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85年前,淞沪会战爆发!大屠杀不止在南京,发生在上海的血与火不敢忘
2022-08-16 11:00:23  来源:红色之声  点击:  复制链接

  85年前的8月13日,“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

  这场持续三个月的会战,是整个抗战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中华儿女以众志成城的精神、慷慨赴死的大义,粉碎了日寇“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狂妄迷梦,为中国民族工业内迁、文教人员向后方转移争取了宝贵时间,让国际社会看到中国军民抗击侵略奋战到底的坚定决心。

今天就和小编一起,回望那段惨烈但热血的历史——

持续三个月

这是整个抗战中

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在1937年之前,日本已经在上海挑起过一次战争——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1932年1月28日午夜,日本海军第一遣外舰队司令盐泽幸一指挥日本海军陆战队,兵分三路突袭闸北,驻守上海的第十九路军在蒋光鼐和蔡廷锴指挥下英勇抵抗,给予日军迎头痛击。日军四易主帅,伤亡万人,最后在国际压力下停战。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卢沟桥事变,挑起侵华战争。之后,战火迅速蔓延。淞沪会战,是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中国军队为抗击日军进攻上海以及整个淞沪地区,而展开的战略决战,会战历时3个月。蒋介石任统战区总司令,直接指挥作战。

  会战先后投入6个集团军、75个师,号称75万兵力,实际到达战场投入战斗40万人以上。我空军约200架飞机参战,海军40余艘舰艇投入战斗。

  日本军队投入总兵力为9个师团,共约30万人,以及海军舰艇30余艘,其中,航母3艘,空军作战飞机390架。

  会战以中国军队作战失利,付出重大伤亡后退出上海以及外围阵地而告终。这是“卢沟桥事变”后,中日军队进行的第一个战略规模决战,也是中日战争由局部冲突扩大为全面战争的标志。

  这场持续三个月的会战,是整个抗战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中华儿女以众志成城的精神、慷慨赴死的大义,粉碎了日寇“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狂妄迷梦。

  大屠杀,不止在南京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馆长唐磊说,事实上,日军的大屠杀,不是到了南京才开始的,也不仅限于南京一城,就在1937年8月13日当天,日军惨绝人寰的屠杀已经开始。

  日军挑起战端后,立即进占上海虹口、杨浦、闸北等地,封锁所有通往外界的道路。根据8月15日《申报》报道,居住在上述地区的居民,“以祸起仓促,未遑逃避”,“(日军)将此无辜居民,以刺刀大刀屠杀,而以吴淞路一带被日兵所杀死者尤多,以致尸体堆积,血流成河”。

  1937年10月4日,美国《生活周刊》刊发了一张题为“日军空袭下的上海南站”的照片,真实记录了侵华日军轰炸上海南火车站的暴行,轰动了国内外。“彼时的上海南站位于上海老城厢的南市(现属黄浦区),远离战区,也没有任何军事设施。日军的轰炸完全是针对无辜平民。”唐磊说。

  当时上海《申报》对南火车站被炸惨状做了报道:“……向待车的平民滥掷炸弹,结果死者、伤者达六七百人,状况的凄惨,为空前所未有。”

  “被炸后的南站,到处是死者的断手残肢;电线、电话线布满街心,密如蜘蛛网;车站储水库被炸得像个蜂窝;铁路的天桥在哀哀哭泣……”上海《立报》对南站被炸的惨状也做了报道:“站屋、天桥及水塔、车房当场被炸毁,同时在站台候车离沪难民均罹于难,死伤达六七百人。死者倒卧于地,伤者转侧呼号,残肢头颅,触目皆是,血流成渠,景象之惨,无以复加。

  敌机于轰炸之余又投掷硫磺弹多枚,上海南火车站之外扬旗及郑家桥两处,当即着弹起火,延烧甚烈,直至傍晚始行救熄。查南市一带,绝无军事设施,敌机竟横加轰炸,残杀平民,焚烧房屋,此种绝无理性有悖人道举动,实可谓向全人类挑战。”

  8月23日凌晨,日军集结大批军舰从罗泾东边(小川沙)的长江江面上突袭登陆。上岸后,日军面对手无寸铁的罗泾老百姓,实行了惨无人道、灭绝人性的大烧杀。罗泾老百姓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灾难。

  根据《宝山县志》的记载,日军在罗泾小川沙登陆后,闻家宅首当其冲,村上9户人家房子全被日军烧毁,闻爱生一家三代9口人,被关在屋里活活烧死。赵家宅农民赵志冲一家老小5口人,均死在日军屠刀之下,更为残忍的是即将分娩的赵妻惨遭日军剖肚。韩家、牌楼两宅50多户人家,房屋财产化成一片火海。石家宅31名男女老少被日军用铁链拴在一起,身上浇上汽油,用火活活烧死。塘湾韩家宅当时仅留剩14位乡亲,被日军杀害“十三个半”,仅一人被砍昏迷,死里逃生。合建村蒋家宅10多名老幼被日军枪杀,8岁的王佩英独自逃去田野里,艰难地度过了3个月,村上外逃的人回来后,才见到她面黄肌瘦、眼珠深陷、满头白发,成为罗泾的“白毛女”。日军在小川沙登陆的同时,沿海塘向狮子林一带侵扰,在月浦沿江一带共杀害无辜百姓2782人,其中男性1622人,女性1160人。

  8月23日登陆后不到100天的时间里,日军在罗泾乡就杀害了平民2244人。

  1937年9月9日的《字林西报》,报道了9月8日由上海开往嘉兴的难民列车,在上海松江遭到日机轰炸的场景:“客车五辆全毁,死三百人,其中大部分是妇孺,受伤者更多,没有一个中国兵。上海难民又逢一次浩劫”,“轰炸以后,站内的景象至为凄惨,断腿残肢,血腥满地”。

  1937年11月5日,日军选择了防务薄弱的金山卫进行偷袭登陆,最终实现包抄上海守军造成淞沪会战的失利。金山卫老城有个地方叫“杀人塘”,路过这里,爷爷奶奶们会对孙辈说,“这里曾经是东洋兵杀老百姓的地方”。

  日军在金山卫登陆后,就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十月初三惨案”。原本平静的沿海小渔村,瞬间成为人间地狱。据金山卫地方志记载,日军见房就烧、见物就抢、奸淫妇女、杀戮乡民。日军还用枪击、砍头、断肢、活埋、开膛剖腹、水淹火烧、集体屠杀等惨无人道的手段,制造了罄竹难书的血腥暴行。“杀人塘”内血水横溢,村舍田野尸横遍地,卫城内外一片火海,集镇村庄处处浓烟。

  据金山卫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统计,仅日军在登陆后的三、四天中以枪击、刺杀、砍头、肢解、活埋等残忍手段,杀害无辜百姓达1036人,烧毁房屋5059间,造成金山卫地区尸横遍野、血盈河塘、十室九空,其中卫城村有名有姓的受害者就达133人。

  记者采访了战争亲历者黎家余老人,1937年他只有9岁,日军登陆时,他正在海边抓螃蟹玩,所幸家人提前预料到危险带他撤离才躲过一劫。10天后回来,一路上,闻到的都是血腥味和焦臭味,开始腐烂的尸体四处横陈。在这期间,村子里共有48间房子被日军烧掉,打死了14个人。仅他们黎家,就有三个70多岁的老人被日本人烧死。

历史学者估算,淞沪会战期间,上海死亡平民约10万至15万人。

上海的民族工业、文教

都遭到了疯狂摧残

  20世纪30年代,工业的“齿轮”正带着上海飞速运转。到1937年6月底,上海共有工厂5515家。其中,棉纺厂数量约占全国43.9%,卷烟厂数量约占全国76.7%,发电厂装机容量占全国总量45.5%。同时,上海建有区域间最大的外汇市场、黄金市场、证券交易市场;从上海港出发,可通达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

  但战争彻底改变了这座近代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城市的发展轨迹,其经济在战火下遭受巨大破坏,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更是陷入全面崩溃的境地。“南市30%的工厂被毁,闸北100%”;“日军侵占区内的商店计有12915家,受损失者达70%”;“已有30余万工人失业,成为一无所有的城市赤贫”……1937年10月中旬,淞沪会战爆发2个月时,上海市社会局公布了初步调查后的数据。

  1937年到1945年,基础薄弱的上海民族工业面临毁灭性打击,企业经营者举步维艰,民众生活苦不堪言。

  “日商丰田纱厂唯恐中国申新纱厂在短期内恢复生产,派人至该厂,用重磅榔头将细纱车逐一敲坏,无一幸免……”淞沪抗战纪念馆内的史料,清晰记载了淞沪会战后日军对上海民族工业的疯狂破坏。

  对民族工业,日军实行多种形式的掠夺。造船工业、机器工业等具有直接军事意义的工业企业,将其变为军工生产基地;其余工业企业则以“经济提携”名义,通过“委任经营”“租赁”“收买”等方式予取予夺,“委任”之下,华资业主处于任人宰割的地位,受托的日资企业不但对工厂有经营管理全权,全部利润也归其所有。

  对市井生活,日军实行全面统制,导致作为当时全国最大米粮消费市场和米粮集散地的上海,竟时常面临米荒。

  侵华日军带来的,不仅仅是上海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还有对上海文化的疯狂摧残。

  《日军在上海的罪行与统治》一书记载:“八一三淞沪战争爆发后,日机首先狂轰滥炸位于真如的暨南大学和东南医学院,前者半毁,后者全毁。同济大学、复旦大学、持志学院在日机的轰炸及炮击下全部或大部沦为废墟。自8月13日至10月15日止,上海已有14所高等学校被毁或被日军占领。与此同时,被摧毁破坏的还有27所中学、14所小学及8处社教机关,如市博物馆、市图书馆、市体育场、航空协会等……”

△当时受损严重的上海商学院如今是上海财经大学内部

  长江入海口吴淞口,有名镇吴淞,历来为上海门户、外贸港口和军事要地,故近代上海又称淞沪。100年前,吴淞是不折不扣的上海“大学城”,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医科大学等众多知名大学的前身都创立于此,1937年,吴淞尚有大学十余所,淞沪会战中,吴淞城区被日军夷为平地,诸多高校也一并损毁。

  据有关方面统计,淞沪会战期间遭受直接战争损失的中小学校共有272所。战前,上海有公共图书馆100余所,战后尚存的较大图书馆仅10余所,损失图书40万册。

  日军一方面疯狂摧毁中国文脉,另一方面在占领区大搞奴化教育,将日语列为大、中、小学主课,妄图把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教育摧毁殆尽。

  淞沪抗战纪念馆收藏了一本特别的“战时日记本”。这是85年前,11岁的小学生苗戈跟随父母举家迁往重庆,就读于川中附小北碚小学期间写下的童年记忆,其中一篇是读法国作家都德《最后一课》的感想,他写道:“我读《最后一课》的时候,觉得这位学生在国家太平无事的时候,正好读书,却去玩耍,对于功课毫无成绩。等到上最后一堂课,才知道以前荒嬉是不对的,再想用心功课,但是国土已破家已亡,祖国的文字是不容通用了。此种情形好不令人悲痛……”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

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

  淞沪会战打响后,战斗急速进入白热化阶段。8月下旬,激烈的战斗在吴淞、杨行、宝山、月浦、罗店、蕰藻浜等广阔的战场全面展开。敌我双方,反复争夺,殊死搏斗,死伤枕藉,血流成河。

△浓烟滚滚的上海

  10月23日,日军以重兵直趋真太公路,威逼大场左翼。敌集中各型火炮、飞机狂轰滥炸,大场失守,牵动全局。10月28日,在沪部队全线撤过苏州河,将防线后移。

  在下达撤退命令后,蒋介石又下令第88师继续坚守上海闸北地区。此命令经过层层变通折扣,最后决定由第88师第524团副团长谢晋元中校率领该团第1营死守四行仓库。

  10月26日晚10时,谢晋元接到死守命令时,第1营的4个连队尚分散各处阵地。他和营长杨瑞符商定,由他先到四行仓库师部领受任务,杨营长随后带领各连于夜12时准时赶到。

△谢晋元将军

  力量悬殊的四行仓库攻守战于27日午后打响。十多分钟的战斗,报销了二十多名日军士兵。这在上海战场,微不足道。但却是会战以来,中国人打得最漂亮最解气的一仗。

△八百壮士

  四行仓库的枪声,打破了前一夜以来上海战场的沉寂。它向日军,同时也向上海百万市民和租界里的洋人宣告:中国军队在上海的抵抗仍然有效。

  前一夜失去联系的第3连、机枪连以及其他失散的官兵,在枪声的召唤下,主动归队。至此,第1营4个连队全部集齐,四行仓库阵地共有我官兵452人。

△谢晋元部在四行仓库与日军激战

  日军数次强攻,几度用武,密集的枪弹,把四行仓库大楼打得四处冒烟,遍体弹痕,但每当日军攻到楼前,都被楼内喷射的枪弹打得人仰马翻,抱头鼠窜。

△血战中的四行仓库

  10月28日黎明前,十几个日军偷偷潜至四行仓库墙下,企图用炸药炸毁铁门和墙壁。四行守军发觉后立即投掷手榴弹和迫击炮弹,狡猾的日军用两块大铁板护住头部和身体,继续埋设炸药。

  千钧一发之际,年仅21岁的敢死队队员、二连四班副班长陈树生身捆数枚手榴弹,从五楼纵身跳下,拉开导火索,与敌人同归于尽。

  上海作家沈寂在回忆文章中写道:“1937年,我14岁。家住新闸路口,隔苏州河就是四行仓库。我登高楼,用望远镜观望,亲眼目睹,一位战士全身挂满手榴弹,从空中跳下,炸死日军。这些惨烈的战斗场景,我终生难忘,应永载抗战史册。”

  北岸硝烟,南岸觉醒。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四面都是炮火,四面都是豺狼,宁愿死,不退让,宁愿死,不投降!”当年,一首《八百壮士歌》在中国军民中传唱,激励了无数人。

  上海市商会为四行孤军赶制上万枚光饼源源不断地送到壮士手中。一位德国妇女驾驶汽车,载着面包向西藏路驶来,献给孤军。

  10月28日夜间,童子军女团员杨惠敏冒死泅过苏州河,进入四行仓库,给守军送来一面中国国旗。次日清晨,士兵用6根竹竿捆绑连接,做成旗杆,将国旗升起在四行仓库楼顶。

△血战中的四行仓库

  10月30日,激战进入第四天。日军第三舰队司令官长谷川清等人宣称,将不顾一切后果,采取极端手段,对付中国守军。日军封锁四行仓库对外的交通线,在国庆路上架炮向仓库猛烈轰击,步兵则从两翼进攻。谢晋元率部居高临下英勇还击,打退日军一浪又一浪的进攻。敌人在中国守军面前始终无法前进一步。

  浴血之战,必死之心。武器装备原本占尽优势的日军,此时围着四行仓库徒呼奈何。

  短短四天时间,“八百壮士”以阵亡10余人、伤20余人的代价,击退敌军数十次进攻,毙敌200多人,表现出视死如归的军人气概。

  “‘八百壮士’死守四行仓库”的消息传遍了全上海,“八百壮士”立时成了上海民众心中的英雄。隔河目睹了“八百壮士”战斗壮举的众多外国记者,也连续发出了大量相关战地报道。《泰晤士报》刊文表示:“‘八百壮士’为中国战士争光荣,为中国主权永保卫,为民族生存而奋斗,是为人道而战,为文明而战,为和平而战。”

  上海租界里的中国民众不忍见“八百壮士”死守孤堡,做巨大牺牲,也纷纷吁请当局,命令孤军撤退。在此种情势之下,中国政府当局决定将“八百壮士”撤出四行仓库。

  日军本着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决心迅速结束上海作战,歼灭淞沪地区中国军队。面对危局,为避免数十万军队被围歼,中国最高统帅部在11月8日晚下令全线总撤退,全军撤出淞沪战场。

  11月11日,在沪西地区担任掩护任务的中国部队奉命撤出最后阵地。11月13日,国民政府发表《告全体上海同胞书声明》,宣告上海陷落。

淞沪会战,是壮烈的

壮乃悲壮、烈是惨烈

“以身报国,誓不生还!

在上海,70余万来自

川、湘、桂、豫、黔、浙等地的中国军人

在血与火交织的战场上

以伤亡25万余人的巨大代价

先后毙伤日军4万余人

彻底粉碎了日军

“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

如今,已换了人间

硝烟散尽,英魂永存!

吾辈当自强!

责任编辑:高杨 最后更新:2022-08-16 11:07:3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今日繁华如斯,岂能忘却历史——纪念淞沪会战85周年

下一篇:1938:中国抗日战争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