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民国陆军“三大派系”:士官系、保定系、黄埔系
2018-12-08 10:18:56  来源:  点击:  复制链接

  从民国初年到全国解放的近40年里,在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的军队里,派系繁多,山头林立。其中,有三个因军校而得名的著名派系,号称“陆军三大系”。

  日本士官学校和“士官系”

  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是二战结束前,日本培养陆军初级军官的学校,1874年成立于东京,后迁至神奈川县,1945年日本战败时停办。日本军队的尉官,在二战结束前统称“士官”,因此,士官学校实际上就是军官学校。

  从1900年起,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兼收中国清政府选送的学员。至1911年辛亥革命前,先后从士官学校毕业回国的中国留学生达600余人。此后,直到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中国才停止向日本士官学校派遣留学生。

  37年间,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的中国学生,前后共29届,总人数1535人,其中最多的一期(第六期)达199人,最少的一期(第十六期)仅2人。

  对于士官学校中国留学生回国的待遇,清政府规定,授予“守备”、“千总”、“把总”等下级军官。但各省督抚对留学归国的士官学校毕业生争相延揽,并且许以较高的官职,有的充当新军的协统(旅长)、标统(团长)、管带(营长),有的任督练公所督办、总教官,有的在讲武堂或陆军中、小学任职。

  辛亥革命爆发,留日士官生积极响应,许多士官生担当了各地武装起义的组织指挥大任,如起义后被推举的云南都督蔡锷、江西都督李烈钧、贵州都督杨荩诚、山西都督阎锡山、陕西都督张凤翙、四川都督尹昌衡及福建国民军司令许崇智、北洋新军第六镇统制吴禄贞、第二十镇统制张绍增、第二混成协统领蓝天蔚等人,均为士官学校毕业生。

  由于“士官系”成员在士官学校留学时与日本教官和学生的师生、同学关系,日本侵华战争开始后,这些人的心情比较复杂,表现各异。国民党军政界有不少亲日派分子就是士官学校毕业生,如何应钦、张群等人。

  也有不少爱国的士官学校毕业生以民族利益为重,拒绝为日伪供事,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如日寇百般利诱,要“士官系”元老王廷珍(第一期)出任伪职,王誓死不从,于1940年服毒自尽。

  解放战争时期,随着国民党势力在大陆的溃败,士官学校毕业生也走向了不同的道路:程潜、李书城、李明灏、张轸、唐星、刘斐、郭汝瑰等先后起义,脱离国民党阵营;杨杰、陈仪策划起义,被国民党杀害,解放后都被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还有不少人跟着蒋介石逃到台湾,如一直在国民党军政界官居要职的何应钦、阎锡山、汤恩伯、张群、钱大钧、谷正伦等,到台湾的“士官系”将领,大都未被重用,只挂个虚职,郁郁而终。

  保定军校与“保定系”

  保定军校是中国近代一所规模较大的正规化军事学校,正式开办于民国元年(1912年)10月12日,校长由陆军少将衔以上军职人员充任,前后共8任校长:赵理泰、蒋百里、曲同丰、王汝贤、杨祖德、贾德耀、张鸿绪、孙树林。

  1923年,由于北洋军阀连年混战,保定军校在兵连祸结、财力支绌的情况下被迫停办。保定军校只延续了12年,共开办9期,培养了各级军官6500人,其中有将军效百人,中将以上的高级将领l00多位。

  北伐战争中,保定军校生大显身手,战功卓著。1927年初,在国民革命军序列中,总参谋次长代总参谋长白崇禧、总政治部主任邓演达、前敌总指挥兼第八军军长唐生智、第四军副军长黄琪翔、第七军党代表黄绍竑、第八军党代表刘文岛、副军长李品仙、第十一军军长陈铭枢、副军长蒋光鼐、十四军军长赖世璜、第二十四军军长刘文辉、第二十八军军长邓锡侯、第二十九军军长田颂尧、第三十五军军长何键、副军长叶琪、第三十六军军长刘兴、副军长周斓以及许多师、团长都是保定军校毕业生。

  蒋介石的心腹干将“八大金刚”中,除蒋鼎文外,何应钦、钱大钧由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刘峙、顾祝同、张治中、陈继承、陈诚等5人由保定军校毕业。阎锡山手下的傅作义、陈长捷等人;新桂系首领白崇禧、黄绍竑及主要骨干廖磊、李品仙等人;粤系将领陈铭枢、蒋光鼐、薛岳、蔡廷锴、余汉谋、李汉魂等;川系将领刘文辉、邓锡侯、田颂尧等,也均为保定学生。

  在中共领导的革命武装里,也留下了保定军校学生征战的足迹。如在北伐战争中率领“铁军”打先锋,抗战时期出任新四军军长的叶挺将军;率部参加著名的“宁都起义”,后任红十五军团正副总指挥的董振堂、赵博生等,也都毕业于保定军校。

  抗战胜利后至大陆解放前夕,“保定系”的中坚人物官至顶峰,势力极大,如陈诚、白崇禧、刘峙、顾祝同、薛岳、余汉谋、周至柔等,其中尤以陈诚最为显赫。

  解放战争后期,随着国共两党战略决战的进行,保定军校同学也走向了不同的归宿。1948年l1月,何基沣、张克侠在淮海战场上率部起义;1949年1月,傅作义将军率北平20万国民党守军接受人民解放军的和平改编。

  此后,张治中、唐生智、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黄绍竑、刘文辉、邓锡侯、田颂尧、陶峙岳、黄琪翔等保定军校毕业的高级将领先后宣布起义。赵承绶、陈长捷、孙楚、王靖国等人在解放战争后期兵败被俘,后作为战犯改造,获得新生。还有相当多的保定军校毕业生跟蒋介石去了台湾。

  黄埔军校与“黄埔系”

  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在苏联政府和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帮助下,为“创建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而建立的,是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第一次合作的丰硕成果。

  国共两党许多杰出人物都曾在黄埔军校任职任教,如共产党方面有周恩来、叶剑英、陈毅、聂荣臻、李富春、陈潭秋、李达、恽代英、肖楚女、项英、郭沫若等;国民党方面几乎所有的头面人物都曾在黄埔军学习。

  现在通常所说的黄埔军校,一般有两个概念:狭义的黄埔军校专指设在广州黄埔岛的军官学校,即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前六期;广义的黄埔军校则不仅包括广州时期,还包括1928年以后在南京、成都的中央军官学校,甚至延伸至后来在台湾续办的陆军军官学校。

  黄埔军校在黄埔时期共招6期学生,南京时期为第7期至l2期,成都时期为l3期至23期,台湾时期为24期以后。前6期招生12000余人,解放时的前23期,共招生30余万人。

  十年内战开始后,蒋介石启用大批黄埔毕业生。到30年代初,毕业不过六七年的黄埔一期生胡宗南、黄杰、李玉堂、李延年、李默庵、萧乾、霍揆彰、关麟征、宋希濂、伍成仁、陈沛、陈明仁、刘戡、王敬久、孙元良、梁华盛、唐云山、李树森、罗奇、夏楚中都当上了师长,占当时蒋军嫡系部队27个师中的20个。

  1938年初,国民党正规军共编200个师,其中蒋介石嫡系部队40余个师,师长基本上都是黄埔军校毕业生。在蒋介石嫡系部队的13个军中,黄埔学生占据了9个军长的位置。

  但是,随着解放战争形势的迅速发展,“黄埔系”内部也发生了分化裂变。陈明仁、唐生明、李觉、罗广文、李默庵、刘子潜、王凤岐、郭汝瑰、陈克非等一大批将领弃暗投明,率部起义,回到人民阵营。

  一些“黄埔系”成员,在与人民解放军作战中负隅顽抗,命丧黄泉。如整编二十九军中将军长刘戡、整编第七十四师中将师长张灵甫、第二兵团中将司令官邱清泉。

  “黄埔系”重要将领杜聿明、范汉杰、黄维、王耀武、李仙洲、宋希濂、廖耀湘、康泽、邱维达等人战败被俘,作为战犯关押改造,解放后先后都被特赦释放,获得新生。李默庵、侯镜如等则辗转到海外。

  另一些“黄埔系”高级将领胡宗南、关麟征、俞济时、黄杰、胡琏、桂永清、郑介民、陈大庆、高奎元等随蒋介石逃到台湾。

  随着“士官系”、“保定系”成员相继退出军界,并且后继无人,台湾军队最终成了“黄埔系”的一统天下。

责任编辑:文小铃 最后更新:2021-08-07 17:10:5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蒋介石为何铁了心抗战:美英苏德背信弃义

下一篇:抗日名将汤恩伯上将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