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电影人物 | 抗战斗士——罗静予
2021-07-27 11:29:04  来源:中国电影资料馆  点击:  复制链接

  罗静予(1911年-1970年),四川成都人,中国电影技术家。1931年,罗静予从成都来到上海,在无线电工程、电信、报务等专业技术学校求学,而后,开始钻研电影技术。不断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使他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就职于中国电影制片厂,主抓技术,之后在香港筹建大地影业公司,是公司运营的主要负责人,亦为蔡楚生导演的《孤岛天堂》做出很大贡献。抗战胜利后,他担任中国电影制片厂的厂长,新中国成立后,任文化部电影局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制片处处长,中国电影器材公司经理,北影总工程师等职。

  罗静予的妻子是电影明星黎莉莉

  罗静予亲历了北京电影制片厂和北京电影洗印厂的筹建、南京电影机械器材厂的改建、保定胶片厂和哈尔滨器材厂的创立,我国主要的电影工程项目上,都留下了他的汗水和足迹。此外,他还积极在报刊上发表各类专业文章,1933年刊登在《无线电杂志》上的《苏联的无线电广播教育》、1936年刊登在《黑白影集》上的《业余电影的摄制》、1941年刊登在《中国电影(重庆)》上的《电影技术工程浅释》、还有同年在《电影日报(1940~1941)》上连载的《论电影的国策》……在他的追悼会上,有这样一句话,他“为提高我国的电影技术水平,发展我国的电影事业做出了贡献”,这句朴实无华的评价是对罗静予最客观真实的形容。

  本文撷取罗静予的一个重要工作进行描述——他在抗战期间参与了多部抗战纪录片的制作,并为这些影片的海外传播宣传做了大量工作——希望借此纪念如罗静予一般的抗战斗士,他们用电影做武器,在烽火年代为中国抗战贡献一份力量,并为后代留下了珍贵的真实影像。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上海失陷后,罗静予奔赴武汉,参加筹建中国电影制片厂的工作,在技术部任职。他很快意识到,电影可以作为抗日的武器,他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一九三七年度日本出品了六百部影片,用去了九万万尺正片,在国内有一千一百七十家戏院放映,吸收了三万万的观众,送出国外宣传的还没有在这个统计之内……所以全世界主持正义的人们,应该拿上面的统计作为警惕,在我们反侵略的旗号下,是应该切实注意到反侵略的电影宣传问题。”

  当时的时局也开始重视电影的宣传作用,在《战时电影事业统制办法》中明确规定:“制片标准重在宣传,停拍一切与国防及非常时无关之戏剧长片……侧重于战事新闻纪录片之摄制。”

  在1937年下半年到1938年9月间,罗静予负责剪辑的新闻片有五集《抗战特辑》、七集《电影新闻》,以及短新闻片多部。

  《抗战特辑》(第三集南京特集),罗静予剪辑

  其中,《抗战特辑》第二集,纪录了敌机轰炸广州平民区和文化机关的暴行,摄录了1937年9月10日上海抗战和难民救济工作的实况,特别是它对八路军1937年9月下旬,在晋北平型关的战斗做了银幕报道,其中有八路军整装待发,爬山越岭,向平型关挺进的镜头,收复后的平型关,被俘虏的日军将领,缴获的战利品等镜头,弥足珍贵。这段影片被带到利物浦进行放映,得到了国外民众的同情,罗静予回忆:“如朱学范君所寄来的报告,在利物浦放映中国电影制片厂所摄制的抗战特辑第二集时,在场仅仅有三百二十位观众,看后他们却自动地捐出英金二百九十四磅。”

  罗静予对新闻记录片报以极大的热情,在动荡不安的时局中,这里便是他的战场。新闻纪录片不仅可以使国际知晓在中国发生的事件,还可以唤起中国民众的抗战斗志,他曾在《谈新闻纪录影片》一文中写道:“一部新闻记录影片真切地把战争搬到了我们的眼前,而我们又都是这战争中为了反抗侵略者之必然的角色,我们在看影片的时候,决然是留在战场的后面,我们看见飞机的轰炸,火苗的汹涌,兵士的奋战,难民的流离,难道毫不同情,反而超然其外?如不,必然便会问到,在这国家大时代的画面上,哪一点活动是我们探进的?我们究竟尽了什么力?结论定是再不要醉生梦死,须一致起来,尽我们应扮角色所负的职务,争取我们最后的胜利!新闻纪录片在社会上的重要性,仅仅由这一点推论。”

  1941年,罗静予赴美国考察,他作为当时的中国电影制片厂副厂长兼技术主任出访,准备带着中国电影拷贝去美国放映,其中包括以战时上海为背景的《孤岛天堂》等十余部进步电影,而且还准备将战时的新闻纪录片及大量珍贵照片一同带去做展览,向美国及国际宣传中国抗战的现状。这次出访引起了很大轰动,《电影日报(1940~1941)》、《康乐世界》等报刊都报道了罗静予此次出行。

  在与美国电影人的接触中,罗静予还有一个重大贡献留存于世。当时,美国导演弗兰德·卡普拉正在着手制作宣扬反法西斯思想的纪录片《我们为何而战》,罗静予将中国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所有纪录片素材全都带去美国,与卡普拉合作完成了纪录片《中国之抗战》,作为《我们为何而战》系列纪录片中的第一部。影片分为中英文两种拷贝,面向世界发行。

  影片开篇为1937年9月,上海第一次遭受日军飞机大轰炸的情形,接着引出日军在华的一系列暴行,其中详细记录了南京大屠杀中被日军虐杀的中国百姓的惨状,令观看者触目惊心。而后影片叙述了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奋起反抗的情景。影片片长62分钟,内容丰富,材料充实,有历史画面、现实场景,还有地图和图表分析。所以,这部综合展现中国历史、地理和社会情况,在战火中挖掘普通民众坚忍品格的作品被人们视为中国国际形象的转折之作。

  当时的评论说道:“我们只知道好莱坞只会摄制许多辱华影片……,他们或她们曾尽量地曲解中国及过分宣扬中国人民生活的缺点,把他们的近代文明与我们的精神文化划分,假若说这种情形已经没有或者说这种观念已经改观的话,我们应当严格地说是从这部《中国为何而战》起”。而这部影片能够正面真实地反映中国形象,和罗静予与弗兰德·卡普拉的密切合作也息息相关。

  《中国之抗战》剧照

  《中国之抗战》剧照

  现在,这部珍贵的《中国之抗战》电影拷贝由中国电影资料馆保存,除此之外,还有几百部的战时新闻纪录片留存至今。它们仍可以将70多年前那场战争的内幕与细节鲜活地呈现在我们眼前。为此,感谢做出贡献的幕后电影工作者。这是如罗静予这样的抗战斗士们为我们留下的宝贵历史。

  参考资料

  1、罗静予,《谈新闻纪录影片》,《抗战电影》1938年第1期;

  2、罗静予,《反侵略与电影宣传》,《反侵略》1938年第1卷第5期

  3、《罗静予赴美考察电影:并携名片多部出国放映》,《电影日报(1940~1941)》1941年10月26日;

  4、旬熠升,《罗静予》,《中国电影家列传》,1982年

  5、孙劲松,《中国之抗战》,《燃烧的影像》2015年

  6、李一君,《烽火年代的中国形象》,《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

责任编辑:朱憬 最后更新:2021-07-27 11:44:5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 马本斋:把一切献给民族解放伟大事业

下一篇: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民主革命战士:闻一多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