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老百姓给我们送军粮,掩护我们撤退,中国老百姓是真的好啊!”99岁高龄的刘一如精神矍铄、口齿清晰,回忆起抗战往事激动不已。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当天,记者在云南昆明采访抗战老兵刘一如,听其追忆抗战烽火。
儿时的刘一如读过几年书,还参加了一个武术队。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国进入全面抗战。次年,刘一如与武术队40余名同伴毅然参军,年仅16岁的他成为了一名通信兵。
当时,他所在部队主要活跃在山东省菏泽市曹县、定陶县一带,与日军展开周旋,由于敌我力量过于悬殊,战斗十分艰苦和惨烈。
“子弹在头上不断地呼啸而过,头都不能抬一下……”
“又是一发炮弹在身前炸响,耳膜瞬间被震得嗡嗡响……”
“炮击后的惨状触目惊心,全村房屋几乎全部倒塌……”
即便如此,刘一如和战友们依然坚守阵地,用钢铁意志和血肉之躯抵抗侵略者,虽然没有洋枪,只有鸟铳、“扫帚炮”等武器,他们仍然在战斗中取得不少胜利,并缴获许多日军装备。
1940年,刘一如被调到冀鲁豫二分区,与日军展开了大大小小几十场战斗,那些年在与敌人艰苦卓绝的交锋中,“日军武器比我们先进,枪法也准,我们当时经常被敌人追着打,粮食也短缺,都是老百姓给我们送军粮,掩护我们撤退,老百姓是真的对我们好啊!”
刘一如至今坚定地认为,正是因为中国军民始终同仇敌忾、共赴国难,英勇无畏、视死如归,才最终赢得了抗战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他成为了一名人民警察。1957年因为工作需要,从重庆来到云南昆明,在云南省公安厅四处任副处长,后在多个部门担任领导职务。
在刘一如大儿子刘渝的记忆中,爸爸的工作很光荣也很忙,“能见到爸爸的次数并不是太多,那时候他一心只有工作,陪伴家人的时间很少。”
刘一如常对子女说,过去和他一起当兵的许多战友,20多岁就为国牺牲在战场上,“我现在还能好好活着,过上有饭吃有衣穿的好日子,就一定要带着战友的遗愿为国尽忠。”
和平时期,刘一如对自己要求严苛,从不舍得乱花一分钱,一家人省吃俭用,生活非常简朴。
然而,他对身边的人却十分慷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有一个工资晋升的机会,只有满足条件的少部分人能够晋升,时任监狱管理局领导的刘一如却把这个难得的机会让给了一位生活困难的同事。
在抗战老兵刘一如心中,他始终牢记自己是农民出身,觉得工资够用就好,“当时还有很多人收入很低,这种好的政策就应该留给那些生活更困难的人。”
责任编辑:宋吟霜 最后更新:2020-10-10 10:07:0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战老兵李会映:神枪手的烽火岁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