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李默庵与忻口会战
2018-11-16 11:45:22  来源:炎黄春秋  点击:  复制链接

  李默庵(1904—2001年),字霖生,湖南省长沙县人。1923年冬,考入湘军讲武学校。1924年11月,随该校学生升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大革命失败后,追随蒋介石进行内战。1937年7月12日,升任第十四军中将军长兼第十师师长。9月,担任晋北方面左翼兵团指挥官,指挥所部第十师、第八十三师,以及晋绥军第七十一师、第九十四师,参加忻口会战。在友军的密切配合下,他指挥所部多次挫败日军进攻。1943年,升任第三十二集团军总司令。抗日战争胜利后,再次追随蒋介石进行内战。1948年9月,任长沙绥靖公署副主任兼第十七绥靖区司令官,因与白崇禧产生矛盾而去香港。1950年11月,全家移居阿根廷。在海外,他为华侨报刊撰写了大量文章和评论,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而奔走呼喊。1981年10月,应邀回国参加辛亥革命70周年纪念活动。1984年6月,当选为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2001年10月2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抗日战争时期,李默庵先后率部参加过忻口会战、晋南中条山游击战、浙江游击战。忻口会战是国共两支军队战场配合最为默契的战役,也是李默庵戎马生涯中最辉煌的亮点。

  一、奉调北上

  1937年6月,李默庵奉命参加“庐山军官干部训练团”受训。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国民政府立即调兵支援华北抗战。7月12日,蒋介石命令:李默庵任第十四军军长,率第十师、第八十三师北上抗日,即刻出发,不得有误。李默庵率部到达北平(今北京)南郊时,京郊长城一线已经失陷。8月底,他奉命率部南返河北省石门市(今石家庄),等候新的调遣。这时,日军急于南下占领全中国,山西抗战形势日益严峻。

  山西省自古为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山西省雁门关以南、娘子关以西系多山地带,卢沟桥事变后,日军为了达到与平汉铁路(北京—武汉)、津浦铁路(天津—南京)南进遥相呼应、战略上相互配合的目的,企图以华北方面军主力一部沿平绥铁路(北京—呼和浩特)向山西攻击前进,并尽快占领山西省省会太原。

  10月1日,日军突破茹越口、平型关一带内长城防线,侵占繁峙县大营镇、繁城等地。日军参谋部令华北方面军:“以一部兵力在山西省北部作战占领太原”;令关东军“以一部入列华北方面军指挥下”,并应“为以上作战提供方便”[1]。华北方面军当即命令:关东军位于内长城线以南的各部队,归第五师团师团长板垣征四郎指挥;第五师团以主力在代县集结,准备攻占太原。10月3日,第五师团由大营镇向代县附近集结。10月4日,将关东军察哈尔省(辖今河北省西北部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派遣兵团的主力列入该师团指挥。10月7日,萱岛支队到达大同县(今属大同市),也配属第五师团。至此,日军战斗序列如下:司令官板垣征四郎,下辖第五师团、独立混成第一旅团、独立混成第二旅团、独立混成第十五旅团、堤支队、大泉支队、萱岛支队等部。在此期间,华北方面军已命令沿平汉铁路南侵的第一军在适当时机攻占河北省石门市,并以一部兵力进入河北省井陉县以西要地,切断中国军队在山西方面的交通,以策应第五师团的作战。同时,命令第五师团向太原前进,攻占太原。

  内长城防线被日军突破,太原形势危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为挽回危局,决定转用平汉铁路兵力,巩固山西防御。10月1日,急令第十集团军总司令卫立煌率第九军、第十四军、第八十五师、独立第五旅等部共四个半师的兵力,由河北省石门市经正太铁路(河北正定—山西太原),转赴晋西北增援。同时,命令第二战区以有力一部固守山西省崞县(今原平市),掩护北上部队集结。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为了扭转晋北作战的败局,决定缩短战线,将兵力集中于宁武县、代县、崞县一带,利用忻县(今属忻州市)境内的忻口要隘与日军决战。为了平息人民的愤怒、推卸晋北作战失败的责任,他遵照蒋介石的命令,处决了雁北作战失利的第六十一军军长李服膺。同时,阎锡山召集有关人员,对当面敌情进行分析,判断日军将以主力沿大繁公路(大营—繁城),以一部沿大雁公路(大同县—雁门关)进攻;另一部由宁武县阳方口附近实行钳制攻击。据此,第二战区确定忻口作战的方针是:实行攻势防御,主力占领崞县、宁武县阳方口地区既设阵地,两翼占领五台山及宁武各山脉。作战编成如下:(1)右集团军,由第十八集团军(习惯上称八路军)总司令朱德指挥,下辖第十八集团军、第七十三师、第一○一师、新编第二师等部,在五台山至峨口之线占领阵地。(2)中央集团军,由第十四集团军总司令卫立煌指挥,下辖第十四集团军、第九军、第十五军、第十七军、第十九军等部,在蔡家岗、南怀花(今南怀化)、大白水一线占领阵地。(3)左集团军,由第六集团军总司令杨爱源指挥,下辖六十八师、第七十一师、第一二○师、独立第七旅等部,在黑峪至阳方口之线占领阵地。(4)总预备军,由第七集团军总司令傅作义指挥,下辖三十四军、第三十五军、第六十一军、第六十六师等部,配置在山西省定襄县、忻县地区。阎锡山决心以主阵地之部队竭力阻止日军前进,以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由平型关、第一二○师由雁门关实行包抄,截断日军后方连接线,包围日军于崞县以北山地而歼灭之。

  二、坚守忻口

  忻口位于太原以北120公里处,属山西省忻县,与崞县、定襄县相邻。忻口东侧是岗峦起伏的五台山,西面是蜿蜒连绵的云中山。两座山脉一如龙尾,一如凤尾,相交而不相连,形成宽一二十公里的平川要冲。靠近五台山尾部,有突起的丘陵和山头,山谷之中有公路和铁路贯通南北。铁路,便是同蒲铁路(大同—芮城县蒲州镇)。它经过的山口,便是忻口。忻口正北,滹沱河自北面淌来,云中河自西面淌来,汇合东流。这里,虽然远没有长城那么险要,但仍是南下太原途中一处便于防守的山口,不失为一处战略要地。日军向太原方向急进时,忻口一线阵地只有国民革命军第二战区第十九军王靖国部防守。该军凭借有利地形奋起抵抗,迟滞日军的行动,为主力部队集结忻口一线赢得了时间。

  10月5日,国民革命军第十四集团军先头第九军(第四十七师)到达忻口,占领忻口附近之南怀花一带阵地。10月10日,第十四集团军主力到达忻口,占领忻口东西一线阵地。商定忻口会战方针时,阎锡山鉴于卫立煌所部系中央军,编制大、装备好、战斗力强,决意将忻口会战的指挥权交给他,建立了前敌总指挥部。10月12日,阎锡山命令第七集团军总司令傅作义率第三十五军、第六十一军独立第二旅和独立第三旅等部,开赴忻口一带,协助中央集团军作战。同一天,卫立煌将先后到达忻口地区的部队区分为3个兵团:(1)以第十五军军长刘茂恩指挥第十五军、第十七军,为右翼兵团。(2)以第九军军长郝梦龄指挥第十九军、第三十五军、第六十一军、第九军,为中央兵团。(3)以第十四军军长李默庵指挥第十四军、第八十五师、第六十六师、第七十一师,为左翼兵团。卫立煌要求以上各部当天在忻口东西龙王堂、南怀花、大白水、南峪之线展开,准备与敌接战。忻口两侧的高地,为忻口会战的中央地区。往东,至五台山的界河铺、龙王堂为右翼地区。往西,至云中山的南峪、盟腾(今朦腾)为左翼地区。整个防线长约25公里。

  10月12日前,李默庵第十四军所部及归他指挥的左翼兵团所部全部到达忻口指定地域,集结完毕。他所指挥的左翼兵团阵地,自东西常庄、大小白水、阎庄、卫村、刘庄等东西宽七八公里,为一马平川。南北自崞县原平镇至奇村镇以南之间约数公里,均为平原开阔地。此平川地带,除村落外,树木稀少,又值农作物秋收之后,毫无隐蔽之处。十月中旬的晋北,气候干燥,天气晴朗,北风凛冽。这种地形和气候,最适合日军机械化部队及骑兵行动。中国军队只得利用村落作据点式防御。当地土质疏松,便于筑工事、挖堑壕,但也极易被炮火毁坏。作战之际,日军炮火猛烈,炸起的尘土飘扬弥漫。而北风吹来,也是尘土飞扬,严重影响视线,使火力不能悉数发挥威力。尤其在大白水一线阵地中,这种困境最为突出。

  10月12日,日军各部队集结于崞县附近,企图一举攻下忻口,然后直趋太原。板垣征四郎将独立混成第十五旅团、堤支队等部编为右翼队,第五师团为左翼队。10月13日,日军开始向忻口阵地发起攻击。因两翼有五台山和云中山相阻,日军集中5000余兵力,在30余架飞机、50余辆坦克、50余门大炮掩护下,采取中间突破的战法,向中国守军第九军第五十四师之南怀花阵地、左翼兵团之阎庄阵地发起猛攻。战至10时许,南怀花沿河工事被毁,中国守军伤亡殆尽。日军乘机渡河,突破南怀花阵地。郝梦龄即以第十七军第二十一师两个团增援堵击,卫立煌派第十四军第十师、第六十一军新编第四旅协力夹击突入之敌。激战终日,毙伤日军3000余人,击毁坦克22辆,恢复南怀花东南高地。至黄昏时,日军向阎庄进攻之人数增加到3000余人,突破中国守军前沿阵地。

  10月13日夜,卫立煌组织部队向日军实施反击,企图围歼突入之敌。10月14日2时,反击战开始,第三十五军第二一八旅向南怀花以北之弓家庄日军反击。日军1000余人,则向第九军第五十四师第一六一旅下王庄阵地攻击。在第二一八旅一部增援下,第一六一旅一部在旅长董其武率领下,继续向弓家庄日军反击。7时,第一六一旅攻下弓家庄。8时,日军1000余人在坦克10辆、飞机5架、炮20余门掩护下,向下王庄至弓家庄一线反扑。中国守军连续打退日军4次冲锋,董其武身负重伤仍率部将日军击溃。左翼兵团正面之敌为第八师团、第十九师团各一部,1个混合联队,独立守备第十五大队,独立守备第十六大队,独立守备第十七大队。左翼兵团极力向日军进攻,日军在后续部队增援下也不断进攻,双方激战,死伤极重。

  10月14日20时许,卫立煌亲率独立第五旅至忻口督战,将指挥关系作了调整:(1)由第六十一军军长陈长捷指挥第二十一师、独立第二旅、独立第三旅(欠第四团)、新编第四旅,负责肃清南怀花之敌。(2)由郝梦龄指挥第五十四师,附第二一七旅、第二一八旅、独立第三旅第四团等部,担任忻口正面守备及向当面之敌反击。

  10月15日,忻口正面中国守军向中泥河、东泥河之敌反击,曾一度攻占中泥河。但是,在日军增援部队到达后,被迫撤回。攻占南怀花的日军,自拂晓起继续向1300高地攻击,情势极为严重。左翼兵团、右翼兵团经一天激战,仍与日军处于对峙状态。鉴于南怀花为全线锁钥,关系忻口会战的全局,卫立煌遂决定:集中第二十一师、独立第二旅、独立第五旅、新编第四旅等部共5个旅的兵力,歼灭南怀花地区日军;以第六十八师由秦家庄、旧练庄向前后城头行动,夹击该地区的日军。他规定,10月16日零时前后,各部队开始发起攻击。

  阎锡山得知当面日军增加,遂电令朱德指挥所属部队截断敌后交通,以阻止日军继续增援。同时,他命令第七十三师、第一○一师第二○一旅等部,迅速轻装赴忻县,归傅作义指挥。10月16日2时,南怀花阵地反击战正式展开。第二一八旅由弓家庄向南怀花日军侧背攻击。7时,该部攻占旧河北。9时,该部攻占南怀花北端河岸。是时,日军以飞机10余架协助地面部队一再反扑,终被该部击退。郝梦龄率部向占领南怀花日军奋勇反击,阵地得而复失、失而复得,战斗异常激烈。经昼夜激战,占据南怀花以南之日军大部被歼。此战,中日双方军队均伤亡数千人。其中,国民革命军第九军中将军长郝梦龄牺牲(后被追晋为上将),第五十四师少将师长刘家麒牺牲(后被追晋为中将),独立第五旅少将旅长郑廷珍牺牲。

  10月17日,日军分3路向中国守军猛烈进攻。其中一路,1000余人向右翼兵团进攻,被国民革命军第十五军击退。另一路,四五千人攻击官村、南怀花等阵地,陈长捷率部反复冲击,战斗呈胶着状态。还有一路,以战车30余辆掩护步兵3000余人向左翼兵团进攻,同时飞机轰炸甚烈。李默庵率部在大白水至阎庄、盟腾一线阵地实施反击,使日军未能前进半步,但是敌我双方伤亡均重。

  10月18日,日军除对中国守军左翼兵团、右翼兵团攻击外,在炮火掩护下,向第二十一师第六十三旅阵地数度猛攻。该旅阵地几乎全被击毁,激战甚烈。该旅旅长吕祥云、第一二六团团长王元堂均负伤。该旅第一二四团、第一二五团营连排长伤亡殆尽,有的连仅剩七八名士兵。在此种惨重伤亡情况下,该旅官兵誓死抵抗,将敌人击退。

  连日鏖战,部队伤亡惨重,卫立煌除派陈长捷统一指挥中央兵团各部队继续作战外,并电呈蒋介石,请求迅筹援军。蒋介石即派第二十二集团军第四十一军由陕西省潼关县一带兼程驰援。阎锡山也急令第九十四师、第一七七师第五二九旅由五台山之耿镇、龙泉关一带星夜赶赴兰台镇、二十里铺间,归卫立煌指挥。卫立煌遂决心固守阵地,以等待援军到达再行反击。他令第二一七旅、第二一八旅分别撤至忻口附近集结;第五十四师在界河铺北岸的一部撤至南岸,占领预设阵地;以第十九军军长王靖国为中央兵团总指挥,第六十一军军长陈长捷为副总指挥。随后,卫立煌又对部队部署作了调整:将原左翼兵团改编为左地区队,原右翼兵团改编为右地区队,原中央兵团改编为中央地区队。

  根据卫立煌的部署,李默庵左地区队的任务是:依托已占领的新练庄、秦家庄(含)、大白水、卫村、南峪之线村落及山地据点,拒止当面之敌。重点置于中央方向,继续确保旧练庄、兰村、卫村、麻港村之线各前进据点不被敌人占领。另外,在刘村、小唐林、杨胡村之间,利用村落迅速构筑据点工事。

  10月18日夜,日军又以步兵、炮兵和航空兵配合,全力向灵山、官庄、大白水等阵地实施攻击。由于中央地区官庄以南阵地过于突出,首先受到日军的火力威胁,中国守军伤亡较大。在日军催泪瓦斯的袭击下,一些阵地失守。卫立煌前敌总指挥部为顾及全线阵地安危,达到决战防御之目的,迅速调遣独立第七旅增援。同时,调李默庵左翼地区第八十五师陈铁部,连夜增援忻口西北地区。第八十五师在左翼地区经过激战,战斗减员亦重。但是,该师受命后,仍冒雨急行军按时到达了指定位置。然后,该师会同其他部队一起反攻,连续多次奋勇冲锋。经一天战斗,终于将官庄以南为敌所占数个阵地全部夺回,以伤亡四五千人的代价毙伤敌三四千人。

  在中央集团军与日军激战期间,朱德指挥的右集团军在战役上给予了紧密配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忻口会战最为激烈的时刻,八路军开展敌后游击战发挥了巨大的作用。10月19日夜,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三八五旅第七六九团在团长陈锡联率领下,袭击代县以南阳明堡日军前线机场,焚毁飞机24架,摧毁了日军空中优势。失去空中优势后,日军在忻口前线的进攻力度大为降低。战至11月1日,中国守军虽然战斗减员达2/3以上、日耗两团上下,但阵地仍巍然屹立。

  三、向南撤退

  鉴于对忻口正面进攻受阻,日军华北方面军遂令第一军“部署精锐的一部迅速突破正太线方面的敌阵地”。此外,还命令第一○九师团一部列入第一军,“以协助攻占太原”。据此,第一军司令官香月清司中将命令:第二十师团,“以全力击败当面之敌,攻占阳泉”;第一○九师团的一部组成“昔阳支队”,沿赞皇—九龙关—昔阳大道进攻昔阳。

  10月21日,日军增援部队逐次到达山西省平定县娘子关一带,以步、炮、空联合,向中国守军阵地展开全线攻击。中国守军将士虽然顽强抗击,但因连日血战,减员过重,致使防线多处被日军突破。为此,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二十六路军总指挥孙连仲电陈阎锡山,请速调生力军增援。

  然而,对娘子关方面的防御,一直没有引起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高度重视。毛泽东在忻口战役开始前提出以预置重兵加强娘子关防守的建议,也没有被完全采纳。直到日军逼近后,国民政府才调部队进至娘子关,仓促组织防御。10月26日,娘子关失陷,中国守军全线撤退。10月30日,日军占领平定县后,沿正太铁路及其南侧大道向太原、榆次县(今属晋中市)继续进犯。但是,从娘子关方面后撤的中国军队未能组织有效的防御,致使晋中战局急转直下。至11月2日,平定县、寿阳县相继沦陷。由于娘子关一线沦陷,忻口东侧完全处在日军控制之下,忻口会战不能继续,太原也处于危急之中。

  阎锡山为了集中兵力固守太原,遂决定忻口守军全线撤退。11月2日,卫立煌对部队部署重新作出了调整。11月2日,阎锡山在太原召开军事会议,确定保卫太原的方针是:“利用太原四周既设阵地,实行依城野战,以阻敌前进,消灭其兵力,待我后续兵团到达,再施行反攻夹击而聚歼之。”同时,阎锡山作出以下几项决定:(1)委任卫立煌为第二战区前敌总司令,除八路军、第六集团军外,所有部队均归其指挥。(2)委任傅作义兼太原守备司令。(3)将第二战区长官部指挥所移驻交城县。11月4日,阎锡山等撤离太原。

  接到撤退命令后,李默庵所指挥的左翼各部官兵无不愤然泪下,不忍向南转移。经再三开导,劝说树立长期抗战思想,部队才勉强撤出。国难当头,官兵们保卫国土、为国为民之情溢于言表。11月2日21时,守卫忻口的中国军队开始向太原周围阵地转移。11月3日上午,全部撤出原防御阵地。直到此时,日军还频频向大白水等阵地炮击,不敢进村。直到确信中国军队已经撤离,日军才小心翼翼地尾随跟踪追击。

  根据前敌总指挥撤出忻口阵地的命令,李默庵率第十四军军部、第十师、第八十五师走南路,第八十三师走晋西山路。11月5日,李默庵所部分别到达太原西郊,越过汾河铁路桥向晋源一带集结。第八十三师因走山路,晚一天到达。在忻口会战期间临时归属第十四军的第九十四师、第七十一师、独立第八旅,按命令各自归还原建制。按原拟计划,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黄绍竑主张集合从忻口和娘子关撤退下来的部队,再组织作战,依太原城抵抗日军。但是,当时的太原已经三面临敌,处于日军重兵包围之中,组织已经连续作战多时、兵员不齐、疲惫不堪的队伍再战下去,实属不易。

  11月6日,由忻口南下和沿正太铁路西进的日军,相继逼近太原城郊。卫立煌除抽调第六十八师(独立第八旅)、第七十一师、独立第七旅等部增援第七集团军守备太原城外,将主力转移至太谷县、交城县之线,以阻止日军沿同蒲铁路继续南侵。在外围防守部队相继南撤后,守卫太原城的部队,仅有第三十五军的9个营,独立第一旅、独立第二一三旅、独立第八旅等部10个营。当天21时,独立第八旅1个营渡过汾河进入城内,执行守城任务。奉命守城的其他部队,因受日军阻击而循汾河西岸南撤。

  11月7日,东路、北路日军在太原附近狄村、双塔寺等地会合。太原城西汾河河上各桥均被日军占领,太原城被日军四面包围。日军以步、炮联合攻城,并出动飞机向城内狂轰滥炸。激战竟日,城外中国守军大部壮烈牺牲,余部于黄昏撤入城内据守。入夜,傅作义亲自登城指挥,鼓舞士气。11月8日晨,日军凭借优势火力继续攻城。战至9时,城东北角、西北角被日军轰陷,东面城墙、北面城墙亦被轰开突破口十余处。日军乘机向城内猛冲,中国守军将士奋勇截击,将各突破口封锁住。黄昏后,日军向城内大校场空降,并四处袭击。中国守军虽奋勇血战,但终因伤亡过重,无力再战。此时,国民革命军第二战区不得不决定由傅作义部坚守太原,迟滞日军南下,掩护主力部队撤退。当晚,李默庵随第十四集团军奉命南下,开赴晋南赵城县(今属洪洞县)一带休整。11月10日,傅作义部经与日军激战3天,掩护主力部队撤退后也撤出太原城。

  忻口会战历时一个多月,中国军民共毙伤日军2万余人。忻口会战中,中国官兵英勇顽强,前仆后继,表现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爱国精神。尽管由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在作战指导上有严重失误,处处防守,正面堵击,兵力分散,尤其是对娘子关方面的防御重视不够,致使娘子关失守,使战役全局陷入被动,以至太原被日军占领。但是,忻口会战仍不失为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持续时间最久、战绩最显著的会战。忻口会战,也是国共两党合作抗日配合较好的一次会战。李默庵所部第十四军,作为忻口会战的主力部队之一,在忻口会战中歼敌较多、伤亡较大。

  新闻媒体纷纷报道第十四军抗战事迹,各地甚至派代表到第十四军驻地慰问。第十四军所需兵员得到迅速补充,经过短期训练很快恢复了战斗力。

 

参考资料:

李默庵

李默庵老照片

“能文能武”的黄埔战将李默庵

大抗战- 国军抗战名将李默庵

责任编辑:文小铃 最后更新:2023-01-10 14:08:11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能文能武”的黄埔战将李默庵

下一篇:彝族爱国抗日将领、前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冲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