近五千人做好战斗准备,刚刚入伍的他也领到了一支“汉阳造”和3发子弹。

  “刚入伍的新兵都是3发子弹,那些打过几次大规模战役的才能得到十几发子弹,我们的武器不但落后,还急缺。有的战士虽然手里有一把枪,但是连枪栓都没有,现在想想条件实在是太艰苦了。”说到这里,老兵有些动容。

  当时驻守即墨的日军有一个建制连,分别把守在城外的各个要道,城中心驻守一个班,负责守卫指挥部。此外,日军还招募了2000多名伪军,他们装备精良。

  7月13日晚,五发信号弹划过上空,战斗打响。四千余人分别从三个方向同时发起进攻,孙兆玉所在的连队作为第二梯队向即墨城的守备日军发起进攻。为了节约子弹,新兵孙兆玉跟着班长顶着枪林弹雨,一直冲进城内都没舍得开一枪。

  突然,一发子弹从耳边“嗖”的一声划过,幸好只是擦伤了他的右耳,孙兆玉出于本能闪到一户人家房门里隐蔽。这时,他发现鬼子就在门外他的左前方,于是拉开枪机装了一发子弹,由于手中的“汉阳造”过于老化,加之第一次打鬼子紧张,第一发子弹推了3次枪栓才勉强上膛,最终只是打伤了一个鬼子。“幸亏当时我在屋子的门后面,能够及时转移,要不我现在也不能坐在这儿了。”说到这里,老兵有些激动。

  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夜,四千余人的八路军与一个建制连的日军殊死搏斗,最终在次日天亮前攻下了即墨城。孙兆玉摸摸自己的口袋,战前发的子弹还剩一发。此时,上级敌情通报说日军的一个装甲旅正从青岛赶来增援。以我军当时的装备实力根本无法抵御,上级下达了撤退的命令。孙兆玉所在的连队负责清剿残余日军,并掩护友邻部队撤离,于最晚12时前撤出城外。

  天慢慢亮了起来,身边倒下的战友,再次点燃了孙兆玉心中积蓄已久的怒火。他把剩下的一颗子弹擦亮压进了枪膛,时刻准备消灭来犯之敌。

  此后,孙兆玉跟随部队辗转龙口、丹东、牡丹江,支援东北抗日联军,为解放东北立下汗马功劳。日军投降后,又参加四平保卫战……“也可能是我的命大,与我一同参军的同乡均战死沙场,没有一个活着回来的。战争的惨烈至今也不堪回首,我的命也算是从战场上捡回来的吧!”谈到这里,老兵一度哽咽。

  本打算半个小时完成的采访,最终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孙兆玉始终沉浸在当年奋勇杀敌的热血激情之中。老兵的一言一行,让我们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军人的一腔热血与忠诚。

责任编辑:何青龙 最后更新:2016-06-29 14:48:47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老兵故事:开在时光深处的牡丹花 ——记抗战英雄孙辛里

下一篇:没有武器俺们自己造 听抗战老兵史校民讲述用土地雷打击日伪军的故事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