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历史
71年前赴缅抗日
刘明甫一别74年,这一别再回,父母兄弟已亡故——自1938年离开广州,他就无缘回故乡。
“我8岁读书,13岁小学毕业后就到广东残疾军人疗养院当小工。”
1938年,在广州沦陷于日军前10天,刘明甫随疗养院院长匆忙搭船到悦城龙母庙,寻觅院址安置残疾军人。在悦城期间,从广州逃难而至的难民日渐多起来,大家诉说着日军进入广州的种种暴行。
“闻者酸鼻痛心,我的父母、哥嫂、小弟都在广州不知情况怎么样,当时十分担心苦恼。正好碰上军校招生,我们有8个人参加考试,都被录取了。”
负责招生的人叫杨绍元,他在肇庆到梧州的西江沿岸召集考生,并送往位于湖南长沙的军校。可当队伍到达曲江时,才知道长沙城发生大火,军校无法设立。“当时,因为误传日军将进占长沙,主事人为实行‘焦土抗日’的政策,焚烧了长沙。”
军校没有了,巧的是国民党93师在曲江招考训练初级干部,刘明甫遂转入93师。训练3年后,刘明甫以所在中队第三名的优秀成绩在广西柳州毕业,之后编入师部奋勇队任见习官。从此,也开始了跟从93师征战的戎马生涯。
在刘明甫的记忆中,93师是于1941年开赴缅甸展开抗日作战。“当时5军和6军编成远征军,到缅甸抗日,93师隶属6军,我是278团1营2连准尉特务长。”
93师由贵州到云南,经过开远、石屏、思茅长途跋涉到车里、佛海、南峤而入缅甸。刘明甫所在连队驻守湄公河,与泰国军队隔河对峙1个多月,不过,并没有发生战事。
“后来,第5军在同古和日军战斗失利,6军就回防,93师驻扎佛海、南峤、西双版纳地区,平息阿卡族叛乱。抗日战争胜利后,93师奉派老挝接受日军投降,回国后驻防滇南开远、蒙自、个旧,直到云南和平解放。”
离家74年老兵艰难返家
2012年3月24日上午,刘明甫在儿孙以及深圳龙越慈善基金会志愿者的陪同下乘坐飞机从云南昆明抵达广州,在广州的侄子们到机场迎接老人,一群志愿者也在机场拉起横幅向这位中国远征军老兵致以最热烈的欢迎。
从缅甸猛更到中国昆明再到广州,老人舟车劳顿了一个星期,但游子回家的路却走了74年。刘明甫生于1919年,自1938年离开广州就再未回来过。对于故乡,他仍然记得的地名是番禺县神山乡沙田村,现在,这个地方是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五丰村沙田社。
当天中午时分,当老人在子侄的搀扶下拄着拐杖踏上沙田的街道时,鞭炮响起,狮子舞动,村人用岭南人最擅长的方式欢迎这位游子的归来,甚至有激动的村民掩口喜泣。
进村后的第一件事,刘明甫就跨进刘氏祠堂,跪下老迈的双膝,恭敬地为祖先敬上了一柱久违的香火。
“老人家以回乡探亲的名义回来,从3月15日到4月15日,只能呆30天。”刘明甫的侄女刘葵有说。
这30天其实来之不易。刘明甫的侄子刘广星表示,由于本地派出所已经没有刘明甫的档案,所以难以开出让老人办入境手续所需要的证明。为此,春节后就开始筹备的老人回家行程一度受到延滞。
所幸的事,志愿者们向多方寻求帮助后,终于还是使老人的证明得以办了下来。为此,刘明甫专门写了一段话向志愿者表达了感激之情,“蒙龙越基金会的志愿者帮我能够回家乡……此恩德我是永世难忘的。”
老兵两大愿望谁来实现
2012年3月27日,在抵穗休息了三天后,刘明甫老人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说出了他内心的两个愿望:“我希望能拿到补偿金”,“我希望死后的墓地能由政府帮我做”。
阔别家乡多年,老人依然能操一口流利的粤语,对往事的表述也依然逻辑清晰。据他介绍,他原属国民党第93师,最高任过司令部少校军需副主任,曾于1941年随部队出征缅甸抗击日军,抗战胜利后一直驻守云南。
1950年,他因部队溃散而流落缅甸,仓惶中丢失了一个装有他个人材料的公文箱。“公文箱里包括同学录、毕业证,以及国民党政府颁发的抗日战争胜利奖状、奖章以及何应钦签发的任职状。”
1997年,台湾《宏观报》刊登了一则“滞留泰北越南前国军可请领补偿”的消息,消息经由泰国的朋友带至缅甸告知老人后,老人填写了个人材料申领补偿,但由于所有证据丢失,一直无法领取补偿。
“当时我们有10个人一同联名申请,都没领到,如今其他人都去世了,就剩下我一个,补偿始终未拿到。”说到此处老人就开始激动,他说,“我参加抗日,流落在缅甸,我有任职令,为什么没有存底,台湾对我这么残忍,报了那么多次都说没案底。”
刘明甫更希望中国政府能够帮助了却身后之事,“我死后如果要和妻子葬在一起,大约需要人民币1万多元,我在缅甸生活困苦,希望政府能帮我圆这个心愿。”
在一份他于2011年向有关方面递交的申请材料上,记者看到他的诉陈几近悲切:“可怜我身处异国,受尽各种困难、苦楚。现年届93高龄,贫病交迫。恳请能得祖国赐发救济金,以救燃眉之急,以度余年,免致暴尸荒野蒙羞异国。我蒙救助,自当馨香敬祝执事诸公,公侯万代,富贵荣华。”
责任编辑:何青龙 最后更新:2016-04-23 15:45:51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