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夜袭中公旗”之战  口述/牛锡俸
2017-12-12 10:28:08  来源:山东省情网 作者:山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  点击:  复制链接

  牛锡俸,男,1922年8月23日生,青岛城阳东果园村人。1939年,考入陕西省西安黄埔军校第七分校,从此开始了军旅生涯。历任国民党第八战区傅作义部新三十二师通信连中尉排长、骑兵第四军参谋处上尉参谋。先后参加对日伪作战数次,担任上尉参谋期间,参加了“夜袭中公旗”之战。该战大获全胜,作为战场督战参谋的牛锡俸功不可没。1945年,任新编十七师三团少校团副。抗战胜利后,牛锡俸一直在傅作义部任职,直到北平和平解放。新中国成立后,牛锡俸回到兰州,在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学习,1950年考入西北农学院水利系。1953年毕业后,牛锡俸被分配到咸阳西北工学院任教。“文化大革命”期间蒙冤受屈,1980年政府为其平反,平反后在宝鸡晁峪新乡大队任教。1988年被陕西省聘为中学高级教师。1985年退休。1993年以来居住青岛。

  抗日老兵牛锡俸(左一)接受采访

  牛锡俸从事教育工作所获得的荣誉证书

  2015年4月8日,我们采访了家住李沧区大崂路的抗日老兵牛锡俸,由于事前已打好招呼,牛老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们。

  投笔从戎入军校

  牛老回忆说:“我4岁随祖父来青岛,在青岛生活了近5年。9岁回到城阳东果园村上私塾,那时主要学《三字经》《千字文》《论语》《孟子》等,12岁入城阳第六小学,13岁到美国人承办的即墨信义中学(教会学校)上学,后来我随父亲(我国著名树木学家、林业教育家牛春山)来到陕西西安杨凌。”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前一个月,牛锡俸考入父亲任教的西北农业院附属中学。当时,日本侵占我国东北、华北大片领土,蒋介石对日采取妥协政策,集结重兵“围剿”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人民生活饥寒交迫。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百姓抗战热情十分高涨,学生们都学唱抗战歌,众多思想进步学生纷纷投笔从戎,参军抗战。

  1939年夏,牛锡俸在父亲的支持下考入西安城南黄埔军校第七分校(地址在王曲镇西樊村)。牛锡俸被安排在第十七期第九总队一大队一中队步兵科。在校期间,他先后学习了文化课和军事课等课程。

  从军报国战敌寇

  1941年夏,牛锡俸从黄埔军校第七分校毕业,到国民党第八战区傅作义部担任参谋,在参谋处情报科工作8个月,主要是搜集大青山以南、黄河以北、包头以西日伪的活动情报,每天给战区长官呈报一份敌我布防图、一份敌情分析报告。

  1942年春,牛锡俸任傅作义部新三十二师通信连中尉排长,主管部队通讯。其间,参加全师军官军事考核检阅,在全师同类军官考核中获得第一名。

  1943年春,新三十二师师长袁庆英提升为军长,牛锡俸跟随袁庆英到骑兵第四军任参谋处上尉参谋,实际上是军长的随从参谋,负责作战训练。其间,牛锡俸奉命带骑兵加强连到敌后活动25天,任务是接收内蒙古中公旗西官府(旗相当于专区的建制,府相当于县的建制)投降伪军300余人回防区。

  深夜突袭中公旗

  1943 年9 月,日军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在此背景下,傅作义部为配合国军大规模反攻,令骑兵第四军之骑三师、骑四师和一个步兵旅组成攻击集团全面推进, 发动了“夜袭中公旗”战役。

  中公旗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东北部,东与包头市相连,距呼和浩特市400 公里,其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牛老回忆,为打好此战役,第八战区司令长官高度重视,战前全面分析了敌我力量对比状况,当时负责守卫中公旗的敌军除李守信两个伪骑兵师外,还有日军的正规军,双方在兵力上可谓旗鼓相当,但日伪军的武器装备比国军强,如果正面强攻,势必造成国军的重大伤亡。为减少国军伤亡,战前会议研究制定了夜间突袭敌营的方案, 决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拿下中公旗。

  1943 年9 月13 日夜,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对国军突袭十分有利。当时,牛锡俸担任骑兵第四军军长袁庆英与参战骑兵集团之间的联络参谋(实际是督战)。由于牛锡俸战前多次深入敌后侦察,对敌营的兵力部署和地形等已了然于胸。牛老回忆说: “为隐蔽击敌,达到突然袭击的效果,战前我们把所有参战的战马用笼套将马嘴巴套上,避免战马嘶叫,用棉布将战马的四蹄包起来避免发出声响。参战官兵每人嘴里叼一根树枝或一段绳子,防止说话发出声音。”当夜,牛锡俸带领步兵旅的一个营首先攻入奴其镇,击毙特务机关长并生俘日寇10 人,全歼伪蒙一个中队200 余人。骑兵部队全歼伪蒙驻中公旗一骑兵旅,生俘30 余人。时任伪蒙古军第六师师长的蒙古族亲王被生擒,王爷以下的王公贵族数十人被俘。

  至此,狼山以北东西600 余里的沦陷国土得以收复。

  采访进入尾声,牛老感叹道:“《奇袭白虎团》将抗美援朝的战斗经历搬上了舞台, 是当年的样板戏。我曾多次观看。每次都会情不自禁地回想起自己亲身经历过的那场‘夜袭中公旗’之战。”

  (采访 撰稿:姜业德 崔 媛)

责任编辑:王广建 最后更新:2017-12-12 10:30:10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我在地下医院的日日夜夜 口述/王利华

下一篇:最后一颗手榴弹留给自己 口述/张玉孚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