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记忆 苦难童年磨炼坚强意志
“坑镇,坑镇是我的老家,我是在老家佳县出生的,佳县有个坑镇,那里就是我的老家。我10岁就和母亲及哥哥要饭逃荒到子长县,好多年了,我都不记得老家是个啥样子了。”面对记者的采访,已经不能完整地说出一段话的张来贵老人还是断断续续地说出了他的往事。
“就是饿,饿得要人命,我妈带着我和哥哥一路南逃,要饭来到延安,最后落脚到子长。”张来贵老人回忆说,其父去世后,为了活命,1926年的春天,他和母亲及大他5岁的哥哥一路要饭来到子长时,已经到了夏天。在当地好心人的收留下,他们一家三口在子长县李家岔镇石家湾阳台村暂住了下来。
“到子长后,开始还是要饭为生,最后就给人家打短工,扛长工。这样拼命就是为了能吃饱饭。”张来贵老人的儿子,今年61岁的张新明说,他父亲经常给他讲他们家的家事,特别是自己的父亲和奶奶要饭为生的事情,让他一辈子都不能忘记。贫穷的家庭,磨炼了父辈的意志。
“没办法了,最后就‘闹红’跟着队伍走了。我爸爸曾经多次给我说,参加了革命才救了我们全家的命,不然,苦难的日子不知啥时候能有个尽头。”张新明说,如果不是来了红军,他们在子长的日子也是度日如年,父亲给别人打工从来就不谈工钱,只要能吃饱饭就干。对于他们这样的人家来说,能够活下去就是最大的目的。
“日子很苦,但是穷人帮穷人。和我一块揽工的老乡悄悄说山里有了游击队,专门为穷苦人撑腰,我和哥哥就天天盼着想着能参加游击队。”张来贵老人说,当时支撑他们活下去的唯一的希望就是山里专门劫富济贫的游击队,参加游击队是他们当时最大的梦想。
当兵打仗 抗击日寇一生光荣
“我爸爸先是参加了游击队,最后成了一名红军战士。”张新明说,为了能吃上饭,1934年,他父亲张来贵和父亲的哥哥张来发在李家岔崖窑沟参加了游击队。到1935年秋天,两人被编入红五支队,当时队长是李生江,政委叫姬尚明。
“老谢(指谢子长)是个好人,老谢是陕北游击队总指挥。”张来贵老人说,他现在还记得自己和谢子长、贺晋年、李赤然一起打仗的事情。后来,中央红军到陕北后,他的哥哥张来发被整编到红15军团红28军一营一连,跟随刘志丹东征时牺牲在山西。
“我们当时主要是驻守黄河,不让日寇过河。日本人的武器比我们好,人家隔着黄河就拿枪打死了我们两个人。”张来贵老人回忆说,1937年8月25日,他所在的红军部队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八路军120师特务营。1937年12月,又改编为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五团。当时的政委李宗贵(李赤然),接上级命令,带领他们驻延长黄河防线,守备凉水岩至清水关沿河渡口。张来贵老人说,当时的河防工事主要构筑在黄河沿线山腰部隐蔽处,他们以石头、木料、沙土等为材料,以连为单位一锤一凿,夜以继日劳动了50余天,构筑起一道有相当纵深的坚固防御工事,受到留守兵团肖劲光司令员的称赞,贺龙也来工事上看过。
“我们和小日本打了几仗,战斗很惨烈!1938年12月31日,我们团守备着马头关、凉水岩、泥金滩3个渡口。凌晨,日本人突然偷袭我们的阵地,小日本用炮火、机枪隔河向我们阵地猛烈射击。天上派飞机投掷毒瓦斯弹,掩护日本兵登船强渡,我们团部分指战员中毒晕倒,多处工事被轰炸,但我们仍顽强坚守阵地,打退了日本人的进攻。”张来贵老人说,看到日本人使用毒气弹,大家都很气愤,纷纷要加入突击队,打日本人。团里组织了由二营长高启甫率领的突击队,强渡黄河追击日军,直至山西集宁、曲娥镇与日军激战3个多小时,毙敌80余人,缴获重机枪4挺,步枪40余支,马40多匹,以及防毒面具和其他物资。
“日本人想强渡黄河,继而进攻延安,但是在我们的坚守下,河防始终未被日军突破,在打日本人的战斗中,我们村上当兵的牺牲了7个人。”张来贵老人说,1939年5月,日军第二十、三十七师团2000余人在大炮和10多架飞机的掩护下,向他们团所驻守的防区进犯。敌人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强渡黄河。他们则依托有利工事展开还击,阻击了敌人强渡。也就在这次战斗中,他的腰部负伤,最后被迫退伍回家。
“我最高兴的事就是当兵时打击了小日本,直接参加了河防保卫战。虽然我最后负了伤,当了农民。但是,我很高兴,我这一生没有白活。”张来贵老人说,他原来是一个受压迫的穷人,根本就没有想过还能给国家出啥力。参加革命后,让他的生命有了意义。因此,每每想起在黄河边抗击日寇的事,他就感觉很自豪。
解甲归田 固守清贫健康一生
“我爸爸1939年负伤后,在部队还干了2年,但是由于他的腰伤一直未愈,落下了残疾。最后退伍回家当了农民。”张来贵老人的儿子张新明(退休教师)说。1941年,因伤未愈,留下了残疾,他父亲被鉴定为三级残疾,从部队上退伍回家,回到了李家岔镇石家湾务农。
“我小时候经常听爸爸讲他打仗的事,父亲对我的影响很大。我一直以父亲是一位老红军、老八路而自豪。特别是父亲的腰伤,及腿上的皮肤病,都是打小日本时落下的。几十年了,这些病都没有去根。所以,到现在我还一直痛恨小日本。”张新明说,他父亲曾告诉他,日本人当年强渡黄河时,不仅使用了飞机大炮等先进的现代化武器,而且还使用了芥子气等化学武器。他父亲腿上的皮肤病,就是当年日本人投下的芥子气弄伤的。多年来,他们寻遍民间偏方为父亲医治腿上顽疾,但是一直无法除根。
记者查找资料发现,“从1938年至1939年,日军向陕甘宁边区河防发动了23次进犯,企图强渡黄河,突破西北重要门户,切断陕甘宁边区与各抗日根据地的联系,威胁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指挥中枢的安全。八路军留守兵团河防部队在陕甘宁边区和晋西北人民支援和地方武装配合下,从1938年至1942年进行大小战斗100余次,使千里河防始终未被日军突破,这在中国抗日战争的江河防御作战中是绝无仅有的辉煌战绩。”
责任编辑:唐旭 最后更新:2016-04-29 15:43:44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