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六金是与邓颖超、贺子珍、康克清、蔡畅等人一起走完长征到达陕北的27名女红军之一,其丈夫曾山曾任国务院内务部部长,长子曾庆红曾任国家副主席。邓六金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九死一生,极富传奇色彩。
从“望郎媳”到女红军
1911年9月,邓六金出生在福建省上杭县旧县乡新坊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由于家境困难,邓六金出生仅十多天,就被父母送给相隔一座山的一户人家做“望郎媳”。“望郎媳”是当地一种习俗,没有男孩的人家为了等“郎”(即男孩)出生,就会抱养女孩。日后儿子出生,女孩就是儿媳。
邓六金的养父母也是穷人,他们一家三口艰难度日。为了生计,邓六金在五六岁时就上山砍柴,13岁后开始打短工、做农活。1929年,一直没有生养的养父母决定为她招婿,邓六金坚决反对。此时,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红军来到闽西,邓六金毅然参加了革命。
由于工作积极,邓六金很快当上了乡妇女会主席,后历任上杭县中心县委妇女部长、福建省苏维埃妇女部长。邓六金的两个姐姐邓凤金和邓来金也相继参加革命,她们被福建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张鼎丞称为“土窝窝里飞出的三只金凤凰”。
1931年2月,闽西苏区发生了惨绝人寰的“肃清社会民主党”事件,致使大批干部无辜被害,闽西苏区遭受严重的损失。邓六金在此形势下回到家乡,当地苏维埃主席见到她惊讶地说:“你怎么现在回来了,快走,一分钟也不要停留,赶紧走……现在乡里正反社会民主党,有嫌疑的抓起来就要枪毙,不要说什么,也不要回家,快走,快走。”邓六金听闻家乡的肃反扩大化严重,连忙离开,躲过了一劫。
1932年,邓六金由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转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她被送到瑞金中央党校学习。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一天,中央组织部长李维汉把邓六金等几位在党校学习的女同志召集起来,说:“现在形势很紧张,蒋介石猖狂‘围剿’我们,中央苏区面临考验,你们几个女同志也要随中央机关到前方去。有三个条件,一是身体好,能背东西;二是不怕苦,能走路;三是必须到中央卫生部检查身体。”
体检结束后,邓六金是第一个合格的女同志。就这样,她与邓颖超、刘英、李坚真、贺子珍、康克清、蔡畅等30名女同志一起,跟随中央红军参加长征。
艰苦的长征岁月
长征开始后,邓六金被分配到红军总卫生部干部休养连当政治战士,董必武和徐特立等一些老同志也在休养连。
刚走出中央苏区,邓六金一行就遇到了危险。一天,干部休养连行军到江西信丰县一座无名小山头,董必武和徐特立召集大家开会。当邓六金和同志们围坐成一个小圈,准备听董必武传达上级指示时,一架敌机突然飞过山头,并投下一颗炸弹。
炸弹不偏不倚,正好落在围坐的圈子中间。庆幸没有爆炸,但溅起的泥土埋住了董必武和危秀英(曾任中共江西省委妇女部干事)的腿。大家手忙脚乱地把两人的腿拔了出来,董必武风趣地说:“炸弹落地不开花,是马克思保佑我们。”
不久,相同的险境再次发生。当时,邓六金和几名战友正护送伤员爬上一座光秃秃的山坡,一架敌机突然冲出云层,在她们上空投下一颗炸弹。这颗炸弹又没有爆炸,但溅起的泥土把她和危秀英的腿埋住了。拔出腿后,邓六金拍了拍身上的泥土,又抬起伤员继续前进。
在艰苦的长征中,邓六金患上了痢疾,一天腹泻十几次,还发起了高烧。她被烧得迷迷糊糊,连骑马的力气也没有了,部队领导考虑到行军紧急,便有意留她在当地老乡家中治病。邓六金知道留下意味着什么,坚决不同意,她对同志们说:“你们先走吧,别管我了,我在后面慢慢走,我死也要死在行军的路上。”这时,危秀英主动留下来陪她一起走。在危秀英的照顾下,她们一连走了四天四夜,终于赶上了大部队。
翻越夹金山时,邓六金和危秀英等女同志连推带拉地把伤员弄到了山顶,因劳累过度,邓六金吐了几口鲜血,把蔡畅等人吓坏了。在大家的帮助下,邓六金坚持着连滚带爬地下了山。
长征途中,邓六金见到不少女同志因生理问题遭受了巨大痛苦,有的生了孩子甚至要面临生离死别,带来的创伤更加残酷。毛泽东的夫人贺子珍,在生下孩子几个小时后就送了人;凯丰的夫人廖似光,怀孕七个月时早产,之后把孩子放在路边草丛中,从此不知孩子死活;周子昆的夫人曾玉,分娩时正在行军路上,由于军情紧急,翻过一座山后才把孩子生下;任弼时的夫人陈琮英、新中国第一位女将军李贞等,都是在长征路上生下孩子,吃尽了苦头。
邓六金和其他女同志一样,患上了严重的妇科病。但她坚持走完了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成为整个闽西苏区唯一走到陕北的女红军战士。
为大局舍骨肉
到达陕北后,在蔡畅的安排下,邓六金和危秀英分别出任中央妇女部正、副部长。不久,邓六金担任庆阳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后被调回陕北中共中央妇女部任巡视员。
1937年11月,经危秀英介绍,邓六金结识了曾山。曾山于1899年出生在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白沙锦源村,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后历任赣西苏维埃政府主席兼赣西南特委书记、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中央政府内务部部长等职。红军主力长征后,他与项英、陈毅留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1935年5月潜往上海,后被党组织派赴苏联学习,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回到延安。曾山一家满门忠烈,父亲因帮助党组织传递情报而牺牲,哥哥曾延生于1928年任赣南特委书记时牺牲,弟弟曾炳生于1927年牺牲。毛泽东曾称赞曾山家为“革命的家庭,光荣的家庭”。
邓六金和曾山经过充分了解后,于1938年底在西安结婚。婚后,两人一起奔赴皖南,曾山出任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邓六金则在东南分局妇女部任巡视员。
1939年,邓六金与曾山的第一个孩子曾庆红出生了。由于局势紧张,他们只好把孩子送回江西老家。1940年底,邓六金身体不适,肚子疼得厉害,当地医生初步诊断后,认为是腹部长了瘤子。鉴于皖南医疗条件不好,组织就派人护送她到上海手术。到了上海,医院的检查结果竟然是怀孕,邓六金只好在上海生下孩子。
从上海回到根据地后,因形势更加严峻,组织上安排邓六金和张云逸的夫人韩碧、赖传珠的夫人孙湘等带着孩子到山里“打埋伏”,即隐居在山中可靠的农民家中。日军扫荡结束后,邓六金依然把孩子放在老乡家,自己则到华中局党校上课。一天,老乡抱着发高烧的孩子到党校找邓六金,不料被陈毅得知。陈毅责怪道:“孩子病得那个样子,还放在老百姓家里。怎么,孩子不带好,只顾你自己学习,出来当皇帝呀!”邓六金只好中断学习,回家带孩子。
过了一段时间,邓六金仍然渴望工作,但时任华中局组织部长的曾山为了避嫌,没有为她作此安排。邓六金在谭震林的帮助下,被派往淮南根据地当乡党委书记。
解放战争时期,华东局决定将山东的一些主要党政军领导干部的家属转移到大连,于是组成了一支特殊的队伍,由李坚真负责。当时,邓六金带着老二、老三两个孩子,并怀着身孕一同上了路。在去威海的路上,李坚真见邓六金临近产期行动不便,就将她安顿在当地老乡家里。但邓六金只在老乡家住了一天,便谢绝了老乡的挽留,一个人追赶队伍。邓六金没走多久就出血了,她仍然咬牙忍痛继续赶路,却因流血太多而昏倒。幸亏被几个山东老乡发现,他们砍树枝做成担架,将她抬到威海码头,才赶上了队伍。
邓六金跟随队伍上船后,船上的颠簸使她不停地呕吐,结果七个月的孩子早产。这时,小船附近有国民党军舰,为了不让孩子的啼哭声惊动敌人,邓六金坚持扔掉孩子,以保全船人的性命。李坚真不得已接过孩子,离开了船舱。
半个世纪后,邓六金在回忆录中写道:“我知道在这种时刻,孩子的哭声是多么危险,等于要了全船人的命。尽管这时我刚从昏迷中苏醒过来,极度虚弱,但我的头脑十分清醒。我还不知道这婴儿是男是女,但我确实感觉到我的小生命给战友们带来了极大的危险。为了大伙儿的安全,我只能舍弃自己的孩子。我坚持要扔掉孩子。”
当船抵达大连时,邓六金惊讶地看到李坚真抱着孩子,才知道孩子并没有被扔掉。
1948年,邓六金奉命在山东组建华东保育院,照顾100多名革命干部、革命军人的子女。1949年,保育院迁至上海,更名为中共中央华东局机关保育院,保育院的孩子增加到300多人。对这些孩子,邓六金呕心沥血,精心照料。她历任华东局机关保育院协理员、副院长、院长,直到1953年2月。
优良家风育栋梁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曾山担任上海市副市长、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兼财经委员会主任。这时,邓六金和曾山才把寄养在老家的大儿子曾庆红接到身边。他们一家保持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曾山虽是副市长,但他的外衣都打着补丁。到上海不久,家里竟发生了意外。
邓六金家中一位管理员突然自杀身亡,且留下一封绝命书。据邓六金在回忆录中记述,“从他的绝命书中才知道,他是被一个女特务勾上了,女特务利用色相迷惑了管理员,又拿了很多钱给他,要他下毒药。管理员下不了手,因为他看到的曾山,根本不是旧社会那种‘官老爷’……他几次想找保卫处马爱真处长坦白,都因为屋里有别人没有谈成,想来想去,实在没有出路,自己服毒自杀了”。
1952年,邓六金家从上海搬到北京,住在东四九条的一个院子里。1953年2月起,邓六金先后担任中共中央财经委员会人事处副处长、中央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人事处副处长、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办公室副主任、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驻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监察组副组长等职。
1964年初,邓六金陪同曾山回乡。在兴国县,许多当年参加过苏维埃运动的老同志纷纷前来看望。一天,邓六金和曾山来到江西省苏维埃旧址参观,担任解说的是当年省苏维埃政府机关的党支部书记。邓六金回忆:“讲解时,他有声有色地讲了许多省苏维埃干部的生动故事,并指着一间房对我说,当年省苏维埃主席曾山同志就住在这里,曾山同志白天到基层到群众家去调查研究,了解情况,还与群众一道参加劳动,他工作很忙,夜里很晚才回来。”殊不知,曾山就站在他面前。老同志经过仔细辨认才认出来。
1972年4月16日,曾山在北京病逝,周恩来专程从外地赶回,毛泽东送了花圈,叶剑英致悼词。2003年7月,邓六金逝世,享年92岁。
邓六金与曾山良好的家教,使其子女在各自的岗位上都作出了成绩。长子曾庆红凭借自己的努力,2002年出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2003年3月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次子曾庆淮是文艺活动家;三子曾庆洋曾任军事科学院科研指导部部长,少将军衔;四子曾庆源是原解放军空军后勤部政委,少将军衔;当年决意扔进大海而被李坚真救下的小女儿曾海生,是原解放军总参管理保障部政委,少将军衔。
原载:《红岩春秋》2020年第3期
责任编辑:钟思宇 最后更新:2020-04-13 09:32:5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茅丽瑛:“孤岛”抗战女杰
下一篇:刘秋菊:琼崖女杰 不让须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