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正亨(1915—1950),台湾雾峰人,林祖密之子,著名抗日英雄。
一、投笔从戎,首战昆仑关
林祖密牺牲后,全家生活陷人困境。林正亨正在厦门读美术专科学校,因家境不好只好弃学,后去南京继续求学。1937年正是抗日烽火燃起的时候,林正亨丢掉画笔,毅然报考南京陆军军官学校(前身为黄埔军校)。
1937年10月底,由于日军进攻上海,南京陆军军官学校迁至汉口,1938年又迁到长沙,最后迁到重庆。1939年9月,林正亨从军官学校毕业后,被派往三十六军军部当见习官。1940 年1月随部队前往广西昆仑关作战。
1939年12月,日军攻占了广西战略要地昆仑关。由于中国军队后续部队没有及时赶到,昆仑关地区守军仓促应战。林正亨所在的九十六师参谋处被日军包围,他带领情报排30多名士兵,从日军第五师团的包围中突围。他带着战士们边打边撤,整整打了四天四夜,才冲出包围圈,这时全排30名战士只剩下十几个人。
二、“没有国,哪来的家!”
昆仑关战役后,林正亨随部队幵往湖南休整。他被调到五十师任消毒连连长。林正亨在南京陆军军官学校学习过防毒技术,加上日军在战斗中频频使用毒气弹,因此每个师都组建了消毒连。林正亨任消毒连连长后,教给士兵们使用防毒器械,掌握防毒技术。19W年他由于工作努力晋升中尉。那时,部队正要开往云南省。林正亨接到未婚妻从印度尼西亚的来信,打算和他在四川完婚,于是1941年11月他请假来到重庆结婚。1942年他被留在重庆任国民政府交通司上尉副官,在总后勤部的重庆汽车修配厂工作。
1944年,日军大举进攻湖南。6月18日长沙失守; 8月衡阳失守,震动了陪都重庆。四川人民掀起空前的抗日热潮,林正亨军校的同学来找他,邀他参加赴缅甸抗日远征军。
缅甸地形极为复杂,高山环列,河流交错,茂密的热带丛林遍于全境。中国军队第一次远征缅甸遭到惨败。1944年初当重庆大本营决定组建第二支赴额作战的远征军时,全国人民热烈响应,10万热血青年踊跃报名参军,报纸上刊登大字标题:《一寸土地一滴血,十万青年十万兵》。当林正亨向正要临产的妻子提出参战时,妻子愁容满面地说! “我就要生第二个孩子了,老 大刚满两岁,家里又没有钱,你走了我们怎么生活啊。”林正亨态度十分坚决地说:“抗日要紧,没有国,哪来的家。”于是林正亨参加远征军,赴缅抗日。
三、一对八,身负重伤16处
1944年春天中国远征军打响了反攻缅甸的复仇之战。这时林正亨在远征军任步兵团指挥连连长。他在离开重庆前,寄给妹妹林冈一封信和—张照片。照片上林正亨头戴钢盔,英姿飒爽,他在照片上写下誓言:“饥餐倭奴肉,渴饮倭奴血,砍下日逋头颅当球踢!”
1944年春天,林正亨所在的远征军先后攻占了日军盘踞的孟拱。这时从云南参战的中国远征军部队投入滇西战役,顿时改变了缅甸战场的形势。林正亨在孙立人统帅的新一军,参加了反攻缅北密支那的战斗。
在缅中最后的战役中,林正亨带领一连士兵追击败退的日寇, 日军困兽犹斗,在败退途中发起反击。由于林正亨带领的连队冲在最前面,被日军包围。日军轮番发起冲锋,林正亨带领战士们浴血奋战,子弹打光了,他们用刺刀、枪托和敌人展开肉搏。林正亨与包围他的8个日本鬼子拼刺刀,干掉了几个日军。他的脸被日本军官的马刀砍伤,左右手也挨了刀,雪白的骨茬露了出来,成了血人,可他还在拼死搏斗。敌人刺刀戳进了他的后背,林正亨身负16处重伤,在刺死最后一个敌人后,他再也支持不住了,倒在血泊之中。 这时新一军的后续部队冲杀过来,把垂死挣扎的日军全部消灭。
在打扫战场时,林正亨的一位部下不相信他们身强体壮的连长会轻易死去,他在死尸堆里翻来找去,终于摸到了浑身是血、昏迷不醒的林正亨。由于流血过多,林正亨虽然保住了左手,却因为两只手伤了筋无法治疗再也握不住拳,成了半残废,幸好右手还可以执笔写字。在缅甸的战地医院治疗了四个多月,林正亨于1945年8月被转运到印度的列多治疗,到9月中旬才算痊愈。
9月26日他由印度回国,驻云南省云南驿。住院期间,他给母亲写了一封长信,叙述了八年全面抗战的经历。他在信中写道:“在这神圣的战争中,我算尽了责任,台湾的收复——父亲生平的遗志可算达到了。他要是有知,一定大笑于九泉。我的残废不算什么,国家能获得胜利、强盛,同胞能获光明和自由,我个人粉身碎骨也是值得的。请母亲不要为我的残废而悲伤,应该为家庭的光荣而欢笑,你没有为林家白白教养了我,我现在成了林家第一勇敢和光荣的人物。”
1946年,抗战胜利后,林正亨带领二十多个台湾青年回家乡投身台湾人民的解放事业。他参加了1947年的“二•二八”起义,险些遭到国民党军队的捕杀。但还是在白色恐怖中遭到国民党当局逮捕,于1950年1月30日在台北马场町刑场被枪杀。
(林为民)
责任编辑:张波 最后更新:2019-03-09 17:25:04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台湾抗战人物:林祖密
下一篇:台湾抗战人物:刘德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