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寿山,族名生龄,1894年11月21出生于陕西省户县定舟村人。小时,赵寿山家贫如洗,住着一间草棚,上顿不接下顿。母亲曹善慧是陕西扶风县杏林镇人,当年与兄曹善虎逃荒流落渭水之滨定舟村,经人撮合,与本村穷人儿子赵端甫结为夫妻。
曹善慧为扶风杏林曹大家之女,有班固之风。为了养育儿女,到村中举人赵鹤皋家作女佣,洗衣做饭,挣些米面。每次吃完饭,都要舔碗,唯恐浪费一点粮食。在母亲的影响下,每次吃完饭,小寿山也都要把碗舔得干干净净。
赵寿山14岁时,父亲赵端甫租种富人的地因无能力交租被收回。父亲一气之下,抱病郁愤而死。父亲临死时对他说:你要争气,将来有了钱,一定要善待穷人。小寿山给父亲磕头说:孩儿将来如有出息,一定把穷人看得高高的。
后来,小寿山发奋学习,先后考入陕西陆军小学、陕西测量学校,毕业后参加冯玉祥部队,后转入杨虎城部队。经过漫长岁月,在无数次战斗中,赵寿山“从奴隶到将军”,先后任营、团、旅、师、军长、集团军司令员、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副司令员,青海省、陕西省主席、省长。
至今,村民还记得,1932年,赵寿山在汉中任绥靖司令兼旅长时,正直关中年馑过后,民不聊生,饿殍遍野。赵寿山用自己的钱在汉中购买面粉两汽车,命部队后勤司务长运回故乡定舟村,由兄长分发穷人,渡过春荒,使得很多家庭熬过难关。
当时,许多关中农民逃荒至汉中投奔部队,赵寿山就收留安置在部队特务连、军需处等岗位,设法给人混口饭吃。有一年,赵寿山回村,见到一个小时的玩伴,名叫二踅,因家境贫寒,婚姻无着,时间日久,随着父母双亡,养成了好吃懒做的习惯,最后混成了叫花子,经常在附近乡村沿门乞讨。那天,二踅见到赵寿山,哈哈一笑,伸出黑乎乎的手,掏出半个馍递给昔日玩伴吃。几个乡党路过,停下脚步,想看个热闹。赵寿山接过黑馍,大口大口吃了。二踅问部队要不要人,赵寿山给了他几个大洋说:你这样子,我不敢要啊。二踅怀揣银元绷着跳着远去。村民问赵寿山怎么给他银元。赵说:他曾经是财东娃娃,现在成了穷人,我们是一块耍大的。
赵寿山将军在外边虽然指挥千军万马,叱咤风云,被誉为中条山抗战铁柱子、民国儒将,但是从来不改农家子弟本色。从小到老,每次吃完饭,都会把碗舔得干干净净。他的部队里,士兵吃饭的筷子都刻着节约粮食的对联。每次回到老家,都是步行回村,让司机把车停在村口。见到邻里乡党就打招呼,见了小孩子就发糖果。一次,他回村因一件事,让母亲不爽,母亲说:你翅膀硬了,忘了咱当初是姓啥为老几?赵寿山听了,泪流满面,长跪不起,直至半夜,听到母亲说了句:明天还要去部队,夜深了,赶快去睡后,才退回房间休息。
1935年秋,母亲曹善慧弥留之际,给赵寿山说:村中孩子不能上学,这样下去,命运还会捆绑在农村,你在军界有些资源,可以拿出积蓄给村中办一所小学,方便孩子读书。翌年,赵寿山出资兴办了以母亲名字命名的户县善慧小学。每次,作为善慧小学校董会主任的赵寿山回村,都会集合学生讲话。他说:不学习,就没有文化;没有文化,就不能改变命运。辈辈不读书,辈辈不如猪。至今,该校已培养人才十万余人。
解放后,在主政青海、陕西十年间,每到一处,赵寿山都要访贫问苦,喜欢吃住在农家,心系群众,帮助穷人解决实际困难,被穷人成为庄稼汉省长。
“我也是穷人娃娃出身”赵寿山一直这样说。
参考资料:
责任编辑:文小铃 最后更新:2023-01-10 14:20:2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