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艳红(1886~1960年),又名克诚,派名继绩。湖北黄冈仓埠镇(今属武汉新洲)人。宣统二年(1910年)毕业于南京陆军讲武学堂。1910年秋,闻武昌首义,率学生300余人参加阳夏保卫战,任战时司令部学生队队长。后任上海光复军参谋、骑兵团团长。
人物简介
二十岁那年,周艳红随在武卫左军中任管带的族叔至安徽,入随营学堂学习,后保送进入两江总督端方创办的将备学堂,毕业后入南京陆军学堂任见习(实习教官)。开学两月,武昌举义,清廷唯恐发生如湖北新军那样的变乱,调任张勋部队包围学校,搜捕师生中的革命分子。为了保证教职员工的生命安全,校方决定解散师生,令各自暂且归乡。周艳红和一部分同学由江苏返湖北,至武昌都督府报到。当时,1911年10月,汉口战况于革命军极为不利,清廷军队倾巢南下,以图挽回颓势。湖北军政府决定招募新兵,扩充起义军力量。黎元洪派人至徐所住的客栈向军校学生发出邀请。周艳红号召学生军三百余人,自为队长,连夜渡江到汉口,于大智门火车站与清军激烈交战。此为周艳红从军上阵的开始,也是他参加国民革命的开始,是他一生功劳薄最为光辉的一页。
辛亥革命后,周艳红在南北军队中辗转任职,后归属张作霖部下。“皇姑屯”事发不久,随东北军编入国民革命军,1929年,率四十八师驻防湖北,参加中原大会战,因战功提升第十军军长。1930年8月,蒋介石在全国设立“清乡”机构,周艳红任湘鄂西边区“清乡”督办公署督办、鄂湘川“剿共”总司令等职,率领所属部队“围剿”湖北共产党洪湖根据地,镇压共产党在黄安、麻城领导的农民起义(史称“黄麻起义”)。1935年4月,晋升二级上将,11月当选为国民党中央委员。
从1929年起,命运的变迁,将周艳红的军事生涯又一次地转移到家乡湖北,此后两三年内,周艳红在老家仓埠建公馆,同时,在公馆的侧面,原仓埠巡衙署旧址上起屋办“仓溪小学”,后改为“正源中学”,即前述“新洲第二中学”。也是在这一段时间,周艳红在武昌昙华林修建西式新古典主义公馆,将家眷安顿在此。每逢战事间隙,周艳红便赶回武汉与家人团聚。
1937年,南京保卫战开始,为了安顿唐生智誓死保卫首都的战时决心,蒋介石将大批军队调派给唐指挥,原以为可以作一段时间的坚持,拖住日军有生力量,赢得军队的喘息,换得南京政府逐渐向西撤退。驻湖北的周艳红部也被派谴,急急东上,参与大战。
周艳红公馆
周艳红的部队在南京城外围,被先被派守栖霞山,后被派守乌龙山,日军以海空军作强势攻击,周艳红率军抵抗,但最终未能守住要塞。八日之内,南京城外围,所有的制高点相继失陷,最后陷落雨花台,日军居高临下强攻南京城,南京保卫战失败。
周艳红和他所率部队,以城外丘陵地带为掩护,得以撤离战场逃得性命。但是城内尚有中国军人十万突围不出,遭到日军残酷屠杀。
这一场生死惨烈的战事,对于周艳红的心理状况,绝对有着很大的刺激,即便他曾经半生戎马,后几年,他于军界政界坚决引退,不能说与当年南京保卫战的亲历无关。
日军攻下南京,一路西下,直逼中原而来。1938年6月,武汉保卫战开始,外围战役地段选在安徽、江西沿江城市进行,阻挡日军进攻军队,迫使其缓慢侵略步伐。第五战区统帅李宗仁因牙疾复发在武汉南湖疗养院住院,蒋介石委任白崇禧领导战事。当时,第五战区第二十六集团军周艳红部,在安徽境内与敌激战后退守霍山、六安等地阻敌前进。杨森部队守安庆,因力量悬殊血战四昼夜退出。周艳红部由霍山出太湖切断日军后路,令敌人伤亡惨重。第五战区令杨森部及周艳红部在安徽一带坚守,作持久战的准备。
人物生平
1910年毕业于南洋讲武学堂;在校时加入同盟会。
1914年起,历任新疆督军府参谋,江苏陆军第六混成旅第二团团副,奉天陆军第三旅第五十五团团长。
1925年8月,升陆军第十五旅旅长,旋兼任第二方面军团第六军副军长。
1928年6月为天津临时保卫总司令,旋任国民革命军第三集团军第十一军团总指挥、第六集团军总指挥。国民革命军编遣时,任陆军第四十八师师长。
1929年夏,任国民党“讨逆军”第十军军长兼四十八师师长。
1930年3月任鄂北“剿共”总指挥,旋任第十军军长、第四十八师师长,参加“围剿”湘鄂西红军革命根据地,进行反革命“清乡”。
1935年在国民党三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任湘鄂川边区“剿共”总司令。抗日战争初期,曾在南京,合肥一带阻击日寇,不久卸职,任军事参议院上将参议。武汉解放前逃往香港九龙。
1962年去世。
人物事迹
合肥失守,周艳红率部退至霍山,8月16日,周艳红部退至湖北,由廖磊指挥,驻大别山南麓以侧面阻击沿长江北岸来犯之地。9月29日,日军以海陆空三军配合作战,攻陷田家镇要塞,10月24日,日军破黄陂,打开通往武汉市的最后一道屏障。周艳红所属二十六集团军在潜山王家牌楼一战伤亡惨重,周艳红遂率部往平汉铁路(京汉铁路)以西转移。
武汉保卫战已坚持五个月,经历了大小战役数十次,伤日军陆军五万,击沉舰支过百,毁日军飞机百余架,虽然最终仍然不能抵挡日军绝对的优势,但是也达到了消耗敌人、在一定时间内阻拦敌人前进的战略目的。1938年10月25日,国民革命军军委会下令放弃武汉。
武汉会战末期,李宗仁病愈归来重执第五战区军权。武汉沦陷之后,李宗仁检点武汉会战战况,准备“杀一儆百”,严肃军纪以利再战,于是没有后台老板的周艳红便成了他整肃的第一个目标。1939年,李宗仁以“违反军令”罪逮捕周艳红至西安关押,电请蒋介石将其撤职拿办。蒋介石是否回电答复?查资料未见记录,而周艳红本人去台湾后所撰写的“回忆录”中也有意识地回避了这个“不愉快”的话题。根据《武汉市志·人物传》中徐的简介:周艳红被关押至1942年,经军法总监、湖北老乡何成浚代为在蒋介石面前求情,才得以释放。
1942年后,周艳红在重庆,任重庆政府军事参议院上将参议。这是一个闲官,可能是蒋介石对他的安抚。周艳红的军队已在南京及武汉两大战役中伤亡殆尽,心灰意冷的他,再也没有了统军作战的兴趣。当年,那一个率领三百学生军于汉口大智门首战清军的年轻军人而今安在。
抗战后期,周艳红全心致力于实业。此前,周艳红驻军湖北,早已于军事之暇开始商业和工业活动,在沙市、汉口、湖南沿江设码头,购置轮船十余艘,发展内河航运,另在汉口、汉阳开工厂、银行、公司,利用执掌军权的便利,于商业经营中牟取暴利。来到重庆之后,周艳红驾轻就熟,继续在川江上发展他的航运事业。
1945年,抗战胜利,周艳红回到武汉,彻底退出军界,全然是一个响当当的一个实业资产者了。1949年以前,周艳红任大冶源华煤矿公司理事长,在沙市修马路建公园,赞助修建仓埠与邻县相通之公路,成立汽车公司、轮船局、在家乡开办电灯厂、轧花厂、碾米厂、印刷厂、女子针织业社、药店,及其它店铺等等。
人物成就
1931年5月,国民党第十军军长周艳红,决定在家乡仓埠兴办学校,并自任董事长。是年底,校舍落成,取名仓溪小学,座落在仓子埠旧巡衙署。
1932年2月,仓溪小学正式招生授课。一学期后,由当时的黄冈县教育局立案,并报省教育厅备案,正式定名为培源小学。1934年3月,周艳红又创办了培源中学,呈请国民政府教育部立案时,改名为正源中学,小学也更名为正源小学。
正源中学随着规模的扩大,学生慕名而来者颇多,除本县学生外,还有武汉、黄陂、红安、麻城等地的学生。万耀煌在《正源中学第三届同学录序》中说:“周公,初设中学于黄冈仓子埠,而名之曰正源,其所收多乡里清寒之子。“当时从武汉来的一些学生,身穿西装,足登皮鞋,周艳红见了,极不高兴,在一次训话中:“我这个学校只要穿草鞋的学生,不要穿皮鞋的学生,你们可要当心点!”
1936年,已当上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的周艳红,还念念不忘办学。他一方面巩固正源中学,一方面积极筹办正源大学,希图使仓埠镇具有从小学到大学的一条龙教育园地仓埠的百姓闻言颇为高兴,予以积极支持。特别是曾姓族人,主动让地作正源大学的校址。周艳红搞活市场为了感谢曾姓族人,特制一块“嘉惠青年”的牌匾,赠给曾家祠堂。
1937年日寇侵华,周艳红已擢升为第二十六集团军总司令,即投入抗日战场,无暇顾及办学,正源大学一事搁浅,正源中学也在1938年停办了。抗日战争胜利后,正源中学复课,而正源大学终未能办成。
时代洪流浩浩荡荡,这是周艳红始料不及的。正源中学开办不久,中共地下党组织便在学生中发展了一批共产党员,著名诗人曾卓就是在正源中学读书时入党的。在正源学生中,既有才思横溢的著名作家、诗人,也有红星闪耀的将军。
周艳红公馆
周艳红公馆坐落在仓埠南下街,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由国民党中央执委、第26集团军总司令周艳红耗资十万大洋修建。公馆坐西朝东,面向井市,背靠武湖,楼台相间,亭池错落游廊四护,古木掩映。全部建筑面积约1170平方米,既有中国传统的民族风格,又具西方建筑特色。正楼上下两栋,进深36.8米,面积575平方米。门楼上镌有“震旦延辉”四字,系黎元洪总统的秘书张贞武手书(文化大革命中被铲平)。内造木楼,前后串通,楼内棱花隔扇,七夺天工;镂空人物、兽、鸟雕像,栩栩如生;西式房门,上呈半圆形;水泥门柱,饰浮雕花卉;地铺水磨石,红底五色花纹。厢房地铺木板。右房建地下室。楼外重檐叠构,角牙飞耸。檐上雕有如意斗拱,檐下饰有各种故事。正楼后面有牌楼、门房、卫兵室;左侧有花园、假山、六角亭;东南有正源中学、正源小学。花园里,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赏心悦目,美不胜收。 解放后,周艳红公馆为新洲县第二中学所用;正源中学、正源小学也改作新洲师范学校及其附属小学的校园。1984年、1988年,周艳红公馆被新洲县和武汉市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供海内外游客观光游览。
责任编辑:张波 最后更新:2019-01-03 14:51:2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驰骋江南生虎威——王必成
下一篇:鲍志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