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南京大屠杀期间 和允龙一家救下了抗日军官廖耀湘
2018-10-22 08:54:07  来源:腾讯网  点击:  复制链接

  1937年12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时,时任教导总队2旅中校参谋主任的廖耀湘受困南京城。换上便装后,他在南京仙鹤门外,被农民和广舒救下。在和广舒的帮助下,廖耀湘避难于栖霞寺难民营,并与66军少将参谋长黄植楠汇合。随后,他们又渡江到六合,与避难于此的和家人共同生活了2个月。最终,被和氏兄弟送回部队。抗战胜利后,时任新六军军长的廖耀湘回南京接受日军投降时,还将和广舒接到城中。不过,遗憾地是,1月1日,现代快报记者获悉,参与搭救抗日军官廖耀湘并掩埋遇难同胞的和广舒的儿子和允龙,于2016年12月22日因病去世,享年94岁。

  避难途中认养干儿子,仗义疏财不求回报

  在南京仙鹤门村,和广舒一家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搭救抗日军官廖耀湘、黄植楠的故事,已经口口相传了70多年。2003年夏,“南京沦陷初期栖霞地区两座难民营研究”课题组负责人戴袁支率大学生志愿者下乡寻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见证人时,听闻到和家和廖耀湘的这段佳话。2006年7月,戴袁支找到和允龙,后经数次采访和允龙弟兄口述记录及寻访抗战老兵核实,这段历史被写入《南京大屠杀史料集》。

  1937年12月,日军渐渐逼近南京,已经15岁的和允龙跟着父母兄弟全家老小近20人,一起避难于江北六合县圩区。

  因为不放心家里的粮食和牲畜,和广舒又返回仙鹤门。1937年12月12日,南京城被日军合围,南京卫戍司令唐生智下达撤退突围的命令,军民陷入极度混乱。

  12月13日,和广舒牵着两头驴和一头牛,躲到岗下村一个朋友家,但在那儿他被日军16师团抓夫,扛东西到下关。

  已经过了花甲之年的和再定曾多次听父亲和四叔讲述当年南京街头的惨状,“那时日军一看到有人头上有帽箍,或者手上有老茧,就当场开枪打死。爷爷被抓夫时看到日军随意的枪杀中国人,还大喊着‘不能打,不能打,是好人’,但也无济于事。”

  到了下关之后,日军见和广舒年老体衰,就开了路条让他走了。返回岗下时,和广舒发现牛、驴子和自带的粮食竟然还在。惊讶之际,从草堆里钻出一个30岁出头、穿老百姓衣服的人来,操湖南口音对他说:“老太爷,是我替您看的牛和驴子。有人来牵它们,我说,这是我朋友的。”此人说,他叫徐贵生,在南京开湖南饭店,全家人跑散了,只剩下他,身上已没一分钱。

  出于同情,和广舒交代徐贵生说,“我牵着驴子在前面走,你牵牛跟着,万一遇到日本兵,你千万不要讲话,你的口音,容易被人识破,我就说你是我哑巴干儿子。”

  到了栖霞寺后,和广舒和徐贵生就和难民住在一起,吃和广舒自带的粮食。到栖霞寺没几天,徐贵生对和广舒说,他碰到堂兄弟徐学田了,是他饭店前堂搞接待、迎宾客的。在庙里,他打不到粥。“爷爷当时有点起疑,既是堂兄弟,怎么一个‘贵’字辈,一个‘学’字辈,一个湖南口音,一个广东口音。但觉得既然都是中国人,就没有再问什么。”此后,二徐就跟着和广舒一起吃住。

  避难途中认养干儿子,仗义疏财不求回报

  在南京仙鹤门村,和广舒一家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搭救抗日军官廖耀湘、黄植楠的故事,已经口口相传了70多年。2003年夏,“南京沦陷初期栖霞地区两座难民营研究”课题组负责人戴袁支率大学生志愿者下乡寻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见证人时,听闻到和家和廖耀湘的这段佳话。2006年7月,戴袁支找到和允龙,后经数次采访和允龙弟兄口述记录及寻访抗战老兵核实,这段历史被写入《南京大屠杀史料集》。

  1937年12月,日军渐渐逼近南京,已经15岁的和允龙跟着父母兄弟全家老小近20人,一起避难于江北六合县圩区。

  因为不放心家里的粮食和牲畜,和广舒又返回仙鹤门。1937年12月12日,南京城被日军合围,南京卫戍司令唐生智下达撤退突围的命令,军民陷入极度混乱。

  12月13日,和广舒牵着两头驴和一头牛,躲到岗下村一个朋友家,但在那儿他被日军16师团抓夫,扛东西到下关。

  已经过了花甲之年的和再定曾多次听父亲和四叔讲述当年南京街头的惨状,“那时日军一看到有人头上有帽箍,或者手上有老茧,就当场开枪打死。爷爷被抓夫时看到日军随意的枪杀中国人,还大喊着‘不能打,不能打,是好人’,但也无济于事。”

  到了下关之后,日军见和广舒年老体衰,就开了路条让他走了。返回岗下时,和广舒发现牛、驴子和自带的粮食竟然还在。惊讶之际,从草堆里钻出一个30岁出头、穿老百姓衣服的人来,操湖南口音对他说:“老太爷,是我替您看的牛和驴子。有人来牵它们,我说,这是我朋友的。”此人说,他叫徐贵生,在南京开湖南饭店,全家人跑散了,只剩下他,身上已没一分钱。

  出于同情,和广舒交代徐贵生说,“我牵着驴子在前面走,你牵牛跟着,万一遇到日本兵,你千万不要讲话,你的口音,容易被人识破,我就说你是我哑巴干儿子。”

  到了栖霞寺后,和广舒和徐贵生就和难民住在一起,吃和广舒自带的粮食。到栖霞寺没几天,徐贵生对和广舒说,他碰到堂兄弟徐学田了,是他饭店前堂搞接待、迎宾客的。在庙里,他打不到粥。“爷爷当时有点起疑,既是堂兄弟,怎么一个‘贵’字辈,一个‘学’字辈,一个湖南口音,一个广东口音。但觉得既然都是中国人,就没有再问什么。”此后,二徐就跟着和广舒一起吃住。

 

参考资料:

廖耀湘

廖耀湘老照片

抗日名将廖耀湘

廖耀湘:黄埔六期树标杆,两入缅甸建奇功

责任编辑:文小铃 最后更新:2022-11-23 11:02:4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廖耀湘

下一篇:东京审判七十周年之际再谈抗日名将廖耀湘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