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汤恩伯夫人王锦白
2018-10-13 10:48:05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综合  点击:  复制链接

  一

  汤恩伯能够成为国民党军赫赫有名的高级将领,和他的妻子王锦白不无关系。

  王锦白是嵊县黄泽镇上“王同兴”杂货店老板的女儿。“王同兴”杂货店位于黄泽镇下街头,在镇上也算不上是一家起眼的商铺,只是卖些老酒之类副食品的小商号,老酒从浦口马寅初父亲马棣生开的“马树记”酒作坊进货,信誉颇佳。起先也只是靠店铺的收入养家糊口而已。但后来老板王桂堂很会做生意,家景也渐渐地变得殷实起来。老板娘竺桂凤,是黄泽镇上有名的大美人,娘家是黄泽镇兰州村人。王桂堂与竺桂凤生了二男一女,大儿子叫王绍全,出生于1896年,肖猴;二儿子叫王绍丰,出生于1898年,肖狗;小女儿叫王梅英,生于1907年,肖羊。想不到这个小女儿给“王同兴”光宗耀祖,使王家出人头地。

  当年,王桂堂还算比较开明,让大儿子王绍全先是接受私塾教育,后去县城高小读书。后来由于王绍全的恳求及亲友的劝说,王桂堂同意他去杭州求是书院读书,求是书院的绍兴地区同学结为金兰交,陈仪是求是书院的老学长,也是绍兴人,故与陈仪相识,乡谊甚密。毕业后,王绍全留在杭州惠兰中学教书。

  陈仪(1883-1950),字公洽,绍兴东浦镇人,1902年到日本留学,入士官学校第五期炮兵科,与蒋介石是同学,期间曾参加光复会。1911年辛亥革命时参加浙江独立运动,1912年任浙江都督府陆军部长。1925年孙传芳主政浙江,陈仪为浙军第一师师长,之后转任第一军司令、浙江省省长。1926年,陈仪投向北伐中的国民党,被任为国民革命军十九路军军长。后被蒋介石委以兵工署署长,之后转任军政部次长,行政院副秘书长。1934年闽变结束后,调任福建省主席兼绥靖主任。杭战胜利后任台湾省主席。1948年8月6日,陈仪再度被蒋介石委任为浙江省主席。他是民国时期的著名军政大员。

  王绍全在杭州惠兰中学教书期间,父亲王桂堂已去世,家景一落千丈,母亲竺桂凤和大多数嵊县人一样重男轻女,小女儿王梅英读完小学后,就不肯让她再读书。当时刚好有人来做媒,说是新昌县王家山有户人家也算殷实富裕,让王梅英嫁给这户人家做大媳妇,可当家执掌。母亲竺桂凤去王家山看了男家后,认为有田有地,也算是门当户对了。可是小女儿王梅英执意不肯,哭闹着要去杭州读书,母亲竺桂凤无论如何不肯。王梅英就写信给大哥王绍全,并将母亲要她与王家山人订婚,及自己想来杭州读书的情况告知大哥,并恳请大哥无论如何要帮她一把。

  王绍全接信后赶回黄泽。王绍全一向喜欢聪明伶俐的小妹。当时,王绍全已是新派的进步青年,加上自己的婚姻也是父母包办的,女方虽是黄泽镇上吕家厅的大户人家女儿,名叫吕福仙。但她是不认字的文盲,完全没有共同的语言,饱受没有感情的婚姻之苦。王绍全想极力说服母亲,为小妹的婚姻打抱不平,为此与母亲发生了别扭。母亲虽算开明,但毕竟是未见过世面的乡村妇女,她相当固执,说除非小妹去杭城读书的开支费用全部由你老大承担。王绍全一气之下,带着小妹去了杭州。

  王绍全带着梅英到了杭州,并把她的名字改为锦白,意思是锦绣前程,洁白无瑕。王锦白从小天资聪颖,经过大哥的辅导,不久就考入杭州蚕桑女子学校。

  二

  王绍全不喜欢自己的老婆吕福仙,故没有带往杭州,后来与一个叫车华珍的知识女性结婚,生有二子一女。这时,王绍全与陈仪有联系,王锦白也就认识了陈仪。陈仪要比王绍全大十多岁,老婆是日本人,膝下无子女,陈仪见了王锦白后,心里觉得特别喜欢,有意要认王锦白作义女,王绍全自然是同意了。王锦白成了陈仪的义女,吃住也在陈仪家了,读杭州蚕桑女子学校的费用自然也有陈仪统包。1923年陈仪送王锦白去日本留学,就读一个蚕桑学校,与新昌县的陈宣昭是同学。

  而在此时,武义的汤恩伯也去了日本。汤恩伯生于1900年,原名克勤,字恩伯,后来改字为名。汤恩伯小时上学,不肯用功,放荡不羁,专和孩子们嬉闹。1916年汤恩伯高小毕业后,进入省立第七中学,后转入体育专科学校,学习费用由祠堂伐售一处山林的树木提供。他先当过小学体育教员,后进入浙江省省长兼督军吕公望举办的闽浙讲武堂学习,在吕部当过少尉排长。在一次战斗中,因吕部战败,汤恩伯逃回家乡。后汤恩伯无事可做,便去东皋警察所当过巡官。

  有一次,汤恩伯到法院看一朋友的父亲与当地一位劣迹昭彰的土豪打官司,当朋友的父亲将被判入狱时,汤扔出一块大石头,击中法官,然后立即逃走。汤犯下案子后流落在杭州一带,当他正愁难以度日的时候,碰见一位武义富商的儿子童维梓。童维梓与汤恩伯是少年的同乡好友。当时,童维梓想去日本开饭馆,准备招一名保镖,见汤恩伯体格健壮,又是同乡知交,就带他去了日本。

  1922年汤恩伯到日本后,童维梓出资开了一家中国餐馆,由汤恩伯主持经营,一度生意兴旺。汤在餐馆结识了来馆用餐的王锦白。闲谈之间,知王锦白的义父就是浙江第一师师长陈仪,汤便向王大献殷勤。时日一长,王锦白对汤也产生了好感。

  不知何故,童维梓开了餐馆后,不久就回国,把餐馆全权委托给汤恩伯。从此,汤恩伯经常邀请王锦白等中国留学生到餐饭聚会。不到两年餐馆亏本,最后汤干脆变卖餐馆全部财产,用得精光。王锦白完成学业后要回国,汤恩伯要求和王锦白定下婚姻关系,但王锦白说须征得义父陈仪同意方可。于是汤恩伯跟王锦白回到中国,等候美好婚姻的到来。

  1925年秋,王锦白回到杭州后,将汤恩伯向她求婚一事告知陈仪。当时陈仪问王锦白自己意愿如何,王锦白回答说:“心里倒是很矛盾,他家里已有妻室,不知如何使得。”陈仪说:“至于家里有老婆问题不大,可叫他离婚,关键是人品如何。”当时,王锦白不语。陈仪思索了一会,接着说:“这个人你什么时候带回家来让我看看,同时我也和你大哥商量一下。”

  几天后,王锦白果然把汤恩伯带回家中。陈仪见汤恩伯生得浓眉大眼,方盘脸,人也魁梧。在交谈中陈仪对汤恩伯的第一感觉不错。后与王绍全商量,王绍全说:“这事全由你义父作主。”

  汤恩伯十八岁时与永康县马振南之女马阿谦结婚,生有一子叫汤建元。马阿谦是位传统的中国女性,与王锦白相比,不论才干见识还是相貌气质都不能相提并论。汤恩伯为了高攀陈仪这棵大树,毅然回家给其结发妻子马阿谦300块银元,与其离婚。为了靠牢王小姐义父这座山,汤恩伯对新夫人自然是倍加敬重。

  汤恩伯与王锦白结婚后,内有才女王锦白主持家政,外有岳丈天大的靠山,从此踏上了官运的直通车。在陈仪推荐下,汤恩伯官费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十八期步兵科留学。汤恩伯完成学业后于1927夏回国,在陈仪部担任少校参谋。1928年6月蒋介石将黄埔军校迁往南京,改名为南京陆军军官学校。陈仪又推荐汤恩伯任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教官,同时任学生总队大队长。在校期间汤恩伯编写了《步兵中队(连)教练之研究》一书,博得蒋介石的赏识。

  汤恩伯的功夫没有白费,不出几年光景,就爬上了南京中央陆军军事学校第二教导师第一少将旅长的高位。为此,他跪拜在陈仪面前,感激涕零地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乃陈老也,学生愿拜您为恩师,生死与共!”此后,汤还多出了一份孝心,把陈仪当作亲生父母一样来服侍。陈仪对汤也是悉心栽培,凭着与蒋介石、何应钦等人的交情,想方设法为女婿在军服上多添几道杠杠。于是,汤恩伯由旅长升为师长,又由师长升为军长。到了抗战爆发以后,一跃而为第三十一集团军总司令,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统辖豫鲁苏皖四省五六十万大军,成了威风凛凛的“中原王”。1946年2月,汤恩伯从陆军中将晋升为陆军上将军衔。

  三

  王锦白回国后,先后任杭州女子蚕桑学校校长,杭州蚕桑讲习所所长。在王锦白的主持下,对浙江的土蚕种和缫丝技术进行了改良。各地办起了蚕种场,丝厂也改进了缫丝设备,对我国蚕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王锦白与汤恩伯结婚后,生有国梅、国兰、国芳、国丽四女,及幼子建平。有人说汤恩伯与王锦白所生的前三个女儿用梅兰芳三字取名,是对京剧的热爱,但也有人猜测这是对王锦白美貌的暗喻。

  王锦白在汤恩伯担任高级将领期间,很少抛头露面。她凭着娘家“王同兴”经商的经验,以及汤恩伯的地位和势力,协助汤恩伯在长沙、上海等大城市开设“鼎泰公司”,在金华亦设有“福民布店”、“同济源”酱坊火腿行,在武义有“瑞成酒坊”等。

  王锦白成为汤夫人后也未曾回过故乡黄泽,只是在抗战胜利后,邀请两位兄嫂去过上海做客,即王绍全的原配夫人吕福仙和王绍丰的夫人余梅姑。她们妯娌俩游玩了大上海,一住几日未曾见到汤恩伯。妯娌俩对姑娘王锦白说:“我们好不容易来上海一趟,姑夫总得让我们见一面呀!”不久,王锦白安排汤恩伯在两位兄嫂吃饭时见面。后来吕福仙回家对人讲,汤恩伯长得不高,在卫兵保护下,向吕福仙妯娌俩敬酒,酒是卫兵拿着给汤专用的,汤恩伯在王锦白介绍下,十分和蔼地叫了大嫂、二嫂,并说请她俩在上海多住几日。汤也未曾吃她们桌上的菜就走了。

  再说“王同兴”的老板王桂堂去世后,竺桂凤肩负起小商铺的全部经营。当年,浦口的“马树记”已与上海的洋商张江声合作做茧生意。而黄泽是盛产蚕茧的地方,马棣生的大儿子马孟希在黄泽开“瑞源”茧行,茧行是租用“王同兴”的房屋。时间一长,马孟希与竺桂凤产生感情,于1920年2月,生下一子,取名为王长友。原因是马孟希的母亲家规极严,不允许大儿子与竺桂凤所生的儿子带入马家及姓马。

  1927年7月,马寅初辞去北京大学教授后,到浙江担任省政府委员、省财政委员会主席之职。这年冬天,马寅初兼任浙江省禁鸦片烟监察委员。当时马寅初的大哥马孟希吸鸦片,马寅初就动员马孟希去杭州强行戒烟,半年后,马孟希得便血症,医治无效去世,终年56岁。当时,马孟希在浦口家只有三个女儿。马寅初把只有8岁的王长友领回浦口老家,改名为马本师。马本师小学毕业后,马寅初把他带在身边,视作亲生。后来送马本师出国留学,攻读水利专业,解放后回国,成为新中国的水利专家。

  王锦白和汤恩伯结婚发迹后,对大哥王绍全和二哥王绍丰的两个孩子进行了悉心培养。大哥的儿子王以诚很会读书,大学毕业后送加拿大留学攻读化学专业,成为博士,在加拿大定居。二哥王绍丰的大儿子王以强从小喜欢画画和塑泥菩萨,后送南京中央大学美术系学美术,解放后是宁波越剧团美工师,专画布景。

  四

  王锦白和汤恩伯结婚后,陈仪也很赏识这位东床快婿,一直把汤恩伯当自己的心腹。1948年夏,陈仪和友人在杭州谈起时局时,对蒋的统治已流露出不满。淮海战役以后,国民党军主力已被歼灭,蒋介石再次下野回奉化“小休”。陈仪曾上书给蒋介石,其书云:“当前之势已是敌强我弱,只可言和,不可言战矣。”蒋不以为然。

  陈仪认为汤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在这时候想为汤指一条新的出路,陈仪就趁汤来杭州晤面的机会,把形势向汤作了分析,要汤寻找新的出路。当时,汤对陈仪并没有表白自己的想法。陈仪原来的部属胡邦宪是一名中共地下党员,通过他与中共取得了联系。陈仪已决定做第二个傅作义,弃暗投明。因为与汤恩伯的特殊关系,他便让外甥丁名楠到上海,做汤恩伯的工作,让他一起投奔共产党。

  因为一直没有汤恩伯的回音,陈仪决定让丁名楠再次去一趟上海。这次,丁名楠带去了陈仪与解放军商议好的起义条款。

  汤恩伯拿到“起义条款”后,下了狠心,去电向溪口的蒋介石告密。

  汤恩伯接着就给陈仪打电话,他谎称刚才接到蒋介石电话,要他将浙江省主席一职交出,蒋对他的工作另有安排。

  陈仪接到汤恩伯的电话,感到很突然,也好生奇怪。这交出浙江省主席的事,怎么要汤恩伯来通知,电话里边他又不好细问。

  当天下午,陈仪又收到汤恩伯转来的一封蒋介石安慰他的电报,电报中说:“汤总司令转令洽兄,交卸后务请来溪口一谈。蒋中正即日。”

  陈仪对蒋介石已十分厌恶,他不想去溪口见蒋介石,交出浙江省府大印后,便乘车回上海北四川路安志坊三十五号家中。在陈仪去上海之前,胡邦宪在上海已发觉汤恩伯有变,两次急电陈仪,要他速作安全打算,不能来上海。陈仪看后却淡淡地一笑:“我与汤恩伯的关系恐怕常人无法理解,他不会出卖我。”陈仪一到上海,汤恩伯便派人将他软禁起来。1949年3月中旬,毛森取得汤恩伯同意后,亲率特务数人在上海陈仪家中诱捕了陈仪。随后汤恩伯派飞机将陈仪送到衢州秘密监禁起来。1949年5月,汤恩伯得到蒋介石的指令,派飞机将陈仪解押到了台湾。

  汤恩伯出卖了对他有大恩大德的岳父陈仪,蒋介石连连嘉奖其大义灭亲,忠于领袖。汤恩伯只博得蒋介石嘉奖而已,陈仪被抓的消息传出后,舆论界一片哗然,很多人骂汤恩伯不仁不义,恩将仇报。

  1950年5月19日,台湾军事法庭判决陈仪死刑。王锦白不顾汤恩伯的反对,在家中设灵堂祭拜吊孝,面对义父陈仪灵位,啼哭声声,在无限的悲哀中,对汤恩伯埋下了千恨万怨。

  此后,王锦白带着三女一子(汤国丽留在台湾外)去美国定居,汤恩伯也将如数的家产让王锦白带往美国,培育子女。

  五

  陈仪事件后,汤恩伯众叛亲离,背下了“卖师求荣”的骂名。连

  蒋介石也看不起忘恩负义的无情小人,从此官运一落千丈。在台湾,只给他一个战略顾问的虚衔,生活十分拮据。

  汤恩伯在1951年3月21日的日记中写道:“我与一班老同事,过去专致力军务,一心为国,向来不曾为本身之生活打算。至台后闲居一年,目前均感生活困难。我此次迁乡居住,本拟节省开支,不料修理房舍又超越预算,反增许多开支。不知住定后,能节省否。服务党国数十年,至今生活感受威胁,殊为苦闷。自信我能吃苦,谅可随遇而安的。” 1951年12月汤致友人王彰先生的信中说:“弟离台北来中部休养,已届满一月。因山地气候不宜,目前胃痛及神经痛又发作……”

  为方便就医,汤恩伯不得不迁居台北市。但是,治了相当长的时间,病情却不断加剧。请中心医院的外科权威张先林医师检诊后,发现除胃部溃疡外,还有十二指肠肿瘤。虽然还不是绝症,但张医师认为应当及早出国手术治疗,否则,在半年内恐有性命之虞。

  身在美国的夫人王锦白得知病讯,十分着急,电邀汤恩伯赶紧赴美就医。可是,汤恩伯在台湾的小妾钱婉华却不赞同,要汤去日本医治。

  汤也考虑到,美国医术先进,但赴美费用昂贵,哪里支付得起,向人家言穷告借,又觉脸上无光;而到日本医治,至多七八千元,这还是可以应付的,遂倾向于去日本。

  其实,汤恩伯先前就想过要到日本治疗,曾向蒋介石提出申请。据说,蒋介石看到其申请报告后,竟说:“有大过的人,还想去日本治病?”签了“就地医治”四个字。10月2日,雷震动员汤恩伯到台北中心医院住院治疗,汤还怄气说:“我的病在台湾治不好,住院也无益。要治好,只有到国外。我申请到日本治,总裁又不同意,没有办法,只有等着死!”这次由权威医师提出了出国治疗的建议,蒋介石只得同意了。

  1954年5月27日,汤恩伯飞赴日本,第一次手术后,情况良好。随后,汤恩伯的病情复发,实施了第二、第三次手术。在第三次手术后,因输血不慎,终于回天乏术,于1954年6月29日深夜去世。

链接:汤恩伯

责任编辑:文小铃 最后更新:2023-01-14 10:13:10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张灵甫被击毙蒋介石有多痛心:当众勒令汤恩伯下跪

下一篇:《民国上将汤恩伯》后记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