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史迈士:南京大屠杀时保护中国难民的外籍友人
2020-05-16 16:01:00  来源:张晶:《南京大屠杀日军暴行记录者史迈士》  点击:  复制链接

  随着日军的日渐逼近,安全区的建立被提上议事日程。在安全区的选址问题上,委员会听取了外国军事观察员的建议,选择了南京城里最没有军事价值的地区。11月22日,外籍侨民组织正式建立南京安全区,此后20多名外国人利用他们的侨民身份,收容、保护无家可归的男女老幼,救助了20余万南京难民,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璀璨的一页。

图1:南京安全区委员会的委员们(左起第四位是史迈士)

  在安全区运行过程中,史迈士作为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秘书,积极从事与日方交涉、清理安全区内的武装士兵和组织红十字会的相关工作,并向日方提供恢复南京正常秩序的合理建议。史迈士接受过高等教育,对国际形势和中国战况有较敏锐的观察,具有在复杂局势中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从而能与日方进行交涉,最大程度抗议日军暴行,维护留宁百姓的生命安全。他多次与福田、田中、福井等日本驻京外交人员交涉,竭力解救被日本士兵围困的中国难民。他还参与了与日军高级将领的会晤等活动,希望通过与日本军队上层人士的接触,推进日军内部管理机制的完善,从而对日本士兵的暴行予以揭露和惩治。

  南京大屠杀期间,史迈士的主要活动之一是详细记录下了大屠杀过程中的日军暴行。在日军占领南京后的最初六星期,他“几乎每天都要发出两封抗议信”,通常其中一封由他和拉贝亲自交给日本大使馆,另一封则由信使寄出。这些抗议信旨在抗议日本士兵抢劫、纵火、强奸等暴行,并为安全区争取更多的权益,如在安全区收容所设置岗哨,保护安全区难民的生命安全,争取粮食运输,保障难民的粮食供给等。南京大屠杀期间,史迈士共给日本大使馆写了69封信以示抗议,有些信由安全区委员会主席拉贝签字,但大多数由史迈士签发。

  有关这些抗议信的内容,主要来自安全区成员和南京家庭的亲身经历。威尔逊在他的日记中提到,“史迈士做了大量的官方记录,并根据人们的所见所闻编写了许多案例,我所讲述的我的亲身经历的事例也被写进了他的材料”。

  史迈士的记录内容除了他人的叙述外,更有一些是史迈士的亲身经历,这里举几例予以说明。12月20日,史迈士在南京城南亲眼目睹日军毁掠南京的景象。当天日军有组织地从店铺拿走物品装进军用卡车,然后放火焚烧房屋。接下来的一个月中,日军烧毁了城里四分之三的店铺(主要是大商店,只剩下一些小店,但也被洗劫一空)。更有一次在紧要关头,史迈士挺身而出,制止日本士兵的暴行。12月20日下午2时30分,史迈士等人在接2名妇女送往大学的途中,一名修理工报告说日本人发现了他家的2名妇女,正准备强奸她们。史迈士等人立马前往朝平仓巷13号,发现门房有3名日本士兵和那2名妇女,2名妇女的身上已经没有衣服。他们要求日本士兵离开这所房子,后又用菲奇的车将这2名妇女送到大学。

图2:金陵文理学院

  面对史迈士等人提出的暴行证据,日方福井等人确切表示将“尽力设法,时局不久渴望好转”。可事实是,“他们也无法控制军人,军人也无法控制士兵,据说有17个宪兵已经到达南京,将协助恢复秩序”17个宪兵控制5万人的日本军队,简直是痴人说梦!在暴力面前,日本当局从未给予书面答复,只在口头上偶尔表示不负责任的承认而已,甚至是以默许和纵容的态度致使暴力升级。但是南京安全区外籍侨民的抗议和交涉活动,一定程度上给日方施加了压力,抑制了日军的为所欲为。

  史迈士记录的这些真实报告后来体现在东京审判起诉方的总结中:“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每天都向驻南京的日本外交机构递交以个人身份写的报告,该委员会几乎每天都向日本领事馆和在南京的日本外交机构的代表递交书面的报告,详细地通报日本士兵在南京安全区内的残暴行径。这些报告包括了从1937年12月16日到1938年2月2日的425起案例。”此外,史迈士还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他一篇又一篇地给美国的机构和杂志寄文章”,为全世界提供南京大屠杀的准确报道。正是由于史迈士等人的抗议和揭露,南京大屠杀的事实才逐渐为世人所知晓,侵华日军的狰狞面目得以暴露。

  除了上述抗议活动外,史迈士在安全区的日常工作是与贝德士、米尔斯、菲奇等人在安全区巡视。起初史迈士、米尔斯、费吴生、威尔逊、贝德士、林查理、迈凯伦等人合住在卜凯的房子,后轮换在大学收容所中值夜,保护那里的难民尤其是妇女和儿童免受日军侵害。史迈士等人从12月14日以来,一直在女子文理学院大门边的一间屋子里支床过夜,保护那里的3000名妇女和儿童,一直到1938年2月份。麦卡伦在给妻子的信中提到了他们工作之辛苦,“我们每个人都干双份的活。我们很难坐下来从容进餐,每隔5分钟左右总会有人呼叫求援:要么是为阻止卡车被抢,更经常的是从日本兵那里抢救妇女,我们往往匆忙咽下食物便跑出去,难得一起进餐,天黑以后我们不敢独自外出,总是两三人结伴而行”,由此可见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成员日常工作强度之大,他们不得不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保护难民避免日军侵害。

责任编辑:宋吟霜 最后更新:2020-05-16 17:14:37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中西功:抗战时期为中国提供情报的国际主义战士

下一篇:中国版“辛德勒的名单”:江南水泥厂内外籍人士挽救难民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