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四师被服厂的政治指导员
随着抗战的深入发展,根据地逐步巩固和扩大,敌人也采取了行动,妄图在经济上困死新四军。只有自力更生,才能解决部队的被服等生活用品。彭雪枫师长对部队的军需生产非常关心,提出“建设自己的工厂,部队自己做衣服”的主张。供给工作逐步健全,但是仍然有很多困难和问题需要解决。例如:军衣供不应求,颜色深浅不一,规格不标准。同志们却觉得有军衣穿就心满意足了,并不在意衣服是否那么合体。有时无衣更换,只好夜洗昼穿。被子也常不能分配到每人一床。
方坤在学校曾学过缝纫,因此便被调到新四军四师被服厂任政治指导员兼党支部书记。该厂位于江苏泗洪县龙集镇。最初仅有两三台缝纫机和几名工人。方坤到后,该厂在原有基础上扩大,工人最多时达到上百名,主要生产服装、被子、装具等,对保障新四军四师部队的军需,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方坤作为被服厂政治指导员兼党支部书记,不仅自己以身作则,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处处起表率作用,还要给全体干部、工人作鼓动工作,宣传党的政策,讲国内外形势和我党的任务,解答大家提出的问题,并组织厂职工学习缝纫技术,讨论改进措施,提高制作规格水平,产品质量不断提高。比如,依尺寸长短,产品分为大、中、小三个号码,经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不能出厂,坚决返工。
11月,天气转冷,寒风刺骨。棉衣还没有全部缝制好,大家穿得都很单薄。方坤当时怀孕在身生第二个孩子时,由于产后缺乏营养和调理,落下了高血压的病根,又没有降压药可以医治。但她仍忍看病痛,和工人们一起加班加点,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手上磨出血泡、生起冻疮,也不叫苦叫累,有时甚至忙得饭都顾不得吃。
1946年2月27日,第三个孩子出生。方坤也因缺乏营养和休息,体弱多病。5月,她被调到华中党校组织部任干事。
走马新岗位
1947年9月,方坤被调往大连。从江苏前往大连,千里迢迢,饱尝艰辛。马夫牵着马走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方坤挺着肚子骑在马上,怀里还抱着个孩子,颠簸起伏。公务员肩挑两箩筐,筐内放着日用杂物:衣服、食物、生活用品等,紧随其后。
一路上又惊又险。敌机不时在头上狂轰滥炸。穿越封锁线,要趁着夜色,一路急行,隐约可见敌营灯火闪烁、人影晃动。幸好没被发现,否则他们老弱妇幼,手无寸铁,还不束手就擒。有一次敌机轰炸,马受惊了,咆哮着腾空而起,把骑在马背上的方坤和怀里的孩子一起摔了下来。孩子一条腿受了伤,弯曲着动弹不得。后来经过调养,幸好并无大碍。
历经近三个月的艰苦征程,11月到达大连。天空飘着鹅毛大雪。方坤次日就带着身孕到关东实业公司下属的酒精厂任厂长了,主要负责生产和人事工作。
从农村到城市,从战争到和平,从做军队党政工作到搞地方工业,对方坤来说一切都是生疏的,也是新鲜的。但是,一想到这是为支持解放战争,为胜利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先行一步积累经验,她就感到任务光荣、责任重大,因此她全身心地投人筹建工作。
方坤任厂长后,事事需要她独当一面。尽管有孕在身,她还是没有半点懈怠。要恢复生产,面临诸多困难。一是工厂设备已遭受破坏,腐蚀严重,残缺不全,修复机器没有零部件;厂房里遍布蛛网,库房空空如也。二是缺少技术人员,原有的工人大多自谋生路,有些回山东老家种田,有些做摊贩,有些靠卖破烂为生。三是原料、材料、燃料奇缺,工厂处于瘫痪状态。面对这些困难,她没有退缩。不懂技术,不懂生产,她相信党的领导,依靠工人,不懂就学,同样也能与前线的同志一样,在这岗位上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
方坤首先找熟知工厂的少数工人座谈,调查工厂过去酒精生产的数量、质量和供销渠道;了解目前设备的完好程度,缺少什么零部件,从何处可以找到原材料等;研究恢复生产的可能性,以及商量请哪些懂技术的老工人回来,如何请、谁去请等等,真诚听取工人的意见。
经过方坤的思想教育和帮助,工人们深受感动和启发,极大地激发了主人翁的责任感。他们满腔热情地提供情况,积极地献计献策。这样的座谈会开了不止三五次。有时从早晨开到深夜,渴了喝杯开水,饿了啃窝窝头,可是会议却开得热气腾腾。
不久,一批流散在社会上的老工人回来了,他们是创业的骨干力量。尽管国民党封锁带来了生活上的极大困难,但他们对共产党恢复生产充满了信心,勒紧裤带,没有怨言,为恢复和发展生产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方坤以身作则,发扬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工作上严格要求自己,生活上与工人同甘共苦,带领全厂员工同心协力,迎接困难,战胜困难。
绽放光彩
解放战争进行到1947年6月全国形势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国民党军总兵力下降到370万人,战略机动能力大为减弱,战斗力下降;而人民解放军总兵力增加到195万人,机动作战兵力已超过国民党军。
东北民主联军发动秋季攻势,方坤分娩刚一个月,就被派往关东贸易公司下属的裕华商场任代经理、人事科长。裕华商场,1933年9月建成于天津街160号,经营面积5200平方米,主要有日用百货、食品、土特产等中低档商品,是当时大连三大百货店之一。
方坤每天要面对的是川流不息、摩肩接踵的顾客;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的商品;繁复杂乱、千头万绪的事情;形形色色、忙忙碌碌的员工。从日本人手里接收了商场后,如何能够保证商场有序运作,使这个经营实体良性发展,都得靠她去解决和定夺。
面临新的工作挑战,方坤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应对一切。她当时30岁,担负的工作是相当繁重、复杂的。大至商品库存管理、人事成本控制、安排店员的学习,小至员工出勤,商场清洁,布置各门店的日常工作,以及保持和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她都必须身体力行、督促落实。下班后,她总是到各个场地检查和巡视一遍,才乘坐有轨电车回家。到家后,孩子早已酣然入睡。
一次下班时间到了,其他领导同志劝方坤早点回家,因为孩子尚小。但她坚持要把商场检查一遍。幸亏她坚持巡查,当场发现并抓住了两个正在撬锁开门、企图偷金条的盗窃犯。此后,商场同志们对方坤的敬业精神格外佩服和尊重,自身也提高了防范意识。
领导把这么责任重大的担子交给方坤,可见对她十分信任和重视。革命和孩子的天平再次摆在她的面前,使她颇受煎熬。经过多日的矛盾和权衡,她更倾向于革命工作,因此,产后一个月她就给孩子断了奶,把孩子送给别人养育,自己全力投入工作。
方坤在裕华商场工作的时间并不长,但她以女干部特有的细腻、认真、周到和强烈的责任心,井然有序且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交给她的各项任务。基层工作的经历使方坤积累了经验,具备了指导工作的能力。1947年10月,她被上调到关东贸易公司任人事科科长(党支部副书记)。到公司任职后她首先了解公司干部和职工业务水平、组织能力和政治思想情况,根据人事工作政策和有关规定,负责全公司人事任免工作,认真组织实施,人员的调配、聘用、调资、职称等相关的行政手续办理和管理工作。她深入基层调研,认真整理材料,提出公司干部提拔、配备、使用意见;组织公司人事干部业务学习,提高他们的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
峥嵘岁月
1949年2月,方坤调到华东军政大学任大队协理处协理员。华东军大在战纷飞的年代诞生的。1947年1月华东军区成立后,为了统一训练机构,实行统一战略战术思想,提高干部的军政素质,华东局、新四军兼山东军区遂于1946年9月决定:将华中雪枫大学、山东军政干校、东江纵队、淮南随营学校以及山东军区通信学校等五个单位,统一改编为华东军事政治大学。校长由华东军区副司令员张云逸兼任。第一副校长余立金、第二副校长刘清明。
方坤时任政治协理员、大队党委书记。政治协理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上级政治机关派到团以上作战单位的政治干部,相当于政治委员,与同单位的军事主官是同一级别,但是在解放军的非作战单位,实行的是军事主官为主,政治协理员为辅的管理结构。当时,方坤因战争的摧残体弱多病,身边还带着两个孩子,仅有两三岁,大小病不断。但她却丝毫没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一边照看两个孩子,一边坚持上班,根据上级政治机关的指示和本部门党组织的决议,从部门的特点出发进行工作。
在革命形势正以排山倒海、雷霆万钧之势发展,需要大批热血青年加入革命队伍时,方坤把正在上高中的二弟方倩和幼小的三弟方伦引进了革命队伍。后来方倩成为中国空军的干部,方伦成为公安干部。
1950年5月,方坤调华东军大党政研究室任研究员。日常工作是对学校党政情况进行周密调查、统计和研究,系统地整理材料,反映与分析工作动向和进度,认真地做出索引与摘要,以便全面地提出问题及解决的意见,报请上级核办。当时的调查统计与研究分为两类:(1)为解决特定问题,作临时性的调查研究。(2)对基本情况做出经常、周密、系统的调查,并进行统计和研究。他们首先无遗漏地阅读全部材料,以便了解情况及共动向,并按照问题的性质集体研究,互相修改,做出索引与摘要,择出重要内容写成简报,送领导参考,必要时尽可能扼要地提出研究意见。工作的重点是出主意,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建议和方案,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因此,军大党政研究员必须有较高的水平,要多看、多读、多写、多学、多思考,把握研究方向,有自已的独到见解,工作难度是比较大的。方坤在工作中谦虚谨慎、任劳任怨,又敢想敢做,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1950年12月,以华东军政大学为基础组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高级步兵学校,在全国四所高级步兵学校中排名第二。
余立金为第三高级步兵学校的校长兼政治委员,刘清明为第一副校长。按说原来已经担任政治协助员,可是方坤在由华东军大转到第三高级步兵学校时,却被任命为政训班政治干事,她毫无怨言,可谓能伸能屈。
这个政训班学员在部队里都是经验丰富、政治思想水平较高、历经战火考验的营级教导员。方坤的工作是管理学生思想教育,因此,每天要深入班级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情况,还要负责政训班常规检查工作,如实记载、统计。另外还要处理政治处日常事务:办时事政治宣传栏,张贴各种宣传图片,出宣传板报,宣传时事政治,表扬好人好事,完成政治处临时布置的任务等等。这些比较琐碎的事情挺多,像家务事似的总也干不完。但作用重大。因此,身为政治干事的方坤总是从早忙到晚,没有时间顾家。可她毫无怨言,始终踏实、勤恳地工作。她说:“比起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现在的条件好多了,再忙也不觉得累。”
责任编辑:宋吟霜 最后更新:2020-08-09 15:02:1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新四军花木兰】女战士方坤(二)
下一篇:【新四军花木兰】女战士方坤(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1372388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