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丁佑君(1931—1950),别名丁一之,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瓦窑沱村人。出生于一个盐商的家庭;由于自幼受到出身贫苦的奶娘的影响,从小就同情劳动者,富有正义感;抗日战争时期,早年曾在五通桥民彝小学和私立高小读书;1944年考入五通桥通材中学(今五通桥中学)。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初中毕业后离开家乡前往成都,考入成都市立女子中学(现成都市第六中学)。在校学习期间,阅读进步书刊,开始倾向革命。1948年4月参加了党和地下组织领导的罢课斗争。1949年11月又投身于中共地下党组织发起的护校运动。1950年1月在哥哥的鼓励下,瞒着父母考入西康人民革命干部学校。1950年2月9日随校开始从成都到雅安的长途行军,2月12日队伍在途经邛崃时,突然遭遇叛乱土匪的袭击,战斗中她却毫不畏惧,冒着枪林弹雨救护受伤同学。到达雅安之后积极投入到革命学习的热潮中,并受到苏联女英雄卓娅忍辱不屈的革命精神的感召。并坚定地说“假如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我身上,我也会这样”。学习结业时被评为学习模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5月下旬被分配到西昌工作,先任西昌市县立女子中学军代表,8月又被调任到西昌县盐中区任青年干事,参加征粮工作。当时的盐中区虽已解放,但土匪的活动仍很猖獗。她常常冒着生命危险,往返数十里,深入群众宣传党的政策,开展征粮工作,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讲解革命道理,教唱革命歌曲,群众都亲切地叫她“丁代表”、“丁姐姐”。1950年9月17日,她到乡下裕隆镇征粮,盐中区土匪发动反革命暴乱,不幸被土匪绑架。土匪们对丁佑君进行了百般摧残,始终不能使她屈服。匪首恼羞成怒,竟卑鄙下流地将她剥光衣服游街示众,并将她四肢捆绑在柱子上,发疯似地用皮鞭、棍棒抽打,施老虎凳、将钢针穿过乳头插进乳房,甚至丧尽天良的轮奸、用枪击穿她的左胸。但她面对严刑拷打毫无惧色、宁死不屈。1950年9月19日,匪徒围攻盐中区公所,受到工作队员的顽强反击,多次被打退;匪徒们将丁佑君押到碉堡附近,妄图利用她劝说坚守碉堡的战士投降;面对敌人的威胁,丁佑君视死如归,鼓励坚守碉堡的战士坚持到底,不要投降。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拥护毛主席!”恼羞成怒的土匪向其开枪,丁佑君昏倒在血泊之中,万恶的土匪竟然提起她的双脚,将她在凸凹不平的地上拖了半里多路,直到全身被粗砺的石子擦得血肉模糊、皮开肉绽,最后被丢弃在荒野中,英勇牺牲,时年仅19岁。丁佑君牺牲后,中共西昌县委根据她生前的请求,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51年5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签发了毛泽东署名的《革命烈士证》。文革中,丁佑君的父亲及其他亲属因被划分为资本家成分,被没收家产,遭到批判。丁佑君的烈士身份并未起到任何作用。2011年,丁佑君烈士荣膺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乐山十大最具影响力人物”之一。
人物生平
丁佑君(1931—1950),民国二十年(1931年)九月二十七日出生在四川省嘉定州犍为县五通桥瓦窑沱一个中等盐商家庭。丁家在老家瓦窑沱临街开有店铺,与人合伙在金山寺办有盐灶,父亲丁栋臣以办盐公仓为业,虽曾雇有短工,但仅小本经营,全家上下一、二十口,日耗颇多,只是能维持开销而已。母亲是一普通的家庭妇女,40岁才生下丁佑君。长兄丁祝生,在犍为县电报局做事,虽刚而立之年,却为六个子女之父,生活不易,全赖妻子李淑非贤惠孝道,操持全家十来口人的衣食。次兄丁好德勤奋好学,先就读嘉定和成都的中学,后考取燕京大学新闻系。丁佑君作为独生女,又排行最后,自然备受全家疼爱。奈何生母体弱多病缺奶,丁家便给丁佑君从邻乡请来一位邓姓奶妈精心哺育,年幼的丁佑君对邓妈待以亲妈之礼。刚过六岁,因常见邻居幼童咿呀学语,写写算算,也吵闹上学。父母便把她送到附近高坝乡私立民彝小学(今五通桥向阳小学)读书。因同邓妈长期相处,片刻也不能分离,只得由邓妈天天接送上学。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佑君在民彝小学初小毕业,转至位于"井王庙"(今五通桥区政协书画院旁)的犍为盐场私立通材小学念高小。因她自幼聪颖好学,记忆力强,性格倔强,入学第一期就考取全班头名。佑君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还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一天,她放学回家,不见邓妈,急得大哭,其母心疼地为她擦泪:"幺妹(指排行最小的佑君),邓妈有事走了,她哪能跟你一辈子呢?"次日一早,丁佑君就跑到离家不远的竹根滩看望养育过自己的邓妈,哭着说:"邓妈,你不要走,你带了我那么久,你家没有饭吃,等我以后长大了,能做事了,就供你。"天真的童言流露出对他人的关心。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二月,丁佑君考入犍为盐场私立通材初级中学(即今五通桥中学)普通科女生十三班学习。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中学的前身犍乐盐场通材初级中学源于1888年的通材书院,始于1901年的通材小学,1931年在小学高级部招收第一个初中班,1937年奉省教厅转报教育部令立名"犍乐盐场通材初级中学"。1938年夏,共产党员、通材中学董事长贺国干聘请共产党员李嘉仲任学校校长,李又以校长的身份聘请共产党员廖友陶、卓问渔、卢良弼等到通材中学任教。他们在校内建立了地下党组织"通材特支",成立了"锻冶社",领导师生和五通桥人民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中共党员赵君陶(化名赵郁仙) 受党的派遣携子李芃(即今全国人大常委委员长李鹏)、女李琼来到五通桥通材中学任教,以教员身份为掩护,开展党的地下活动,宣传了毛泽东的《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讲话,宣讲了抗日救亡形势,动员同学们投入抗日行列,还组织了有2000多人参加的抗日示威游行大会。师生还组织了抗日宣传队,在校内外演唱《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等抗日救亡歌曲。李嘉仲和部分教师参与组织了五通桥抗敌后援会,出版《抗日周报》,组织抗战剧团。就在这一年秋,经嘉属工委批准,成立了五通桥通材中学特支,组织进步师生举办读书会,办墙报,出专刊,学习时事,开展抗日救亡活动。据当时丁佑君的国文老师张若愚回忆,佑君年龄偏小,但爱劳动,积极参加班上的清扫活动,学习也很努力,从来没有补考过。由于过去身体虚弱,她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体育和劳动成绩较好。佑君乐于在学习和生活上帮助同学。尽管她的家比较富有,但她生活俭朴,能和穷人的孩子接近,不嫌她们吃得差,穿得烂。一次,五通桥茫溪河涨大水,一些房屋被淹,穷人无家可归。佑君瞒着父母,带了一些米面去接济他们。又是一年涨水时,通材中学的部分学生过不了河,回不了家,学校也没有食堂和住宿,佑君便从家里带来一些吃的帮助同学,还领着一些同学到自己家去住。佑君乐于助人,很得大家的称赞。从对邓妈的关心到对同学的帮助,充分表现了佑君优良的品格,为她后来走上革命道路奠定了基础。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冬,佑君完成了在通材中学的初中学业,参加了当年的初中毕业会考。九十五分高分的音乐成绩,反映了她天真活泼、热爱生活的乐观性格。八十六点八分的英语成绩则体现了她对外面世界的美好憧憬。同旧时代几乎所有女孩一样,初中毕业后的丁佑君也面临着人生的重大抉择:是继续求学深造?还是辍学在家,做普通女人?年轻的她面临着人生的一次重大选择。饱经兵荒马乱之苦的佑君父母兄长都劝佑君放弃学业,待业在家,找个婆家,做一个家庭妇女。性格倔强的她,通过与父母的力争,很快做出了选择——奔赴省城报考高中,从而走上成长之路。
丁佑君考入成都私立女子中学(今成都六中),在读书期间,由于受地下党员黄梦谷等老师的革命启蒙教育,丁佑君积极参加了“四·九”反黑暗等运动,迎着光明不断追求自己革命的进步。1950年元旦,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发出布告,宣布:成都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为最高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全市军事、民政等事宜。随后,军管会的文教接管工作也开始。在地下党支部的配合下,市女中很快复课。与此同时,其二哥丁好德在解放后给其妹妹的信中也提醒她:当今你(丁佑君)恐怕已面临到读书呢,还是参加工作的问题。1950年1月,在兄长的指引与支持下,她毅然报考了西康人民干部学校。在学校她积极上进,4月29日经过学校多方面的考察,批准她加入了青年团。同年6月作为首批毕业学员,她和西干校150多人前往西昌参加当地的征粮工作,在西昌期间,她积极工作,当过学校的军代表,参加征粮工作队。
1950年9月17日,西昌盐中区土匪发动反革命暴乱,时任盐中区青年干事的丁佑君不幸被土匪绑架。被绑架之前,张炳文与裕隆镇镇长王宇辉去到王正中家找丁佑君,他们说要去高草乡办黑板报,王宇辉将丁佑君的那支勃郎宁小手枪俗称"掌心雷"的五粒弹自卫武器借走了。后来,王正中又对丁佑君交代说:你在这里等我,不要出门去。还嘱托他妈,看着丁佑君,给丁代表送开水。大约半个小时左右,王正中又匆匆回家。他对丁佑君说:"不要慌,今晚还是住在这里比较稳当。"当时没有人知道王正中实为隐藏着的内奸,他正是这次叛乱的策划人之一。由于他"自解放以后伪装进步,骗取了区上负责人的信任,曾参加区、乡各种代表会议,参加征借粮等农村工作,其阴险毒辣的真面目,此时尚未暴露。"当天中午,在王国贤的统一策动下,河西的土匪同时叛乱。裕隆乡地痞高开祥、朱暄一伙先窜入场上镇公所中游荡,随即窃夺了镇公所门岗、武装民兵的枪支。自封叛匪大队长的高开祥指挥众匪将镇公所的十几支步枪和一挺轻机枪全部抢夺一空。又令赵世华率10余名叛匪赶往王正中家抓捕"女解放军",赵匪直入王宅:"你就是丁代表?""我是丁佑君,有什么事?""来人,给我捆了。"土匪张明友、任民忠等一拥而上,将丁佑君捆绑起来。措手不及而又被借了自卫武器的丁佑君质问道:"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就是要抓你!"赵匪凶相毕露。"你们要认清形势,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政策是首恶必办、胁从不问,立功赎罪,立大功受奖。我希望你们放下武器,回家生产。"叛匪充耳不闻,将丁佑君围推出户,押往乡公所。乡街上,关门闭户,只有叛匪来回游动着。当晚丁佑君被关在新民乡张八街文昌宫戏台左侧的房间里。匪首以丰盛菜饭请她,企图诱她说出县、区武装分布情况,丁踢翻饭菜,一字不吐,她拒绝了土匪给她送来的食物,并告诫说:"当土匪只有死路一条。"叛匪卢本宗之母,外号"闪彪"的卢袁氏劝诱说:"你何必那样死心眼呢?一个十七八岁的姑娘家,何苦啊,只要说出你们共产党来,以后我保证你就住我家里。"丁佑君一言不答。卢袁氏又问她是不是共产党?丁佑君说:"我们的党从不像你们那些狐群狗党,害人吃人的党,我还不够入党条件,但我是共产党的干部,是青年团员。"站在门外的土匪们听了非常吃惊,又拥进屋来百般威胁恫吓,丁佑君非常镇定。匪首卢本宗说:"你不要那样嘴硬,那样不怕死。"并再三追问:"我们这附近哪些是共产党"丁佑君答道:"我们共产党多得很,你不必问了。"卢袁氏又假惺惺地说:"你才十几岁呀,你真的不怕死?死了多可惜呀!"丁佑君响亮地答道:"死,我见得多,怕死就不革命,革命就不怕死!"匪徒们黔驴技穷,竟然将她凌辱了整整一夜。
1950年9月19日,丁佑君被匪徒张邦和等转押到高草坝(乡)。女青年宋秀清回忆说:"我在家屋门缝内看见丁代表被押过去,还是穿的一双草鞋。我很想出来拉住她,但是,我当时认识不够,怕土匪,我只看了丁代表一眼,以后再也没有看见了!"该乡土匪大队长谌洪祥道:"我说,你这个女娃娃,当什么共产党,给我回家去念几个字算了。你不要怕,只要你告诉我们,城里有多少军队,我们就放你。""我没有什么说的。"丁佑君冷静地回答。1950年9月19日,匪徒剥掉她的衣服游街示众,她边走边喊:“乡亲们,这是叛匪的耻辱!最后胜利一定属于我们!”1950年9月20日,叛匪围攻河西区公所内碉堡不下,拉她去喊话劝降,她高喊:“同志们,坚持到底!胜利最终属于我们的!”“共产党万岁!”叛匪即向她开枪,击中胸膛,她倒下高喊:“我一个人死不要紧,会有千千万万的人为我报仇!”当晚壮烈牺牲。
1950年9月19日凌晨,盐中区农民积极分子谢必成与小学教员李宗周冒险偷渡洪水肆虐的安宁河,赶入西昌县城,向区公所和区党委报信。这时,才确知土匪徒叛乱实情和丁佑君不幸被捕的消息。在盐中区叛乱平定后,中共西昌县委即指派县妇联张子玉和县委宣传部罗熙义急赴香城镇查寻丁佑君烈士的遗体。最初,他们去了镇的北场口糠市坝。附近的村民中有人介绍说:1950年9月19日当晚,在淅淅沥沥的秋雨中,丁佑君发出了几声微弱的呻吟,“闻声赶去时,她说要喝水”,有人忙去找水喂给她喝。接着,他们仔细地在“示众”现场观察并终于发现:“从躺卧的位置来看,她晚上还支持着爬了几步光景。”但令人困惑不解的是:次日,烈士的遗体却消逝得无影无踪……烈士的遗体在哪里呢?好在不久即有热心的村民前往镇上的盐中区公所报信:糠市坝侧的一棉花地里,发现了一只头骨。张子玉、罗熙义和亢廷胜、郭峰山等人急忙赶赴现场。果然有一头骨,头骨上那排整齐、洁白而匀细的牙齿以及附近的几缕长发向熟识丁佑君烈士的好友、同志和战友证实:这正是烈士的骨骸。怀着对烈士临危不惧、临死不屈的英雄壮举的崇敬与对杀害烈士的叛乱匪徒狼子野心的仇愤,战友们忙在就近新场口一户居民家中觅得一只高约60公分的瓮口坛,将用红布裹好的烈士遗骨与头发存于坛内,再以红布盖封瓮口,扎以红绳密封。随后,搬入区公所大门内的左侧那排平房后的水天井内,停置于年久未用的青板石洗衣台下。洗衣石长约1.20米,宽在60公分以上,横架在两侧的石条上而略向外倾斜着。烈士遗骨静置其中,可避风雨,也遮太阳。经过座谈了解和现场踏勘分析推测:丁佑君烈士被叛匪击伤与折磨得衣破骨损、皮开肉绽而抛丢在香城镇北场口、保城河畔糠市坝的荒野后,当天夜里,可能是野狼又吞噬了烈士的遗体!决心为烈士讨还血债的战友与乡亲们更加积极地投身到相继开展的镇压反革命与土地改革运动中,直接枪杀丁佑君的凶手赵明安的侄儿赵世华被逮住枪决,匪首王国贤、王国佐、谌洪祥、匡绍先、朱暄等也都先后伏法;盐中区最大匪首"总指挥"赵明安逃往盐源后,在1953年5月终被人民解放军剿匪部队击毙于树河。1950年9月25日,中共西昌县委书记张荣郑重宣告:"在盐中区土匪叛乱中,丁佑君同志不幸被捕。她坚贞不屈,壮烈牺牲。她临死时高呼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她死得很光荣。"作家高缨闻听烈士事迹之后,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丁佑君之歌》,使得丁佑君烈士的英勇事迹家喻户晓、影响深远,后来,79岁高龄的高缨再次来到乐山,来到五通桥,在“丁佑君烈士逝世55周年纪念明信片”上专门为纪念丁佑君烈士题写了这样的句子:“白玉一样纯洁,钢铁一样坚强。”以及“她永远十九岁”老作家对丁佑君烈士,还是怀着满腔的激情,准确地概括了丁佑君烈士短暂的一生,这是对烈士的高山仰止,表达了自己对烈士一辈子的无比尊崇。
历史评价
1951年5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签发了毛泽东署名的《革命烈士证》并核定为“革命功绩:一大功。”
朱德总司令:“丁佑君同志是党和人民的好女儿,是共青团和青年的好榜样。中国青年应该学习她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党和人民的高度阶级觉悟和革命精神。”
人物纪念
烈士名言:我是共产党派来为老乡们工作的,就是死了也光荣!能为人民而死,是最光荣的!丁佑君烈士牺牲后,西昌县委根据其生前的请求,追认她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52年5月4日,丁佑君烈士陵园在西昌落成,烈士的遗骨移入园中。
1958年3月27日,朱德同志为纪念碑亲笔题词:“丁佑君同志是党和人民的好女儿,是青年团员和青年的好榜样。中国青年应该学习她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党和人民的高度的阶级觉悟和革命精神。”
1959年4月,丁佑君烈士的故乡乐山市五通桥茫溪河畔建立了“丁佑君烈士纪念碑”。
1985年9月19日,在丁佑君光荣牺牲35周年纪念日,由家乡人民义捐,在五通桥菩提山上修建的“丁佑君烈士纪念馆”落成,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为五通桥新落成的丁佑君烈士纪念馆题写馆名。
1987年10月1日,经西昌市人民政府批准,为纪念丁佑君烈士,将烈士殉难地河西镇更名为佑君镇。
责任编辑:钟思宇 最后更新:2018-07-07 14:52:13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刘守玟
下一篇:毛泽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