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柯棣华:从印度来的第二个“白求恩”
2020-04-23 11:19:02  来源:搜狐网  点击:  复制链接

  ▲柯棣华

  1939年11月,白求恩为中国抗战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但他的精神激励着更多人投身这一崇高事业。为中国人所熟悉的柯棣华大夫,就是由宋庆龄“铺路”,踏着白求恩的足迹来到中国,来到了火热的抗日前线。

  每个人名字都有“华”

  柯棣华(1910—1942),原名德瓦卡纳特·桑塔拉姆·柯棣尼斯,1910年10月10日出生于印度孟买的绍拉普尔市,1936年毕业于格兰特医学院,获外科医学学士学位。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的全面抗战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也赢得印度国民大会党领袖贾瓦哈拉尔·尼赫鲁的同情与支持,他多次举行“中国日”,号召印度人民抵制日货、声援中国,并组织了一支印度赴华医疗队,为中国红十字会抗战救护助一臂之力。队长为爱德,副队长卓克,队员柯棣尼斯、巴苏和木克吉。

  9月1日,医疗队携带55箱药品和一些医疗器械,还有一辆救护车和一辆卡车,乘英国游轮自孟买起航,14日抵达香港,受到中国红十字会的隆重欢迎。17日,援华医疗队到达广州,宋庆龄亲自到码头迎接。

  在广州停留数日后,医疗队开赴汉口,9月30日抵达,10月1日叶剑英等同志在武汉八路军办事处会见。10月7日,队员们又受到周恩来的亲切接见。

  在武汉,印度援华医疗队参加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的工作,并被编入第15救护队。

  10月底,武汉沦陷,援华医疗队于11月21日撤至重庆待命。医疗队员要求去延安,奔赴华北敌后,救护八路军伤兵难民,却遭到国民党阻挠。他们据理力争,国民党只好妥协。

  在华期间,队员还特意请中印文化协会创办人、著名佛学家谭云山为每个人起了一个中国名字:爱德华、卓克华、巴苏华、柯棣华、木克华。即取印度名字前两个字,后面加上中华的“华”字。

  柯棣华在延安

  1939年1月16日,在医疗队获得批准,准备奔赴延安的前夕,柯棣华接到父亲不幸去世的消息。

  重庆八路军办事处的同志和其他几位医生劝他回国料理丧事,他强忍悲痛说:“我的家庭确实遭到了巨大的不幸,但这里千千万万无辜受难的人民更需要我。”他执意留了下来。

  2月12日,医疗队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抵达延安。寒风中,延安军民几千人夹道欢迎,使柯棣华一行热血沸腾。在八路军卫生部大礼堂举行的盛大欢迎会上,队员们受到毛泽东主席等中共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这使他们深受鼓舞。

  在延安,柯棣华和爱德华、巴苏华被分配到八路军军医院工作,木克华和卓克华被分配到八路军卫生学校工作。

  1940年,爱德华、卓克华、木克华或因病或服务期满先后回国。柯棣华和巴苏华继续留在中国。

  这一年,柯棣华、巴苏华冒着生命危险,穿越日军封锁线,抵达晋察冀边区。6月21日,柯棣华应聂荣臻司令员邀请,出席白求恩大夫陵墓揭幕仪式,代表印度援华医疗队向这位他所敬仰的国际主义战士献上花圈。柯棣华表示,要像白求恩那样,践行红十字会的人道使命。

  8月20日,“百团大战”打响了,柯棣华和巴苏华投身战地救护工作。在前线的13天,柯棣华收治伤员800余名,为其中580人施行了手术,平均每天施行手术43人次。如此高强度的工作,常人难以想象。

  把最美好年华献给中国

  1941年1月,柯棣华被任命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院长,继承白求恩大夫的未竟事业。就职欢迎会上,他动情地说:“我决不玷污白求恩的名字,我要像他那样,献身于你们和我们的、也属于全人类的反法西斯事业。”

  柯棣华全身心投入抗战救护事业,医院的院务和医务蒸蒸日上,受到一致好评,称他是第二个“白求恩”。同时,他也赢得了中国姑娘郭庆兰的爱慕之情,1941年11月25日,两人喜结良缘。

  次年8月23日,他们的儿子出世。聂荣臻司令员亲自给孩子起了“印华”的名字,寓意中印两国人民的友谊地久天长。就在儿子出生前的7月7日,柯棣华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这对他来说,可谓“双喜临门”。

  令人惋惜的是,1942年12月9日,柯棣华大夫因癫痫病发作,在河北唐县不幸离世,年仅32岁。

  1942年12月30日,柯棣华追悼会在延安中央大礼堂举行。毛泽东主席送来亲笔挽词:“印度友人柯棣华大夫远道来华,援助抗日,在延安华北工作五年之久,医治伤员,积劳病逝,全军失一臂助,民族失一友人。柯棣华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是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的。” 宋庆龄发去唁电,表达了对他的无限哀思。

  1943年,在白求恩陵墓的右侧,晋察冀军民为柯棣华大夫建造了宏大的陵墓,朱德总司令亲笔题词:“生长在恒河之滨,斗争在晋察冀,国际主义医士之光,辉耀着中印两大民族”。他的陵墓塑像,同白求恩陵墓塑像,如今一同并立在华北军区烈士陵园,供后人瞻仰。

  柯棣华虽然去世,但精神永恒。1943年2月7日,宋庆龄写信给柯棣华的妻子,向她表示慰问。4月5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联名致信印度国民大会,表达中国人民的诚挚谢意,寄托中印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的美好愿望。

  斯人已去,作为“铺路”之人的宋庆龄,一直记挂于心。1955年12月16日至1956年1月2日,宋庆龄应邀访问印度,专门看望医疗队队员的家属。对于柯棣华大夫,她写道:“如同白求恩大夫一样,柯棣华大夫的名字将被永志不忘。”

责任编辑:宋吟霜 最后更新:2020-04-23 11:51:47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史沫特莱:深深爱着中国的美国女记者

下一篇:马海德:为中国奉献了毕生心血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