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川军老兵李长维穿草鞋行军千里 扛步枪身经百战
2016-05-31 10:23:53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05年05月13日 记者 陶建杰  点击:  复制链接


 
  老兵档案 李长维

  1920年 出生在重庆梁平县虎城镇。

  1937年9月 加入川军赴山西参加忻口战役。

  1938年3月 参加台儿庄战役,后升副排长。

  1938年—1940年,转战各地,先后参加武汉会战、随枣会战等。

  1942年3月 编入新38师,在孙立人的率领下入缅作战,任上尉指挥参谋。

  1945年8月 日军投降。李长维随部队到东北参加内战。

  1948年10月 参加50军起义。随后,被资遣回家务农。

  土改中,作为伪军官,开始了长达30年的监外执行生涯,1984年平反,现独居重庆市梁平县双桂堂,每月享受政府补贴450元。

  南京保卫战前集结的川军,当时川军中还有打油纸伞者。

  重庆市梁平县城西南13公里的金带镇,翠竹掩映中,有一座西南地区著名的寺庙——双桂堂。每天清晨,悠扬的钟声伴随着念经声便会从寺庙里传出。在双桂堂最后面的那幢灰色老房子里,一位老人会在这个时候起床,然后沿着双桂堂的小径静静地走上几圈。

  他叫李长维,1920年出生在梁平县最偏远的虎城镇,在双桂堂一带,提起李长维的名字,很多人并不知道,但只要问起“打过日本人的李团长”,很多人都会用重庆话讲“晓得、晓得”。

  得罪乡长被抓壮丁

  那时大家都认为,上前线打仗肯定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我家很穷,仅上了三年私塾后,就辍学跟父母劳动了。父母教导我做人上要为国,下要为民。”李长维出生在梁平乡下的一个佃农家庭,从小就喜欢助人,15岁的时候,被选为保长,人称“小保长”。

  1937年李长维17岁。当时的政府号召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全面支援抗战,但是他所在乡的乡长却和军队营长勾结营私舞弊,修公路、修飞机场的是穷人,交苛捐杂税的是穷人,当兵上前线,征的也是穷人。

  “乡长和营长是亲家,乡亲们敢怒不敢言。乡长还多次在全乡保长和代表大会上,大谈他的政绩。当时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当场指出他的破绽,从此乡长就把我当成眼中钉、肉中刺,找着机会要报复。”

  1937年9月的一天,一伙人强行冲到了李长维家里,没等他反应过来,就已经把他捆得严严实实,不容争辩,他就以“壮丁”的身份被送进了军营。

  “那时候,中国的武器很落后,军队中普遍有畏敌怕死的思想,大家都认为上前线打仗肯定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乡长抓我壮丁,使的就是借刀杀人啊。”

  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分兵几路,其中一路向西,进攻山西。9月底,日军第5师团和关东军一部突破中国军队内长城防线后,奉令向太原进攻。中国第2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决定在忻口地区组织防御。李长维被编入卫立煌指挥的第14集团军下属第9军,从四川奔赴山西忻口参加战斗。

  “从四川到忻口,大概花了2个月,全部靠两条腿走过去的,一天要走120多里。我是第9军的新兵,当时连枪怎么拿都不知道。去山西的路上,我们一边行军一边训练。每天休息两次,每次20分钟。休息时,老兵就会教我怎么放枪、怎么投手榴弹。”

  当时川军装备简陋,吃的也很苦。士兵一天只能吃两顿,一开始的时候,李长维还能够吃上小米、苞谷,后来到了湖北境内后,只能吃黑豆了。尽管如此,前方战事紧张,行军的速度却一点也没有慢下来,川军士兵每天早上天不亮就开始行军,一直走到晚上6点天黑才休息。

  当他们到达山西前线时,北国冰天雪地而川军士兵仍然是单衣、草履,粮食又接济不上。加之敌情不明地形不熟,每人只背了一杆步枪和两个手榴弹。但官兵们毫不畏惧,“一谈到打日本鬼子,都是精神百倍,信心十足”。

  “条件虽然艰苦,但我还是没有忘记学习。晚上我就用连长、排长用剩的铅笔头,在纸烟盒上写字,有时候还借着月光看书。学习文化完全是个人的事情,队伍中像我这样的人很少。”

  初战军长便中弹身亡

  三位将军同时殉难,剩下的士兵群龙无首,军中一片混乱

  1937年10月,第9军抵达了忻口。这时候,李长维已经会用步枪和手榴弹了。

  10月13日,日军第5师团长板垣征四郎率部队对忻口守军防御阵地展开全线攻击,重点是阎庄和南怀化阵地。而李长维的部队,就守在南怀化阵地。由于部署不当,夜间作战,战斗一开始便同日军形成混战。在混战中,亲临前线指挥作战的第9军军长郝梦龄、第54师师长刘家祺和旅长郑庭珍不幸中弹身亡。

  “三位将军同时殉难,剩下的士兵群龙无首,军中一片混乱。我们川军中有些人在行军的时候就怕越走越远后回不了家,训练时天天想家,所以排长教东西,他们根本听不进去。后来真的上战场了,人一着急就扎堆,把头一个劲地往泥土里面埋,屁股翘得老高,结果全部被日军击中了。”

  忻口战斗中,李长维幸免于难。由于他好学,在当时的战士中算是有文化的,所以战斗结束后被选入了“军士队”。在当时,“军士队”是一个临时性的组织,一边打仗一边学习,而老师就是班长。李长维在那里呆了2个多月,学习了一些基本的军事知识后,被送到了张自忠的59军当上了班长,立刻参加台儿庄战斗。这一次,又是靠两条腿走过去的。“后来我总结当新兵时的收获,感触最深的是,当一天兵等于读一天大学啊!”

  随张自忠血战台儿庄

  装备太差了,炮兵经常把美国产的81炮弹装在国产的82炮身里面发射

  1938年3月,板垣第5师团进攻山东南部的军事要地临沂城。李长维所在的第59军奉命增援,与守军庞炳勋第40军内外夹击,取得临沂大捷,并分割了日军主力,为随后著名的台儿庄大捷奠定了基础。

  “战斗打得异常艰苦。主要是我们的武器装备太差了。敌人用飞机大炮,我们用步枪手榴弹,相差悬殊。”

  当时的国民党军队,一个步兵连只有3挺轻机枪,每个机枪组5个人,其中3个弹药手负责运送子弹,两个射击手轮换。而每个营下面才设一个重机枪连和一个迫击炮连,普通的士兵,都是用最落后的步枪和敌人战斗。

  “炮弹的规格也不统一,有时候用美国产的60迫击炮,有时候用中国产的82迫击炮。很多时候,炮弹和炮身并不对应,我们经常把美国产的81炮弹装在国产的82炮身里面发射,只要能射出去就行了。”

  台儿庄战役,包括外围阻击战在内,前后进行了一个多月,中国投入兵力20多个师计12万人,击败日军第5、第10两个精锐师团,以损失近两万人代价,取得歼敌万余人的战果。但由于敌强我弱,这个胜利未能改变正面战场的被动局面。

  台儿庄战役结束后,李长维由于作战有功,升任上士副排长。随后,他的部队星夜兼程奔赴武汉,又走了一个多月。

  “那时候,我们白天根本不敢走路,日军的飞机一直在天上盘旋,不停地轰炸。只好利用晚上日军休息的时候走上一百多里。但是我们一晚上走的路,日本人第二天用坦克几个小时就赶上来了,所以一直处于日本人的追击之下,大家的精神都很紧张。”

  从山东到湖北,路上所经过的大片地区,尽是满目疮痍,老百姓都早已经逃得无影无踪。李长维所到之处,都是空房子。白天,他们就在这些房子里面睡觉。

  “不打仗的时候,我们一天1斤半粮食,但后方粮站往往在里面掺了沙子。打仗的时候,老百姓都跑光了,留下的空房子,几乎每家都有粮食,正好给我们吃了。”

  在老百姓家里,士兵们睡的是大铺,但是根本睡不好——虱子成为困扰大家的一个难题。多年后,李长维对当时的虱子猖獗还记忆犹新。

  “衣服从来不换,也没有机会洗澡,几个人睡一个大炕,一个班才一条毯子。用扫帚一扫,炕上、毯子上、衣服上、人身上全是虱子。晚上我们就围着柴火堆烤虱子,只听到‘噼啪噼啪’声,像放鞭炮一样。5、6月份天热起来的时候,虱子全部从棉衣里面钻了出来,爬到外面,多得像蚂蚁一样。”就在这时候,疥疮等传染病又开始在队伍中蔓延。李长维所在的班,15个战士都得了疥疮,从头到脚,浑身都是。一遇到温泉,战士们知道水中含有的硫磺可以治病,都像见到救命稻草一般,争先恐后跳入水中。

  在随后的一年多中,李长维所在的第59军被编入第33集团军,张自忠任总司令,先后参加了武汉会战、随枣会战等等。到底打了多少仗,李长维自己也已经记不清了。唯一记得的是,1940年5月随枣会战中,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将军在南瓜店以身殉国,全国震动。

  “那时候打仗就是这样,无论级别大小,每个人都要冲,连军长、师长都亲自杀敌。”

  孙立人器重的“土参谋”

  “没有孙将军,就不会有我李参谋了”

  1942年1月4日,日军进攻缅甸,英缅军节节败退,英方吁请中国军队入缅援救。中国军队入缅作战。

  这时,李长维已经是孙立人新38师下属的一名上尉指挥参谋了。

  “在国内作战,普通士兵每月1块补助,排长是6块,连长是10块,出国作战后,我的补助大概是40多块。但生活还是很艰苦。”

  入缅初期,那些黄埔军校毕业和留美的参谋,并不把李长维这个出身行伍的“土参谋”放在眼里,这让李长维相当郁闷。但是随着战事推进,其他参谋对他的态度越来越友好了。

  “参谋分作战参谋、指挥参谋、情报参谋、通讯参谋、训练参谋好多种。大多数参谋都是从学堂出来的,一听到打仗,其实心里都很害怕,不停地给家里写信。我就对他们讲,不要怕,我们是军人、是参谋,不是老百姓,我们所在的地区,离敌军还有几十里路呢。但是这些人还是吓坏了,于是他们的那些活,都是我来干的。”

  孙立人对李长维这个出身卑微的参谋却非常器重,亲自教会了他画图,用比例尺、指北针、望远镜等参谋必备的技能。几十年后,李长维对孙立人依然充满感激。“没有孙将军,就不会有我李参谋了。”1990年,当李长维得知孙立人于台中病逝的消息时,独自沉默了很久。

  而对那些怕死的“黄埔参谋”,至今李长维的言谈间还带有嘲笑。“战争结束后,他们对我都特别尊重,一个劲地叫我‘老大哥’。后来有一个参谋的妈妈、老婆都来看我,对我说,这个人就交给你了,你是救命恩人啊!”

  1942年4月17日,缅甸西线英军步兵第1师及装甲第7旅被日军包围于仁安羌,陷于绝境。孙立人奉史迪威之命亲率113团连夜前去救援,18日凌晨向日军发起猛烈攻击,歼灭日军1个大队,救出英军7000多人,并救出被日军俘虏的英军官兵、传教士和新闻记者500余人。

  “当时日军是我们的10倍,不能强攻,只能巧取。孙将军让我们所有官兵、包括伙夫、文书在内,三个人一组,在敌人周围放火,漫山遍野立刻都是火光,敌人一下子就乱了阵脚,我们趁机就攻克了仁安羌。”

  仁安羌之战是中国远征军入缅后第一个胜仗,孙立人以不满1000的兵力,击退数倍于己的敌人,救出近10倍于己的友军,轰动全球。之后,蒋介石给他颁发了四等云麾勋章。罗斯福授予他“丰功”勋章,英王乔治六世则授予他“帝国司令”勋章,孙立人成为第一个获得这种勋章的外籍将领。

  1942年5月,第一次入缅作战失败,新38师向西撤往印度。10月,中国驻印军改编成新1军,孙立人任副军长兼新38师师长。也就在此时,李长维被提拔为少校参谋。

  1943年8月,中国驻印军开始反攻缅甸,1944年11月,新38师攻到了缅西重镇八莫。

  “八莫的地形非常复杂,周围湖沼纵横交错,尤其是太平江,江面有数百米宽,水流很急,搞不好就会翻船。孙立人师长就想了一个办法,把我们的部队分成两拨人,小部分在正面继续攻打日军,吸引注意力;而我和大部队一起,悄悄绕到日军背面。我们砍树砍竹,做了很多木筏竹排,趁着夜色渡过了太平江后,把日军包抄了。日本人发现情况不妙,乱了阵脚,四处逃散。”

  李长维最难忘的是在攻打八莫外围日军的最后一个据点时,日军把重兵部署在民房屋脊上、树上,居高临下。从拂晓打到中午,部队迟迟攻克不下。

  这时候,观测台的炮兵给孙立人打来电话,请示该怎么办。而孙立人一时也没了办法。说时迟那时快,在孙立人身旁的李长维,一把夺过电话,以师长的口吻,果断地命令炮兵“限在10分钟内,发射50枚空炸弹,发射完毕再报告”!

  10分钟后,空炸弹发射完毕的电话打来。这时,在树上、屋顶上的敌人,基本上都被50枚空炸弹炸得半死,一个个掉到了地上,完全没有了反抗能力。孙立人命令部队反攻,不费吹灰之力,日军全部被歼灭。

  “由于抢电话有功,我受到了师长的嘉奖,由少校晋升中校参谋主任,当时真是得意啊!”说到当年,李长维露出了孩子般的炫耀神情。

  30年监外执行生涯

  1984年平反后,民政部门发给李长维每月救济金20元,现在是每月450元

  日本投降后,李长维随部队搭乘美国兵舰北上秦皇岛,开始了东北战场的内战。

  1947年,新1军被解放军围困在长春。在长春解放的前几天,李长维应朋友邀请,参加50军起义。但在整训中,由于不属于50军的编制,李长维被清洗出了队伍。随后,他被送进了教导团,通过学习后,资遣回家务农。

  在十余年戎马生涯中,李长维没有负过伤。他说,我当连长、排长、团长的时候,从来没有打过士兵,那时候很多军官负伤,都是因为虐待士兵而被他们在背后放了冷枪。入缅作战后,他是参谋,很少有和敌人面对面直接搏杀的机会。

  新中国成立后,在土改中,李长维作为伪军官,开始了长达30年的监外执行生涯。直到1984年,他才平反。

  至今,李长维一直想不通:“当时明明说‘不受歧视、一视同仁’,后来怎么变成了‘戴上反革命帽子,接受改造’了呢?”1984年平反后,民政部门发给李长维每月救济金20元,后来逐年递增,现在是每月450元。他在双桂堂的居室,房间很简单,一床、一桌、两凳而已,甚至连用电插座也没有。桌子上,铺着他写的书法。“年纪大了,眼睛不好,现在已经很少写字了。” 

  300万川军 26万阵亡

  在八年全面抗战中,300万川军出川抗战,64万多人伤亡,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居全国之冠!

  “七七事变”爆发后的第二天,四川省主席刘湘即电呈蒋介石,同时通电全国,吁请全国总动员,一致抗日。8月7日,刘湘飞赴南京参加国防会议。慷慨陈辞近2小时:“抗战,四川可出兵30万,供给壮丁500万,供给粮食若干万石!”

  8月25日,刘湘发布《告川康军民书》,号召四川军民为抗战作巨大牺牲:“全国抗战已经发动时期,四川人民所应负担之责任,较其他各省尤为重大!”

  何应钦《八年抗日之经过》记载:抗战8年中,四川(包括西康省)提供了近300万人的兵源充实前线部队,占全国同期实征壮丁1405万余人的1/5强。

  1937年10月15日,刘湘被任命为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兼任第二十三集团军总司令。省政府秘书长邓汉祥等人,劝多病的刘湘不必亲征,留在四川。刘湘说:“过去打了多年内战,脸面上不甚光彩,今天为国效命,如何可以在后方苟安!”

  带病出征的刘湘,在抗战前线吐血病发,他自知病已不支,曾在纸上书写“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两句杜诗。1938年1月20日,刘湘去世,终年仅48岁。死前他留有遗嘱:“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刘湘这一遗嘱,很长一段时间里前线川军每天升旗时,官兵必同声诵读一遍,以示抗战到底的决心!1939年9月19日在成都为刘湘举行极隆重国葬典礼。刘湘抱病出征的壮举,为他晚年写下最光彩的一笔。

  打内战时的川军,很多人是“吊儿郎当双枪将”(破枪加鸦片烟枪),被认为是当时中国“最糟的军队”,“不堪一击”。但就是这样一支部队,抗战八年中,担任的前线战场,约占全国1/5,打了无数恶仗,付出最惨烈的牺牲。

  川军出川后,最先进行的是川军第43军第26师和川军第20军在淞沪战场的血战。据何聘儒先生回忆:26师装备可怜,“一个连仅有士兵八九十人,只有一挺轻机枪和五六十支步枪。有的枪使用过久,来复线都没有了,还有少数步枪机柄用麻绳系着以防失落”。但该师官兵英勇鏖战,被誉为参加淞沪抗战的70多个师中成绩最好的5个师之一。全师4个团长,两个阵亡;14个营长,伤亡13个;连、排长共伤亡250余名。每个连留存下来的士兵仅三五人,最多不过八九人,全师4000多人,这场仗打完后仅剩下600多人。

  10月15日,20军804团奉命收复失掉的阵地。团长向文彬率部当夜恶战,夺回了阵地,但全团官兵,营长只剩彭焕文1人,连排长非伤即死,无一幸免,排长剩下4个,士兵只剩120余人!向文彬在“一天中的三小时内,由中校升上校,由上校晋升少将”,被认为是川军勇于临危受命、誓死卫国的突出代表。

  台儿庄战役中,122师师长王铭章,奉命驻守滕县,王师长亲自指挥巷战,不幸遭机枪扫射壮烈牺牲。所部官兵逐屋抵抗,战至最后一人。122师5000余人几乎全部伤亡,但也毙日军4000余人。李宗仁极感慨地说:“如无滕县之固守,焉有台儿庄之大捷!以寡敌众,写成川军史上最光辉的一页!”

    抗战八年中,川军为挽救国家危亡与日寇鏖战,牺牲巨大。据何应钦的统计:四川出川将士伤亡人数约为全国抗日军队的1/5,即阵亡263991人,负伤356267人,失踪26025人,共计64万余人,居全国之冠!而负担的国家财政总支出也达30%以上。

  ▲1937年的忻口战役是华北抗战初期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场战役。

  1944年11月,远征军从缅甸密支那进攻八莫。

  1938年3月中旬至4月上旬,日军在临沂遭中国军队顽强抵抗。

  在随枣战役中,中国军队突入枣阳城北门。

  在台儿庄战役中壮烈殉国的川军名将王铭章。

责任编辑:何青龙 最后更新:2016-05-31 10:32:41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寻访抗战老兵谢光堂:观察敌情被炸头上现在还留有伤疤

下一篇:访抗战老兵 观察敌情被炸头上现在还留有伤疤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