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想到,过了这么多年,还能活着看到战友。”11日上午,陈海才在成都巴蜀抗战研究会志愿者的帮助下,来到成都,与另一名健在的47军老兵郑维邦见了面。回忆起当年热血抗战的往事,两位老战士无尽感慨。
战友相见
数不完的老伤痕
经历战场的血雨考验,经历时光的无情流逝,两名川军战士自己都不敢相信,在有生之年能够重新坐在一起。
11日,在成都新都,97岁的陈海才、96岁的郑维邦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当年的年轻战士如今早已满面沧桑,头发花白。他们于1937年出川,驻守山西东阳关对抗日寇入侵。
尽管天公不作美,天还淅淅沥沥的下着阴雨,但仍然难掩两位老兵的热情与激动。一见面,两位老人便紧紧地拉住了对方布满皱褶的手,像久违的亲人很自然地就拉起了“家常”。
“在山西我不小心踩到地雷,右脚4个脚趾被炸断了。”郑维邦脱下鞋子,指着脚趾说。“我的伤口也不少,你看,在运城我的大腿根部被炸了个洞,下巴现在都有疤。”陈海才笑着说,当兵受点伤不算什么,“疤痕就是我们的勋章!”
共话当年
一个班就剩几人
同样步行赶到陕西、同样坐火车进入山西奔赴黎城县东阳关一线,两位老人越说越激动。
陈海才1916年出生在仪陇,1934年便当兵入伍。由于当时生活拮据,他在生活比较丰裕的地主家找了一份活儿干,每天帮地主背养孩子。后来听说在招兵,几经辗转,他来到了成都,加入了李家钰的部队。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不久,李家钰领着部队参加抗日,与军队随行的就有陈海才,当时他的年龄只有21岁。
“当时班里一共有15人,死守东阳关三天,就剩下包括我在内不到3人。”陈海才说。
陈海才的部队是为了去解救太原,后来他们被安排驻扎在了东阳关。在东阳关,他们便与日本军队发生了正面交战。原本想借助东阳关“V”字形的地理位置优势,但没有想到日军部队是直接从日本调动过来的精锐。无论从武器装备,还是后勤补给都比川军有优势。“我们本来是打得赢他们的,但他们武器太好了。”陈海才说,日军的一个炮弹下来,整个山头的草都被烧光了,士兵的衣服裤子也都被烧烂了。最后,一个班15人,打完东阳关战役就剩下了两三人。
责任编辑:刘文庆 最后更新:2015-05-27 15:17:11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88岁远征军老兵口述:巨蟒吃哨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