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邵阳市民革党员、双清区政协常委李连荣的家中,有台湾政界高层领导和他的合影、题字及来往书信。2015年6月,他还收到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会长罗文山的夫人寄来的书信,邀请他再来台湾时,一定到他们家里去住。是李连荣的表兄刘玉振的抗日生涯,促成了这份跨越海峡的情谊。
1917年出生的刘玉振是黄埔同学、抗战老兵。表兄讲述的黄埔军校和抗战故事,使李连荣对那段同仇敌忾抗击日寇的烽火岁月有着难忘的记忆,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黄埔精神有着崇高的敬意。
刘玉振家住面铺乡苏家村,身材高大,性格直爽,写得一手好字。23岁时,读完私塾的刘玉振报国心切,从父母处要了几块银元,跑到成都报考军校。1941年,他考入黄埔军校19期二总队工兵科,编在工兵二队。由于他刻苦学习、积极上进,曾受到校长蒋介石的嘉奖。1944年8月毕业后,他和同学直接奔赴抗日战场,并参加了拉开中国大反攻序幕的松山战役。
当时,中国军队对位于龙陵县腊勐乡的日军松山阵地发动了进攻。日军在松山及旁边的滚龙坡等地构筑了坚固的工事,凭借地形险峻,以火力相互支援。中国军队多次进攻,但伤亡惨重,无法拿下。指挥部命令第七十一军派出山炮敢死队,潜入敌后,对滚龙坡进行猛烈炮击,拼死占领了滚龙坡阵地。因松山敌军阵地地势特殊,指挥部命令第八军工兵营挖掘坑道,直通松山制高点下方,实施强力爆破,对整座日军阵地予以彻底摧毁。
第八军工兵营和师属工兵连共6个连,共计四五百人都投入了坑道挖掘和实施爆破施工。刘玉振是其中为数不多的正规军校出身的工兵军官之一。他们在缺乏测量器材的情况下,绞尽脑汁进行方案设计和数据测算。因为一旦失误,必将影响整个战局,大家顶着巨大的压力,直到最后的实际爆破效果证明数据是准确的。挖掘在敌人眼皮底下进行,轮班作业,昼夜施工。大家前后用了两个月时间,完成了坑道作业,并把炸药精准地埋在了日军堡垒下,迎来了取得胜利的惊天一爆。这个经典战斗案例,后来成为包括刘玉振在内的中国士兵永生难忘的记忆。
1945年,不愿参与内战的刘玉振,趁着部队入驻湖南之机脱身而出。刘玉振告诉李连荣,解放军生活艰苦,打仗勇敢,眼见战场上被国军打死的解放军,心里很难受。所以他和一位湖南新化籍的连长事先约定,一旦寻到时机,不向上面报告,悄悄回家。
刘玉振骑着一匹白马,带着一位四川籍的勤务兵,回到了家乡邵阳。他把这位勤务兵当作自家孩子一样善待,还花钱供其上学。快土改时,对政局有着先见之明的刘玉振,拿出路费让勤务兵赶紧回了家。此人一直记念他的恩情,后来还来看望过他。正是有着这种先见之明和与人为善的心态,在解放后的岁月,甚至包括文化大革命那样的非常时期,按李连荣的说法,“他都没有吃到苦。”
当时,李连荣心地善良的哥哥李连城是一个土改干部,亦颇具政治眼光。他为刘玉振这个国军抗战老兵着想,特意介绍他到离家较远的邵东县佘田桥乡下去教书。刘玉振在学校和善无争,从教书到总务,兢兢业业一直干到退休。其妻子在生产队里人缘亦好,因此相安无事,没有人故意来对付他们。虽然一直辛苦谨慎地过着两头奔波、两地分居的日子,但他们顺利地逃避了凶险的政治风波。
为了不给自己惹来麻烦,刘玉振知道自己必须将之前的岁月深藏。所有可能暴露其曾经在国军部队当兵身份的物件都被处理掉了,唯独三样东西,他一直舍弃不下。一是黄埔同学每人一把,他随身携带了多年的中正黄埔剑;二是黄埔军校勋章;三是黄埔同学录。他把这三件寄托他黄埔情结的纪念品,用胶袋绑在老家屋梁上的瓦楞间。人站在地面上视线看不到,也没人会留意到那上面去。
即使后来邵阳市成立了黄埔同学会,刘玉振仍保持很低调的处世态度。但是家人都知道老人仍在怀念那些难忘的战斗、怀念牺牲的战友。老人特别喜欢看抗战题材的电影,有时看着看着就流泪了,甚至痛哭起来。
2008年,老人90大寿。李连荣率全家前往面铺乡贺寿。心情大悦的刘玉振和李连城、李连荣三兄弟畅谈了近两个小时。其间重点谈的就是李连荣深感兴趣的黄埔生活及抗战经历。老人那天郑重地取出了他珍藏了多年的“宝贝”,并将其中的黄埔剑送给了热爱收藏的李连荣,说:“儿女都在农村,你在城市,这些东西今后也许有作用。”
受哥哥影响,李连荣文革时期起就偷偷从事收藏,尤其是与抗战相关的藏品,他殚精竭虑四方搜求,有中正黄埔剑、美军援华空军飞虎剑、日本侵华剑36柄、各类勋章200多枚,民国时期的抗战书籍,如《抗战特刊》《抗战文艺》《军民旬刊》及画报100余本,中央日报、救亡情报、华北新报等200余份,其中多是可遇不可求的创刊号,国共两党抗战事实历历在目,是当时激励着中华儿女共赴国难的战斗号角和精神粮食。他收集的民国人像图印花税票,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为筹集军费,在部分地区先后发行的印花税费的历史实证。这些头像当中有孙中山、蒋介石、孔祥熙、林森等,见证了国难当头时,国民政府竭尽所能坚持抗战的决心。
其中还有由马相伯、何香凝、宋庆龄、茅盾、老舍、张天翼、丁玲等爱国人士创办的会刊及关于“长沙会战”的报道等,堪称弥足珍贵。中华精英的民族敏感与救亡意识感人肺腑。
2008年,李连荣将收藏的民国人像图印花税票整理成集,先后参加了全国新人新作集邮展览和“一框和五框邮集”全国邀请展并分别获三等奖和大银奖。不久,他意外地收到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的一封来信,希望李连荣能把邮集复印件寄往台湾。民革邵阳市委、湖南省委获知此事后,指导并支持李连荣出书《民国人像图印花税票》。此书寄往台湾后,台湾政要纷纷为书题词,并要求再购120本。李连荣将题词收录,于2012年再版印刷了1000本。由邵阳市政协、民革邵阳市委解决部分资金, 120本书载着两岸同胞的深情和统一梦想,通过邵阳市红十字会寄往台湾。
由收藏作为桥梁,已经退休的李连荣以草根的饱满热情,踏上了传承黄埔精神、促进祖国统一的文化交流之路。2010年,他成为邵阳市民革党员中的一员,之后又担任了双清区政协常委,参加了我市黄埔后裔亲属联谊会。2012年,邵阳市委统战部组团赴台湾,李连荣随团受到了台湾高层罗文山等人的接见。
在台北的国军历史博物馆,他看到藏品中没有中正黄埔剑,就产生了捐赠意愿。2013年,他写信给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会长罗文山将军,得到了对方的肯定。因为宝剑属于国家二级文物,不得以私人渠道出境,他寄出的第一把宝剑被海关没收了。2014年3月,他受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邀请,赴台参加纪念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座谈会及孙中山先生逝世89周年追思大会。这次他在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国台办及海关的支持下,带上了精心挑选的两柄中正黄埔剑、两柄援华美军飞虎剑,顺利成行。台湾政界高层领导吴敦义、郁慕明、罗文山等热情接见了他。大会特意安排了隆重的捐赠仪式,罗文山代表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接受捐赠,并向他颁发了捐赠证书和表扬状。新党主席郁慕明还为他题词“嘉惠两岸,利济群生。”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和营养剂”。
为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抗战精神,传播两岸炎黄子孙一家亲的理念,最近,李连荣与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游振杰教授合作出版了《印花税票与日本侵华》一书。年近七旬的李连荣,不畏辛劳、不顾疾病,精心制作了80多框抗战历史文物宣传资料,先后巡展于有海峡两岸众多专家、学者参会的“雪峰山会战研讨会”、“湖南省黄埔建校90周年纪念”、“重庆黄埔书画院90周年纪念活动”、“纪念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等由中国抗战文化基金会、湖南湖湘文化交流协会、邵阳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及诸多省内外、市、县、区与共青团组织举办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收获了巨大的社会效益。鉴于李连荣的爱国主义行为与收藏业绩,李连荣相继被民革中央评定为“全国祖国统一工作先进个人”,荣获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第六届薪火相传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杰出人物”荣誉称号,并受到所在组织的多次表彰。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
民族的记忆永远年轻,我们期望李连荣在祖国统一大业和他的收藏事业上,收获更大的硕果!
责任编辑:宋吟霜 最后更新:2020-07-30 16:57:57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13723880171