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淼,又名郑慧庄,长沙县金井镇人,1914年4月出生。她毕业于黄埔军校,抗战时在衡阳战地医院救护伤员,国民党撤退时拒绝赴台,解放后在家乡开办免费小学。
忆起当年峥嵘岁月,一幕幕像电影一样浮现在老人的眼前。
孩童时,她从一饶姓贫苦农家送至长沙金井镇一大户人家做丫鬟。户主之女郑业珍因参加革命工作,随时会有危险,所以交代母亲:“我靠不住,可将丫鬟当亲生女儿教育培养,日后也有个照顾。”于是,郑淼被当做女儿收养,得以上学。郑淼格外珍惜这个机会,学得如饥似渴。含光女中毕业后,她抱着救国家于危亡的想法,毅然考入黄埔军校江西三分校第十六期女子政训总队。
军校的生活规律而艰苦。每天天不亮,军号声就催着起床去操场集合操练。训练的内容包括打枪、骑马、游泳、伤员急救等,对一个柔弱女子来说,每一项都是难关。可郑淼总凭一股倔劲咬牙坚持,成为了同期学员中的佼佼者。除了操练,女兵每天还要上课,学习文化知识。两年的学习生涯,她将“亲爱精诚”的校训刻在了心里,也将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存亡紧紧系在了一起。
毕业一年后,郑淼毫不犹豫报名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来到了衡阳一所战地医院抢救伤员,并与从南京派来医院工作的外科医生易泰临结婚。医院里的场景,她至今仍历历在目:从前线下来的战士,或伤到要害,或失血过多,有的战士还在痛苦地呻吟。郑淼和同事们噙着泪水,小心翼翼地给战士们做手术,为他们唱歌,谈心,以减轻其痛苦。当问到每天面对血肉模糊的伤员、甚至已经死了的战士,会不会害怕时,老人坚定地摇了摇头:“不怕!我们都申请去前线杀敌人呢!”
1944年,衡阳会战失利,医院被冲散了,丈夫也下落不明。郑淼不得不辗转南京、北京等地,靠打零工、当保姆,维持自己和几个孩子的生计。即便生活困苦,每到一处,她也要匀出粮食或钱票接济身边的穷人们。“母亲总有一种无私的济世情怀,”郑淼女儿易佼超告诉记者,兄妹几人从小就从母亲的言传身教中学会了善良和奉献爱心。
1948年底,郑淼在南京的表弟劝其同他一起赴台湾,她断然拒绝。此时,失散的丈夫正好找到了郑淼,她携夫带子回到了家乡金井。当年立志出乡关的热血青年,已是几个孩子的母亲,但是助人和爱国的初衷没有改变。回乡后的郑淼在村里办起了小学,免费教孩子们学习各科知识。“如今,镇上有不少80多岁的老爷爷,都叫我母亲郑先生呢!”易佼超说。
半个多世纪来,郑淼心中的黄埔深情没有随岁月流逝而变淡,反而越积越深。易佼超透露,空闲的时候,母亲总要翻出同学录,看一看当年的同窗,回忆烽火岁月。
近年来,由于年事已高,身体每况愈下,眼睛患有老年性白内障,耳朵也失聪,幸亏有女儿、孙女的照顾,生活仍过得很幸福。尤其这些年来省委统战部部长及各级领导对黄埔同学的关心爱护,社会爱心人士也给予一定的资助,使她更加向往美好的生活。每当采访她的记者问她身体好不好,她总要大声地回答:“好!我还要活到祖国完全统一的那一天。”
责任编辑:钟思宇 最后更新:2020-05-29 09:13:4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吴綪——从女大学生到抗日战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