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入伍,第一次任务打死两个鬼子
李全旋出生在佛山三水,家中有七兄弟,此外还有一个大姐,他称这是“七星伴月”。家中只有李全旋参过军,打过仗。但是对于李全旋来说,参军也只能算是一个“意外”。当时李全旋生活在难民营中,正逢军队来抽调十五六岁的青少年入伍补充兵力,束发之年的李全旋就这样成为了军队的一份子。
李全旋还清楚地记得,自己在通讯兵团受训时,是第七战区司令部对他们进行训练,当时第七战区的司令是余汉谋。1937年8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民党军队进行整编,以粤军第153、第154师和编组成第63军,隶属第12集团军,张瑞贵任军长。由于头脑灵活,对通讯技术熟悉,李全旋便被派至63军成为了一名通讯侦察兵。
在烽火连天、狼烟四起的年代,李全旋大部分时间身处战线后方,影藏自己,但他需要冒着生命危险,去抢修线路以保持通讯的畅通,或者去掐断敌人的通讯扰乱对方作战。“在队伍里,我什么都听班长的,班长交代让我做什么,我就会去做,”有一天,他在班长的带队下去抢修线路,为了不让敌人利用现有线路偷听我方的军事机密,他们最终决定将线路剪断,在李全旋爬上电线杆剪断其中一条时,被警觉的敌人发现,两颗子弹就擦着他的耳边打过,打在电线杆上火花四溅。
李全旋不敢多停留,跑了一段路后,迅速滑下滚进草丛中,屏住了呼吸观察追赶过来的两名日本兵,并拿出了身上的短枪。随后追来的敌人发现了翻滚过后变塌的草丛,正当敌人沿路搜索时,李全旋的班长架起了机关枪想对敌人进行攻击,被李全旋拦下,他拿出短枪瞄准,大胆地等敌人步入离自己不足十米的范围内,才开枪射击;
两名敌人应声倒地。他们缴获了两匹马和一些枪支弹药。“亲手打死日本兵,心中是很欢喜的,连自己有没有功劳都不知道。”至今,李全旋都忘不了亲手杀死日本鬼子的喜悦感。对于一个不是站在冲锋第一线的通讯兵李全旋来说,虽然在记录纸上中只写了寥寥“送马回到军部”几字,但是这样的“战绩”像一枚荣誉的勋章,已经足够成为他自豪的回忆。
化妆来惠州侦查,从敌人眼前逃生
就在杀死两名敌人的几个月后,李全旋随侦察部队来到了惠州,五个人乔装打扮先混进人群中做侦查工作。他们没有穿上衣,肩膀上搭着一条白毛巾,一如当地的老百姓的摸样,穿着及膝的短裤,裤子里藏着随身携带的手枪和手榴弹。在随后的维修任务中,李全旋也再次和死神擦肩而过。
任务地点附近有日本人的一个哨所,在查看过情况以为安全的情形下,他们却误入了敌人的埋伏,敌人骑着摩托车追赶的时候射杀了几名弟兄,我方也边跑边反击,双方都有伤亡。在逃跑过程中,李全旋自知双腿跑不过摩托车,情急之下索性躺在地上拉过敌人的尸体掩盖在身上装死,听到敌人摩托声越来越近的时候,他的心紧张得都提到了嗓子眼,生怕被敌人发现;
所幸的是敌人并没有停下车仔细查看,继续开车追击。在几乎听不见摩托声之后,李全旋从地上爬起来,顾不上满脸满身的鲜血,纵身一跃跳进了水流湍急的河水中。同样躲在附近的两位同伴也和他一起,头顶着草游到河流对岸,上岸回到据点后,才知道一同去的十几名弟兄只剩下几个。
经历了这样的惊心动魄与生死离别,李全旋似乎一下子成长了许多,也对战争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在他的认知里,只剩下了坚定的御敌之心。“他们(指日本人)怎么对待我们,我们就怎么对待他们。我们如果不反击,就会挨打。”他说,在战乱的年代他的唯一的梦想就是,要把日本人赶走,让战争早点结束。
1938年秋,日军强行在广东澳头、淡水登陆西进,张瑞贵率63军在守备地迎敌,终因无兵增援,惨遭击溃。这是历史上63军的抗日“三次粤北会战”。广州沦陷后,十二集团军总司令余汉谋命各军转移粤北布防。63军在增城、从化外沿修筑工事,与敌对峙。
潜伏增城三四年,深山老林艰苦岁月
此后的三四年间,李全旋又来到了增城与石碣接壤的深山老林,在一个叫东潼指挥部做通讯工作。用李全旋的话来说,这是一个山旮旯的地方,连敌人都不会来。在这里,李全旋负责的工作是通讯转接员,偶尔还要对“不灵光”的机器进行修理,他自豪地说:“只要我有工具,就能一下子弄好,我有专门学过的。”由于人手不够,所以大部分时间只有他一个人看管着机器。
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得要守在机器旁,生怕没有帮忙接上电话误了大事,“连离开上个厕所的时间都没有”。平时还好,稍微要离开一下时只要报告班长,班长还能帮忙看个几分钟,但是有时候班长带队出去执行任务时,房间里就只剩下了李全旋自己一人,他只能寸步不离地守在旁边,随时将每一通电话转接。“我有过好几次内急都是在房间里解决,实在是走不开”,老人说得云淡风轻。
但是在这云淡风轻的背后,李全旋其实好几次走在了生命的悬崖边上,在工作期间,李全旋感到腹部绞痛,疼得他冷汗淋漓,但是碰巧班长带队不在,即使疼痛折腾得他几乎喘不过起来,他也只能扛着疼痛坚持在岗位上。后来当地老百姓按照土办法给他煮了一碗汤水,这才让他稍微舒服一些。老人如今回忆起这一件事,仍心存感激:“如果不是老百姓,我真的觉得自己那时候就快死了。”
在深山中,季节总是分明的。夏季特别炎热,老人形容太阳毒辣得简直能把人晒掉一层皮,“就拿附近竹壳当扇子扇风”;而冬季又寒冷得让人牙齿直打颤,没有鞋子穿的李全旋,拿来草垛裹住双脚避寒。在老人的记忆中,这三四年唯一苦中作乐的,就是一次和班长上山打点野味来改善伙食,“山猪是我们打不来的,只能打一些比较简单的野味烤着吃。”年近9旬的老人乐呵呵地说,似乎又回到了在山中的那段难忘的记忆。
战火纷飞家书抵万金
从入伍到抗日战争结束,这是李全旋的从军生涯。在抗战的岁月,李全旋从来没有和家里人联系过,他说把对家人的思念都默默地埋藏在心里。在他看来,写信回家只会让家人更加担心和不舍,“等打完仗再回家团聚。”而在兵荒马乱的年代中,有一封家书让李全旋无法释怀,一说起,他就老泪纵横。
李全旋的堂兄李全飞参加了1937年上海的四行仓库保卫战,这一场战役的结束也标志着淞沪会战的结束。在战前李全旋收到了堂兄寄来的一封信,随着信一起寄来的还有一张歌词纸,信中的内容老人记忆犹新。“堂兄叫我要好好读书,保家卫国。”而歌词纸里的那首歌,李全旋至今还能唱下来,“我有好好学会,到现在都还记得。”
“团结的精神,不屈不怕……杀完最后一支枪,流尽最后一滴血……”在记者面前,老人激动的用略带沙哑的声音唱起了这支纪念七七事变的歌曲,唱到一半还一度想起杳无音讯的堂兄,瞬间老泪纵横,泣不成声。他就是用这首歌让我记住七七事变,永远都不能忘却。”老人擦了擦眼泪,仍旧坚持着把这首歌全部唱完;
连歌曲中间的如口号般的哼哼嘿嘿都不愿放过,似乎在用这首歌表达对堂兄的思念,“在这封家书之后,堂兄就再也没有消息,连是死是活,我都不知道。”老人又哭了。抗战结束后,老人退役,安分老实地回家种起了三十亩田,从来没有要求过什么,七十年代越南战争爆发,李全旋让自己的儿子李坤辉报名参军。他的想法依然如开始一般简单,就是要保卫祖国。
当问及老人怎么舍得让自己的儿子去从军时,李全旋将身子挺得直直的,看着对面的儿子李坤辉,他一脸正色地说:“如果每个人都贪生怕死,那国家谁来保卫?我是老了打不动了,不然我也会再回去打仗。”说完这句话,老人最后颤巍巍地站起来,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责任编辑:钟思宇 最后更新:2020-03-05 10:37:2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日战场拼刺刀,伤疤犹在不言悔,解放军伤残转业军人陈强的从军口述故事
下一篇:抗战老兵陈振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