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在中新镇风光路的一家小楼内,见到了已是102岁高龄的郑国雄。老人慈眉善目、身体硬朗,拄着拐杖,步履结实,见记者过来,笑盈盈地迎入屋内,一下子便打开了话匣子。
马来西亚返乡毅然从戎抗战
据介绍,郑国雄1912年出生于中新镇福和郑新村,9岁时与弟弟一起随父母移居马来西亚,“弟弟英语好,睡觉的时候还在被子里教我。”在当地读完初中后,父亲将他送回广州读书,辗转多所中学。据郑国雄介绍,他读高中,当时每周有4小时军训,“老师说,学完后就可以上战场了。”毕业后,郑国雄没有按父亲的意愿回马来西亚,而是毅然选择从军。说起这段历史,老人仍然会习惯性咬紧牙关,表示从不后悔。
记者在郑国雄的黄埔军校同学会证件上看到,老人1937年9月进入黄埔军校四分校第14期,经过考试顺利进入工兵科,随后转移了好几个地方,原计划1939年10月毕业,但因抗战形势紧张,军校生提前毕业,被安排到了各个战场。郑国雄被安排到南岳游击队培训班一队,后被安排到54军,在军司令部任工兵排长。
郑国雄将自己当年身着戎装的照片小心地保留至今。透过照片,记者看到了一位板寸头、衣着整齐的英俊小伙,郑国雄还喜欢叼着一个烟斗,英姿威武。
粤北大战多次死里逃生
不过,提起当年的艰苦抗战,老人仍记忆犹新。据介绍,郑国雄参加过惨烈的粤北大战,真刀真枪的战场,毫不退缩。
据郑国雄回忆,有两次差点丧命,最惊心动魄的一次是在冲锋时,一颗子弹从肚皮擦过,划出了一道很深的痕。“还有一次受命剪除日本人的铁丝网,当时我带着十几个工兵,3人一组,潜入敌方前线,剪第一、二层时很顺利,剪到第三层时被探照灯发现了,日军的机枪马上扫过来,我就地连打了几个滚儿,机枪子弹就扫射在我周围,稍有迟疑就会被打中。”
郑国雄说,粤北大战整整打了7天7夜,战况惨烈,光是54军就牺牲了4000多人。“为了送他们一程,我为他们掩埋尸体。他们就那样一个一个地排着,没有棺材,但这对于当时的战士们来说,已是最好的葬礼。”说到这里,老人压低了声调。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郑国雄请假返回增城结婚。随后54军抽调人员扩充远征军,郑国雄回忆,“回来时部队分发了一大笔路费,再想出发路费已经涨了八倍,最终无法成行,随后加入了同乡黄国梁为军长的65军。”郑国雄说,之后他被任命为搜索营营长,驻扎花县,为部队解决粮食问题,有次奉命深入敌占区还抓获一名日军。
收入不高却尽力帮扶乡邻
新中国成立后,郑国雄定居老家福和郑新村,多次为当地政府筹款募粮。改革开放后,已年过六旬的郑国雄去香港与身在汇丰银行工作的弟弟团聚。“父亲当时为私人打工,收入并不高,但只要是村民有事相求,他都会尽力帮助。每次回家,他还会给来探望的乡亲每人派发百元左右利市,尽微薄之力。”
郑自治说,父亲在当地声望很好,2011年他的百岁生日寿宴,原计划内亲摆几桌庆贺,没想到闻讯而来自发为他祝寿的有400多人。
每天定时三餐
能爬三层楼梯
“父亲清心寡欲,对人和蔼可亲,他常教导我们待人宽容是长寿最大的秘诀。”郑国雄儿子郑自治说,如今老人每天定时三顿,早上一杯牛奶、二个鸡蛋,还有一杯麦片,中午、晚上都是吃些青菜、豆腐、鱼肉等易嚼易消化的食物。
郑自治说,别看老人家年岁已高,但身体硬朗,他住三楼,一根拐杖可以自己爬上爬下,“我原先开了10多年餐馆,后来儿子说让我专心照顾爷爷。”郑自治说,老人家爱好很简单,每天会看电视看新闻,十分关心时政,“最开心的是有人来听他讲自己以前的老故事,你不打断,父亲说三天三夜都不会停下来。”
责任编辑:何青龙 最后更新:2016-11-19 15:52:1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1372388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