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董花云:“不孝”的女儿 优秀的战士
2019-05-21 11:01:02  来源:通化日报  点击:  复制链接

  董花云1932年3月出生于山东海阳县,1947年参军,华东军区第十兵团手术队包扎队战士,参加过淮海战役,来东北救治抗美援朝伤员。1952年10月因病转业,1959年来东北,现居住在通化县果松镇铁东街。

  晚年时的董花云

  1947年5月,年仅16岁的董花云突然失踪了,她瞒着母亲偷偷来到海阳县城报名参军。从那时起,眼泪便与这位母亲结缘相伴。60多年后的今天,回忆此事,早已步入耄耋之年的董花云老人,还是泪水涟涟、愧疚不已!

  内战烽火正浓。一天,董花云找到母亲说要报名参军。“你竟胡扯,一个女孩子家,还想参军,你能干什么?念了几天书竟然不知道天高地厚了!”母亲态度强硬,表情严肃。董花云知道,母亲向来是说一不二的,她不敢和母亲争辩。

  但是,前线激烈的炮声深深地震撼着她的心,她再也无法安心地坐在教室里读书了。一天下午,学校里来了几个解放军动员大家报名参军。男同学拿枪上战场,女同学当护士,负责救治伤员。董花云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当兵热情,立刻报了名。在她的带领下,同班还有5名女同学也报名参军。

  平时一向态度温顺、遇事总愿征求母亲意见的董花云,不知怎么,这次竟没和家人打招呼,当天下午就离开了家乡!

  她们走进海阳县城后,立刻换上了部队服装,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人民解放军战士。她们学习换药、包扎等战场救护常识。20天后,她们匆忙地奔向炮火纷飞的战场!

  她的足迹留在了山东的土地上,留在了淮海战役的战场,朝鲜战争爆发后,她又来到了广袤的东北黑土地……

  董花云被分在包扎队,她的任务是为前线受伤的战士上药、包扎伤口。伤情严重的战士经过她们的简单处置后送到后方医院继续治疗。她们处在炮火纷飞的第一线,战士们走到哪儿,她们就跟到哪儿。

  在攻打高密时,由于前线伤员太多,担架队的人手不够用,包扎队的同志们就去抬担架。一次,她们被山脚下赶来的敌人包围了,她们就拿起武器和敌人作战。面对气势汹汹的敌人,不满16岁的董花云不免有些恐惧。她从牺牲的战友那里拾起武器,可是她根本不会使用,她向着敌人投手榴弹,可她扔的太近,根本炸不到敌人,于是,她只好在战壕里捡回那些散落的手榴弹,给男战士们用。她也给自己留了一枚手榴弹,她想:“一旦敌人攻上来了,我就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坚决不能成为俘虏……”

  我们的人民解放军战士不愧是最优秀、最勇敢的军人。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刻,他们的腿被打折了,依然不下战场,经过包扎队简单的处置后,照样向敌人投掷手榴弹。有个湖南籍的小战士,一只眼睛被敌人打中,鲜血直流!董花云拉他走下战场,可他坚决不答应,董花云含着热泪包扎了他受伤的眼睛,他咬着牙,用另一只眼睛瞄准敌人继续射击……

  董花云,一个不满16岁的女孩,只是一个初中生的年龄,可是在那个时候,她却是一位在硝烟中穿梭的医护战士。面对战火、面对鲜血,她逐渐变得淡定,她不再恐惧了!

  1949年4月中下旬,在长江北岸安徽地段的蒿草丛中,我人民解放军战士静静地卧在那里,等候着总攻的号角。

  在这长江沿线潜伏的士兵中,董花云和她的包扎队员也身在其中。董花云处在一个相对低洼的地方,这里十分潮湿,一脚踩下去,留下的脚窝中立刻会渗出一汪浊水。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她已经待了近一天的时间!

  午后,董花云感到饿了,她微侧着身子,开始咀嚼衣袋里的黄豆粒。这时候,草丛中持续传来“沙沙”的声响。董花云循声望去,她立刻被眼前的情景吓呆了:一条蛇,南方特有的一种黄白相间的蛇,正向着董花云的方向袭来!这家伙有擀面杖粗,一米多长,它正抬着头,吐着细长的舌头,疾速而来,所经之处,青草被它的身子立刻分为两侧,发出的声响令人毛骨悚然。

  望着眼前的一切,董花云想跑,又怕暴露目标,想喊,可嗓子眼儿发干又发不出声音,她浑身虚脱地呆在那里,恐惧地望着这家伙,不知所措!

  这条蛇不时地走走停停,最后,在距离董花云不足一米远的地方停住了,它的上半截身子高高直起足有一尺高,瞪着眼睛望着董花云。不知为什么,它又改变了方向,绕开董花云从她的身边爬过去……

  董花云却被眼前这一切吓呆了,豆大的汗珠从她的脸上滚落下来,心中仿佛揣着一只兔子,剧烈地跳动不止……

  从此,心脏病与她相伴了几十载。

  人民解放军的先头部队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顺利渡江后,董花云和包扎队的战友们也乘坐着小木船,由当地老百姓把他们送到江对岸,他们是第一批渡江的医疗队伍。

  长江南岸,景象惨不忍睹!尸体随处可见,战场上到处都是伤员,他们不时地发出痛苦的呻吟声。董花云和包扎队员们立刻给受伤的战士们上药、包扎。

  对那些肠子出来、腿被打折的重伤员,他们只能做简单必要的处置,然后把他们抬到安全地带,等待后面手术队的医生前来处理。

  抵挡无效、慌张撤退的国民党士兵,被我人民解放军打得落花流水,各自逃命,那些死伤者无人问津。本着人道主义的原则,我医护人员对这些国民党伤员也同样进行救治。一个国民党士兵的腿部被子弹穿透,流血不止,走路艰难。董花云发现后,急忙为他清洗、上药、包扎,这个国民党士兵深受感动,伤口还没有痊愈就加入了解放军队伍。

  在淮海战役中,伤员源源不断。可董花云她们的包扎队人数又很有限,因此,她们的工作非常繁忙。只要有伤员在,他们就无法休息,她们就得加班加点超负荷地工作。

  由于天气炎热,有的战士伤口发炎了,又缺少有效的药物治疗。为及时排除伤口内的毒素,董花云她们就俯下身子用口吸吮着溃烂在伤口里的脓水……

  有时,一些战士身体的隐私处受伤,她们也毫不犹豫地脱下伤病员的衣服进行检查、上药、包扎……

  她们还不满20岁,都是些还没有成家的大姑娘,可是为了伤员,她们什么也不顾忌了。在那个年代里,她们是需要勇气的。

  只要有枪声、炮声就会有流血,就会有伤员。枪炮声一刻不停,她们的工作就一刻不止。

  有时候,刚刚结束了眼前的工作,本以为可以安稳地休息了,可新的伤员又源源不断地送来。有时实在困倦了,她们就用凉水洗洗脸,以此来提起精神,继续工作。

  在淮海战役中,董花云一连20多天没睡过一个安稳觉!她这种废寝忘食的工作作风,得到伤员和战友们的广泛认可。为此,董花云荣立二等功一次。

  战争的硝烟、恶劣的环境,让这个不满20岁的女战士遍体鳞伤,疾病缠身,无奈之下,她只好告别军营。

  1959年,董花云来到通化县果松镇安家落户。

  从此,通化的土地上又多了一位巾帼英雄。

责任编辑:叶子 最后更新:2019-05-21 17:13:0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于沾林:埋地雷、炸碉堡的少年游击队员

下一篇:孙文秀:本色英雄无悔人生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