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碧血侨心映中华——听老归侨讲述抗战的故事
2020-04-10 10:19:45  来源:中国侨网  点击:  复制链接

  抗战期间,3200多名华侨机工冒着炮火奔驰在滇缅公路上,保障军火及生活物资供应,其中有1000多人牺牲。上左图:南侨机工王亚六。上右图:南侨机工罗开瑚。上中图:中国的桐油通过滇缅公路外销,换取武器、弹药,支援抗战。下图:当年滇缅公路上汽车首尾相接,行人往来不绝。(新华社发)

  王耀华:延安抗大学员、原安徽省军区顾问,泰国归侨。

  彭嘉衡:飞虎队成员、原中国民航交管局干部,印尼归侨。

  王唯真:延安侨联成员、原新华社代社长,菲律宾归侨。

  他们看起来是普通不过的京城老人,却有着传奇的身世,大多进入耄耋之年,依然精神矍铄。他们居功至伟,却淡泊名利,荣辱不惊,经常听到他们说的一句话是:“比起那些牺牲的战友,我现在是生活在天堂里。”归侨抗日老战士的高风亮节,令人敬佩。

  今年七、八月间,北京印尼归侨联谊会、中国侨联和北京市侨联分别举行座谈会和纪念大会,首都侨界参与热情高涨,每次报告会都座无虚席。最令人动容的是归侨老战士讲述亲身经历的抗日故事,他们归国后,与日军展开一场场殊死的战斗,或深入敌后虎口拔牙,屡建奇功。而当时华侨最多的南洋日寇占领区,我们的同胞同样过着悲惨的生活,仁人志士奋起抗日,喋血海岛。

  打开尘封已久的记忆,听一听他们的故事,那个时代的悲怆和激昂,再次拨动我们的心弦。我们崇敬万分,追思无限。

  王耀华:深入敌营惩处汉奸

  王耀华(87岁):我和七名泰国华侨青年,1937年12月自筹路费,经过香港赴延安,在延安抗大学习后奔赴前线。我们七个人,有三位牺牲在抗日前线。

  那时,我主要同敌伪军打交道,获取情报,瓦解敌人。斗争极为惊险,我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而我所在的江苏盐东县联络处,就有两位同志在同伪军谈判时,被不守信用的敌人杀害。

  有时,我们还深入敌营打击敌人。盐城县日寇宪兵队情报组的组长唐斌,欺压百姓,无恶不作,我们决定惩处这个汉奸。我们掌握了对方的行踪规律。每天下午唐斌都要和另外3个特务一起到南岸浴室洗澡,我们就来一个“浴室捉群特”。我们兵分四路,当武工队突然出现在唐斌等面前时,他们大吃—惊,面如土色,瑟瑟发抖。

  与伪军打交道,敌我友关系错综复杂,有时要冒生命的危险。一天,我只身去敌伪据点伍佑镇了解情况,没想到在路上突然碰见了盐城日军宪兵队的密探刘正昆。在这以前,我们彼此是认识的,我同他寒暄了几句,就想法甩掉了他。因为任务没有完成,我没有离开这个镇子。但顾及到他可能会给日军通风报信抓我,当时就决定不去过去住宿过的两家关系户住宿了,而是转移到另一个关系户——伪警察大队长孙玉康的家里。没想到第二天天刚亮,盐城宪兵队就出动了好几十人来抓我。原来敌人是根据那个密探的情报,断定我没有离开这个镇,所以一到伍佑镇就把所有通道都封锁起来了。孙玉康的妻子怕受连累,就催我赶快离开他们家。孙玉康情急之中想起了他家后院的一口空棺材,让我进去藏一藏。

  我知道孙玉康为了自身的安全,是不会暴露自己和新四军干部有联系的,就大胆躺进了棺材。之后,孙玉康又在棺材上盖了一些稻草,做得不露一丝马脚。不一会,日本宪兵果然噔噔噔跑到孙家查问起来,孙玉康和他们周旋应对了一番,终于搪塞过去。我这才虎口脱险。

  彭嘉衡:64次冒着敌人炮火出征

  彭嘉衡(85岁):我是7月7日出生的,天生就是打日本侵略者的人。14岁那年,我从印尼回国,在家乡广东兴宁一中读书。“9·18”后,学校停了课,热血青年纷纷走上抗日救亡的道路。我想去延安上抗大,路不通没去成。黄埔军校17期招生,我如愿以偿,被编入华侨总队学习,毕业后赴美国接受飞行和作战训练。1944年秋,我学成归来,进入中美联合航空大队(飞虎队)。这个队的大队长、队长、飞行员都由中美两国人员对半组成。

  为了争夺制空权,战斗十分惨烈。记得我被分配到第17中队时,就听说分队长林耀牺牲了;过了几天,分队长卢易彪又牺牲了,他是越南归侨。有一次,飞虎队一架飞机中弹,摇摇晃晃地紧急迫降,着陆后机身起火,飞机停住了,螺旋桨还在转动。飞行员被活活烧死,人烧焦了,面目全非,但坐着的姿势仍紧握驾驶盘。

  为了打败日寇,我们都把生死置之度外,我也记不清死过多少回了。1945年春,穷途末路的日军对芷江机场不断发动袭击。我的任务是每天驾驶“野马”战斗机,侦察、驱逐和打击日机,保卫机场安全。有一次,我奉命驾驶二号僚机,轰炸武汉长江江面上的敌舰。江面上,日军大小船只和军舰在日机掩护下徐徐西进,我的飞机躲过敌机向敌舰俯冲,投下重约500磅的炸弹。与此同时,日军军舰上的防空火炮向“野马”齐射。着陆后,战友们把我从驾驶舱抬出来,看到“野马”的机尾竟被日军打了20多个弹孔……

  王唯真:战斗在拿笔杆子的部队

  王唯真(83岁):日寇南京大屠杀后,海外炎黄子孙被空前激怒了,我向父亲提出了回国参战的请求。父亲担心我尚未成年,且体弱多病,不同意我走。我多次争取,父亲终于感动,带我回国,途中被滞留在香港。

  取道越南,历经千难万险,1939年8月,我们被送到西安西北方向的吴堡青训班学习。领导把我们编入123队,专门成立了“华侨排”。我后来到延安学习、工作,1941年11月转调新华社。

  这是一个特殊的战场,战斗在这里的是一支拿笔杆子的部队,包括二十几名华侨青年。架设在山上的简陋天线和土窑洞里的收报机,日夜收听着东、西半球各大通讯社和国民党中央社发布的新闻。这些新闻,是处在延安山沟里的党中央和八路军总部及时掌握世界战局、交战国政情动态的主要信息来源,起着“耳目”作用。报务员大多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只懂英文字母。面对外国通讯社机器播发的每分钟200多个字母,他们硬是戴着耳机用手抄录下来。这是清凉山的一大奇迹。

  清凉山的第二大奇迹是“破译天书”。当时报务员高速抄下来的外电,字迹很难辨认,字迹像“乱麻”加“豆芽”。翻译组的同志们通过艰苦、细致的探索,终于摸清规律,夜以继日地一一把它们破译出来。

  日寇投降后,内战爆发,我写了《告侨胞书》,并分别用广东话、闽南话和国语,向海外侨胞广播。后来,归侨们向我谈起当年在国外听到《告侨胞书》,得知他们的父兄和亲朋好友在国内抗战中或建立了殊勋、或付出了年轻的生命时,都为之热血沸腾。(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连锦添)

责任编辑:钟思宇 最后更新:2020-04-10 10:21:0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战斗在山西抗日前线的归国华侨

下一篇:一位泰国华裔抗日老兵的尘封岁月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